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做有想法就立刻付諸行動的人,聰明人會「深度思考」

2020-12-26 新堂悅讀

《深度思考》川上浩司 著

所謂的「頭腦聰明」,指的是「能進行深度的思考」。一個人頭腦的聰明程度,不能以考分高低來衡量。只掌握方法卻不進行實踐,再好的思維方式也是沒用的,想要培養思維能力,就不能只求快,要給自己足夠思考的時間。

腦子轉得快的人未必就是聰明人,因為速度不等於質量,反映越快越有可能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而沒有經過深度思考。深度思考並非是為了得到「最優解」,而是思考的過程最具有價值。

我們生活在一個過分沉溺於便捷性的世界裡,人們已經習慣了那些下意識就能做得很好的事情和「一下子就能完成」的事情,一味地追求提速而不再去進行深度思考。當我們不再思考時,也就意味著我們不再願意進行深思熟慮。

針對眼前的情況頭腦中浮現出來的話語只是一種認知,這種認知的過程,實際上是將眼前的事物與我們心中已經存在的某個概念等價對應起來,通常我們思考的過程幾乎都是這樣,這種行為只是想將眼前的事物與我們所知道的答案匹配起來而已。如果我們只是這樣進行思考,並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但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很難產生出新的想法。

深度思考則是一個完全不同於思考的過程。深度思考就是指當眼前出現的是未知事物時,我們會在頭腦中反覆思考「這是什麼」,最終在心中形成一個全新的概念。

即便是面對已知的事物,我們也會選擇思考和發現其嶄新的一面,這同樣屬於深度思考。通過這一過程也能促進我們思維的轉換。深度思考就是一種在不省略思維過程的前提下充分思索,從而產生各種新發現並推導出屬於自己的答案的行為。

一旦這種「發現的迴路」在大腦中成形,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進行更多的深度思考,強化自我的思考能力。換句話說,以往那種「不善思考」的意識將會被淡化,培養出一種能夠沉下心來徹底思考問題的素質。

不願思考就採取行動是一種自我放棄的表現,這種「行動主義思想」會讓你輕視思考的作用,從而失去自我的獨立意識。你越是不願意進行思考,頭腦就會變得越發空空如也,最後你只能是一個行動迅速的人而已。

經過深度思考得出的答案或想法可能是稀有的、不一樣的、獨特的。也許具備這些要素的思想結晶並非是「正確答案」,但「獨特性」卻是「有價值的答案」所不可缺少的一大要素。

大部分成功者都是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套「獨特的想法」從而獨佔鰲頭的,通過深度思考,激發大腦的聯想力,讓思維逐漸橫向擴張。這樣可以想出更多的答案,而不是僅限於「唯一的正確答案」,而且還會催生出一些乍一看毫不相關的思路,這就是所謂的「思維轉換」。

記錄能夠保留思考的證據,作者提倡多用筆記而不是用電子設備,因為書寫能夠精煉思考,而且用筆會更方面更改記錄的方式,比如畫圖和其他創意,單一的經驗即便積累了一定的數量,也有很大的可能不會帶來成長。

只有對我們自己來說是正確的方法,才能帶來技術上的成熟,而判斷方法正確與否的關鍵,就是必須親自嘗試。比起只嘗試一種方法,嘗試多種方法的人找到「正確答案」的概率更高。不要太注重結果,而是要更重視過程。「深度思考」能讓我們很自然地獲得的一大好處,就是對「過程」的重視,即「經驗」。

「深度思考」可以讓我們探尋事物的各個方面。藉由這種探索產生的經驗,我們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然後再繼續深入地運用這一方法。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放大你的魅力,即「人性之力」,同時,還能實現技能的飛躍與成熟。

我們一路是怎樣走來的才成了現在的自己?抑或,今後將沿著怎樣的道路繼續前行呢?塑造你的並不是所謂的「結果」,而是「沿途的經歷」——這才是你最大的資本。

讓思考走一些彎路,說不定就能有一些自己未曾想過的新發現。而這將會成為我們解決難題的突破口和強有力的武器。試著去質疑,是我們開始深度思考的第一步。

相關焦點

  • 奧巴梅揚:知道該怎麼做,現在要做的是把想法付諸行動
    奧巴梅揚還稱,他們知道該怎麼做,現在要做的就是把想法付諸行動。奧巴梅揚說:「我覺得我們可以把這場比賽當成賽季轉折點,沒有比這更好的機會了。我們必須明白,如果能贏得這場比賽,每個人的心態都會發生改變。」「德比戰取得好結果能夠提升球員、球迷每個人的精氣神,我們知道這會是一場艱難的比賽。說實話,現在他們踢得很好,但我們得專注自身,按我們的方式踢比賽。」
  • 奧巴梅揚:知道該怎麼做,現在要做的是把想法付諸行動
    奧巴梅揚還稱,他們知道該怎麼做,現在要做的就是把想法付諸行動。 奧巴梅揚說:「我覺得我們可以把這場比賽當成賽季轉折點,沒有比這更好的機會了。我們必須明白,如果能贏得這場比賽,每個人的心態都會發生改變。」 「德比戰取得好結果能夠提升球員、球迷每個人的精氣神,我們知道這會是一場艱難的比賽。說實話,現在他們踢得很好,但我們得專注自身,按我們的方式踢比賽。」
  • 人一旦有了想法,就有付諸於行動,兩者結合才能成功
    但是在今天的社會,有很多人什麼都不想做。他們認為他們的想法是完美的,但他們拒絕把它們付諸行動。他們只剩下一無所有。一個雜草叢生的花園,一群人用自己的想法決定改變它。一些人認為除草之後應該種植新的植物;有些人認為應該先種花草樹木,然後再砍掉雜草和刺。他們彼此爭論,證明自己是對的,但沒有一個人把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荒蕪的花園,依然荒涼。這群人本末倒置。
  • 王躍博:寧願做個傻子,也不要做個聰明人
    樊登分享過一本書,裡面有一段這樣的話,把人比作牛或者豹子,牛創業成功的概率比豹子的要高出很多。確實,我也非常認同這樣的觀點,要我說,傻子憨厚如牛,聰明人機靈如豹。要知道不管是什麼樣的人,讓他短期做任何事情,基本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長期的堅持一件事情做下去,5年,10年,甚至一輩子,99%的人就要開始說不了如果你能,那最終,你所積累下來的絕對會形成超強的競爭壁壘,很容易就形成行業內的精英。
  • 想法只有化作行動,才有達成願望的可能。否則想法永遠是想法
    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不要等,如果想到了馬上就做有好想法的人很多,但成功者始終是少數。區別就在於成功者想到了就去做,而不是在猶豫和等待中錯失機會。「不要等,想到了馬上就做」,這不僅是跨國企業的第四條軍規,更是所有成功者的座右銘!
  • 白熊實驗:有想法的人,千萬不能魯莽行事
    那麼,怎樣才能夠成為一個有想法的人? 想要成為一個有想法的人,首先,你要改變隨波逐流的狀態,在平常多讀點書,積累一些書本上的知識,當你把讀書變成一種興趣的時候,會慢慢形成一套自我價值體系和想法。
  • 有「自己的想法」,人生因此大不相同
    …… 對於這些問題,你是否有自信能夠立刻給出條理清晰、有主見的答案呢?還是你只能夠說出,「挺好的」、「我覺得還不錯」諸如此類僅僅說明個人喜好,對他人而言毫無意義的話語。現代社會,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機會日漸增加,有「自己的想法」的重要程度也在不斷加大。從企業招聘的需求看,只會言聽計從、說一做一的「思考停滯」型的人終究會被淘汰。
  • 想這麼多有啥用,貴在付諸行動
    人都有理想,有目標。特別是成年以後,或有階段打算,或有長遠考慮,這都很正常,要不容易走偏。理想、目標都可以有,不合適了調整調整也沒問題,就是使個人健康成長,往好了方面發展。有的人很成功,目標不多,就一個目標,始終圍著一個目標努力奮鬥打拼,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家裡有模有樣的,很體面,令人羨慕。
  • 尼採:不要做聰明人,要做軟弱的人
    尼採:不要做聰明人,要做軟弱的人大家都知道,德國思想家、哲學家提出了「超人哲學」。尼採在《權力意志》中指出:「人是非動物和超動物;較高級的人是非人和超人。」尼採本人也是想做「超人」的,他認為上帝根本就不存在,他說:「如果真有上帝存在的話,我怎麼能夠容忍自己不是上帝呢?因為我不是上帝,所以上帝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尼採還說:「一個人必須聽命於自己」。
  • 表面柔弱,實則堅強的星座女,有自己的想法,敢於付諸行動
    程小媛現在有很多女生,自身的性格是比較偏向於軟弱的類型,她們很多時候都習慣依賴身邊的人,在感情當中尤其如此。每當遇到一點事情,就不自覺地去尋求最親近的人的幫助。可是如果有一天,身邊的人都離開了自己,對於這些女生而言,就是一件非常難以接受的事情。她們並沒有完全地學會獨立,還習慣了去依附在其他人的身邊。但是也有一些女生,屬於比較堅強的類型,她們雖然看起來柔柔弱弱的,但是內心卻很有自己的想法,也十分的堅定。就算身邊空無一人,她們也能夠迅速地強大起來。
  • 親戚:「能在你家住一段時間嗎」,聰明人會這樣拒絕,別做老實人
    親戚:「能在你家住一段時間嗎」,聰明人會這樣拒絕,別做老實人 現實生活中,沒有誰是一番風順的,總能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在與親戚相處的事情上,更是讓很多人發了愁,根本不知道該找什麼方法去拒絕。
  • 職場上,只有付諸行動,才能消除猶豫不決的行動障礙
    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消除猶豫不決的行動障礙行動能使人走向成功,這似乎是人盡皆知的道理,但當人們面臨行動時,往往就會猶豫不決,畏葸不前。「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不在少數。你總是在無意識地尋找各種維持現狀的理由,其實是因為你沒有決心,沒有勇氣。
  • 沒有深度思考,再勤奮也沒用
    眾所周知,勤奮是一種很好的品質,我們想要做成一件事,達成一個好的結果,往往都離不開這種品質。
  • 近八成受訪者今年想過跳槽 四成付諸行動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2015名職場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9.2%的受訪職場人今年動過跳槽的念頭,付諸行動的受訪職場人為41.3%。讓受訪職場人想要跳槽的三大原因是單位待遇、工作穩定性和不合理的加班。
  • 破局:超越同齡人的思考與行動指南
    對工作敷衍、不求上進的人,薪資往往高不到哪裡去,因為老闆沒有給你高薪的理由。少說沒用的話,多做有用的事。如果你有機會進入一個好的平臺,加入一支有能力帶你飛的團隊,請不要害羞和排斥,請擁抱它吧。不要因為掙小錢而忽略了培養自己掙大錢的能力。也就是說,不要讓自己忙到沒時間成長。
  • 為人處世,真正的聰明人,反而會有八種「不聰明」的表現,真奇怪
    為人處世,真正的聰明人,反而會有以下八種「不聰明」的表現,或者說往往有以下八種做人「心計」,早晚能混出頭,真奇怪。具體有三個技巧:一是在細枝末節、無關重要的事情上要懂得「隨眾」,不要什麼都追求與眾不同;二是不要讓人感覺你比他更聰明;三是多做少說,不要把聰明表現在你的嘴巴上。「心計」三、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即可,不要「胡言亂語」做人有「心計」的人,不該聰明時絕不聰明,因為這個時候的聰明是需要隱藏的。
  • 聰明人會這麼做的
    聰明人會這麼做的,在領導面前很有用1、和領導喝酒聊天,千萬不要玩空,不要故意把自己表現擺在酒桌上,自吹自擂,保持誠懇的態度,讓領導認為你是一個真實的人。2、不管人們面臨什麼樣的處境,他們都應該受到平等對待,他們講話的語氣不應該僅僅因為對方是領導人就奉承,他們應該用奉承的語氣,如果別人向你求助,他們不應該在酒桌上吹牛,對別人大喊大叫三四次。
  • 老闆說「嫌錢少你就辭職」,傻瓜默不作聲,聰明人這樣做
    老闆說「嫌錢少你就辭職」,傻瓜默不作聲,聰明人這樣做在職場,我們也很在意自己的薪資。並且我們留在公司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這一份薪資。因為我們無論是在面試的時候,還是實際工作中,都是極其注重薪資的。因此有時候我們會嫌棄公司的工資不高。
  • 職場中,這三種聰明人不要做,聰明反被聰明誤
    在工作場所中,那些認為自己很聰明的人或多或少會偽裝自己,在領導者和同事的印象中,這樣的同事通常會做他們不能做的事情,而且他們必須表現出來。從表面上看,他們不會遭受任何損失,但是損失最大的人甚至使自己在工作場所失去了根基。偽裝和懶惰是人的天性,偽裝成牟利會嚴重損害他們在他人心中的印象。
  • 感悟|感恩就要付諸行動
    《感恩,就要付諸行動》文/圖七品草民感恩,是善良的情懷,高尚的情操,美好的願望;感恩也是生活的態度,高貴品質的體現。我擔心假以時日,會改變它的褒義性。「要學會感恩。」這是在教育別人;「感恩,某某對我的厚愛。」這是自己的感慨……然而,我以為感恩須付諸行動,哪怕是瑣碎細小的,而不是停留在心中,或者在嘴巴上。畢竟大多數人忘性太快。感受了恩惠,一把鼻涕,兩眼淚,心一熱,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