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

2020-12-23 中國警察網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劉碩、羅沙)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於12月22日至26日在京舉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在21日舉行的記者會上介紹了即將提請本次會議審議的部分法律案相關情況,並回應了破解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繼續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受到社會普遍關注,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年10月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嶽仲明表示,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繼續審議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根據常委會審議意見和各方面意見,草案三審稿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有條件地對範圍作微調,將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他說。

  據嶽仲明介紹,本次會議還將繼續審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稿。其中進一步加強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預防犯罪教育的職責,明確學校和家庭應當加強溝通聯繫,建立家校合作機制,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教育和矯治等工作。

  嶽仲明表示,與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相銜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稿進一步明確嚴重不良行為的界定。同時,三審稿完善申請進入專門學校的入學程序,完善專門矯治教育場所的管理和職責分工,明確人民檢察院有關監督職權。

  立法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

  對於餐飲浪費嚴重和「人臉識別」被濫用等社會熱點問題,嶽仲明表示,治理這些問題未來都將有法可依。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即將在本次常委會會議上提請審議。據介紹,該草案共32條,主要針對實踐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同時,草案注重處理好與正在起草的糧食安全保障法等有關法律的關係,對減少糧食、食品生產加工、儲存運輸等環節浪費作出原則性規定。

  「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已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也列入明年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有關方面正在抓緊起草。」嶽仲明介紹說,有關糧食生產加工、儲備流通等環節的節糧減損將在該法中作出具體規定。

  「戴著頭盔看房」等有關「人臉識別」的熱點層出不窮,公眾對如何規範「人臉識別」等有關個人信息安全的行為較為關注。此前,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已經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並向公眾徵求意見。嶽仲明表示,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在民法典有關規定基礎上,細化、充實個人信息保護制度規則,確立了個人信息處理應遵循的原則,強調處理個人信息應當採用合法、正當的方式,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限於實現處理目的最小範圍。

  「草案還對處理包括人臉等個人生物特徵在內的敏感個人信息作出專門規定,要求只有在具有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性的前提下,方可處理敏感個人信息,並在事前進行風險評估。」嶽仲明說,「人臉識別」等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給個人信息保護帶來許多新挑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將就有關問題進一步廣泛聽取意見,深入研究論證。

  家庭教育法、印花稅法等提上明年立法日程

  據介紹,截至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閉幕,2020年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8件,修改法律9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10件。

  嶽仲明說,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原則通過,對明年立法工作作出預安排。

  嶽仲明介紹,行政處罰法(修改)、動物防疫法(修改)、鄉村振興促進法、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案,明年安排常委會會議繼續審議,爭取早日出臺。

  對於明年預安排的重點立法工作,嶽仲明介紹,將修改科學技術進步法、反壟斷法、教育法、傳染病防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制定期貨法、印花稅法、家庭教育法、文化產業促進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溼地保護法、法律援助法、社會救助法、糧食安全保障法等法律。

相關焦點

  • ...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回應熱點...
    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回應熱點問題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劉碩、羅沙)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於12月22日至26日在京舉行。
  • 除了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本次全國人大常委會還談了這些熱點...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昨天介紹了即將提請本次會議審議的部分法律案相關情況,並回應了破解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嶽仲明表示,第二十四次會議將繼續審議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根據常委會審議意見和各方面意見,草案三審稿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有條件地對範圍作微調,將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嶽仲明介紹,本次會議還將繼續審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稿。
  • ...浪費、規範「人臉識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回應熱點問題
    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回應熱點問題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劉碩、羅沙)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於12月22日至26日在京舉行。
  • 人臉識別、低齡未成年人犯罪……這些立法問題有新回應!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立法有何規定?「人臉識別」如何立法規範?反食品浪費法將盯緊哪些問題?2021年全國人大有哪些重點立法工作?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就一系列問題作出回應。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將如何規定?
  • 人臉識別、低齡未成年人犯罪……關於這些熱門立法問題,回應來了!
    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就一系列熱門立法問題作出了回應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將如何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12月21日表示,即將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繼續審議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其中將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將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回應熱點問題:治理「人臉識別」濫用將有法可依 - 東方今報數字...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在21日舉行的記者會上介紹了即將提請本次會議審議的部分法律案相關情況,並回應了破解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繼續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受到社會普遍關注,全國人大常委會10月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刑法修正案擬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被欺凌的未成年人...
    12月21日上午10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表示,即將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繼續審議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其中將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將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以依法直接刑事責任。
  • 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刑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將修改
    針對社會普遍關注的未成年人犯罪問題,22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稿均作出進一步修改完善。 低齡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怎麼辦?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未成年人犯罪,如何矯治也是關鍵。
  • 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刑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將修改
    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刑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將修改 2020-12-22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規制人臉識別之路仍任重道遠 ——從「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談起
    (三)爭議焦點由於案涉人臉識別技術在國內並無先例,本案也被稱為「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雖然本案案情並不複雜,卻涉及人臉識別技術不可濫用的原則。在筆者看來,任何技術都不全然安全和完美,科技應以人們美好生活為導向,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 反食品浪費法等重磅法規讀秒
    「草案共32條,不分章節,分別對食品、食品浪費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嶽仲明指出,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主要針對實踐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同時注重處理好與正在起草的糧食安全保障法等有關法律的關係,對減少糧食、食品生產加工、儲存運輸等環節浪費做出原則性規定。
  • 央視採訪丨我院梁正教授談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與規制
    人臉識別作為其中一項快速發展的技術,引發了社會範圍內的廣泛關注。2020年12月15日,央視新聞直播間對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梁正就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與規制進行了專訪。近年來,梁正教授所在研究團隊密切關注人工智慧發展與應用。
  •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冒名頂替上大學刑事處罰……全國人大常委會...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羅沙、劉碩)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2日分組審議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與會人員圍繞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冒名頂替上大學刑事處罰、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等問題展開討論。
  • 來論|懲戒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要不枉不縱
    1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表示,即將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繼續審議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其中將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將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比心陪練APP:實名認證、人臉識別、支付攔截三重門,保護未成年人...
    針對這種情況,比心陪練主動加大內容審核力度,設置人臉識別、實名認證、支付攔截三層防線,不斷提高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對於使用服務的用戶,比心陪練平臺會引導用戶進行實名認證,對於尚未完成實名認證的用戶,比心陪練平臺會主動通過「手機號」來判斷其是否為未成年人。2019年底,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比心陪練積極落實,加強實名認證的標準,以國家相應監管部門發布的規範細則作為依據,根據平臺內容特性添加其他相應安全規範條例,以確保符合國家相關主管單位的要求。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進入三審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周光權說,草案二審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全國人大代表提出,本款規定限於致人死亡的情形,對使用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也應追究刑事責任。
  • 人臉識別技術絕不可濫用
    12-18 08:49:42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楊玉龍    近日,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
  • 年少輕狂並非犯罪「護身符」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該修正案將於今年3月1日開始施行,修正案新增條文13條,修改條文34條,涉及生命安全、安全生產、智慧財產權、疫情防控、生態環境等多個方面,涉及下調刑事責任年齡、加大對未成年人保護力度尤其是針對性侵犯罪的懲治力度、強化疫情防控方面的刑事犯罪打擊力度、增加高空拋物和搶奪公交車方向盤的犯罪、增加冒名頂替犯罪、修改完善智慧財產權犯罪規定等多個方面,反映了司法的現實需求,體現司法的人文關懷,為今後相關犯罪的有效懲治提供了依據
  • 【亮點解讀】年少輕狂並非犯罪「護身符」 ——《中華人民共和國...
    該修正案將於今年3月1日開始施行,修正案新增條文13條,修改條文34條,涉及生命安全、安全生產、智慧財產權、疫情防控、生態環境等多個方面,涉及下調刑事責任年齡、加大對未成年人保護力度尤其是針對性侵犯罪的懲治力度、強化疫情防控方面的刑事犯罪打擊力度、增加高空拋物和搶奪公交車方向盤的犯罪、增加冒名頂替犯罪、修改完善智慧財產權犯罪規定等多個方面,反映了司法的現實需求,體現司法的人文關懷,為今後相關犯罪的有效懲治提供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