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重,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的老年髖部骨折發病率逐年上升。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預計2020年,我國老年髖部骨折的發生率為16至20%,人數將達180至200萬。
聯合國老年化世界大會文件宣稱,「21世紀社會老齡化問題將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對任何社會都是一項重大挑戰」。當前,老年髖部骨折的平均預後情況並不容樂觀:25%完全康復、40%需家庭護理、50%需拄杖或助行器,非手術治療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5年生存率僅約30%,傷後一年內的平均死亡率為12至37%,其中,超過50歲的患者中,有24%在一年內死亡。
為解決這一中國甚至全球都正在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老年髖部骨折救治聯盟·中國(上海)」今日正式成立,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侯任主委、上海市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會長、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副院長張長青任聯盟理事長,上海市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創傷組組長、六院骨科主任柴益民任聯盟執行理事長。
張長青介紹,「越來越多的經驗顯示,老年髖部骨折病人早期接受手術治療,生活質量將得到提高,一年內死亡率降低,給病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收益。」聯盟成立後,將從早期診斷、早期準備、早期手術、圍手術期康復以及預防角度,全面提高老年髖部骨折病人的救治水平和預防其發生。據透露,目前有關老年髖部骨折救治的研究已獲得多項百萬級課題資助,並啟動了老年髖部骨折救治的臨床多中心研究,張長青呼籲,希望未來吸引更多國內一流的骨科,特別是創傷骨科中心和單位加入,形成上海乃至中國特色的老年髖部骨折救治的經驗和模式。
欄目編輯:孫剛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