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亡國樹、斷子絕孫樹」之稱的桉樹,為何仍被廣泛種植?

2020-12-22 騰訊網

文|科普蟲洞

圖|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每次坐車回老家,總能在路上看到漫山遍野的桉樹。都說桉樹是「亡國樹、斷子絕孫樹」,但為什麼我國依舊有不少地區廣泛種植呢?

其實不僅是我國,2012年相關數據顯示,桉樹的生長之處已經包括世界上96個國家或地區。

為何被稱為「亡國樹」?

桉樹不僅僅指一種樹,而是全部桉樹種類的統稱,其大約有808個種類以及137個變種或亞種,其中有100多種具備重要的經濟用途。

自掀起廣泛種植桉樹熱以來,不少種植桉樹的地區都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人們對桉樹產生了許多質疑。於是,桉樹被稱為「抽水機」「抽肥機」,甚至有人認為它有毒,會使水源水質惡化。

一是對土壤的影響。通過大量的觀察可以發現,大規模種植桉樹,桉樹成長得生機勃勃,但土壤肥力卻下降了。土壤肥力的下降也牽連到周圍的植物,導致其他植物難以存活,影響當地生態。

二是對地下水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桉樹會抽取大量的地下水以供自己生長。人們發現,桉樹就像一臺巨大的「抽水機」,大面積種植將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長期種植短輪伐期的桉樹會造成土地乾旱、土地沙化、水源枯竭。

三是阻礙周圍植物的生長。由於強烈的化感作用,桉樹會釋放一些化學物質,對林內某些植物的生長起到阻礙作用,導致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長困難。

民間之所以不喜歡桉樹,大抵是因為這三個原因。而這三個原因,又會對環境、生態造成負面影響。可即便如此,桉樹依舊遍布全球,暫且不提野生桉樹,光是人工桉林的面積就非常大了。

為什麼桉樹被稱為「亡國樹」,人類卻依然要種植,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利益,還有另一層原因則在於,桉樹本身並沒有錯。

桉樹的巨大價值

在以往,民間有著「桉樹一到,黃金萬兩」的說法,指的就是桉樹的巨大經濟價值。桉樹又被叫做「速生桉」,具有生長快、輪伐期短、適應性強、用途廣等特點,可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桉樹是世界公認的硬木,不管直徑大小都各有用途,如人造板、造紙、礦柱、建築、家具等等。據了解,我國桉樹人工林年產木材佔到了全國的26.9%。而在造紙與紙漿中,桉樹的纖維平均長度有0.75-1.30毫米,纖維密度和色澤都是上等。

此外,桉樹在食用、醫用、化妝品等行業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比如製成的桉樹蜜,以及製造工業產品需要用到的桉樹精油、多酚等等。

最後,桉樹作為樹木的其中一種,對於人類來說還有一個最原始的用途——燃料。桉樹有著「縱火犯」之稱,無論是新鮮還是枯萎,都含有大量桉樹油。這些桉樹油燃點很低,不僅容易自燃,還會大大助長火勢。

澳大利亞可以說是桉樹的「老家」,乾燥的澳洲森林裡95%的樹木都是桉樹。幾乎每到酷熱的旱季,這個叢林裡都會燃起大火。但每次經歷烈火,桉樹都偏偏能浴火重生。而在發生火災時,桉樹油又會助長火災的威力。

受到利益的驅使,我國許多地方開始人工種植桉樹林,以前有人不僅在荒山上種植,甚至會通過「煉山」的方式,讓山林裡的其他植物灰飛煙滅,重新栽培桉樹,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

被誤解的桉樹

如果認真了解桉樹,你會發現,桉樹本身是沒有問題的,有關桉樹的很多負面消息,都是因為種植方式出了錯。

研究人員觀測過雷州半島桉樹林集水區的水流情況,發現桉樹在夏季對地下水反而有涵養的作用,而且它的水分利用率很高。

桉樹在超短輪伐期內速生,所以需水量才會非常大,而短期、超短期輪伐種植會導致很多天然次生林被毀,這可能影響水分平衡。如果是在適生地區種植,不至於帶來水危機。

對於土壤肥力下降這一點,事實上,很多人工種植的用材林都會導致水土流失、肥力下降等問題,這並非桉樹獨有的「特異功能」。此外,科學家Liani還發現,桉樹在快速生長期過去以後,會把吸收的營養元素返還給土壤。

至於化感作用,則一般指「異株克生」,既會對某些植物的生長產生抑制,也會跟另一些植物起到相互促進生長的作用,這是自然界的正常現象。

很多人也會說桉樹「有毒」,會汙染水質。但專家經過調查發現,桉樹林水質卻是符合標準的,澳大利亞的水源涵養林也多為桉樹。此外,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它們在桉樹上棲息,主要食物是桉樹葉,顯然「桉樹有毒」的說法並不成立。

國家林業局也曾經對種植桉樹問題進行了專題研討,結果顯示,桉樹可以通過採取科學的種植方式大面積種植。人工種植的桉樹林之所以帶來這麼多負面影響,一方面是種植方式不科學;另一方面是急於求成,採用了濫用除草劑、煉山等破壞生態的方式。

如今,很多地方都在倡導正確種植桉樹林,對人造林進行引導和管控,努力做好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兩者之間的平衡。

參考資料

1.劉小香,謝龍蓮,陳秋波,王真輝.桉樹化感作用研究進展[J].熱帶農業科學,2004,024(002):54-61

2.黎勇,鍾格梅.桉樹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J].綠色科技,2017,000(014):195-197,200

相關焦點

  • 在農村種植桉樹是好是壞?桉樹是否會破壞生態和水質?看完懂了
    桉樹在我國的發展我國栽種桉樹的歷史雖然不算久遠,但是曾經在南方地區大面積種植過。在18世紀末期,義大利人把桉樹引入到了中國的華南地區,之後的近百年一直默默無聞。但是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後,桉樹就被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在南方廣泛種植。數據顯示,自1986年後的30年間,我國桉樹的種植面積從不到50萬公頃快速增長到了450萬公頃。
  • 澳洲大火「元兇」被發現,居然是考拉口糧,國內卻廣泛種植
    中國人的勤勞從開都不是嘴上說說,每一個中國人在種植上的天賦,也不是其他國家人民可以比的。但是今天要說到樹木,就比較奇特了,它既不是梭梭樹那樣的環保植物,也不是一些速生樹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它反而特別易燃,在南半球燃燒了4個月的森林大火,就有它的原因。那為什麼我們還要大面積的種植它呢?小編查閱總結了很多資料才恍然大悟,具體原因如下。
  • 被稱「斷子絕孫樹」的桉樹,據說還有毒,它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樹木不但有能夠綠化環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作用,它們還是人類使用的各種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原材料,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很多農民還會特地種一些經濟樹種,使之產生經濟價值,但是有一種樹卻被很多中國人所厭惡,覺得它「放出的氣味有毒」「抽水機」「破壞生態環境」「入侵物種」等等,這種樹就是桉樹
  • 科學種植桉樹,育種是第一步,你會知道嗎?
    桉樹,在我們老家又叫做尤加利樹,是常綠喬木。桉樹有高有矮,品種繁多,在路的兩邊經常會看到。科學種植桉樹,育種是第一步,如果沒有掌握到育種的技巧,那麼桉樹生長也不會旺盛。接著本文將主要圍繞育種來與大家共同分享桉樹育種種植技巧。
  • 桉樹是抽水機?種樹施肥難題破局關鍵是什麼?這會場會議說全了!
    但桉樹種植區域受限於地形,施肥難度大,人工成本高,難以保證用肥均勻,不僅如此,「抽水機」「汙染環境」等謠言甚囂塵上也在制約桉樹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此,北京艾格魯國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艾格魯」)與南方農村報於9月29日聯合舉辦了「第二屆LISA聯盟會議暨廣西經濟林發展論壇」,近200位經濟林全產業鏈人士共聚一堂,探討產業發展大計。
  • 廣西桉樹產量全世界第一,桉樹真的會汙染環境嗎?
    桉樹的原產地是在澳洲,自從上個世紀開始,已經有超過96個國家和地區種植桉樹,可見這個桉樹是多麼的受歡迎,桉樹不管是經濟價值還是藥用價值都是非常之高的,這也就是它得到認可的主要原因。在國內哪些地方可以種植桉樹?                                      雖然說桉樹的原產地是在澳洲,那是他真正發揚光大的地方,卻在中國。
  • 只有不好的技術 沒有不好的桉樹
    所以到了2006年左右就有很多農民跟著種植,在一些農村,特別是離公路較近的農村,桉樹也發展得很快,基本佔領的村裡的集體用地,原來種松樹、雜木甚至水果的山地都種了桉樹,茂名那裡更加,一些地方在平地都種上了,實行機械化種植。如此大規模的風靡種植,把原本做為經濟發展樹種推向了風口浪尖中。有的人認為桉樹的危害性很大,有的人認為桉樹的貢獻性很大,在這裡小編只能說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了。
  • 桉樹讓農民的日子過得更好,而科技改變桉樹讓它長得更快更高
    他認為,廣西桉樹的快速發展,使得8000多萬畝公益林遠離了商業性採伐的壓力;使得5000多萬畝松樹、杉樹用材林免遭過度採伐。2016年,廣西林業產值達4770億元,大都來自第一產業的桉樹種植及第二產業的木材加工,還帶動了與桉樹培育、木材加工相關的肥料、制膠、運輸、包裝、餐飲、機械製造等行業。桉樹成為農民致富的主要渠道,許多山區農民可在家門口就業。近百萬農民工重回家鄉,減少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數量。
  • 科普 | 澳大利亞國樹——桉樹
    桉樹,是不是一種樹? 既是,又不是。 說它是,是因為習慣上稱其為一種樹。
  • 首屆桉樹豐產節在南寧啟動
    、力源寶生態大數據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首屆桉樹豐產節在南寧啟動。據了解,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貫徹「良種+良法」的科學種植理念,發揮林業種植戶主體作用以及農林行業企業的承載優勢,促進桉樹產業實現科學經營和可持續發展。啟動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原校長尹偉倫通過視頻分享了「良種+良法」種植技術、有機肥替代化肥、有機肥技術標準化等方面的專業見解。
  • 黑木相思有望替代桉樹?
    和平縣合水鎮村民李天榮在自家50多畝自留山上全部種上了樹苗,不過他種的不是桉樹,而是黑木相思樹。  黑木相思何許樹也?日前,本報記者從省林科院、梅州市林業局及種植戶處了解到,黑木相思樹是一種從澳大利亞南部引進的速生林新品種,經10多年的引種試驗表明,黑木相思樹適宜在廣東、廣西南部、海南等地種植,而且經濟效益高,具有良好生態功能。
  • 桉樹、桉木
    至於桉樹名稱的由來,我國最早於1890年引入桉樹。最早見於宣統二年(1910年)清朝政府駐義大利大使吳宗廉所輯譯《桉譜》一書。  吳宗廉根據法文「eucalyptus 」的譯音「安加利潑多」,按音取其義為「桉」。
  • 澳大利亞森林大火,給廣西桉樹帶來的啟示
    作為我國種植桉樹面積最多的地方,澳大利亞森林火災應該給廣西帶來一些啟示…… 早些年各地大規模發展種植桉樹這一外來樹種,的確取得了成效,促進了農民增收和經濟發展,但是由於很多地方無序野蠻發展,大面積營造桉樹純林,這樣極容易發生病害蟲災造成損失,而過短的輪伐期限更是將很多經營單位和個人的急功近利暴露無遺,短短3-5年就採伐利用,獲得的多是中小徑材,中大徑材少。
  • 自留地上的桉樹被人砍掉,還建了房子 怎麼回事?
    新年伊始,遷江社區居民周某到遷江司法所反映稱,鄰居陽某砍掉了自己在自家自留地上種植的桉樹並在上面建起了房子,請求司法所進行調解。接到調解申請後,遷江司法所聯合遷江鎮綜治辦組成處糾組,通過多次入戶走訪,現場勘查,詢問當事人,向村委會幹部和村中知情的老人了解情況的方式展開調查。
  • 桉樹究竟做了什麼?竟然被人們稱為「缺德的樹」
    澳大利亞相關人員就對此次大火的原因展開了調查,調查發現澳大利亞大火除了地勢,乾燥的天氣之外,大火久久不能熄滅的主要原因就是有易燃植物桉樹的存在。桉樹它到底是什麼來歷呢?桉樹與考拉是怎樣的關係?桉樹又被稱為「尤加利樹」,屬於常綠高大喬木,只有少數是屬於小喬木。現存的種類很多,約有六百餘種。
  • 澳洲的王者之樹,在中國卻成了「妖樹」?
    在澳大利亞,它是「浴火重生」的王者之樹,同時因其可以提供優質的木材及速生的特點,又被作為人工經濟林木在全世界廣泛引種。在巴西,桉樹最高年生長速度能達到117m³/h㎡。靠著這些優勢,桉樹早在18世紀就邁開了其「殖民」全球的步伐,一躍成為世界上種植最廣泛的人工樹種,與楊樹、松樹並稱為世界三大速生造林樹種。現在從熱帶到溫帶的12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巨大的經濟價值。 而在我國,桉樹種植面積最大的便是廣西省。
  • 澳洲的王者之樹,是自然界最有智慧的「縱火犯」
    大火還沒被徹底撲滅前,那些曾被火焰席捲過的土地上,桉樹就已經「浴火重生」了。在原來被燒得焦黑的樹幹上,桉樹嫩芽「破皮而出」,充滿了生機。火災後的桉樹嫩芽,不禁讓人感嘆生命的頑強不過,不少人也從快速恢復的桉樹身上讀出了一種「陰謀論」的感覺,認為桉樹有「故意」縱火之嫌。
  • 種植已有4千多年,曾被人津津樂道,廣泛種植,如今卻很少見
    人們種植樹木的目的非常多,不僅是為了綠化,也為了防止堤岸被水流衝走。從我國的最南方開始到北方的沙漠,種植樹木更是有著長遠的意義。但在歷史的不斷進程中,有一些樹木卻漸漸地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曾經被人們廣泛種植的樹木,如今卻非常的少見。
  • 涼山地區為何森林火災頻發 專家建議減少易燃樹種種植,劃分防火...
    為何涼山森林火災頻發、還難以撲救?如何降低山風突變給撲火人員帶來的風險?針對這些問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當時,雲南、四川等地以這種方式種植了很多針葉樹,比如雲南松,這些鄉土樹種適應性強,生長好,成林快,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其中,涼山州是全國重點的飛播林區。在西昌火場附近,還出現了一些桉樹。科普博主、植物專家汪遠指出,桉樹比松樹更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桉樹的種植通常更靠近民宅,更具威脅性。
  • 有著皇帝菜之稱的茼蒿,是名副其實,還是有炒作的成分呢
    一些青菜有些別名是很厲害的,比如茼蒿又叫皇帝菜,絲瓜叫皇帝之瓜,洋蔥叫菜中皇后,秋葵百菜之王等等,就連以前餵給豬吃的紅薯葉,也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長壽菜】。那麼像茼蒿這類有著皇帝菜之稱的青菜,是人為炒作,還是它們真的有什麼獨特之處呢?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