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普蟲洞
圖|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每次坐車回老家,總能在路上看到漫山遍野的桉樹。都說桉樹是「亡國樹、斷子絕孫樹」,但為什麼我國依舊有不少地區廣泛種植呢?
其實不僅是我國,2012年相關數據顯示,桉樹的生長之處已經包括世界上96個國家或地區。
為何被稱為「亡國樹」?
桉樹不僅僅指一種樹,而是全部桉樹種類的統稱,其大約有808個種類以及137個變種或亞種,其中有100多種具備重要的經濟用途。
自掀起廣泛種植桉樹熱以來,不少種植桉樹的地區都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人們對桉樹產生了許多質疑。於是,桉樹被稱為「抽水機」「抽肥機」,甚至有人認為它有毒,會使水源水質惡化。
一是對土壤的影響。通過大量的觀察可以發現,大規模種植桉樹,桉樹成長得生機勃勃,但土壤肥力卻下降了。土壤肥力的下降也牽連到周圍的植物,導致其他植物難以存活,影響當地生態。
二是對地下水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桉樹會抽取大量的地下水以供自己生長。人們發現,桉樹就像一臺巨大的「抽水機」,大面積種植將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長期種植短輪伐期的桉樹會造成土地乾旱、土地沙化、水源枯竭。
三是阻礙周圍植物的生長。由於強烈的化感作用,桉樹會釋放一些化學物質,對林內某些植物的生長起到阻礙作用,導致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長困難。
民間之所以不喜歡桉樹,大抵是因為這三個原因。而這三個原因,又會對環境、生態造成負面影響。可即便如此,桉樹依舊遍布全球,暫且不提野生桉樹,光是人工桉林的面積就非常大了。
為什麼桉樹被稱為「亡國樹」,人類卻依然要種植,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利益,還有另一層原因則在於,桉樹本身並沒有錯。
桉樹的巨大價值
在以往,民間有著「桉樹一到,黃金萬兩」的說法,指的就是桉樹的巨大經濟價值。桉樹又被叫做「速生桉」,具有生長快、輪伐期短、適應性強、用途廣等特點,可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桉樹是世界公認的硬木,不管直徑大小都各有用途,如人造板、造紙、礦柱、建築、家具等等。據了解,我國桉樹人工林年產木材佔到了全國的26.9%。而在造紙與紙漿中,桉樹的纖維平均長度有0.75-1.30毫米,纖維密度和色澤都是上等。
此外,桉樹在食用、醫用、化妝品等行業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比如製成的桉樹蜜,以及製造工業產品需要用到的桉樹精油、多酚等等。
最後,桉樹作為樹木的其中一種,對於人類來說還有一個最原始的用途——燃料。桉樹有著「縱火犯」之稱,無論是新鮮還是枯萎,都含有大量桉樹油。這些桉樹油燃點很低,不僅容易自燃,還會大大助長火勢。
澳大利亞可以說是桉樹的「老家」,乾燥的澳洲森林裡95%的樹木都是桉樹。幾乎每到酷熱的旱季,這個叢林裡都會燃起大火。但每次經歷烈火,桉樹都偏偏能浴火重生。而在發生火災時,桉樹油又會助長火災的威力。
受到利益的驅使,我國許多地方開始人工種植桉樹林,以前有人不僅在荒山上種植,甚至會通過「煉山」的方式,讓山林裡的其他植物灰飛煙滅,重新栽培桉樹,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
被誤解的桉樹
如果認真了解桉樹,你會發現,桉樹本身是沒有問題的,有關桉樹的很多負面消息,都是因為種植方式出了錯。
研究人員觀測過雷州半島桉樹林集水區的水流情況,發現桉樹在夏季對地下水反而有涵養的作用,而且它的水分利用率很高。
桉樹在超短輪伐期內速生,所以需水量才會非常大,而短期、超短期輪伐種植會導致很多天然次生林被毀,這可能影響水分平衡。如果是在適生地區種植,不至於帶來水危機。
對於土壤肥力下降這一點,事實上,很多人工種植的用材林都會導致水土流失、肥力下降等問題,這並非桉樹獨有的「特異功能」。此外,科學家Liani還發現,桉樹在快速生長期過去以後,會把吸收的營養元素返還給土壤。
至於化感作用,則一般指「異株克生」,既會對某些植物的生長產生抑制,也會跟另一些植物起到相互促進生長的作用,這是自然界的正常現象。
很多人也會說桉樹「有毒」,會汙染水質。但專家經過調查發現,桉樹林水質卻是符合標準的,澳大利亞的水源涵養林也多為桉樹。此外,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它們在桉樹上棲息,主要食物是桉樹葉,顯然「桉樹有毒」的說法並不成立。
國家林業局也曾經對種植桉樹問題進行了專題研討,結果顯示,桉樹可以通過採取科學的種植方式大面積種植。人工種植的桉樹林之所以帶來這麼多負面影響,一方面是種植方式不科學;另一方面是急於求成,採用了濫用除草劑、煉山等破壞生態的方式。
如今,很多地方都在倡導正確種植桉樹林,對人造林進行引導和管控,努力做好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兩者之間的平衡。
參考資料
1.劉小香,謝龍蓮,陳秋波,王真輝.桉樹化感作用研究進展[J].熱帶農業科學,2004,024(002):54-61
2.黎勇,鍾格梅.桉樹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J].綠色科技,2017,000(014):195-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