成為「隱形冠軍」 ,布局5G迎百億市場!

2020-12-23 澎湃新聞

成為「隱形冠軍」 ,布局5G迎百億市場!

2020-12-22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肇慶市四會市大沙鎮馬房開發區園區,廣東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同宇新材料」)技術中心內,工程師徐國正仔細查看電腦屏幕上顯示的特種樹脂分子結構、分子量、反應活性等數據,進行記錄和分析。

這個2015年成立的年輕公司,已成為在中高端覆銅板用特種樹脂的研發生產上打破國外壟斷的行業龍頭,成為國內最大的中高端覆銅板用特種樹脂供應商。今年以來,同宇新材料克服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業績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1—9月較同期增長超過30%。

同時,同宇新材料繼續加大技改和研發投入,在推出高性能覆銅板用特種樹脂、超高壓電力用特種樹脂、半導體封裝樹脂等新產品的同時,著力破解環氧樹脂等「卡脖子」技術難題。

01 過硬技術造就「隱形冠軍」

「樹脂」是覆銅板中唯一具有可設計性的有機物,可賦予覆銅板阻燃性、耐熱性、耐溼熱性、可靠性等性能。而覆銅板是電子工業的基礎材料,主要用於加工製造印製電路板,廣泛用於手機、電腦、汽車、移動通信及工業控制電子等領域。同宇新材料總經理張馳介紹,環氧樹脂目前被明文列為國家「卡脖子」技術。

張馳說,目前中國企業能夠生產下遊的覆銅板、電路板和各種電子產品,全球70%以上的覆銅板在中國生產,但長期以來,中高端特種樹脂作為覆銅板的關鍵原材料,其製備和量產技術卻一直掌握在外企手中。

不甘受制於人,張馳一直謀求覆銅板用特種樹脂的國產化探索。2015年,他組建創業團隊,帶著技術、人才、科研成果,南下廣東,在肇慶四會購置廠房,成立同宇新材料。

2016年5月,同宇新材料實現投產,當年實現了8000萬元銷售業績,開創了當年投產、當年盈利的良好開局。公司成立以來,同宇新材料保持平均每年超50%的速度增長。今年,成為行業龍頭的同宇新材料更是作為中國覆銅板技術研討會的承辦單位。

同宇新材料成立不久就成為行業「隱形冠軍」,其過硬的技術功不可沒。以覆銅板的高耐熱性為例,目前普通FR-4覆銅板的高玻璃化轉變溫度(Tg)在130℃—140℃,而同宇新材料可以使覆銅板的Tg突破200℃,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領先的技術得益於同宇新材料高標準的科研投入。公司成立3年多以來,R&D(研發)經費支出佔產品銷售收入的比例都達到了4%—5%。相應地,企業人才隊伍也在不斷壯大,目前同宇新材料97名職工中,技術人員超過了40%。

02 助力5G產業鏈國產化

隨著新項目在2019年竣工投產,同宇新材料產能翻番,實現覆銅板用特種樹脂年產量從2萬噸到4萬噸的躍升。

企業擴大產能,源於對市場的信心。雖然同宇新材料已成長為國內最大的中高端覆銅板用特種樹脂供應商,但國內市場佔有率也只有4%,80%的國內市場被美日韓等企業佔據,這意味著未來同宇新材料仍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張馳說,隨著5G時代和智能時代的來臨,通信設備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電子產品將釋放新需求,企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這些因素都將極大地促進電子化學品、特種樹脂等相關市場消費的快速增長。」他預計,未來中高端特種樹脂市場將至少達100億元。

然而,目前5G高頻高速基材用特種樹脂全部被國外壟斷。在現有產品性能的基礎上,5G覆銅板對樹脂提出了更高要求,如高耐熱、低吸水、低介電、綠色環保等。

針對此需求,同宇新材料也在加緊規劃未來產品路線,研發了特種苯並噁嗪樹脂、低介電固化劑等Low Dk/Df系列產品,可用於IC載板、晶片、5G小型機站;專門引進一名博士,帶頭研發5G高頻高速基材用特種樹脂。經過2年多的攻關,同宇新材料在今年已申請5個5G相關的發明專利。

同宇新材料5G電子電路基板項目多次獲獎,包括榮獲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肇慶賽區)成熟企業組一等獎、「創客廣東」肇慶市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企業組一等獎以及四會粵港澳大灣區創業之星大賽二等獎&最具投資追捧獎等。

「公司5G樣品已通過客戶測試,同宇新材料有望成為國內最早量產5G高頻高速基材用特種樹脂的企業。」張馳說,同宇新材料將以更大的產能、更完善的產品布局,去助力中國5G產業鏈的國產化。

來源:四會發布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成為「隱形冠軍」布局5G迎百億市場
    ●撰文:李志穎過硬技術造就「隱形冠軍」「樹脂是覆銅板中唯一具有可設計性的有機物,可賦予覆銅板阻燃性、耐熱性、耐溼熱性、可靠性等性能。而覆銅板是電子工業的基礎材料,主要用於加工製造印製電路板,廣泛用於手機、電腦、汽車、移動通信及工業控制電子等領域。」
  • 搶佔全球40%的市場,日本5G隱形巨頭誕生,掌握頂級技術
    我們就來說一說日本的村田製造所,這個擁有近80年歷史的企業,搶佔了全球40%的市場,日本5G隱形巨頭誕生,掌握頂級技術。 30%,最高的振動傳感器為95%,陶瓷振感器為75%,片式多層陶瓷電容的市場份額為40%。
  • 中國隱形冠軍們如何「過冬」?
    雖然不像德國隱形冠軍企業的銷售額有一半以上是在國際市場實現的,近年來,中國隱形冠軍企業在全球化道路上也做出了大膽的嘗試。例如,公牛集團生產或代工的產品已經進入美、德、法、意、日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高端市場,自主品牌銷售代理機構也進駐了印度、東南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遠大住工從2019年開始籌備在波蘭建立基地,以及布局一帶一路沿線的區域和國家。
  • 各具特色的中國隱形冠軍企業們如何「過冬」?
    1中國隱形冠軍的時代特徵中國隱形冠軍企業大多創立於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經歷了二三十年的發展後,它們呈現出一些與國外隱形冠軍企業不同的特徵。向價值鏈高端邁進當前全球產業競爭越來越成為價值鏈的競爭,誰佔據了價值鏈的關鍵環節,誰就掌控了產業的競爭優勢。
  • 「隱形冠軍」借勢煉「成色」
    不少隱形冠軍企業部分關鍵原材料依賴海外,他們擔心,疫後全球供應鏈割裂可能加劇,生產原料和產品供給的質量可能會下降,價格可能會上升,加劇生存壓力。宜儘早從產業鏈安全角度布局「卡脖子」技術和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合力提升產業層次和技術含量。
  • 理解德國隱形冠軍的「隱秘」優勢
    赫爾曼·西蒙教授作為德國營銷學者,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隱形冠軍的概念:第一是在細分市場佔據世界前三,或者是在所在大洲排名第一;第二是年收入少於50億歐元(從全球企業看50億歐元是一個中型的企業);第三是隱形冠軍企業不為大眾所知。
  • 「隱形冠軍之父」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稱:「隱形冠軍」企業在...
    西蒙:「隱形冠軍」企業和其他企業最大的不同是,它專注小範圍的某一品類產品,同時通過全球化變得強大,成為全球市場領導者。高科技在「隱形冠軍」的立身之本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許多「隱形冠軍」是高科技企業,在某一特定領域處於世界頂尖。環球時報:一些觀點認為,有的「隱形冠軍」企業起點低、技術低、利潤低,對此您怎麼看?
  • 展現韌性但存隱憂 疫情衝擊下隱形冠軍企業呼喚「顯性」關懷
    「公司創立初期便收購了世界平衡車鼻祖賽格威,『蛇吞象』式的經歷使得企業快速打入國際市場,形成品牌協同效應。」九號公司董事長兼CEO高祿峰介紹。2019年,九號公司來自海外業務的營收佔比已達39.45%,這讓九號公司很早就成為一家全球化布局的公司,成為智慧出行領域的「隱形冠軍」。
  • 重新定義「隱形冠軍」 | 尋找新隱形冠軍
    但是今天,我們需要正視這批中國特色土壤下長出來的隱形冠軍。今天我們將展開「尋找隱形冠軍」這一欄目的第一篇,此欄目將作為2020年的長期欄目重點運營。首先來看,什麼是隱形冠軍?在《隱形冠軍:未來全球化的先鋒》一書中,赫爾曼·西蒙將具有如下特徵的企業定義為隱形冠軍。
  • 「隱形冠軍」是怎樣煉成的?
    B 精準研判搶佔市場  「隱形冠軍」企業都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都很重視對市場的研究,對市場有著極端重視和深刻理解。  1。用戶是最高標準  所有「隱形冠軍」企業都極端重視市場需求,都將用戶作為最高標準。比如堅美集團,不僅兩次被授予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榮譽,也是國內鋁型材行業中參與制定標準最多的企業。
  • 德國的「隱形冠軍」是怎麼煉成的?
    德國經濟和國際貿易的基石不是那些聲名顯赫的大企業,而是在各自所在的細分市場默默耕耘並且成為全球行業領袖的中小企業,這類企業被譽為「隱形冠軍」。注重研發投入、穩健投資、執著於細分市場是其顯著的特質。
  • A股隱形冠軍三年淨利增速top10榜單曝光
    多隻隱形冠軍成為十年十倍股 通過機構研報等多方數據梳理,A股隱形冠軍剔除重複項後合計共有120隻個股。從某種程度上講,當一家公司被機構研報冠以隱形冠軍時,意味著其在某一細分行業市佔率非常高,成長性絕佳。 有些隱形冠軍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長。
  • 培育隱形冠軍的德國經驗
    「單項冠軍」企業也常被稱為「隱形冠軍」企業,是指那些在細分市場中通過高度專業化在本領域取得顯著優勢,並具備持續發展能力、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掌握行業標準、佔據產業鏈高端,而很少直接面對終端消費市場的創新型中小企業。
  • 新增33家五年認定112家 青島「隱形冠軍」企業逆勢增長
    憑藉在全國乃至全球細分市場中的領導者地位以及不斷迭代的創新能力,這些隱形冠軍企業正逆勢增長,成為青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在創新能力方面,隱形冠軍還擁有遠高出同行業的研發投入強度。統計顯示,隱形冠軍平均研發費用佔銷售收入的比例達到5.7%,達到歐盟高研發強度標準,遠高於全市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1.3%的水平。從國際市場來看,隱形冠軍的成長是為全球化所驅動的,不光把產品賣到全世界,還在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有一定的全球布局能力。
  • 重新定義「隱形冠軍」
    但是今天,我們需要正視這批中國特色土壤下長出來的隱形冠軍。今天我們將展開「尋找隱形冠軍」這一欄目的第一篇,此欄目將作為2020年的長期欄目重點運營。首先來看,什麼是隱形冠軍?在《隱形冠軍:未來全球化的先鋒》一書中,赫爾曼·西蒙將具有如下特徵的企業定義為隱形冠軍。
  • 「金則利」:堅守「專精特新」,長成「隱形冠軍」
    金則利董事長鍾長林在接受採訪時解釋稱,德國著名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1986年在《隱形冠軍:未來全球化的先鋒》一書中首次勾勒「畫像」,如貼近客戶、高創新投入、注重質量、精益組織等。其中,「行穩致遠」是隱形冠軍企業區別於其他類型企業的一大特色,也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保障。此後,這一概念風靡全球。近年來,圍繞「隱形冠軍」的話題一直熱度不減。
  • 赫爾曼·西蒙最新演講:我們該向隱形冠軍學些什麼?
    創業的野心是沒有替代品的,成功總是從一些很高的宏大的目標開始,你不是說慌亂的闖勁這個世界的市場,你總是要做好準備的,隱形的冠軍就是希望可以在這個市場上成為領導者,我們在這個市場上制定標準,其他的都是追隨者。這就是隱形冠軍的特點。我們要聚焦於領導全球一流的產品。
  • 塗料界的「德國隱形冠軍企業」
    這除了德國有戴姆勒、寶馬、大眾、西門子等大型高端工業製造企業外,還因為這裡誕生了1307家小而強的「隱形冠軍」企業,它們才是「德國製造」的先驅和領袖。   何為隱形冠軍企業?   1986年,德國著名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第一次提出「隱形冠軍」的概念:它是同行業世界前三或者所在大洲第一名的企業,是市場上的領先者;從全球的維度來看,它是一個中型企業。這些隱形冠軍雖然在行業領先,但並不被大眾所熟知。
  • 日本隱形冠軍靠什麼以弱勝強?
    當日本隱形冠軍還很小的時候,是通過怎樣的思路和做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呢?  文:本刊記者 謝丹丹   責任編輯:軒轅鏡  2014年3月份,日本經濟產業省首次在全國範圍內徵集了218家企業,最終確認107家隱形冠軍企業。
  • 「天眼時評·兩會漫議」什麼是「隱形冠軍」「單打冠軍」?
    但什麼是「隱形冠軍」「單打冠軍」?  「隱形冠軍」「單打冠軍」指那些不為公眾所熟知,卻在某個細分行業或市場佔據領先地位,擁有核心競爭力和明確戰略,其產品、服務難以被超越和模仿的中小型企業。  並非每一家企業都要奔著「世界500強」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