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超長春節假期裡,刷劇變成了宅家殺時間的正經事。
回顧17年前,大家因為非典不敢出門,經典劇目輪番上演,陪伴我們的是《孝莊秘史》和《射鵰英雄傳》,還有《金粉世家》裡那片金燦燦的向日葵上並肩躺著的公子佳人,以及一首傳遍大街小巷的《暗香》。
我們也期待,2020年可以成為另一個經典影視劇頻出的大年。
但今年到目前為止,不要說是經典,似乎還沒有一部劇可以與去年《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國民熱度相提並論。
1998年出生的怡晴就快憋壞了。天天在床上躺屍的她,把TVB的警匪劇看了一部接一部,從2006年的《法證先鋒》看到2014年的《使徒行者》,刷完港劇刷美劇,對今年新上的劇實在提不起興趣。
詳細對比了各項數據,我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是的,我們在看的劇確實越來越不香了。
1
全民刷劇一個月劇集播放僅上漲11%
當疫情把準備過年走親戚的人們困在家中,線上娛樂不可避免地迎來了意外的流量紅利,但從數據來看,預想中的劇集播放量暴漲卻沒有出現。
根據藝恩數據,除夕之後全民宅家刷劇的這一個月,劇集全網總播放量只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1.1%,而TOP20劇集的總播放量也僅僅上升了14.9%——跟其他動輒日活翻倍的線上娛樂方式比起來,算得上是慘澹。
如果我們把時間進一步縮短到除夕至元宵節這半個月內,劇集的總播放量反而比去年還少了1億(2019年113.22億,2020年112.25億),不增反降。
只看頭部作品,國民度也遠不如去年。
春節假期這個月,播放量居首的《下一站是幸福》正片播放量為34.38億,由芒果平臺獨播;而去年的《知否》,則由愛奇藝、騰訊視頻和優酷三大平臺共同播出,這其中只有騰訊視頻公布了播放量,但單一平臺便達到了30.57億。
播放數據不樂觀的背後,還有劇集儲備量的整體下滑。換句話說,市場給到觀眾的選擇越來越少了。
2018年,春節在家的刷劇黨可以從愛奇藝、優酷、騰訊和芒果看到的劇集部數分別是1096部、870部、608部以及304部,但到了今年,各個平臺的在播劇集數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2
今年的劇到底哪裡不香了?
播放量從來都是最簡單粗暴地衡量一部劇市場表現的指標,想要看作品到底香不香,觀眾們的投票打分也至關重要。
我們統計比較了2018-2020年春節後這個月的頭部劇集作品豆瓣評分,發現開年大劇的質量確實逐年下滑。
這3年來,播映指數T0P20的作品,豆瓣評分的中位數從6.6分滑落到6分,8分以上的作品數量更是從2018年的6部驟降到這兩年的1部,6分以下的不及格作品則從2018年的6部增長到了今年的9部。
實際上,2020年《上古密約》這部暫未開放評分的古裝奇幻劇還未計入統計。該劇由吳磊、宋祖兒和王俊凱主演,目前豆瓣熱評充斥著一兩星的差評,基本可以預見,其評分會落在6分以下。
我們再詳細比較一下這些作品的類型和出品情況,各位大概就能理解為啥今年的劇這麼不香了。
首先從類型上,今年這些作品,可以說集聚了過往3年以來口碑極其容易暴雷的兩大類型:都市情感和古裝奇幻——20部裡足足有一半都是這兩類作品。
僅從過往3年的開年大劇來看,都市情感和古裝奇幻作品的口碑僅比宮鬥劇以及都市職場劇高了那麼一個坑位,相關作品的豆瓣均分為5.9分和5.7分,而宮鬥劇和都市職場劇的豆瓣均分只有4.9分和4.7分。這四大類型可以說不斷在給國產劇挖坑,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你說搞不明白為啥《戀愛先生》裡靳東的自我沉醉式土嗨能吸引那麼多迷妹?那是你沒見過《談判官》裡黃子韜和楊冪不相上下的演技;過去你要是對三年前到處「涼涼」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嗤之以鼻,今天你會明白這部劇已經是近年來古裝奇幻劇裡的巔峰之作,它的追隨者們已經連豆瓣評分都不敢開放了。
如此看來,今年評分高達9.2分的都市情感劇《想見你》,簡直是一灘淤泥中獨有的一支蓮花。在國產劇頻頻翻車的領域,這部臺灣偶像劇憑著主角能打的演技、必須掏出草稿紙的燒腦劇情以及看似庸俗的魂穿橋段,成為中小成本作品中的黑馬。同樣成為黑馬的還有任嘉倫和譚松韻這對非頂流演員憑實力捧起的《錦衣之下》。
(《想見你》(上、中)和《錦衣之下》(下)的豆瓣熱評)
在這兩部憑實力逆襲的黑馬之作中,熱門評論裡集中了對劇情和演員演技的盛讚。劇本好不好,演員演技能不能打,正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真香標準。
從今年口碑暴雷的幾部代表作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觀眾們對謎一樣的劇情,以及小鮮肉們的演技,越來越沒有耐心了。
在集齊吳磊和王俊凱兩大鮮肉的《上古密約》中,網友們除了對低幼劇情頗為不滿,也對主角們的演技接受無能;周潔瓊主演的《大唐女法醫》,也被質疑劇情邏輯不合理、演技尷尬,目前豆瓣評分只有4.3分。
就連孫紅雷、張魯一、萬茜這樣神仙陣容主演的《新世界》,也由於主角光環太重、部分劇情不夠合理而被網友們瘋狂diss,目前的豆瓣評分僅5.8分。
開年作品類型暴雷、劇情bug以及演員演技普遍被質疑的背後,是實力派出品製作方的大量退場和表現失利。
2018年和2019年,《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大江大河》《白夜追兇》《你好,舊時光》等這些春節期間引起熱議的劇集背後,站著的是正午陽光、五元文化以及擅長拍攝青春校園劇的小糖人等。但到了今年,除了一鼓氣推出《下一站是幸福》《愛情公寓5》《完美關係》的華策影視還堅守在戰場,其他熟悉的身影都已經不見,優質內容製作公司缺位和內容質量的不穩定,直接導致了今年優質大劇的缺乏。
3
為什麼非典年有那麼多經典劇現在卻不行了?
這麼看下來,與非典那年的經典劇目頻出相比,被迫在家硬著頭皮看雷劇的觀眾們實在是有點可憐。
事實上,如果要說為什麼優秀作品越來越少,這裡面自然要提到2018年以來影視公司元氣大傷,影視劇備案數量也應聲而落,2019年與2018年相比下滑超2成,整個行業由此進入深度調整期。
但是,要談到為啥這些年經典作品越來越少,就不只是簡單的行業震蕩可以解釋的了,畢竟大家都清楚,國產劇不好看,可不是這兩三年才有的事兒。
非典那年的經典頻出,跟影視行業正逢重大變革密切相關。
從1992年進入市場經濟,到1995年民營企業被政策暗示有資格參與影視製作,再到2001年民營資本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傳媒產業。2002年底非典出現之時,國內的影視劇市場正迎來生產力和思想的雙重解放,港臺資本也開始踴躍與內地合作。
正是這樣的合作,在2003年初誕生了經典的《射鵰英雄傳》和《倚天屠龍記》,在內地颳起了長盛不衰的武俠風。
蘇有朋版《倚天》的導演賴水清來自香港,這部劇在當時匯聚了兩岸三地眾多知名演員,女演員美得各有千秋,2000多萬的投資額砸下去,保證要拍攝出當時最一流的武打效果。
《金粉世家》則是繼《半生緣》之後,火遍當年大街小巷的民國劇代表,大概也算是後來泛濫的偶像愛情劇的模仿範本。試問哪個女孩子在看到葡萄藤上百合花迎風閃耀、金燦燦的向日葵花田裡兩人牽手而眠時,內心不激起陣陣綺夢?
2003年4月播出的《粉紅女郎》,則是都市輕喜劇難以逾越的代表。單身是糖,婚姻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逃過了婚姻,是要放鞭炮的;愛情是一種互相討好的藝術,婚姻則是一種互相逃跑的藝術……聽聽萬人迷這愛情箴言,是不是也曾經給懵懂的你埋下過一顆種子?
在那樣一個精神生活逐漸走向豐富的年代,一切都是新的,當一部作品走到觀眾心裡,就能長久地留在記憶中。
而對於資金條件還沒有那麼充足的創作者們來說,怎麼把有限的預算花在刀刃上,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但隨著流入影視圈的熱錢越來越多,後來的故事我們也知道了。
所以,來到了現在,我們還得看分不清女演員的新版《倚天》、拍了一遍又一遍的《絕代雙驕》,吃透粉絲情懷的《愛情公寓5》……
一邊是觀眾已經審美疲勞,一邊是吸引大家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與其忍受要麼陳舊要麼毫無誠意的劇情和拙劣的演技,還不如去選擇更香的遊戲和各種短視頻。數據顯示,春節期間iOS 暢銷榜前十的遊戲流水同比增長四成以上,排名 10-60 名的遊戲流水翻倍增長。
畢竟都是殺時間,為啥不讓自己開心點?
只是難免會有些遺憾。與玩遊戲、刷短視頻的獨自為樂不同,在悲痛的疫情年,影視劇可以說是所有人苦中作樂的共同回憶。
當今天的我們回憶起非典,除了滿是藥味和醋味的教室,還有留在記憶中的金燕西、萬人迷以及水靈的大玉兒。
但當我們日後回想起2020年,留在共同回憶中的,可能真的就是慘痛的疫情和禁足後還得在家辦公的悽慘生活了。
作 者 | 易 可
編 輯 | 小 唐
設 計 | 張梓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