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科學家庭育兒
童年本該無憂無慮,但有的寶寶卻因用藥不當,陷入了無聲世界:
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3萬兒童因用藥不當損害聽力,造成肝腎功能、神經系統等損傷的更難以計數。
驚人數字的背後原因,值得所有人警醒!
寶寶生病,做父母的都恨不得讓寶寶吃了藥就好。
然而,很多時候忽視了用藥的安全問題:藥不對症、劑量超標、用了成人藥...
今天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就說說兒童用藥最常見的誤區,幫各家寶寶逃過「用藥不當」這一劫!
1
4種常見藥,用錯傷娃最深!
下面要說這4種藥,應該是爸媽們的「老熟人」了。
然而,有可能「最熟悉的人傷娃最深」!真別以為百分百用不錯,看到第一個你可能就中招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1. 醫院自製藥
部分醫院的自製藥劑,備受家長青睞。療效好、價格便宜的自製藥甚至「一劑難求」!
因此有些家長就會通過各種渠道購買,但其中的風險各位可曾想過:
找的渠道靠譜嗎?網上代購等是否存在賣假藥問題?
未帶寶寶去看診,自行購藥是否完全對症?
通常來說,醫院自製藥是需要掛號看診後,醫生開處方才能購買的。
所以建議家長們還是要帶寶寶去醫院看診,醫生根據寶寶病情開的藥用著才更安心。
2. 退燒藥&複方感冒藥
「感冒藥+退燒藥」是不是熟悉的配方?
科大大告訴你,這個方子坑過不少孩子!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大多數感冒藥的藥物成分有退燒作用,如果同時再服用退燒藥,就會導致用藥超量,極易讓寶寶有不良反應。
「A退燒藥+B退燒藥」,又一個眼熟的配方?
為了讓娃儘快退燒,的確會有爸媽採取這種「混合用藥」方法。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用2種退燒藥很可能增加不良反應,混淆用藥劑量和給藥間隔時間,過量服藥就危險了!
一般只有發熱嚴重,需要積極退熱的情況才需混合用藥,且要在醫生的嚴格指導下進行。
3. 止咳藥&化痰藥
這兩種藥就像「連體兒」,在不少家庭同時出現。
但你知道了化痰的原理後,就知道錯得多離譜了:
化痰藥是稀釋痰液,讓痰液更易排出,而咳嗽正是排痰的方式。
止咳藥止住了咳嗽,妨礙排痰,會增高呼吸道堵塞的風險。
所以,這兩種藥不建議同時服用。
4. 抗生素
寶爸媽們都知道抗生素不能濫用,這點科大大不擔心。
但是有一種情況是:家長談「抗生素」色變,拒用或是娃一見好就停藥。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如果確定寶寶是細菌感染或必須服用抗生素,千萬別因為懼怕副作用而不敢用、擅自停用,這是在給疾病留餘地!
除以上的藥容易用錯,還有一些藥是寶寶碰都碰不得的,趕緊跟科大大看看你們家有沒有!
2
3種兒科禁藥,千萬別碰!
1. 利巴韋林
寶寶的各項功能還不完善,藥物的副作用對他們影響很大。
而利巴韋林毒性大,可能會導致溶血性貧血、致畸,最大傷害還可致癌。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利巴韋林常出現在感冒、手足口等疾病的用藥清單中,這顯然是不合適的。
此藥目前更多應用於部分重症病毒感染,要在醫生綜合判斷後考慮是否使用。
家長千萬別盲目給娃用上。
2. 安乃近
目前已經有30多個國家禁用此藥,國家藥監局也指出「兒童禁用」!
來源:財經網
服用安乃近在國內和國外都造成過死亡案例,此藥會影響血液系統,導致寶寶粒細胞減少。
不僅兒童不能用,成人也不建議用!
3. 柴胡注射液
國家藥監局在《柴胡注射液說明書修訂要求》中指示:說明書【禁忌】項下加上「兒童禁用」!
柴胡注射液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過敏反應或全身性反應。
所以想給寶寶退燒,這藥不能選。
上榜黑名單的這些藥,各位都記住了嗎?接下來,就得管管自己了!
不少家長自行給娃「配藥」,海淘藥、中草藥...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3
自行「配藥」?娃不是試驗品!
這4種給娃的藥,不治病,可能會致命!
✖成人藥減量給寶寶吃
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兒童要用兒童藥。
治療同樣疾病,緩解同樣症狀,成人可以用的藥物成分,兒童未必可以用。
且藥物劑量也不同,兒童用藥中藥物有效成分會比成人用藥少很多。
當然,有家長會說:那我掰一半給孩子吃不行嗎?
不行!非專業人士根本不具備進行藥物劑量換算的基本知識,即使統統都劑量減半也未必是安全的。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偏愛海淘藥
各位寶媽們,買藥不像買包,包買錯了、買到假貨只是損失錢,而藥有安全問題就事關寶寶的健康了!
找代購、自己上網海淘,其實風險都很大,寶媽們可能無法了解清楚海淘藥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或是被商家誤導。
最後受傷的是自家寶貝。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自行抓中草藥
更有部分寶爸媽,會通過一些渠道獲得「藥方」,自己去抓中草藥。
甚至給娃的洗澡水裡「加料」,泡藥浴。
省省吧!有這功夫帶寶寶去正規醫院,醫生看診後開藥不香嗎?
✖劍走偏鋒信「偏方」
被偏方支配的恐懼,想必我們小時候都多少有所體驗!
但都2020年了,咱們就別信偏方,信科學吧。
畢竟偏方坑娃的例子比比皆是,科大大都怕了!
給娃用藥是大事,吃穿住行家長們都操碎了心,這件事就更馬虎不得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 本文涉及的相關知識已由專家審核:
王冬辰:三甲醫院兒內科主治醫師,兒科碩士,從事兒科臨床工作五年,專業方向為兒童呼吸系統疾病,擅長兒童內科常見疾病及新生兒常見病的診療。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