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園林網整理
中國園林網12月2日消息:昔日中國西南五省的一場旱災,讓桉樹立馬成為「眾矢之的」,被冠以了「抽水機」、「吸肥器」等名聲。也引發了各界對桉樹的種植產生的利弊權衡產生了各種爭論。
桉樹原生於澳大利亞等地,生長極快的樹木,主要生長在熱帶和南亞熱帶溫暖溼潤地區,喜熱喜水喜陽光,生長快,周期短,木材好,用途廣。中國1890年引種桉樹。因為生長迅速,經濟效益高,在我國南方地區被大量種植。
桉樹生長非常快,5到6年就可以成材,其他松樹等要11、12年才可以,而且第5年砍了以後,也不用在重新種植,就在原來的樹頭讓它再發芽,等小芽長到一尺左右就選一個小苗留著,其他去掉,讓剩下的小苗繼續生長,一年左右又成了木把那麼大的小樹,5年後又是大木材了。所以到了2006年左右就有很多農民跟著種植,在一些農村,特別是離公路較近的農村,桉樹也發展得很快,基本佔領的村裡的集體用地,原來種松樹、雜木甚至水果的山地都種了桉樹,茂名那裡更加,一些地方在平地都種上了,實行機械化種植。
如此大規模的風靡種植,把原本做為經濟發展樹種推向了風口浪尖中。有的人認為桉樹的危害性很大,有的人認為桉樹的貢獻性很大,在這裡小編只能說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了。就跟人一樣,什麼人是好人,什麼人又是壞人,都取決於你對一件事物的判斷。
下面是小編從網搜索總結出有關於桉樹的危害介紹:
一、危害植物:桉樹是植物生長的剋星,是霸權者。它分泌的一種液體可以一直周邊的其它植物生長,最自己的同類卻沒有任何是影響。桉樹對其它植物來說就是天生的霸權者;
二、危害土壤:桉樹是突然肥力的破壞者:極其嚴重的影響土壤的肥力。桉樹有很強的吸收能力,可是桉樹的葉子少,自己脫落的葉子以及其它的廢棄物對於土壤的影響非常小。所以說桉樹是突然肥力的破壞者。;
三、危害水源:桉樹是速生植物,對水分的吸收與蒸發非常強。長期以往,桉樹使得土壤裡面的水分求大於供。這樣土壤水分不斷流失,土壤沙漠化突出。;
四、危害人體:桉樹危害對人體的變現是漫長的。屬於慢性毒害,它會產生一種具有極強慢性的毒性物質。不會很快表現出來,一定危害人體很難清楚。
從以上四點不難看出,桉樹確實是罪大惡極,簡直就像是一個撒旦惡魔來毀滅地球的。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四點危害吧。
一、桉樹是植物生長的剋星,是個霸權者。有好多的樹種他都會分泌出有毒有害的氣體。怎麼就不能說桉樹分泌出這種液體是對自身的一種保護,不讓其它植物攻擊呢。
二、桉樹危害土壤。按樹的葉子少,又是四季常綠植物,脫落葉子也少,不能轉化為土壤的肥力,那不茂密種植不就可以了。很多農民之看到了桉樹速生的巨大經濟利益大批量種植,而又不去施肥,再怎麼肥沃的土地也會變的貧瘠。
三、桉樹對人體有害,這種我觀點也提出來小編只覺得可笑。像平時養的花草之類的,(如:滴水觀音,夾竹桃、仙人掌等等)很多都是有毒的。如果按這觀點來看的話,只要是對人體有害的植物就應該滅絕的話,那地球上很多植物都不復存在了。
在此小編想說,地球上每一個的物種存在,都是有其必然因素。而人為就不是必然因素所產生。如2006年農民大規模、雜亂無章的種植,而並非科學種植,是會對自然生態造成危害。任何一種生物,都應遵循自然發展規律,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得以可持續發展,桉樹也同樣如此。國際林聯主席邁克·約翰·溫菲爾德教授 (Michael John Wingfield)說,他不認為生態問題是桉樹自身帶來的,核心問題是怎麼平衡,很多時候因為錯誤的經營方式,或把桉樹種在錯誤的地方。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開發中心主任謝耀堅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桉樹在種植過程中的問題,是方法不妥造成的,比如輪伐期太短,這是一個問題,應該適當延長輪伐期。再有,過去種植密度太大,一畝種300株,有的甚至達到600株,這都是不科學的種植造成的。另外,早期發展桉樹種植的時候較盲目,政府監管沒有跟上。但不能因為中間出現問題,就把桉樹否定掉。
理性對待桉樹,積極尋找桉樹的存在價值,變「壞」為寶才是正道。中國成功地開發了高性能桉木重組材、桉木單板層積材、竹桉複合材料、厚芯桉樹實木複合板材和無醛桉木膠合板製造技術等,桉樹的綜合利用率可以提高至90%以上。桉樹木材廣泛用於製造漿紙、人造板工業、房屋建築、家具製造、園林綠化;桉樹樹皮則被用以提制栲膠供工業使用;桉樹花分泌的花蜜量大、成色好,桉樹又因此成為非常優秀的蜜源植物。因此,與其他本土植物相比,桉樹的經濟價值顯而易見。
在如今發達的科技下,利用科技合理的種植就將實現「只有不好的技術,沒有不好的桉樹」。桉樹是否會變成為「抽水機」和「抽肥機」,取決於桉樹林的營造是否合理。一些桉樹林之所以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肥力的枯竭,大多都是營造不合理的結果。桉樹雖然是一種有重大經濟價值的作物,但它所具備的許多天然特性,需要造林技術進一步克服。
■生物學教授
桉樹人工林生物多樣性不如天然林
同樣,惠州學院生命科學系主任、生物學教授廖建良也認為,在一些地方出現的種植桉樹的種種不良現象,將所有過錯加之於桉樹頭上並不合理。廖建良說,根據桉樹的藥用價值,能疏風解熱,抑菌消炎,防腐止癢,至今還沒有證據顯示桉樹會致癌。另外,大面積的桉樹造林屬人工造林,而人工造林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潛在的不良影響,包括水土流失、肥力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等,特別是多代連栽的單一純林尤其明顯,這是所有樹種人工林的普遍現象。種植桉樹引起的種種現象,基本屬於營造林本身的問題,並非桉樹造成。「客觀地說,桉樹人工林確實是集約經營的純林,其生物多樣性肯定不如天然林,但絕對沒有影響到地上不長草的程度。但是,桉樹屬陽性樹種,速生性強,對土壤的水分和養分需求較大,種植業主仍然以傳統經營理念、經營措施來經營桉樹,必然造成林地土壤肥力下降、地力衰退。」
據廖建良介紹,華南農業大學曾做過研究,在廣東雷州半島5個不同地點對桉樹林的調查結果顯示,採集到的植物種類共有61科、127屬、150種。這些研究結果證明,桉樹人工林對雷州半島森林植物的多樣性並未造成什麼影響。「在極少數情況下,桉樹林下植被少,這也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一是初植密度大,林下陽光少,營養競爭激烈,造成植被稀少;二是人工林撫育強度大,除草及時,高度集約經營,使得雜草難於生長;三是在個別地方造林前其本身的植被生長就很少。」因此,將人工林的土壤板結、地力衰退等生態問題都歸結於大面積桉樹造林,是沒有科學道理的。另外,廖建良認為,桉樹生長快,需要的養分絕對量也大,只要科學地管理,及時地補充養分,採用配方施肥,土壤缺什麼補什麼,問題也就能夠得到解決。
■ 相關新聞
河源市2008年起停種桉樹
2008年起,河源市不再擴大種植桉樹人工林。河源市政府經過為期半年多時間的深入調研後,下發文件通知,對當地幹部群眾廣為關注、涉及民生的有關處理桉樹人工林遺留問題,果斷地作出了將不再擴大種植桉樹人工林的決定。
據了解,近年來,河源各地大面積、單一種植速生桉已引發了縱火燒山、頻繁盜砍生態公益林等一系列的生態安全問題,嚴重破壞了自然生態和生物多樣性的規律,而且還出現了各地荒山面積遞增的不良現象。面積單一種植速生桉後,河源市的荒山由原來的60萬畝,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急劇上升到155萬多畝。為此,河源市委、市政府在2007年6月6日召開的聯席會議上,果斷地作出了暫停桉樹種植計劃審批、暫停山地出租、暫停桉樹種植的決定。
桉樹的經濟用途園林用途
桉樹樹姿優美,四季常青,生長異常迅速,抗旱能力強,宜作行道樹、防風固沙林和園林綠化樹種。樹葉含芳香油,有殺菌驅蚊作用,可提煉香油,還是療養區、住宅區、醫院和公共綠地的良好綠化樹種。
優質木材
桉樹木材大多即重且較堅硬,抗腐能力強,可用於建築、枕木、礦柱、樁木、家具、火柴、農具、電桿、圍欄以及薪碳材等。
造紙與紙漿
桉樹造紙早在20世紀初期就已經開始了,桉樹的纖維平均長度0。75-1。30毫米,它的色澤、密度和抽出物的比率都適於製漿。還有許多大型的造紙廠用桉樹製造生產牛皮紙和列印紙。桉樹木材中的纖維素,可先製成溶解木漿再加工成人造絲,來已獲得相當大的成功。
煉油
桉樹品種有藍桉,直杆桉、史密斯桉、大葉桉、小葉桉、赤桉等。其中藍桉和直杆桉是用來提取桉葉油的主要品種。桉葉油含桉葉醇,為無色或淡黃色液體,具有刺激性清涼香味,主要用於牙膏、漱口劑、食品及醫藥等方面。藍桉、直杆桉樹種優良,利用其枝葉提取桉葉油,質地最佳。
飲食
桉樹的樹根可以食用也可以取水。也有的地方用桉樹作為燃料。有許多桉樹的葉子可以用做飼料。
醫學用途
用桉樹鮮葉,採用水上蒸餾法可生產桉樹油(得油率0.5-1.8%)。桉樹主要含桉葉油素(65-75%)。萜烯、異戊葉油,葛縷酮、胡薄荷酮、胡椒酮等成分。還可以作口腔用、鼻炎用、祛痰用、清涼油、驅風膏等藥用原料。
騎行最美桉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