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創新獎走進第十年 科創板註冊制項目獲特等獎

2020-12-23 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朱凱

12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表彰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獲獎項目的決定》。《決定》稱,為進一步支持和鼓勵上海金融改革創新,優化上海金融發展環境,增強上海金融機構綜合競爭力,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根據《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和上海金融創新獎組織評審有關規定並報市委、市政府審定,市政府決定,授予「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落地項目」「創新建設新片區離岸貿易產業發展集聚區成為統籌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的重要樞紐」等共計69個項目為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

證券時報記者在新聞發布會現場獲悉,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共評選出金融創新成果獎69個,其中特等獎1個,一等獎6個,二等獎15個,三等獎22個,提名獎25個。此外還頒發金融創新推進獎9個。

發布會上,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解冬介紹,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評選啟動以來,受到了金融行業的高度關注,各類型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申報,共有190個符合條件的創新性項目通過形式審查,進入後續的評審階段。這些項目不僅類型豐富、覆蓋面廣,而且特色鮮明、示範性強,充分體現了2019年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主要成果,也展現了上海金融業在落實「三大任務、一大平臺」、服務實體經濟、防範金融風險等方面的創新。

解冬表示,本年度獲獎項目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特點。一是落實「三大任務、一大平臺」,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如,「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落地」項目(上交所、中證登上海分公司)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在發行、定價等一系列關鍵制度上進行了市場化改革的突破,對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工銀科創金融服務方案」 項目(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著眼服務科創板,圍繞落實「浦江之光」行動,通過在滬設立總行級科創企業金融服務中心,探索為科創企業提供多元金融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金融服務模式創新方案」項目(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探索突破區域異地金融服務壁壘,提升區域一體化服務能力。

二是緊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目標,打造金融開放的樞紐門戶。如,「銀行間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創新與提升」項目(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首次實現境內報價商面向全球境外機構直接報價,進一步促進境外機構市場價格發現,擴大銀行間債券市場做市商在全球的影響力。「境外礦山鐵礦石基差貿易創新」項目(國信期貨)是境外主流礦山首次試點運用國內期貨品種點價,有利於提升中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影響力。「首隻中日ETF互通產品——華安日經225ETF」項目(華安基金)作為國內首隻投資日本市場的ETF,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人民幣債券跨境跨市場互聯繫列創新」項目(中債登上海分公司)開展人民幣債券跨境業務創新,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國際影響力。

三是金融科技賦能服務場景,促進金融、科技和產業良性循環。今年首次增設金融科技組別,申報項目達90多項,覆蓋金融市場、金融機構、科技企業等多類主體。「保交鏈平臺」項目(上海保交所),通過區塊鏈應用,構建起行業金融科技生態圈,服務實體企業高質量發展。「數字金融對客服務模式創新應用平臺」項目(浦東發展銀行)運用AI技術,打造人性化的人機互動界面,提升以用戶為中心的普惠化金融服務。

四是優化金融產品服務供給,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能。如,「票據貼現通」項目(上海票交所)建立全國範圍內的貼現申請企業和貼現機構銀企信息互通渠道,有效解決企業特別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貼現難題。「『防貧保』精準防貧保險」項目(太平洋財產保險)為臨貧易貧人群提供防貧託底保障,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新農直報線上可循環貸款」項目(上海農商銀行)聚焦三農等普惠金融領域,加大惠企惠農產品和服務創新。

解冬介紹,今年是上海金融創新獎評選的第十年。2010年,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位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國發〔2009〕19號),加快實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這一國家戰略,上海市政府設立了「上海金融創新獎」,用於推動金融創新,增強金融機構綜合競爭力,促進上海金融業發展。這是國內首個聚焦金融創新的省部級政府獎項。十年來,上海金融創新獎得到了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知名度和影響力日益提升,湧現出了一大批創新性強、示範性好的優秀成果,共評選出優秀成果共588項,不少創新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證券時報記者還了解到,獎項設立之初,設有市場組、銀行組、證券組、保險組等4個組別。2011年,為鼓勵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增設了新型組別。2019年,為促進上海金融科技領域創新發展,增設了金融科技組別。

十年來,金融機構持續推進創新,如上海證券交易所、中證登上海分公司、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交通銀行、浦東發展銀行、中國太平洋保險、國泰君安證券等多家金融機構每年均有項目獲獎。據介紹,從成果獎的等第來看,十年來,特等獎9項全部來自市場組別;一等獎49項當中,市場組別17項,銀行組別9項,保險組別10項,證券組別11項,新型組別1項,金融科技組別1項。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十年來的上海金融創新獎獎項中,也出現了許多「首次」。如「新一代手機銀行」項目(交通銀行,2010年度一等獎),是當時國內惟一一家支持全部主流客戶端平臺的手機銀行。如「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制度體系」項目(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2012年度一等獎),對非上市公司股份轉讓業務全部環節進行了制度規範,填補了場外市場制度體系建設的空白,對場外交易市場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應用指導作用。如「5年期國債期貨」項目(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2013年度特等獎),是金融市場重大創新的代表,時隔18年後國債期貨重新推出,是股指期貨之後衍生品市場的重要突破。

再如「黃金ETF」項目(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2013年度一等獎),是跨品種、跨系統、跨監管部門的基金創新產品,首次實現了我國證券交易所和黃金交易所交易系統之間的實時互聯。如「滬港通」項目(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2014年度特等獎),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舉措,是擴大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增強互聯互通的重大創新,有利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可兌換,進一步增強上海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再如「『上海金』人民幣交易業務」項目( 上海黃金交易所,2016年度一等獎),首推以人民幣標價的「上海金基準價」,有利於打造與我國黃金產業大國地位相適應的全球人民幣黃金定價中心,實現上海與倫敦、紐約三足鼎立的世界黃金市場格局,助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相關焦點

  • 上海金融創新獎出爐: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獲特等獎
    2020年,是上海「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之年,也是上海金融創新獎十周年。12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表彰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獲獎項目的決定」的通知。
  • 上海金融創新獎走過十年 錦上添花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新華社上海12月8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範子萌 宋薇萍)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金融領域的創新煥發別樣光彩。
  •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表彰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獲獎項目的決定
    ,優化上海金融發展環境,增強上海金融機構綜合競爭力,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根據《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和上海金融創新獎組織評審有關規定並報市委、市政府審定,市政府決定,授予下列項目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   一、授予「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落地項目」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成果獎特等獎,「銀行間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創新與提升」等6個項目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成果獎一等獎
  • 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出爐!首次增設金融科技組別
    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出爐了!記者從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方面獲悉,此次共評選出金融創新成果獎69個,其中,特等獎1個,一等獎6個,二等獎15個,三等獎22個,提名獎25個。此外,金融創新推進獎9個。
  • 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揭曉 期貨行業收穫頗豐_行業新聞_新聞...
    期貨日報網訊(記者 董依菲)近日,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媒體通氣會在上海召開。據悉,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共評選出金融創新成果獎69個,其中特等獎1個,一等獎6個,二等獎15個,三等獎22個,提名獎25個;金融創新推進獎9個。
  • A股IPO募資創十年新高 註冊制功不可沒 科創板募資額超主板位列第一
    也就是說,今年A股IPO募資規模已創十年新高。放眼全球,A股交出的IPO成績單依然亮眼。據德勤統計,上海證券交易所IPO的數量排名全球第一,深交所的IPO數量也高居全球第三。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年IPO融資額分別排名全球第三和第五位。按照IPO進程來看,A股市場全年將有387家公司首發上市,同樣位居全球第一。
  • 華東師大首獲上海科技進步特等獎
    華東師範大學軟體工程學院何積豐院士領銜完成的「面向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保障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這是華東師範大學首次摘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特等獎。▲華東師範大學軟體工程學院何積豐院士(左3)領銜的「面向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保障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華東師範大學首獲上海科技進步特等獎
    5月19日上午,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召開,隆重表彰為上海科技事業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華東師範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有6項科技成果榮獲表彰。  華東師範大學軟體工程學院何積豐院士領銜完成的「面向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保障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上海金融創新獎揭曉 中國太保獲獎數量創近三年新高
    中新網12月9日電 日前,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獲獎項目在滬揭曉,中國太保憑藉科技賦能轉型、加速推進「保險+科技」的深度融合的顯著成效,榮膺四項大獎:「『防貧保』精準防貧保險項目」榮膺一等獎;「長期護理保險整體解決方案」獲得二等獎;「網際網路『業財一體化』採購平臺項目」和「『
  • 華山醫院徐文東團隊榮膺上海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央廣網上海5月20日消息(記者周洪)19日,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上海展覽中心召開。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徐文東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創新拓展腦可塑理論「基於腦可塑新理論發展修復殘障上肢功能的新方案」榮膺本屆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結合「網際網路+遠程醫療」等先進信息技術,這項來自中國的原創治療方案已在國際範圍內推廣。
  • 海通證券:把握機遇 回歸本源 註冊制推動走向高質量發展
    抓住註冊制機遇 深耕科創板 在開市僅一年多的科創板上,海通證券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名字。中芯國際、中微公司,這些科創板龍頭企業背後,都有海通證券的影子。截至2020年12月,海通證券共參與保薦承銷科創板企業40家,申報、在審的科創板項目數量均位列行業前茅,在已上市科創板企業市值前10名中,有3家為海通證券保薦,分別是中芯國際、中微公司、滬矽產業,排名第1、第5、第6名,市值均超過1000億元,在集成電路領域樹立了突出的品牌優勢,其中中芯國際項目更是創下了近十年A股融資規模之最,刷新了科創板最快IPO速度。
  • 工信部:將重點支持面向7大領域的5G創新應用 首批科創板50ETF即將...
    《科創板日報》(上海,王夢雅)訊,本周,硬科技領域周報包括:國務院:加大對消費電子類產品等勞動密集型企業支持力度;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將重點支持面向智慧醫療等7大領域的5G創新應用;首批科創板50ETF即將落地,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將投向科創板。
  • 我省25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由我省主持和參與完成的項目有25個,其中1個特等獎、2個一等獎,涵蓋軌道交通、災害預警等多個重點產業領域今年我省再次在國家自然科學獎上有所斬獲1月10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布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名單,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獲獎,其中由我省主持和參與完成的項目有25個,涵蓋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先進材料、能源化工、現代農業、軌道交通、災害預警等重點產業領域。
  • 大工教師獲第二屆全國高校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特等獎
    大工教師獲第二屆全國高校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特等獎 2020-12-23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產學研合作優秀項目獎答問來了
    圖為上海產學研合作優秀項目獎頒獎大會會場。 金松 攝12月17日,上海產學研合作優秀項目獎頒獎大會在市政協舉行。28個優秀項目獲獎。這一獎項的設立有何意義?今年評選與以往相比有哪些不同之處?上海產學研合作優秀項目獎評選主辦方,上海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會負責人近日答記者問。
  • 2020金融科技年會|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上海分行榮獲管理創新貢獻獎
    由《金融電子化》雜誌社主辦的「2020中國金融科技年會暨第十一屆金融科技及服務優秀創新獎頒獎典禮」於12月18日線上播出。本次盛會以「奮進新時代 邁向新徵程」為主題,對2020年度在金融科技和金融業務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進行表彰。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上海分行憑藉在IT項目管理的先進理念與技術,獲評2020金融科技創新突出貢獻獎——管理創新貢獻獎。
  •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博導,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科創板...
    原標題: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博導,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科創板交易制度要創新   中央財經大學
  • 2020(第十六屆)「花旗杯」金融創新應用大賽啟動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劉會玲近日,2020(第十六屆)「花旗杯」金融創新應用大賽(「花旗杯」)在上海拉開帷幕,花旗再次與非盈利性合作夥伴—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攜手,期待徵集聚焦於應對疫情、以客戶為中心
  • 武漢大學「珞珈一號01星」項目獲測繪科學技術特等獎
    10月28日至29日,中國測繪學會2020學術年會暨第十屆中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裝備博覽會在鄭州召開。會上,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德仁院士團隊主持完成的「珞珈一號01星設計與數據處理關鍵技術」項目獲測繪科學技術特等獎。
  • 蘇寧金融獲金融界傑出金融科技創新獎、傑出財富管理獎
    (原標題:蘇寧金融獲金融界傑出金融科技創新獎、傑出財富管理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