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一附院管向東:赴鄂攜甲歸,又戰綏芬河

2020-12-12 中國教育報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

管向東(右一)在荊州市中心醫院巡查指導。

■戰疫教育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張「重症八仙」照片廣為流傳,照片中八位國內重症醫學界頂尖專家在武漢艱苦戰疫,攻堅「重症堡壘」,直至新冠肺炎病亡率大幅下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就是「重症八仙」之一。結束武漢戰疫之後,管向東又奔赴綏芬河戰疫一線。

「到武漢去!到湖北去!」

作為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主委,1月29日,管向東聯合國內兩位重症醫學領域專家,向全國重症醫學專業同道發出倡議書:「到武漢去!到湖北去!」

2月2日,58歲的管向東趕到武漢。去武漢的高鐵空蕩蕩的,在武漢站只有他一個人下車。

作為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管向東遍訪武漢各個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他爭分奪秒地排查篩選出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對他們進行重點治療或轉院集中收治,前後三輪巡查,生怕漏掉一個。

管向東還要到仙桃市等湖北基層縣市定點醫院指導業務。天門市新冠肺炎患者的病亡率曾一度位居湖北第一,2月8日,管向東和湖北衛健委一名負責人趕赴天門,指導救治。在當地定點收治醫院,他一個個查房交代,為重症加強護理病房提高救治率出謀劃策。接下來半個月裡,天門新冠肺炎病亡率顯著下降。

近日,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向管向東發來喜訊,經他會診和救治的兩位病患,都已脫離危險。其中一位在3月29日成功拔管,兩天後開始進食。「對一個重症醫學醫生來說,這是最好的回報。」管向東說。

隨著很多病人康復,武漢也慢慢煥發活力。4月7日,管向東結束了67天的武漢抗疫戰鬥,回廣州休整,「當時路上已經出現堵車情況,平時看到堵車會心煩,但那時心裡是暖暖的」。

把「武漢會戰」經驗帶到綏芬河

4月11日,休整不到四天的管向東接到任務,以國家級專家組成員身份,趕赴3700公裡外的黑龍江牡丹江市綏芬河,指導當地疫情防控工作。他帶的紅色行李箱,曾隨他奔赴武漢戰疫一線,裡面的羽絨服等衣物,都還沒來得及拿回家更換,「正好這裡的天氣和2月的武漢一樣」。

管向東等專家把武漢救治經驗帶到當地,努力打好這場「加時賽」。管向東建議當地增加ICU床位、醫療設備及醫護人員,為可能到來的患者多做準備。

分層治療是「武漢會戰」的重要經驗。綏芬河對輸入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實行分層分級救治。綏芬河市人民醫院基本收治無症狀感染者,大部分確診病例轉到牡丹江市救治。其中,重型、危重型患者轉至紅旗醫院,輕型、普通型患者由牡丹江康安醫院收治。管向東輾轉於這三家醫院,巡查指導。

近日,管向東和另外兩位國家級專家組成員在康安醫院,分工篩查了281例輕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就像戰前摸清敵情一樣重要,這樣才能更準確地判斷疫情發展趨勢」。他們還評估輕型、普通型患者轉化成重型、危重型的可能性,引導當地醫院對症治療「做減法」,合理運用重症醫學救治支持手段,將救治關口前移,提高患者治癒率、降低病亡率。

紅旗醫院接收的30個重型、危重型患者中,5名已經用上呼吸機。感染新冠肺炎的阿慶進入紅旗醫院後,迅速發展為呼吸衰竭,被轉入ICU。管向東對他實施俯臥位通氣等治療方法,4月22日,阿慶闖過了「鬼門關」,已經符合拔管指標。目前,在管向東等專家、醫護人員努力下,紅旗醫院5例使用呼吸機危重型患者中,已有3例成功拔管。

傾心重症醫學學科隊伍建設

重症醫學在重症患者救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著重要保障作用。在4萬多名援鄂醫療大軍中,就有1.2萬名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

「重症醫學學科盯的是重型、危重型病患,我和團隊再怎麼拼,一次搶救也只能救一個。」當時湖北重型、危重型患者眾多,而各地趕來支援的醫護人員重症醫學專業水平有差異,如何更好地提高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急需一個簡明實用的方案,指導臨床一線工作。

「如果我利用專業經驗,為同行們制定好搶救策略,幫大家規範醫療、救治行為,就能為生命拯救工作做更多貢獻。」在繁忙的巡查工作之餘,管向東總結救治經驗,向國家衛健委駐湖北指揮部匯報。

管向東會同國家專家組的戰友們,結合武漢一線專家的實踐經驗,編寫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診療方案》。該方案為臨床重症治療提供了實戰依據,使病亡率進一步下降。管向東在其中特別提出,對符合氣管插管指徵的患者應插盡插、能插早插等。

在牡丹江指導救治期間,管向東還抽出時間,遠程指導5名重症醫學專業博士生寫好論文,進行學位論文預答辯。「任何學科沒有人才,難以持續發展。」管向東把培養合格的重症醫師視為重症醫學學科未來發展的核心要素。自2003年起,他就推動中山大學設立重症醫學博士點,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診療體制、科研建設等方面,建立高效規範的發展模式。

作者 | 本報記者 劉盾 通訊員 漆小萍 黎鑑遠

來源 | 中國教育報2020年4月25日第01版

相關焦點

  • 援鄂勇士轉戰綏芬河,不入家門入國門?
    然而綏芬河只是一個人口不足7萬的縣級市,人力物資實在匱乏,就是其所屬的牡丹江舉全市之力來援助,也根本無力應對突然暴增的病例。4月10日,這座小小的 「 邊城 」 只得向外界求助。戰甲尚熱,竟又匆匆披甲上陣,奔赴國門……01「重症八仙」中的「兩仙」再度出徵的醫護人員裡,有被網友譽為
  • 致敬白衣天使——陝西長安書畫研究院向交大一附院援鄂醫務人員...
    近日,陝西長安書畫研究院向交大一附院援鄂醫務人員捐贈書畫作品儀式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舉行。陝西長安書畫研究院的藝術家們和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領導及參加一線抗疫醫務人員代表出席了捐贈儀式。院長施秉銀作為一附院援鄂醫療隊隊長,他首先向書畫家講述了在武漢為期50多天的抗疫經歷。
  • ——記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就是「重症八仙」之一。結束武漢戰疫之後,管向東又奔赴綏芬河戰疫一線。  「到武漢去!到湖北去!」  作為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主委,1月29日,管向東聯合國內兩位重症醫學領域專家,向全國重症醫學專業同道發出倡議書:「到武漢去!到湖北去!」  2月2日,58歲的管向東趕到武漢。
  • 剛休整3天又出徵 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康焰赴綏芬河支援
    4月11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接國家衛健委指令,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康焰教授將赴黑龍江綏芬河支援。康焰是華西醫院第三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在武漢戰鬥了60天後,4月7日從武漢回到成都,剛休整了3天就又整裝出發。
  • 守望相助 同心戰疫—交大一附院駐彬專家團隊戰疫紀實
    2月2日,陝西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出徵武漢,其中西安交大一附院派出5位醫療隊員前往,彬州市中醫院院辦主任葉青,作為行政管理骨幹加入這次醫療隊,執行抗擊疫情任務!2月1日晚10:00,葉青同志接到總院電話領命赴鄂!隨即,黨支部支委緊急開會部署安排葉青同志赴鄂保障工作。
  • 專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
    4月29日下午1點多,在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重症加強護理病房(即ICU病房)裡忙碌了一上午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接受了記者的採訪。這家醫院目前收治了兩百多例經綏芬河口岸輸入的新冠肺炎病例。
  • 「重症八仙」管向東赴黑龍江綏化
    黑龍江省綏化市望奎縣——中風險地區綏化市望奎縣惠七鎮——高風險地區今天(14日)一早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李錦斌赴安醫大一附院網際網路醫院 與安徽省支援湖北醫療隊視頻連線...
    原標題:與安徽省支援湖北醫療隊視頻連線 向抗擊疫情一線醫務人員表示慰問 本報訊(通訊員 宗禾 記者 吳林紅)2月29日下午,省委書記李錦斌來到安醫大一附院網際網路醫院,與安徽省支援湖北醫療隊視頻連線,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支援湖北醫療隊的全體同志,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全省廣大醫務人員,表示誠摯慰問和衷心感謝。省領導陶明倫、虞愛華陪同。
  • 濱醫煙臺附院8名醫護人員榮登「煙臺好人」榮譽榜
    曲文杰,重症醫學科護士長,作為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前往湖北黃岡戰疫一線。李燕 李燕,呼吸內科護士長,作為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前往湖北黃岡戰疫一線。孫長安 孫長安,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作為山東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員前往湖北武漢戰疫一線。蔡宏偉 蔡洪偉,重症醫學科護師,作為山東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員前往湖北武漢戰疫一線。楊越美 楊越美,重症醫學科護師,作為山東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員前往湖北武漢戰疫一線。
  • 【抗疫先進人物】管向東:三戰三捷真切感受「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58歲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今天在表彰會結束後接受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說。鼠年伊始、新冠疫情肆虐之際,作為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管向東和另外兩位重症專家向全國重症同道發出倡議書。「凡為醫者,俠之大者。奉命於病難之間,受任於疫虐之際。國有難,招必至,戰必勝!」正是這封倡議書讓1.9萬重症醫學專業的醫護人員熱血沸騰、毅然冒著生命危險奔赴湖北,佔此次馳援湖北的4萬多名醫護人員中近一半。
  • 視頻連線交大一附院援鄂醫療隊:我們一切都好 請放心!
    1月30日上午8時,西安交大一附院首批援鄂醫療隊正式進入武漢市第九醫院執行醫療援助任務。隊員們的情況時刻牽動著一附院人的心,31日上午,醫院與醫療隊隊員進行了視頻連線,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  王曉豔:第一時間優化流程、制定製度,確保感控工作有序開展  王曉豔是西安交大一附院的感控專家,負責此次陝西醫療隊的整個感控工作。
  • 西安交大一附院助力西北狼備戰中甲
    在中國足協正式確定2020賽季中甲聯賽8月27日上午,陝西大秦之水隊就前往西安交大一附院進行核酸檢測。根據中國足球協會8月26日下達的通知,2020賽季中甲聯賽將於9月12日拉開帷幕。在全國齊心抗「疫」的大環境下,中國足協做出了關於新參賽俱樂部進行核酸檢測的指示。按照要求,俱樂部需在前往賽區前完成兩次核酸檢測和一次抗體檢測。
  • 千裡戰「疫」 攜春歸來 ———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歡迎援鄂醫護...
    天使披甲,踏雪逆行;千裡戰「疫」,攜春歸來。4月1日上午,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援鄂返鄭的國家(河南)中醫醫療隊隊員王明航、宋國玲、張龍、李振鵬四名隊員結束醫學隔離觀察,勝利凱旋。為迎接「最美天使」回家,該院黨委書記翟劍波,黨委副書記、院長朱明軍,副院長蔣士卿,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一早便到達隔離駐地,迎接醫療隊員返回。
  • 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名醫專家進基層」在全省落地開花
    7月15日、16日,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名醫專家進基層」活動在省內3個縣同時推進。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段其波,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趙敏,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孟林分別帶領專家團隊赴上蔡縣、郟縣、夏邑縣開展「名醫專家進基層」活動。
  • 西安交大二附院方萍、劉媛媛隨陝西省援助塔吉克斯坦工作
    劉媛媛曾作為交大二附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成員,在武漢奮戰50餘天。她希望能把援鄂期間積累的相關防治經驗,分享給塔方的醫療人員。兩位同志都深刻認識到此次行動使命光榮、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顏虹為赴塔工作組授校旗
  • 中山一院專家管向東回家了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 通訊員 彭福祥 梁嘉韻)戰鬥102天,轉戰湖北、黑龍江兩省多個城市……5月15日下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管向東教授,圓滿完成了國家交給的任務,從黑龍江綏芬河返回廣州。
  • 綏芬河,打響邊境疫情防控保衛戰!
    健康界製圖之所以在6、7日出現確診病例暴增的狀況,是因為我國民航局在3月26日發布《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量的通知》,根據這一措施,每周航班量將下降到130班左右,中俄邊境主要的口岸中綏芬河地處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地帶,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東距俄羅斯對應口岸波格拉尼奇內21公裡,距俄遠東最大的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190公裡,邊境線長27公裡。鐵路部門年過貨能力1041.78萬噸,是我國沿邊開放重點口岸和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主通道。俄羅斯與黑龍江省之間的口岸有綏芬河、東寧、撫遠、密山、虎林等,和吉林之間的口岸主要是琿春。
  • 守護國門 保衛家園 致敬綏芬河一線巾幗
    境外疫情輸入壓力劇增 使7萬人口的邊境小城 綏芬河成為戰「疫」要地 關鍵時刻 龍江巾幗 再披「戰袍」 迎難而上
  • 「貴州好人」 支援湖北戰「疫」的硬核力量
    「貴州好人」——援鄂戰疫的硬核力量白衣執甲,逆行出徵,打響援鄂戰「疫」!從1月27日貴州省首批援鄂醫療隊請命星夜赴戰到1443名隊員受命集結湖北;從最初收治病人床位數不足200張增至到1638張;從對口支援地鄂州高居湖北第二位的確診率到超過95%的治癒率……再到3月23日貴州省對口援鄂工作完美全勝,得到中央肯定、湖北滿意、社會好評。
  • 白衣披甲戰江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戰「疫...
    援鄂抗疫歸來的北大第一醫院內科聯合團支部書記葉晶分享的感悟把大家的視線引向數月前那場波瀾壯闊的抗疫之戰。「召之即來,來之即戰」,北大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與同批赴武漢的北大第三醫院、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通力合作,2月1日當晚北大三家醫院援鄂醫療隊就共同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7層開設了新的病區收治危重病人,以北大醫學之合力,共同致力於「戰之能勝」。2月7日,元宵佳節前一天,副院長李海潮率領由111名醫護人員組成的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出徵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