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貴州省援鄂醫療隊堅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令,先國後家、先人後己,聞令而動、千裡馳援,不辱使命、不負重託,以崇高的醫德、精湛的醫術、過硬的作風,出色地完成了援鄂救治任務,展現了「不畏艱險、不怕困難、勇挑重擔、勇往直前」的貴州援鄂抗疫精神,豐富了新時代貴州精神的時代內涵,是新時代貴州精神的具體體現和重要組成部分。為弘揚他們的先進事跡和高尚品質,進一步凝聚起打贏兩場仗、奪取雙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根據「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相關要求,按照群眾推薦、專家評審等程序,省精神文明辦決定授予貴州援鄂抗疫醫療隊「貴州好人」群體榮譽稱號。
「貴州好人」——援鄂戰疫的硬核力量
白衣執甲,逆行出徵,打響援鄂戰「疫」!
從1月27日貴州省首批援鄂醫療隊請命星夜赴戰到1443名隊員受命集結湖北;從最初收治病人床位數不足200張增至到1638張;從對口支援地鄂州高居湖北第二位的確診率到超過95%的治癒率……再到3月23日貴州省對口援鄂工作完美全勝,得到中央肯定、湖北滿意、社會好評。
他們用行動踐行初心,用戰績詮釋使命,生死相依、同舟共濟,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時刻堅守在決勝之地最前沿,用生命呵護生命,為一個個患者託起生的希望。他們用貴州戰略、貴州戰術、貴州戰法展現出貴州速度、貴州力量和貴州效率,是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的功臣,是新時代的貴州英雄、最可愛的人。
(省直機關工委)
疾速請戰 逆風出徵
黨中央一聲令下,貴州省委、省政府切實扛起支援湖北、對口鄂州新冠肺炎防治的重大政治責任,盡銳出戰,全力以赴,攜手湖北人民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聞令而動,廣大醫務人員踴躍請戰。迅速集結,一夜成軍。大年初三的夜晚,貴陽飄著小雪。貴州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受命緊急馳援鄂州。
第一批醫療隊出徵
剛剛下班回家的貴醫附院護理部護士吳建麗臨時接到出戰指令,沒有任何猶豫,匆匆收拾行李,便立即奔赴機場。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林鳳毫不猶豫地主動請纓,出發前還堅持查看完所管的每一個病人,並進行詳細交接後才匆忙離開醫院。
來不及與家人告別,便踏上徵程……一幕幕送別的畫面在機場上演,這個平凡的寒夜因為這群「最美逆行者」而顯得溫暖。
第二批醫療隊出徵
「疫情不退,我們不退」。135名首批醫療隊員深夜抵達後,就緊急參與到鄂州市中心醫院、鄂鋼醫院、市二醫、市三醫的救治工作。十萬火急之際,隊員們「不計生死」的請命,用大無畏的勇氣演繹著責任與擔當。
第三批醫療隊出徵
1月29日,第一組隊員進駐鄂三醫。2月1日,全部隊員進駐各個醫院隔離病房。10天,貴州醫療隊員忘我工作,將10名重症患者從生命垂危的狀態挽救回來;18天,貴州第一批醫療隊治癒鄂州患者102名;30天,135名援鄂隊員被要求強制休息,有些醫護提出「抗議」……
第四批醫療隊出徵
鄂州市中心醫院RICU主任謝芳激動地說:在我們感到崩潰和絕望的時候,貴州同行給予了我們無私的幫助,謝謝貴州醫療隊!
第五批醫療隊出徵
在抗疫一線,一個個暖心的瞬間更為這場硬仗注入了溫情。貴陽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感染科護士鄭燕,背著患者上廁所;貴州省六盤水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護士趙慧,腳部扭傷,吃著止痛藥「硬抗」不下火線;黔西南州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護士付正萍,一邊進行專業護理,一邊為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仁懷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李丹,全身心投入戰鬥,她的眼裡有患者,心中有戰友,唯獨沒有自己。
第六批醫療隊出徵
太多太多,一份份無私的大愛,將溫暖撒遍每一個角落,讓點滴力量匯聚成光,照亮戰「疫」最前方。
第七批醫療隊出徵
緊跟著第二批、第三批……相繼出徵的1443名貴州醫療隊員組成9批援鄂醫療隊、防疫分隊、中醫醫療隊、救護車分隊疾赴湖北。其中,581人支援武漢,862人對口支援鄂州。貴州成為19個支援省份中向對口支援市州派出醫務人員最多的省份。
第八批醫療隊出徵
第九批醫療隊出徵
凝心聚力 激流勇進
時間緊、任務重,為實現全部「清零」,貴州重症、感染、呼吸專家齊聚,排兵布陣,精銳盡遣;援鄂全體醫護人員衝鋒前沿,奮勇當先。
前線工作
在鄂州,援鄂醫療隊員們支援鄂州市雷山醫院、市中心醫院,以及市中心醫院的兩個ICU和三個重症病區,同當地醫務人員一起認真研判醫務救治方案,實時跟進科學治療,應收盡收、應治盡治,迅速流轉了疫情防控形勢。
在武漢,貴州醫療隊隊員們是最早進入方艙醫院之一,他們面對冷雨天氣的不利因素,克服了方艙醫院最初條件不完善、後勤供給無保障和多點駐紮、分散作戰的極端困難,以最快速度進行「彙編」,分別奔赴江漢方艙醫院、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武昌方艙醫院、武漢鋼鐵第二職工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開展救治工作。
前線工作
危險面前不掉隊,困難面前不放棄。
在江漢方艙醫院,六盤水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長陳亞清楚地記得,第一夜她穿著沉重的防護服,一個人艱難地挪動一百多斤重的氧氣瓶,螞蟻搬家式的一趟又一趟為患者領取物品。
在清潔防護室裡,掃雷英雄杜富國的妹妹杜富佳小心地調節著護目鏡的鬆緊。這是她第四次進重症病房。她有條不紊地執行著穿脫防護裝備的14個步驟,直到得到感控老師的認可,才終於放鬆下來。
前線工作
坐陣鄂州醫療隊前線指揮部的貴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梁貴友、貴州醫科大學副校長劉健、貴州醫科大學副校長田曉濱,三位貴州省核心專家,帶領隊員們用「盡銳出戰,分秒必爭」的「貴州戰略」,「速」、「力」、「效」齊備的「貴州戰術」,「置換法、遠程法、暖心法、中藥法」疊加的「貴州戰法」與病毒博弈作戰。
前線工作
精準施策,同心發力,貴州的醫生、護士、中醫、心理專家在湖北抗「疫」戰場上既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各展所長;殫精竭力、群策群力、全力以赴……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
截至3月22日,他們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767人,佔鄂州總量的55.02%;其中轉出150例,累計出院602人,治癒率高達97.57%;累計病亡15人,病亡率2.43%。其中,整建制接管的雷山醫院累計收治患者338人,累計治癒出院324人,轉院14人;無患者病亡,無普通型患者轉危重型,8例重型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後轉為普通型。在武漢,貴州援漢醫療隊創造了方艙醫院患者零死亡、醫護零感染、出院患者零回頭「三零」奇蹟,累計收治或共同管理新冠肺炎患者2579人,治癒2088人,重症、危重症治癒率高達96.18%。
鄂州市中心醫院CCU病區主任王建平談起貴州戰友,深有感觸地說:「極大地提高了我們的危重症救治能力。我和貴州兄弟並肩作戰,病區內危重症患者轉為重症再轉輕症,這就是集中專家、集中救治的力量。」
前線工作
精神豐碑 使命擔當
為了共同的家園、共同的目標,貴州千人醫護大軍把團結奮鬥的力量熔鑄在援鄂戰「疫」的行動中,揮灑在病毒鬥爭的戰場間,書寫在患者眼中的柔情裡,刻印在新時代貴州精神的豐碑上,用勇氣、智慧、力量書寫出完勝的篇章。
沿著貴州援鄂醫療隊的戰鬥軌跡,探尋援鄂抗疫戰場上貴州精神豐碑的脈絡:那是貴州紅色基因的傳承,長徵精神的弘揚;那是「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幹實幹、後發趕超」新時代貴州精神的生動體現;那是4000萬貴州各族兒女在脫貧攻堅、跨越發展中錘鍊出的堅強意志、汲取到的精神養分和砥礪前行的真實寫照。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在援鄂戰場,隊員們丹心向黨、同行戰疫,616名同志向黨組織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佔905名黨外隊員的68.07%,其中「90後」322人;466名同志被發展為預備黨員,援鄂醫療隊黨員人數壯大到1004人,黨員佔比提高到69.58%。
前線入黨
在這座精神豐碑上,我們見證了使命與擔當:是「召必至,至必戰,戰必勝」的信念和決心,是以點滴行動匯聚的磅礴之勢。正是戰「疫」中貴州援鄂隊員的盡心、穩健、安全、慎終如始、善作善成,守住了不發生交叉感染的底線。
科學決策、精準調度,在這場援鄂抗疫阻擊戰中,貴州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得到進一步錘鍊、獲得提升。「中國之治」下的貴州實踐,激發出「不畏艱險、不怕困難、勇挑重擔、勇往直前」的「硬核」力量,讓貴州有信心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你們參與的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親自指揮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湖北人民有難,貴州人民責無旁貸。你們奔赴最前線,代表的是貴州人民的形象、肩負的是貴州人民的重託。」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昔日在機場為醫療隊員送行時的囑託言猶在耳。如今,他們在大戰中交上合格答卷,凱旋而歸。
此次貴州援鄂戰「疫」完勝收官是貴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生動體現,不僅檢驗和拓展了全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牢記囑託感恩奮進」教育成果,還進一步凝聚了「不畏艱險、不怕困難、勇挑重擔、勇往直前」的貴州援鄂抗疫精神,豐富了新時代貴州精神的時代內涵,是新時代貴州精神的具體體現和重要組成部分,必將成為推動貴州加快發展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其引領的時代新風必將在黔中大地激蕩起一股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
為群眾服務
來源:貴州省精神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