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問北京垃圾分類四大焦點問題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 題:探問北京垃圾分類四大焦點問題

  新華社記者關桂峰、田晨旭

  5月1日起,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北京版的生活垃圾分類怎麼分?不分怎麼罰?做好準備了嗎?如何確保新規落地實施、形成長效機制?圍繞社會關注的北京垃圾分類四大焦點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焦點一:怎麼分,誰來分?

  【看條例】北京生活垃圾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類。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要帶頭開展垃圾減量、分類工作,發揮示範引導作用。

  【看實踐】家裡是不是要擺放四個垃圾桶?其實不然。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提出,北京市居民可在家中設置「兩桶一袋」,即兩個垃圾桶,一個放廚餘垃圾,一個放其他垃圾,而紙張、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單獨放在一個袋子裡。對節能燈、蓄電池、水銀血壓計等有害垃圾可以投入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據了解,北京垃圾分類不實施「定時定點」,也不採取強制撤桶和廚餘垃圾破袋投放,而是靈活採用固定式、流動式等方便居民交投,其中固定式主要包括固定桶站和專人值守的分類驛站。

  廚餘垃圾與其他類垃圾混放混裝是制約垃圾分類的一大難點,對此,北京市城管委固廢處相關負責人說:「現階段,我們更追求廚餘垃圾分得純,餐巾紙、牙籤可不能圖省事扔進廚餘垃圾,得丟到其他垃圾中。」

  【專家說】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說,「四分法」中的「其他垃圾」發揮「容錯作用」,也就是說,如果居民無法十分精準地判別,可以將其置於其他垃圾中。這種做法可操作性高,也能減輕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牴觸心理。

  焦點二:違規了,怎麼罰?

  【看條例】個人違反條例第33條規定,由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進行勸阻;對拒不聽從勸阻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應當向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報告,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給予書面警告;再次違反規定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依據前款規定應當受到處罰的個人,自願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等社區服務活動的,不予行政處罰。單位違反本條例第33條規定,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處1000元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看實踐】自5月1日起,北京市城管執法部門將進行為期3個月的強化專項執法。北京市城管執法局副局長溫天武介紹,將重點檢查社會單位生活垃圾分類開展情況,嚴查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等四個環節的違法行為。對於居民未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違法行為,重在引導,採用教育勸阻、書面警告與執法處罰相結合的方式。

  「罰款不是目的,剛開始還是以教育引導為主,體現人性化。」溫天武說,對極少數態度惡劣經勸阻還拒不改正且多次違法的,才會處以罰款。

  海澱區海澱街道蘇州橋西社區是垃圾分類的試點社區。「誰對垃圾分類有意見,我就找誰跟我一塊擦垃圾桶。罰錢意義不大,讓他親力親為去做,觀念更容易改變。」社區黨支部書記李春燕說。

  【專家說】北京市政府參事王維平說,這樣的分類要求體現了北京市更注重服務端發力,寓管理於服務。要以引導為主,處罰為輔,在推進垃圾分類的開始階段,廣泛爭取多方配合。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成認為,長遠來看,要逐步增強垃圾分類立法和執法的剛性,既靠自覺也要形成強大的外部約束。

  焦點三:大家都準備好了嗎?

  【看條例】加強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全程分類管理、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的宣傳教育,強化單位和個人的生活垃圾分類意識,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垃圾分類。此外,條例對相關部門責任都進行了相應規定。

  【看實踐】人人參與才能保證垃圾分類落到實處。受疫情影響,北京市線下垃圾分類宣傳動員工作受到較大影響,但是網絡直播、微信小課堂等線上宣傳、電視開機畫面宣傳、垃圾分類網課等都在積極開展。近日,北京市垃圾分類寶典小程序上線,小程序後臺資料庫錄入了3000餘種垃圾品類,拍照或語音輸入即可識別垃圾類別、如何投放。

  北京市城管委副主任李如剛說,各區都制定了生活垃圾分類細則。在硬體準備方面,北京市設置了11.3萬餘組垃圾分類桶站、分類驛站,980座密閉式清潔站、小型垃圾中轉站,各區正進一步規範垃圾投放站點,統一收集運輸車輛顏色、標誌標識、單位名稱、監督電話等信息,改造提升密閉式清潔站。

  北京市城管委副主任張巖說,疫情防控期間,大規模垃圾分類現場宣講、培訓還無法開展,我們將藉助防疫形成的基層治理機制,創新宣傳動員方式,充分發揮黨組織、社區、物業、志願者等力量,推進垃圾分類入腦入心。

  【專家說】劉建國建議,在宣傳動員上,要充分利用各種平臺和渠道形成「鋪天蓋地」之勢,「大水漫灌」與「精準滴灌」相結合。此外,專家建議要多運用技術手段推進新規落地,比如,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理事劉學頌說,推廣在社區使用智能化的自助回收設備方便進行可再生能源的自助回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從垃圾回收到處理全程可監控、可追溯體系,便於相關部門開展監管。

  焦點四:如何建立長效機制?

  【看條例】條例規定了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等主體的責任,並從規劃與建設、減量與分類、收集、運輸與處理、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層面對各級主體的責任做出了詳細規定,確保垃圾分類有章可依,有規可循。

  【看實踐】每天早上7點半和下午5點半,昌平區興壽鎮辛莊村的清潔工駕駛垃圾車挨家挨戶收垃圾。當車輛到達自己家門口時,村民們會將分好類的垃圾分門別類地投入不同的垃圾桶中。「這一習慣已經堅持了4年。」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志水說,剛開始推進時,我們密集開展了32場宣傳教育活動,村兩委班子輪流跟車上門收垃圾,對不配合、不分類的村民進行勸導教育,長期堅持不鬆懈。

  【專家說】劉建國說,垃圾分類節點多、鏈條長,政府各職能部門應按照相應職責負起監管責任。在推進過程中通過廣泛教育、引導,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的四方責任,下「笨工夫」扎紮實實地將居民的源頭分類投放責任落到實處,才能形成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的長效機制。

  相關連結:

  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北京版「你是什麼垃圾」五一來襲 這20個必考點請背熟

  一杯奶茶分三類垃圾?App、小程序 幫你輕鬆應對

相關焦點

  • 北京版你是什麼垃圾來了 市民關注這四大焦點問題
    北京版你是什麼垃圾原標題:北京版「你是什麼垃圾」來了5月1日起,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北京版的生活垃圾分類怎麼分?不分怎麼罰?做好準備了嗎?如何確保新規落地實施、形成長效機制?圍繞社會關注的北京垃圾分類四大焦點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焦點一:怎麼分,誰來分?【看條例】北京生活垃圾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類。
  • 北京垃圾強制分類正式實施 北京版你是什麼垃圾什麼意思?垃圾分類...
    原標題:北京推行垃圾強制分類人民日報北京5月1日電(記者朱競若、賀勇)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5月1日正式施行,與以往顯著不同的是,《條例》對個人生活垃圾分類由倡導性上升為義務性條款,並明確了對生活垃圾混投混放、收運企業混裝混運等行為的處罰措施。這意味著北京的垃圾分類從此步入強制時代。
  • 未按規定分類罰200元?北京垃圾分類問題答疑解惑
    未按規定分類罰200?  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即將實施,你是否還有不少疑惑:「生活垃圾分4類,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嗎」「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就罰200元?」  針對這些疑問,新京報記者梳理了北京市城管委等相關部門發布的信息,帶來20個你最關心問題的權威解答。
  • 四大場所怎樣垃圾分類 緊跟廣州標準切勿學錯
    四大場所怎樣垃圾分類 緊跟廣州標準切勿學錯分類投放與收集要求羊城晚報記者 梁懌韜上海從今天起實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當地嚴格的垃圾分類指引讓「你到底屬於什麼垃圾」成了全國人民的刷屏問題。在垃圾分類上比上海先行先試的廣州,《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在今天迎來實施一周年的日子。6月30日,羊城晚報記者從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獲悉,市城管部門已在垃圾分類條例實施一周年前夕,在官網發布了四大場所的垃圾分類指引。市城管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表示,建議廣州市民按廣州版的分類標準進行垃圾分類,各場所負責人可參考更新的四大場所分類指引布置分類設施,以便更好實施分類收運和處理。
  • 北京實施垃圾分類政策,鴻鑫嘉和分類垃圾桶走俏市場
    自2020年5月1日起,北京開展了垃圾分類政策。5月1日至7月31日,北京市將集中開展為期3個月的生活垃圾分類強化執法專項行動,重點查處生活垃圾混堆混放、收運企業混裝混運等行為,為生活垃圾分類常態化執法奠定堅實基礎。
  • 垃圾「四大分類」英文的正確表達方式
    原標題:垃圾「四大分類」英文的正確表達方式近期最熱的詞應該就是「垃圾分類」了!據說在首發實施地的上海,魔都的小夥伴們已經要被逼瘋!好市民要從認真學習垃圾分類開始!幹垃圾是幹的垃圾嗎?dry waste?溼垃圾是溼的垃圾?wet waste?No, no, no, 一起來漲知識吧!
  • 人臉識別、積分換購 「網際網路+」模式助推北京垃圾分類升級
    今天,你垃圾分類了嗎?在過去的10個月裡,這可能是上海民眾每天要面對的問題。而今天,這個問題擺在了北京民眾的垃圾桶前。隨著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5月1日起正式實施,升級版垃圾分類生活全面來襲。
  • 天津垃圾分類正式實行,你知道垃圾怎麼分類嗎?
    「你是什麼垃圾?」成為城市人群的新型困擾,繼上海與北京之後,天津作為46個重點城市之一,也於今年實施垃圾分類政策。天津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條例自2020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北京垃圾分類正式實施!如何分類?如何溯源檢查?分完類的垃圾分別去...
    生活垃圾四分類 分類方法可查詢和全國很多城市一樣,北京的垃圾分類採用的是「四分法」,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家裡需要準備幾個垃圾桶?不知道如何分類咋辦?↓↓↓北京垃圾分類圖解你關心的垃圾分類問題通通都有!
  • 武漢生活垃圾分哪四大類 武漢生活垃圾分類詳細說明
    此前,武漢市已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7 月 1 日《辦法》正式實施後,意味著該市進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階段。這次發布的《武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擬將武漢市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四大類。
  •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新城區婦聯生活垃圾分類倡議書
    ,生活垃圾生產量迅速增長「垃圾圍城」垃圾汙染已經成為突出的環境和社會問題。垃圾混放是垃圾,分類成資源,新城區婦聯向全區廣大家庭和婦女姐妹們發出倡議:一、做垃圾分類的宣傳者。主動學習和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延伸生活圈、工作圈、朋友圈,倡導綠色循環低碳的生活理念,發揮女性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主動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巾幗志願服務活動,號召更多人關注和實踐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11月初,東城區一小區內,一名垃圾分類指導員正在二次分揀從5月1日新修改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實施開始,北京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經超過半年時間。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收運體系包括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4個環節。原本在收集環節,只需要將分類投放的垃圾用分類垃圾車單獨運走,保證不「混裝混運」即可。之所以出現二次分揀任務繁重的情況,與北京垃圾分類制度設定中在分類投放和分類運輸兩個環節中對破袋的要求不一致不無關係。
  • 北京垃圾分類見成效 物業「三率」已達標
    今年8月7日,北京青年報刊發「《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三個月追蹤報告」——《京城垃圾分類還有三個「差一點兒」》,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垃圾分類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昨日繼續召開,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執法檢查組組長李偉作關於檢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 大棒骨不屬於廚餘垃圾?這些垃圾分類問題官方回應了
    青島新聞網6月18日訊(記者 李倍)大棒骨屬於什麼垃圾?廚餘垃圾將如何處理?今天,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處長、市市政公用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宋霽做客青島政務網「網絡在線問政」,就我市生活垃圾分類中市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 四大作用支援疫情防控,廣州垃圾分類成果登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
    四大作用支援疫情防控,廣州垃圾分類成果登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2020-03-13 3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加強醫療廢物綜合治理保護生態環境情況舉行發布會
  •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益處多,環境保護靠你我——垃圾分類知識科普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微視嶺東「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現在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宣傳語,但能真正清楚垃圾分類並以身作則的人屈指可數。垃圾為什麼要進行分類?又是如何分類?垃圾分類是將垃圾按照不同的類別分類投放,並分類地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從而減少資源浪費。
  • 2019固廢戰略論壇(下):垃圾分類之辯—四大博弈 紅藍交織
    附35分鐘演講視頻和論壇相關熱文連結,結合垃圾分類熱點話題,以四大博弈為視角,看垃圾分類輿論觀點,提示風險、發掘機會、尋找路徑,旨在嘗試為行業內人士為當前紛亂的垃圾分類各種衝突的不同意見提供一套理性的分析標尺。本文為薛濤在2019(第十三屆)固廢戰略論壇上的演講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已於上周末發表(相關連結→薛濤年度報告上:大數據盤點固廢環衛行業及十大影響力企業)。
  • 北京廣播電視臺助力「垃圾分類」短視頻挑戰賽
    12月2日上午,在北京市婦女聯合會、房山婦女聯合會和房山區城市管理委員會的支持指導下,由房山區拱辰街道辦事處主辦、北京廣播電視臺協辦的大型公益活動「『垃圾分類』益起來——房山區拱辰街道短視頻vlog及原創故事挑戰賽」在房山區良鄉體育中心啟動。
  • 快板書、文化牆、雲直播 北京朝陽多形式宣傳垃圾分類
    圖片來源:朝陽報  創作快板書、手繪文化牆、開通雲直播……自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北京朝陽區各街鄉、社區創新宣傳形式,宣傳垃圾分類,教居民垃圾分類知識,倡導「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
  • 深圳市垃圾分類百度搜索大數據:80後及女性用戶最關注垃圾分類
    隨著垃圾分類的不斷深入,深圳市民在藉助搜索和 AI 等科技手段快速高效識別垃圾的同時,環保意識也在不斷提升。9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後,深圳垃圾分類正式進入「強制分類」時代。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如何學習垃圾分類知識也成為深圳市民關注的焦點,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手抄報、順口溜等傳統學習方法,南山區垃圾分類科普館、環保藝術展等創新科普形式也受到了市民的歡迎。隨著垃圾分類相關科普的推廣,9月1日至今,「垃圾分類的好處」等搜索內容熱度上升48%,市民對於「垃圾分類」和環保的意識在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