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孩子年齡小,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所以在生活中和同學相處起來難免有一點小摩擦。但是,作為家長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先弄清楚事情原委,既要教育自家孩子,也不能讓自家孩子受到委屈。
8歲孫子摔壞同學玩具,對方家長要求賠2000
8歲的明明(化名)在和同學一起玩的時候,不小心摔壞了對方的玩具。對方馬上開始哭鬧,並且找來了自己的父母,那對父母也是得理不饒人,仗著明明一個孩子比較好欺負於是就和他說,讓你家長賠我們2000塊。
明明回家後告訴了奶奶,奶奶氣憤不已,親自帶著明明去了對方家道歉,不過對於對方要求賠2000的事情,她說道:「玩具是明明和您家孩子一起玩的時候摔壞的,您家孩子也有一定的責任。而且這個玩具我們家也有,根本不需要2000塊。做大人呢,還是要講道理,不然會給孩子樹立一個壞榜樣。」對方家長一聽,臉一下紅了,瞬間閉嘴,也不敢再要2000塊錢了。
當孩子與同學發生矛盾時,家長該怎麼做?
1. 首先搞清事情原委
當孩子與同學發生了矛盾,家長一定要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讓孩子事無巨細的把事情的經過說出來,徹底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之後再採取行動。
2. 引導孩子設身處地地思考
不管孩子錯了還是沒有錯,家長應該教會孩子先對問題進行基本的分析,再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一下問題。矛盾大多不是一個人引起的,雙方可能都會有做得不對的地方,要讓孩子意識到這一點。
3. 錯了要道歉,對方錯了要讓對方道歉
如果真的是自己家孩子錯了,家長絕對不要過於袒護,而是鼓勵孩子去主動道歉,承擔責任。反之,如果是對方家庭的孩子做錯的了話,也一定要為孩子討一個公道,讓對方道歉,並鼓勵孩子學會寬容和原諒。
與人相處,家長該教會孩子哪些方法?
1. 告訴孩子寬容待人
與人相處,家長要告訴孩子多一份寬容心。遇到事情,多禮讓一分,儘量溫和的處事,不要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咄咄逼人。
2. 有一定的底線意識
但是,家長也要告訴孩子有一定的底線意識。不管是學習和生活,在和人相處時都要有一個度,不要超過了限度,也不要讓對方感覺自己好欺負。要時刻謹記和人相處時的基本底線。
3. 學會感恩,懂禮貌
家長還要告訴孩子要有禮貌,懂得感恩。和人相處時,要遵守基本的禮儀,不要冒犯到他人。尤其是和長輩相處時,更要嘴甜一些。此外,也要學會感恩,對於幫助過自己的人,要予以回報,不要忘恩負義,對待長輩,也要有感恩之心,多多孝順和陪伴他們。
總之,當孩子與人發生衝突時,孩子錯了一定要鼓勵他們承擔錯誤,不過對於對方的無理要求,也不能一味的縱容,必須讓孩子能感覺到自己確實被公平地對待。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也要及時教孩子一些與人相處的方法,讓孩子知道應該如何正確地和人打交道。
大家遇到孩子和同學起衝突的情況是如何處理的呢?您覺得家長還應該教會孩子哪些與人相處的方式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說出您的觀點。
(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