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好人」 支援湖北戰「疫」的硬核力量

2020-12-23 亞魯紫雲

編者按: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貴州省援鄂醫療隊堅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令,先國後家、先人後己,聞令而動、千裡馳援,不辱使命、不負重託,以崇高的醫德、精湛的醫術、過硬的作風,出色地完成了援鄂救治任務,展現了「不畏艱險、不怕困難、勇挑重擔、勇往直前」的貴州援鄂抗疫精神,豐富了新時代貴州精神的時代內涵,是新時代貴州精神的具體體現和重要組成部分。為弘揚他們的先進事跡和高尚品質,進一步凝聚起打贏兩場仗、奪取雙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根據「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相關要求,按照群眾推薦、專家評審等程序,省精神文明辦決定授予貴州援鄂抗疫醫療隊「貴州好人」群體榮譽稱號。

「貴州好人」——援鄂戰疫的硬核力量

白衣執甲,逆行出徵,打響援鄂戰「疫」!

從1月27日貴州省首批援鄂醫療隊請命星夜赴戰到1443名隊員受命集結湖北;從最初收治病人床位數不足200張增至到1638張;從對口支援地鄂州高居湖北第二位的確診率到超過95%的治癒率……再到3月23日貴州省對口援鄂工作完美全勝,得到中央肯定、湖北滿意、社會好評。

他們用行動踐行初心,用戰績詮釋使命,生死相依、同舟共濟,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時刻堅守在決勝之地最前沿,用生命呵護生命,為一個個患者託起生的希望。他們用貴州戰略、貴州戰術、貴州戰法展現出貴州速度、貴州力量和貴州效率,是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的功臣,是新時代的貴州英雄、最可愛的人。

(省直機關工委)

疾速請戰 逆風出徵

黨中央一聲令下,貴州省委、省政府切實扛起支援湖北、對口鄂州新冠肺炎防治的重大政治責任,盡銳出戰,全力以赴,攜手湖北人民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聞令而動,廣大醫務人員踴躍請戰。迅速集結,一夜成軍。大年初三的夜晚,貴陽飄著小雪。貴州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受命緊急馳援鄂州。

第一批醫療隊出徵

剛剛下班回家的貴醫附院護理部護士吳建麗臨時接到出戰指令,沒有任何猶豫,匆匆收拾行李,便立即奔赴機場。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林鳳毫不猶豫地主動請纓,出發前還堅持查看完所管的每一個病人,並進行詳細交接後才匆忙離開醫院。

來不及與家人告別,便踏上徵程……一幕幕送別的畫面在機場上演,這個平凡的寒夜因為這群「最美逆行者」而顯得溫暖。

第二批醫療隊出徵

「疫情不退,我們不退」。135名首批醫療隊員深夜抵達後,就緊急參與到鄂州市中心醫院、鄂鋼醫院、市二醫、市三醫的救治工作。十萬火急之際,隊員們「不計生死」的請命,用大無畏的勇氣演繹著責任與擔當。

第三批醫療隊出徵

1月29日,第一組隊員進駐鄂三醫。2月1日,全部隊員進駐各個醫院隔離病房。10天,貴州醫療隊員忘我工作,將10名重症患者從生命垂危的狀態挽救回來;18天,貴州第一批醫療隊治癒鄂州患者102名;30天,135名援鄂隊員被要求強制休息,有些醫護提出「抗議」……

第四批醫療隊出徵

鄂州市中心醫院RICU主任謝芳激動地說:在我們感到崩潰和絕望的時候,貴州同行給予了我們無私的幫助,謝謝貴州醫療隊!

第五批醫療隊出徵

在抗疫一線,一個個暖心的瞬間更為這場硬仗注入了溫情。貴陽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感染科護士鄭燕,背著患者上廁所;貴州省六盤水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護士趙慧,腳部扭傷,吃著止痛藥「硬抗」不下火線;黔西南州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護士付正萍,一邊進行專業護理,一邊為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仁懷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李丹,全身心投入戰鬥,她的眼裡有患者,心中有戰友,唯獨沒有自己。

第六批醫療隊出徵

太多太多,一份份無私的大愛,將溫暖撒遍每一個角落,讓點滴力量匯聚成光,照亮戰「疫」最前方。

第七批醫療隊出徵

緊跟著第二批、第三批……相繼出徵的1443名貴州醫療隊員組成9批援鄂醫療隊、防疫分隊、中醫醫療隊、救護車分隊疾赴湖北。其中,581人支援武漢,862人對口支援鄂州。貴州成為19個支援省份中向對口支援市州派出醫務人員最多的省份。

第八批醫療隊出徵

第九批醫療隊出徵

凝心聚力 激流勇進

時間緊、任務重,為實現全部「清零」,貴州重症、感染、呼吸專家齊聚,排兵布陣,精銳盡遣;援鄂全體醫護人員衝鋒前沿,奮勇當先。

前線工作

在鄂州,援鄂醫療隊員們支援鄂州市雷山醫院、市中心醫院,以及市中心醫院的兩個ICU和三個重症病區,同當地醫務人員一起認真研判醫務救治方案,實時跟進科學治療,應收盡收、應治盡治,迅速流轉了疫情防控形勢。

在武漢,貴州醫療隊隊員們是最早進入方艙醫院之一,他們面對冷雨天氣的不利因素,克服了方艙醫院最初條件不完善、後勤供給無保障和多點駐紮、分散作戰的極端困難,以最快速度進行「彙編」,分別奔赴江漢方艙醫院、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武昌方艙醫院、武漢鋼鐵第二職工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開展救治工作。

前線工作

危險面前不掉隊,困難面前不放棄。

在江漢方艙醫院,六盤水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長陳亞清楚地記得,第一夜她穿著沉重的防護服,一個人艱難地挪動一百多斤重的氧氣瓶,螞蟻搬家式的一趟又一趟為患者領取物品。

在清潔防護室裡,掃雷英雄杜富國的妹妹杜富佳小心地調節著護目鏡的鬆緊。這是她第四次進重症病房。她有條不紊地執行著穿脫防護裝備的14個步驟,直到得到感控老師的認可,才終於放鬆下來。

前線工作

坐陣鄂州醫療隊前線指揮部的貴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梁貴友、貴州醫科大學副校長劉健、貴州醫科大學副校長田曉濱,三位貴州省核心專家,帶領隊員們用「盡銳出戰,分秒必爭」的「貴州戰略」,「速」、「力」、「效」齊備的「貴州戰術」,「置換法、遠程法、暖心法、中藥法」疊加的「貴州戰法」與病毒博弈作戰。

前線工作

精準施策,同心發力,貴州的醫生、護士、中醫、心理專家在湖北抗「疫」戰場上既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各展所長;殫精竭力、群策群力、全力以赴……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

截至3月22日,他們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767人,佔鄂州總量的55.02%;其中轉出150例,累計出院602人,治癒率高達97.57%;累計病亡15人,病亡率2.43%。其中,整建制接管的雷山醫院累計收治患者338人,累計治癒出院324人,轉院14人;無患者病亡,無普通型患者轉危重型,8例重型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後轉為普通型。在武漢,貴州援漢醫療隊創造了方艙醫院患者零死亡、醫護零感染、出院患者零回頭「三零」奇蹟,累計收治或共同管理新冠肺炎患者2579人,治癒2088人,重症、危重症治癒率高達96.18%。

鄂州市中心醫院CCU病區主任王建平談起貴州戰友,深有感觸地說:「極大地提高了我們的危重症救治能力。我和貴州兄弟並肩作戰,病區內危重症患者轉為重症再轉輕症,這就是集中專家、集中救治的力量。」

前線工作

精神豐碑 使命擔當

為了共同的家園、共同的目標,貴州千人醫護大軍把團結奮鬥的力量熔鑄在援鄂戰「疫」的行動中,揮灑在病毒鬥爭的戰場間,書寫在患者眼中的柔情裡,刻印在新時代貴州精神的豐碑上,用勇氣、智慧、力量書寫出完勝的篇章。

沿著貴州援鄂醫療隊的戰鬥軌跡,探尋援鄂抗疫戰場上貴州精神豐碑的脈絡:那是貴州紅色基因的傳承,長徵精神的弘揚;那是「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幹實幹、後發趕超」新時代貴州精神的生動體現;那是4000萬貴州各族兒女在脫貧攻堅、跨越發展中錘鍊出的堅強意志、汲取到的精神養分和砥礪前行的真實寫照。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在援鄂戰場,隊員們丹心向黨、同行戰疫,616名同志向黨組織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佔905名黨外隊員的68.07%,其中「90後」322人;466名同志被發展為預備黨員,援鄂醫療隊黨員人數壯大到1004人,黨員佔比提高到69.58%。

前線入黨

在這座精神豐碑上,我們見證了使命與擔當:是「召必至,至必戰,戰必勝」的信念和決心,是以點滴行動匯聚的磅礴之勢。正是戰「疫」中貴州援鄂隊員的盡心、穩健、安全、慎終如始、善作善成,守住了不發生交叉感染的底線。

科學決策、精準調度,在這場援鄂抗疫阻擊戰中,貴州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得到進一步錘鍊、獲得提升。「中國之治」下的貴州實踐,激發出「不畏艱險、不怕困難、勇挑重擔、勇往直前」的「硬核」力量,讓貴州有信心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你們參與的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親自指揮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湖北人民有難,貴州人民責無旁貸。你們奔赴最前線,代表的是貴州人民的形象、肩負的是貴州人民的重託。」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昔日在機場為醫療隊員送行時的囑託言猶在耳。如今,他們在大戰中交上合格答卷,凱旋而歸。

此次貴州援鄂戰「疫」完勝收官是貴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生動體現,不僅檢驗和拓展了全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牢記囑託感恩奮進」教育成果,還進一步凝聚了「不畏艱險、不怕困難、勇挑重擔、勇往直前」的貴州援鄂抗疫精神,豐富了新時代貴州精神的時代內涵,是新時代貴州精神的具體體現和重要組成部分,必將成為推動貴州加快發展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其引領的時代新風必將在黔中大地激蕩起一股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

為群眾服務

來源:貴州省精神文明辦

相關焦點

  • 戰「疫」當前,我們鼎力相助!貴州各方全力支援湖北抗擊疫情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陳李育)「戰『疫』當前,我們鼎力相助!湖北別怕,我們來了!」2月4日,貴州省援助湖北護理專業醫療隊出徵,全力援助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號角吹響,前赴後繼。這已是貴州第二次向湖北派出醫護團隊,援助湖北疫情防控一線。
  • 湖南統一戰線匯聚各界「硬核」力量同心戰「疫」
    湖南馳援湖北的第一支醫療隊1月25日出發前往湖北黃岡。在這支隊伍裡,有不少醫護人員來自農工黨、九三學社等民主黨派。 易徵洋 攝中新網長沙2月5日電 題:湖南統一戰線匯聚各界「硬核」力量同心戰「疫」作者 劉曼醫衛戰線的民主黨派人士紛紛請「戰」,爭上抗「疫」前線;民營企業第一時間向武漢及湖南各防控抗疫定點醫院捐資捐物;身居海外的華僑華人戮力同心採購醫療急需用品寄回國內……連日來,湖南省統一戰線系統積極發揮優勢
  • 湖南省軍區「三度」吹響支援湖北戰「疫」號角
    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戰「疫」,7000萬湖南人民始終和湖北人民在一起。湖南省軍區充分發揮「協調軍地、面向三軍」職能,動員社會廣大企業、民兵編兵單位、社會團體組織,以及廣大退役軍人等,全力支援湖北打贏抗疫攻堅戰。2月27日,湖南長沙一支由10輛大卡車組成的車隊,滿載著瀟湘軍民的愛心,向抗疫主戰場湖北馳援。
  • 新高度:戰「疫」中的對口支援彰顯三大民族精神
    我們舉全國之力予以支援,組織2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隊等調派醫療隊和醫護人員馳援湖北。迅速開設火神山、雷神山等集中收治醫院和方艙醫院,千方百計增加床位供給,優先保障武漢和湖北需要的醫用物資,並組織19個省份對口支援。經過全國上下共同努力,4月8日武漢解除封城。以武漢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
  • 馳援湖北戰「疫」 展現雲南擔當
    戰「疫」,湖北及武漢作出了巨大犧牲,但他們並非獨自戰鬥,他們的背後站著整個中國。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作為共飲長江水的雲南,全省上下同心協力,和湖北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用效率與溫暖,譜寫了馳援湖北戰「疫」、展現雲南擔當的動人篇章。
  • 有你奉獻,山河無恙——洞口支援湖北戰「疫」醫生尹暉載譽歸來
    4月5日11時,洞口縣人民醫院支援湖北戰「疫」醫生尹暉載譽歸來。一下車,他就看到站在「家門口」——洞口高速公路出口道路兩旁列隊歡迎他的數百名家鄉父老。聽到他們熱烈、熱情的歡呼聲,尹暉瞬間紅了眼眶。據了解,2月22日,尹暉被湖南省衛健委點名前往湖北省黃岡市支援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到達黃岡,經過兩天的嚴格培訓、考核通過後,他進入集中了黃岡地區重型病例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重症醫學科,成為湖南支援湖北重症醫學科「特種部隊」的一名戰士。
  • 福州小家融入大家戰「疫」,彰顯「硬核」好家風
    戰「疫」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爺孫倆攜手加入社區基層防控志願行動,在「疫」線續寫優良家風。張蕾,洪山鎮福嶼社區黨委副書記,在戰「疫」場上,他們既是夫妻,又是戰友。
  • 安徽全力支援湖北支援武漢:同依大別山 共打保衛戰
    安徽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在「全國一盤棋」中勇挑重擔,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時,動員全省力量支援湖北、支援武漢,為全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安徽力量。
  • 為生命而戰!馬曉春的戰「疫」137天
    作為遼寧省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團隊的總指揮,馬曉春提出全省一盤棋的重症病人管理模式,建議籌建遼寧省三大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並牽頭組建了遼寧省重症患者救治前線指揮部,集中優勢力量,為遼寧省內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量身定製」救治方案;指導各個城市組建重症患者救治隊伍,集中力量分層救治患者;建立ECMO小組、預備應急分隊及專家指導組以應對隨時可能突發的任何情況。
  • 山東大學科研團隊研發醫療機器人 支援湖北抗疫一線
    由山東大學-南洋理工大學人工智慧國際聯合研究院牽頭研發的適用於抗疫需求的兩款機器人抵達湖北抗疫一線。受訪單位供圖(抗擊新冠肺炎)山東大學科研團隊研發醫療機器人 支援湖北抗疫一線中新網濟南3月6日電 (趙曉)由山東大學-南洋理工大學人工智慧國際聯合研究院(C-FAIR)牽頭研發的適用於抗疫需求的兩款機器人分別於3月5日和6日入駐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人民醫院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支援抗疫一線
  • 「地評線」江右時評:「疫」場亮劍 凝聚人民必勝的硬核力量
    疫情發展至今,湖北以外新增確診病例持續穩降,治癒病例數在不斷爬坡,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接連而至。15日5省區市確診病例0增長,16日湖北以外新增病例13連降,累計治癒人數超萬。就在這持續的升降之間,萬眾矚目的那個拐點變得越來越可期。
  • 聚沙成塔,滴水匯海,中大人匯聚力量同心戰「疫」
    深圳校友會向我校附屬第八醫院捐贈醫療防護物資珠海校友會向我校附屬第五醫院捐贈醫療防護物資處於疫情中心的湖北校友會在疫情爆發後,主動詢問學校馳援武漢醫務人員的需求,邱思勝會長迅速發動湖北校友,成立了以任龍校友為首的支援小組,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四處採購醫療隊急缺的生活物資。
  • 同上一堂戰「疫」課江西專場!
    「同上一堂戰『疫』課江西專場」完整版視頻回放 「硬核」力量話成長 江西學生:「這樣的課過癮」
  • 肖橋頭鎮舉辦支援湖北英雄先進事跡報告會
    近日,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肖橋頭鎮舉辦了「學英雄 踐行動 做表率」新時代文明實踐為主題的支援湖北英雄先進事跡報告會,此次活動專門邀請了武邑縣人民醫院紀巧慧、張玲玲兩位支援湖北英雄分享她們的戰「疫」故事。鎮直機關全體幹部、42個村黨支部和3個非公企業黨支部書記共計70餘人參加。
  • 銅梁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今天出徵
    今天「集結號」吹響戰「疫」勇士出徵2月11日上午10點,銅梁醫療隊伍中的精兵強再度吹響「集合號」,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醫護人員肩負重託和使命,遠赴湖北孝感,支援湖北人民戰「疫」。「敢打!這一天,她收到了來自祖國的召喚——作為銅梁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出徵湖北孝感;這一天,她收穫了一個新髮型——為了工作方便和防止感染的需要,她耳朵和腦後一圈頭髮全被剃光。家裡有一個5歲小孩的她,接到通知後,毅然和同事一起報名,踏上了支援湖北戰「疫」的徵程。
  • 安徽高校青年學子戰「疫」顯擔當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安徽理工大學310餘名青年學子,挺身而出,投身戰「疫」,累計服務時長達12400個小時,戰「疫」足跡遍布湖北、貴州、黑龍江等20多個省市及安徽所有地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蚌埠醫學院、皖南醫學院等高校青年學子聯合附屬醫院開展「醫心醫意、一起防疫」等志願服務活動。
  • 戰「疫」一線 | 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李健:戰「疫」前沿 鏗鏘...
    就是她們這樣一個群體——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女,在瘟疫肆虐時,把「逆行」當「前行」,舍小家顧大家,默默的工作在戰「疫」第一線。來自濟南的她們是當之無愧的戰「疫」英雄、鏗鏘玫瑰!下面是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李健的戰「疫」手記,在他眼中戰「疫」前沿的鏗鏘玫瑰別樣紅。
  • 各地雙擁部門傾力支援湖北武漢抗擊疫情
    戰「疫」雙擁的武漢答卷——各地雙擁部門傾力支援湖北武漢抗擊疫情■解放軍報記者 孫興維收兵靜悄悄,告別不擾民。「擁軍支前」,是我黨我軍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一個光榮傳統,這一傳統在這次戰「疫」中再次發力。危急關頭,緊急時刻,全國各地雙擁辦變身「支前辦」,雙擁人變身「戰鬥員」,緊急動員社會力量,籌措抗疫急需物資馳援武漢,以暖心行動關愛激勵軍隊前線醫療隊員,全力以赴服務一線、保障一線,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抗爭。「軍民同心,其利斷金」。
  •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19省市對口支援湖北[組圖]
    這是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下全國一盤棋的具體實踐,是制度優勢的彰顯——19省份積極響應,迅速出臺援助方案、迅速投入防疫戰場,對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漢市外16個市州(林區),齊心協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都同湖北和武漢人民站在一起,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凝聚起更強大的力量。
  • 山湖與共,並肩戰「疫」!重溫戰「疫」那些溫暖瞬間
    山東共有40人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山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等10個集體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正是無數「他們」無條件的奉獻付出,疫情才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讓我們一起重溫戰「疫」故事,牢記我們的英雄,汲取前行動力,匯聚戰「疫」必勝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