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宮鬥大戲」背後:陸正耀還想當王

2021-01-10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侯敏 靖東

來源:新熵(ID:baoliaohui)

瑞幸咖啡「宮鬥大戲」又又又開始了,這次是前任和現任董事長的戲。

1月6日晚間,瑞幸被曝出7位副總裁以及所有分公司經理、核心業務總監籤署聯名信,聯名舉報瑞幸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貪汙腐敗、濫用權力剷除異己、壓縮部門員工編制等數條「罪狀」,要求罷免其職務。

在外界看來,郭謹一是陸正耀最親的「自己人」。

2016年,郭謹一加入神州優車,擔任董事長陸正耀助理。瑞幸成立後,又擔任瑞幸高級副總裁,主要負責產品和供應鏈。2020年財務造假風波後,陸正耀董事長被罷免,郭謹一擔任董事長兼CEO。然而上位短短八個月,就從陸正耀的「心腹」成為「反目之人」。

據一位接近瑞幸咖啡的行業人士對此表示,這次內鬥的關鍵是「郭不聽話,陸不高興,要換人。」但目前該說法並未得到證實,從近半年瑞幸的業績看,郭謹一似乎並沒有把瑞幸此前管理上的派系鬥爭擴大化。

1、瑞幸退市後

不到三年,瑞幸如過山車般創造了最快上市和退市兩項歷史紀錄。

2020年1月底,知名做空機構渾水發布的一份長達86頁的匿名調查報告打破了瑞幸咖啡一路高歌猛進的勢頭,直指其存在嚴重欺詐、誇大商品交易營收等問題。

4月2日,瑞幸自爆2019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偽造交易相關銷售額約22億元。6月29日,瑞幸停止交易,進入退市程序,股價定格1.38美元/股,相較於上市時的17美元,縮水90%,市值3.47億美元,僅為巔峰時期百億市值的零頭。

隨後,在懲罰的靴子還未落地時,高層內部便引發了一系列人事動蕩。5月,瑞幸宣布調整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陸正耀的老部下CEO錢治亞和COO劉劍被暫停職務,郭謹一為代理CEO,並對6名員工進行停職或離職安排。此外,董事會還建議陸正耀辭去公司董事和董事長職務,但在之後召開的董事會中,該提議並未通過,陸正耀繼續擔任董事長。

至此,瑞幸高層圍繞著陸正耀是否應辭去董事和董事會,暗自分裂為兩派。一派是以陸正耀為主的公司管理層陣營,一派是黎輝、劉二海、邵孝恆為代表的投資人和獨立董事陣營。有知情人士稱,在審計機構安永發現瑞幸財務造假後,後者積極支持將瑞幸的造假情況公之於眾,而且一直積極推動內部自查,但卻遭到陸正耀阻撓。

最終在7月5日的瑞幸咖啡的股東特別大會中,陸正耀、劉二海、黎輝、邵孝恆集體出局,不再擔任董事會成員,但看起來陸正耀只是名義上的出局,留下來都是清一色的「親陸派」。股東會上的提案也均由陸正耀控制的家族基金Haode Investment提出。

經此番調整,瑞幸的董事會成員從陸正耀、郭瑾一、吳剛、曹文寶、劉二海、黎輝、邵孝恆和莊偉元,變為郭瑾一、吳剛、曹文寶、莊偉元、曾英和楊傑。

董事會中留下來的郭謹一、吳剛、曹文寶被認為是陸正耀的支持者,曾英和楊傑則是由陸正耀控制的股東機構提名。這也意味著陸正耀完成了對董事會的清理,並與一起奮戰多年的「資本市場鐵三角」中的其餘二人,黎輝、劉二海分道揚鑣。

截至目前,這場財務造假退市風波在政策層面,暫時以境內外各部門的處罰收尾。

在境內,2020年9月2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宣布對瑞幸2家境內運營主體、43家第三方公司一共處罰6100萬元;在境外,處罰的「第一隻靴子」也已落地。12月1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布,與瑞幸咖啡就其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瑞幸將支付1.8億美金的民事罰款。

未來,瑞幸仍面臨來自美國和加拿大投資者的集體訴訟,以及美國司法部、中國財政部的處罰等。對此,瑞幸採取了一系列造血措施,包括關閉表現不佳的門店、調整非核心業務資源、優化產品組合、定價和折扣政策等。

2、背後「神州系」:一邊搞事情,一邊搞事業

瑞幸的誕生完全脫胎於「神州系」家族。

2017年10月,瑞幸首家門店在北京神州優車總部的大堂開張。最早的招聘辦公地點也在神州優車總部樓上。一直到上市,圍繞在瑞幸身邊所有的資本與人均與陸正耀關係緊密。

成立之初,瑞幸的10億啟動資金,來自於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的天使投資及團隊自籌。招股書顯示,2017年,陸正耀控制的公司、錢治亞、陳敏分別向瑞幸咖啡提供了9470萬、5000萬、1000萬的無息貸款。

瑞幸早期高管團隊也是清一色「神州系」。董事長為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同時為最大股東;CEO為陸正耀最得力的左膀右臂錢治亞,COO為原神州優車收益管理負責人劉劍;瑞幸先後獲得5.5億投資,其中4億來自神州系的「資本鐵三角」。大鉦資本創始人黎輝、愉悅資本創始人劉二海都是陸正耀的長期資本支持者,一路從神州租車追隨至今,但如今三人已經反目。

在外界看來,陸正耀是擅長資本操控的高手,而且從不喜歡按規則出牌,用前證監會主席很不客氣的話講,正是資本市場的「害人精」。騰訊《深網》援引一位要求匿名的瑞幸董事會成員稱,根據特別委員會調查結果顯示,陸正耀與其他高管參與造假並幹擾調查,足以被追究刑事責任。

陸正耀的神州系,曾有過三次最為「成功」的資本運作。第一次是神州優車併入神州租車。神州優車是陸正耀神州系的核心平臺,市值達400多億,但一直虧損無法在A股上市,而陸正耀控制的另一家上市公司神州租車雖然能盈利,卻市值不高。

隨後,神州優車通過陸續收購神州租車的股份,最終於2018年將神州租車並表,於是2018年的神州優車雖仍然虧損,但財務報表上卻展現出盈利2.7億元。

第二次是神州優車收購寶沃汽車。這是神州優車上市前做大資產的關鍵交易。去年3月神州收購寶沃67%股權,剛開始只通過作為幕後買家參與交易,隨後通過操控臺前買家王百因,完成財報大洗澡,並成功將寶沃汽車總資產下調1/3,妙的是正好沒有達到神州優車總資產的50%,最終導致這筆併購並沒有構成重要資產重組。

因為如果是重要資產重組,這筆資產至少兩年後才能上市。

第三次則為瑞幸咖啡如火箭般速度的上市之路。陸正耀及其團隊通過快速擴張、快速燒錢、再融資最終成功完成上市。瑞幸咖啡上市前的股權高度集中於陸正耀和其緊密關係人手中,即陸正耀家族信託(持股30.53%)、錢治亞家族信託(持股19.68%)、陸正耀姐姐Sunying Wong控制的Mayer Investments Funds(持股12.4%)以及大鉦資本(11.9%)、愉悅資本(6.75%)。

上述股東在上市前合計持有瑞幸咖啡81.26%股權,這也讓外界認為瑞幸咖啡上市只不過是陸正耀家族和朋友們的資本狂歡。

直到不久前,這一場瘋狂的資本遊戲才在退市和退出董事會的悲劇中收尾。但從這次「宮鬥」風波大家也不難看出,陸正耀如今雖然不在董事會,卻似乎依然可以掌控整個公司。

瑞幸的公司章程第101條顯示,罷免董事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股東大會普通決議,需50%以上股東投票同意;截止去年6月26日,陸正耀家族依舊控制著瑞幸37.2%的投票權,錢治亞還控制著瑞幸7.9%的投票權,兩人的投票權總和達到45.1%,遠高於其他股東。說明陸正耀還是有能力罷免郭謹一的,只要再聯合個別股東即可實現。

二是舉行董事會會議,除當事董事以外,不少於三分之二的出席董事對此投贊成票,也就是至少需要5名董事投贊成票,罷免就能通過,一旦董事長喪失了董事的職務,自然也就不能再擔任董事長。事實上,陸正耀以大股東身份可較為容易地啟動和實現董事的撤換。

3、生意還是一門好生意?

在經歷退市、關店、管理層大換血等風波後,瑞幸不僅沒倒下,似乎越活越好。

2020年12月,開曼群島調查瑞幸之後發布了一份後者的2020年前三季度財務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分別為5.65億元、9.8億元、11.45億元,其中Q3營收同比增長35.8%。

與此同時,自2020年5月以來,店鋪層面盈利能力在持續提高,並於8月首次實現門店層面收支平衡,截至11月,瑞幸咖啡超過60%自營門店實現盈利。報告預計,瑞幸咖啡2020年營收規模為38億-42億元。

上述報告稱,瑞幸咖啡門店數量從4507家減少至3898家,其中包括894家聯營門店,前三季度瑞幸咖啡關閉的門店數字分別為65家、378家和448家。在瑞幸暴雷後的二三季度,總關店數達到了826家。在關店的同時瑞幸並沒有停止開店。在2020年前三個季度,瑞幸新開張門店數字分別為69家、134家和133家。瑞幸希望到2023年,直營門店數能夠擴張至4800家到6900家。

瑞幸這門咖啡生意怎麼就越來越好了?

瑞幸的問題在於燒錢擴張,但活下來的原因在於真實需求。瑞幸之所以會存在重大財務數據造假問題,最大的根源可能在於擴張速度過快,太快的擴張速度讓瑞幸必須通過大量燒錢來維繫自己的整個市場,再加上海量的資本湧入,讓其走上了一條燒錢-擴張-引資-再燒錢的惡性循環。但回歸到生意本質來講,咖啡一直是門好生意。

在一名瑞幸投資人看來,咖啡具有高頻率、高毛利、高粘性的「三高」特點。另外,咖啡易於標品化,不像茶一樣具有地域差異,且供應鏈管理相對簡單。因此雖經歷退市、管理人員換血、門店數量減少,但是瑞幸並沒有被賣掉或被收購,反而實現了盈利和增長。

活下來的原因是產品的優勢依然存在。

其一,中國咖啡市場的根本邏輯可能已經變了。

之前中國人喝咖啡代表著高端生活方式,而如今的咖啡對於大多數打工人來說更加日常,喝咖啡是為了能夠補充足夠咖啡因,以此給自己提供加班支撐。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咖啡開始出現明顯分級,5塊以下的速溶咖啡,5-10塊的液體咖啡,10元以上的便利店、快餐店咖啡,以及瑞幸、星巴克為代表的品牌店咖啡。

相比於30元左右的星巴克咖啡,瑞幸的優勢在於鎖定了10-30元的咖啡市場。目前打開小程序,買一杯瑞幸咖啡很多時候還是只需要9.9元。對於不少白領來說,不願意喝口感相對較差的便利店咖啡,但喝星巴克又覺得有些貴,於是瑞幸就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其二,這門咖啡生意的主要成本並不在咖啡上,而是在門店、營銷等非咖啡成本上。瑞幸的單杯成本約為星巴克一半,差異主要在房租,當瑞幸開始放慢腳步不再瘋狂撒幣後,營收明顯開始有起色。

而且不可否認,飲品行業用戶是有一定粘性的,一旦養成用戶習慣後便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所以雖然瑞幸之前的燒錢帶動了一批薅羊毛的用戶,但隨後就會篩選出一批已經養成用戶習慣的人持續消費,他們反而能用真實的需求推動瑞幸的生存。

目前來看,只要瑞幸的咖啡供應鏈和產品不出問題,這門咖啡故事就能講下去,但目前大家擔心的是,瑞幸不會死於產品,但可能會死於內鬥。

有媒體報導稱,在本次內鬥上演前,陸正耀已經註冊新公司,還從瑞幸挖了一批人,操作路線與曾經瑞幸剛成立時,從神州系挖人一樣。

看起來,陸正耀如若得不到現在的瑞幸,寧可毀了它,不惜再造一個瑞幸。

相關焦點

  • 陸正耀舊部獻「投名狀」舉報CEO郭謹一,瑞幸咖啡宮鬥白熱化
    1月6日晚,社交網絡上流傳著一封包括瑞幸咖啡現任副總裁、分公司經理、事業部總監在內的40位瑞幸咖啡高管,籤署了一封《關於罷免郭謹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要求瑞幸咖啡董事會和大股東之一大鉦資本表態,對現有董事會主席和CEO實施罷免。這是一場有預謀的「宮鬥政變」嗎?陸正耀和郭謹一誰會取得公司的控制權?這會給已經在風雨飄搖中的瑞幸咖啡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 逼宮事件背後:郭謹一有罪?陸正耀再創業?瑞幸咖啡還有明天嗎?
    畢業於北京大學的陸正耀是「2016十大經濟年度人物」,先後擔任神州優車董事長兼CEO、神州租車董事局主席、北京寶沃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瑞幸咖啡董事長。2020年4月7日,陸正耀以23億美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908位。
  • 瑞幸咖啡再現高層集體逼宮事件,瑞幸未來何處何從?
    對此,瑞幸咖啡方面7日回應,「情況屬實,詳情暫時不方便透露。」當然這個情況屬實,不知道是逼宮屬實還是郭謹一聲稱屬實。自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後,瑞幸咖啡高管變動不安,原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董事黎輝、劉二海先後出局。瑞幸咖啡此次再爆高層內鬥,也是快速引起了網友與媒體的關注,這次逼宮又是什麼緣故呢?
  • 瑞幸咖啡再起波瀾!兩大家族信託均被捲入,陸正耀亦難獨善其身!
    有人早已將目光聚焦到了它背後的兩隻家族信託。在這場瑞幸危局面前,不但陸正耀夫婦難以逃過此劫,其背後的兩隻信託亦捲入其中。瑞幸咖啡被剝得精光,仍被不斷扒皮。29日華爾街日報從知情人士處得知,在首次公開募股前,就有一批瑞幸咖啡員工就已設計虛假交易來增加銷售量。其背後的兩支家族信託也再次引發廣泛關注。
  • 瑞幸咖啡的「人事兒」
    2020年12月16日,瑞幸咖啡表示以1.8億美元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就涉嫌造假事件達成和解。 2020年5月13日,瑞幸咖啡CEO錢治亞和COO劉劍被終止職務後,聯合創始人郭謹一擔任CEO兼董事長。走馬上任不到八個月,就上演「逼宮大戲」,請求信中列舉了郭謹一的三大「罪證」:貪汙腐敗、濫用權力剷除異己、能力低下。
  • 瑞幸咖啡:成於資本,敗於內鬥?
    在外界紛紛議論議論瑞幸咖啡能否起死回生之際,2021年1月6日晚間,瑞幸7位副總裁和分公司經理、業務總監級別的中高層聯名籤署的一份名為「關於罷免郭謹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在社交平臺流傳。瑞幸咖啡又上演了一場內部的「宮鬥政變」。
  • 瑞幸咖啡31名高管「逼宮」董事長 是否會前途未卜?
    郭謹一曾是陸正耀「左膀右臂」說起一手打造「神州系」商業帝國的陸正耀,業內人士大多會想到他的得力幹將錢治亞,兩人一起努力把「小藍杯」送入美股市場,創造了納斯達克歷史上從誕生到上市的最快紀錄。其實,這次瑞幸咖啡「宮鬥大戲」的另一主人公郭謹一,曾經也是陸正耀的「左膀右臂」。
  • 瑞幸再上熱搜:陸正耀想回歸,SEC就會「放行」嗎?
    這意味著,陸正耀在瑞幸咖啡、神州優車等公司都有不端的行為,恐難以取得資本市場的信任,一名私募人士告訴鋅刻度:「對瑞幸咖啡而言,陸正耀已是負資產,回歸不是一個好選擇。」陸正耀正在謀劃什麼?其實,陸正耀渴望東山再起已不是秘密。
  • 「風起雲湧」的瑞幸大戲有多精彩?
    瑞幸在昨日發布了一封全員信,內容中指出這件事的背後主使是瑞幸咖啡的兩位創始人:陸正耀和錢治亞。而部分員工對真相併不明確,是被裹挾籤字的。事情水落石出了,淵源還要從頭講起。瑞幸咖啡、神州租車、神州優車的背後都有著同一個大股東陸正耀,而錢治亞於2017年11月辭職,與陸正耀、錢治亞以及幾位神州系的高層一起創立了瑞幸咖啡。
  • 陸正耀醞釀東山再起 挖角瑞幸咖啡開始共享空間創業新項目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侯雋)2021年1月初,在社交軟體脈脈上有瑞幸員工爆出前創始人陸正耀開始率舊部創業共享空間相關項目,該項目已經持續很長時間。社交網絡上的聊天對話顯示陸正耀意欲直接把瑞幸咖啡的技術團隊挖過去,如同瑞幸當年從神州挖人一樣。
  • 陸正耀迎至暗時刻?兩家族實體被清算,董事長職務將被解除,瑞幸咖啡...
    瑞幸咖啡董事會即將改組除了旗下實體即將迎來清算,陸正耀的瑞幸咖啡董事長一職似乎也難以保住。6月19日,瑞幸咖啡發布公告,計劃在7月5日下午3點召開特別股東大會(EGM),重點討論該公司董事會的改組問題,包括解除董事長陸正耀的董事任命,黎輝、劉二海的董事任命,以及獨立董事Sean Shao的任命。
  • 瑞幸咖啡上演「逼宮」 三個男人一臺戲?
    1月7日,知情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這場內鬥,或許與陸正耀的創業項目要挖角有關。據了解,陸正耀正在操作共享空間的相關項目,有社交網絡傳出的聊天對話顯示,陸正耀有意把瑞幸咖啡的技術團隊挖過去。但這一操作,遭到郭謹一的制止,隨後有了如今的「逼宮」大戲。陸正耀挖角未果?1月7日,知情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這場內鬥,或許與陸正耀的創業項目要挖角有關。
  • 瑞幸咖啡控制權之爭?陸正耀、郭謹一、黎輝「三個男人一臺戲」
    2016年進入神州優車,擔任神州優車集團董事長陸正耀的助理,當年7月,神州優車正式掛牌新三板,成為「專車第一股」。競爭激烈的網約車行業,也令陸正耀開始新的「財技」。2017年下半年,陸正耀瞄準咖啡領域,投資瑞幸咖啡。當時神州優車集團原COO錢治亞擔任瑞幸咖啡CEO。作為神州系的高管,郭謹一也參與瑞幸咖啡的管理。瑞幸創立之初,郭謹一便擔任高級副總裁,負責產品和供應鏈。
  • 詳解瑞幸咖啡內鬥大戰的來龍去脈
    01「逼宮」大戲的來龍去脈就在1月3日,一封在末尾落下數十位瑞幸咖啡總裁、管理層員工的籤名以及手印,用以討伐並提起罷免現任董事長兼CEO郭瑾一的信出世。在這封信中,這些高管指控郭瑾一涉嫌貪汙腐敗、濫用職權剷除異己、能力低下等三大問題,進而向瑞幸咖啡董事會以及股東呼籲,要求將郭瑾一罷免。
  • 瑞幸咖啡任命郭謹一為新任 CEO 和董事長 曾任陸正耀助理
    IT商業新聞網7月14日訊,瑞幸咖啡周一公布董事會人員變動及任命新董事長。任命郭謹一為新任 CEO 和董事長。  同時任命 Ying Zeng 和 Jie Yang 為獨立董事,陸正耀、劉二海、黎輝、邵紹鋒不再擔任董事會成員。  瑞幸咖啡表示,該公司於7月5日召開了臨時股東大會,並於7月12日召開了董事會會議。
  • 「逼宮」CEO,2021瑞幸魔幻開年:狗咬狗,還是狗咬呂洞賓?
    一位瑞幸員工回復。……社交平臺上,網友們樂此不疲地討論著。 瑞幸咖啡順利坐上了「2021年開年第一瓜」的寶座,上演了一場狗血的內鬥大戲,誓將2020年的魔幻延續下去。郭謹一一句「公司現在經營穩定,收入向好,是一些造假出局人絕對不想看到的」,讓陸正耀、錢治亞等人的身影在此次「逼宮」事件中浮現了出來。 去年,財務造假事件爆發後,瑞幸咖啡進行過高層清洗,宮鬥雙方或早已根深蒂固,事件爆發的導火索是什麼? 有消息顯示,這場內鬥的爆發,或許與陸正耀的創業項目要挖角有關。
  • 瑞幸咖啡內憂外患,高層「開撕」聯名要求罷免CEO郭謹一
    此外,郭謹一在信中說已要求董事會成立調查組,還原事實真相,並提請董事會對聯名信背後的動機進行調查,還稱瑞幸治理和改革繼續推進,新管理層堅決和舊勢力徹底切割,瑞幸將繼續強化產品品質,並向外界公布供應商名單,讓廣大消費者放心。隨後,瑞幸咖啡副總裁周斌對郭謹一的全員信進行回應,指責郭謹一甩鍋陸正耀、錢治亞。
  • 瑞幸內鬥「羅生門」
    文/ 李惠琳 何己派 編輯/ 譚璐剛剛解除了美國證交會造假指控的外部危機,瑞幸咖啡又陷入內部「宮鬥」。「由於現任董事長和CEO郭謹一的無德無能,公司已經到了存亡的邊緣,我們鄭重請求董事會和大股東立即罷免郭謹一的董事長和CEO職務,並儘快任命新的公司高級管理層。」
  • 瑞幸咖啡:免去董事長陸正耀職務;格力電器回應被取消中標資格;QQ...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瑞幸最新資訊 > 正文 瑞幸咖啡:免去董事長陸正耀職務;格力電器回應被取消中標資格;QQ刪除企鵝辣椒醬表情
  • 前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收到兩份罰單:合計被罰30萬元
    11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證監會歷時4個月調查,對前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開出兩份罰單,共計30萬元罰款。證監會官網顯示,對神州優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氫動益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時任神州優車董事長、總經理陸正耀等人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