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不但有能夠綠化環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作用,它們還是人類使用的各種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原材料,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很多農民還會特地種一些經濟樹種,使之產生經濟價值,但是有一種樹卻被很多中國人所厭惡,覺得它「放出的氣味有毒」「抽水機」「破壞生態環境」「入侵物種」等等,這種樹就是桉樹。
桉樹能長到20米以上,樹幹筆直,看上去修長高貴,有觀賞性,它生長周期較短,一般兩年到三年就能成材,用處廣泛,所以一開始以經濟類樹木被引進,也受到了很大樹農的歡迎,有很多人大批量種植桉樹,時間一長人們就發現了它的壞處。
桉樹雖然生長周期短,但是極為耗費土壤肥力,一塊地種上兩三岔桉樹,土壤就貧瘠的不行了,肥也被吸走了,水也被吸走了,土壤變得又幹又黃,再也不能種樹,連莊稼也種不了;還有人發現桉樹的香味有毒,聞的時間長了人會暈倒,甚至產生幻覺,於是那些說桉樹是「壞樹」的流言就產生了,但是桉樹真的很壞嗎?
其實人們對桉樹有誤解,撇去上面的壞處不談,桉樹的生命力強,生長周期短,樹材也好,可以為種植的人帶去很大的經濟效益,覺得桉樹吸水吸肥,是因為樹農把桉樹種得太密了,也種得太頻繁了,種樹的時候間隔大一點,種完一茬讓土壤休息一下,桉樹確實耗水耗肥,那是因為它長得快,吸收營養也吸得快,種完一茬以後等兩年再種,或者是改種別的樹種讓土壤休息恢復一下,就沒有問題了
桉樹還是吸收溫室氣體的一把好手,一畝桉樹一年可吸收1.62 噸二氧化碳,釋放1.17 噸氧氣,能淨化空氣,城市裡可以適當的種一點桉樹,能夠有效緩解溫室效應,不過人就不要靠近了,因為桉樹的氣味確實有毒,會讓人產生幻覺
桉樹的生命力強,在受到礦業汙染的土壤也能生存,是很多被破壞了生態環境的工礦區環境治理的先鋒軍,很多地區都用桉樹來「淨化」這些由於礦石開採被汙染了的土地,種上幾岔桉樹再種別的樹,效果非常好
還有人說種桉樹會導致土壤水分流失嚴重,使得土地沙漠化,這也是很不正確的說法,只聽說過種莊稼會吸取土壤中的水分和肥力的,還沒聽說過種樹會讓土地沙漠化的,植樹造林會防止水土流失,桉樹也是如此,因為桉樹等樹木中的水分也會反向滲入到土壤中,增加土壤的含水度,只是不管什麼樹木,都不能種得太多太密了,不但會讓樹「長不開」,還會破壞生態平衡,所以大家一定要科學種樹,切不可過於追求經濟效力爾忽視土壤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