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而戰!馬曉春的戰「疫」137天

2020-12-12 中國經濟網

在遼寧省內三大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和朝陽市之間奔波,指導遼寧援鄂醫療隊重症救治工作,奔赴牡丹江、綏芬河和吉林抗疫一線……為了挽救更多重症患者的生命,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馬曉春忙碌了整整137天。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馬曉春臨危受命,擔任遼寧省新冠肺炎重症專家組組長,擔負為省內新冠肺炎重患提供救治保障的重要任務。

作為遼寧省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團隊的總指揮,馬曉春提出全省一盤棋的重症病人管理模式,建議籌建遼寧省三大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並牽頭組建了遼寧省重症患者救治前線指揮部,集中優勢力量,為遼寧省內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量身定製」救治方案;指導各個城市組建重症患者救治隊伍,集中力量分層救治患者;建立ECMO小組、預備應急分隊及專家指導組以應對隨時可能突發的任何情況。為了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生命,他帶領重症團隊拼盡了全力。

馬曉春的時間全部用在了重患的會診、救治上,他經常是剛剛結束全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集中會診的早會,馬上就要趕往大連、錦州集中救治中心或朝陽等定點醫院,因為有更為危重的患者等待他去救治。

說走就走成為馬曉春的常態,即便在疫情形勢最嚴峻之時,他四處奔波救治患者的腳步從未停歇。身邊的人注意到,無論何時,馬曉春總是隨身背著個雙肩包。包裡除了口罩等必要的防護裝備,還有一些簡單的日常生活用品,只為在患者有需要時能及時趕過去。

馬曉春經常奔波於瀋陽、大連、錦州集中救治中心和定點醫院,每天跟進遼寧省內所有重症病例的情況,所以他對省內每一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情況了如指掌,為這些重症患者提供了精準的救治方案。

馬曉春不僅是遼寧省內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的「掌局者」,亦是遼寧省支援湖北戰「疫」的幕後「硬核」力量。

雖未親至湖北,但馬曉春始終關注著湖北抗疫一線。遼寧省派往湖北抗疫一線的每一個重症團隊,在醫護力量搭配等方面他都給予了中肯的建議。不但如此,他還加入了每一個重症團隊的工作群,與他們一同解決醫療救治中的困惑和難題,並對進入武漢的第一批、第二批醫療隊提出建議及防控指導。同時,藉助醫院搭建的遠程會診平臺,組織聯合省內重症醫學專家,集聚「遼寧智慧」,對一些棘手的重症患者病例進行探討,給予更佳的診療方案。而他建議的派出醫療隊整建制接管受援地病區開展工作更是得到了國家及省裡的認可,為遼寧省援鄂醫療隊迅速進行重症患者救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重症病人的管理一定是團隊管理。團隊管理要求成員專業、理念等方面一致,互相理解、認同,這樣在一個新環境下救治患者時效率才會更高。」有著近20年重症患者救治經驗的馬曉春對此深有感觸, ICU工作本身就是一個團隊的工作,沒有團隊就沒有ICU的工作。

一邊是「家裡」,一邊是「遠方」。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好轉,一心戰「疫」、兩邊忙碌的馬曉春本可以放下肩上的重擔歇一歇。但當牡丹江、綏芬河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時,他又一次背起行囊,奔赴黑龍江抗疫最前線。作為國務院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專家,4月14日,馬曉春抵達牡丹江時,正趕上紅旗醫院整個醫院騰空,用於救治境外輸入新冠肺炎患者。馬曉春和來自其他省份的幾位重症專家幫助醫院妥善轉移普通患者,建立ICU、設計通道,短短4天時間,完成醫院改造。在接下來的患者救治中,馬曉春與當地醫護人員密切配合,用豐富的重症救治經驗和高超的專業技術為當地醫院提供強大技術支持。在支援牡丹江戰「疫」的一個月裡,馬曉春參與指導救治409例病人,其中重症及危重症病人22人,實現了醫護人員零感染、病人零死亡。

在完成牡丹江的抗疫工作後,按計劃要返回遼寧,但吉林舒蘭又出現新的疫情,馬曉春接到國家衛健委的指令後緊急轉戰吉林,指導當地提升新冠肺炎防治救治能力。其間,馬曉春深入當地定點醫院,幫助理順院感流程、查找防控漏洞、分析問題原因、討論整改辦法,每日進艙對病人進行床頭查房,及時調整病人的治療方案,最大限度降低了重症患者的病亡率。

6月4日,馬曉春圓滿完成支援任務,平安返回瀋陽。從1月20日參加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電視電話會議,投身抗疫戰鬥直至支援吉林歸來,馬曉春堅守抗疫一線整整137天,也是唯一參與了整個東北戰「疫」的專家。這一次,他終於放下了肩上的行囊,卻沒有卸下肩上的責任。

在隔離休養期間,馬曉春每天照舊指導科室的日常診療工作、輔導學生的論文答辯,總結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經驗。作為遼寧省重症醫學科的帶頭人,他還在思考遼寧重症團隊的未來發展,積極推動重症醫學學科的長遠發展。(總臺央視記者 李承澤 王敏娜)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武漢30天:戰「疫」面孔|圖集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21日訊2月21日,武漢城市交通管制進入第30天。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在這場戰「疫」中,有一群人,他們挺身而出,用生命守護生命,每一秒,他們都在和「死神」奪生命。(記者金振強 孫笑天 通訊員王敏 鞏瑜 攝影報導)杜榮輝,武漢市肺科醫院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組長 抗疫最前線的「荊楚楷模」 她是醫院裡最忙的人、衝鋒一線的團隊標杆 她說,「病毒再狡猾,定能戰勝它。」
  • 第六屆中國圍棋名人戰:馬曉春獲榮譽名人稱號
    第六屆中國圍棋名人戰於1993年開戰,馬曉春九段實現了五連霸。自1989年從劉小光九段手中奪得名人頭銜後,他先後經受了俞斌、聶衛平、張文東和曹大元的強勁挑戰,連續衛冕成功。 由人民日報和中國圍棋協會共同主辦的中國圍棋名人戰,在國內諸多弈林賽事中,素以高手雲集、角逐激烈、影響廣泛而著稱,不僅為名將提供了切磋技藝、大顯身手的舞臺,也為眾多新秀創造了脫穎而出的良機。在這一高水平的傳統大賽中,馬曉春發揮穩定,充分顯示了實力。自1989年從劉小光九段手中奪得名人頭銜後,他先後經受了俞斌、聶衛平、張文東和曹大元的強勁挑戰,連續4屆衛冕成功。
  • 生命科學學院多措並舉 全面戰「疫」
    以「南開生科」公眾號為窗口,學院團委發布抗「疫」相關的各類貼士、推送,弘揚青春正能量,加強正面宣傳,提振師生抗「疫」信心;注重挖掘師生中的戰「疫」榜樣,樹立戰「疫」先進典型,「南開生科戰『疫』榜樣」欄目已推出二十多期。在南開大學公益家教活動中,學院86名同學自願報名成為志願者,居全校第一。130餘名同學到社區(村)報到,更有學生主動向疫區捐贈蔬菜等物資,向學院捐贈消毒溼巾等。
  • 為生命站崗——廣西部分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戰「疫」見聞
    新華社南寧2月7日電 題:為生命站崗——廣西部分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戰「疫」見聞新華社記者「為生命站崗」,走進南寧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第四人民醫院大院,這5個大字首先映入眼帘戰「疫」打響後,她主動請纓來到防控一線參與預檢分診工作。「疫情發生後,全院黨員紛紛請戰到一線去。醫院成立了隔離病區臨時黨支部,就是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院長吳鋒耀也是南寧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醫療救治小組組長。他對記者說,不論離家遠近,大部分醫護人員大年初一當天就回來了,春節期間持續奮戰,沒有一人退卻。
  • 生命至上,鹽城公安戰「疫」記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發生後,鹽城全市公安機關聞「疫」而動、迎「疫」逆行,迅速啟動「七個在一線」政治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第一時間明確公安六大主責,在疫情防控、維護穩定、打防犯罪等多個戰場同步展開攻防行動,找出涉疫人、守住關鍵地、控牢社會面,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交出高質量公安答卷。
  • 英雄歸來|用生命守護著生命!山東醫療隊戰「疫」72天全記錄
    逆行,從一張張請戰書開始......從1月25日至2月20日,不到一個月時間,山東先後派出12批醫療隊、1775名醫療隊員,他們還帶去了呼吸機、ECMO、監護儀等「硬核」醫療設備,全身心投入湖北戰「疫」一線。請戰的信箋、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展現的是醫者仁心與醫者情懷,更是我們山東兒女的擔當。
  • 《同心戰「疫」 為愛而歌》 抗疫歌曲MV展播溫情啟動
    2020年春 新冠病毒肺炎在全國蔓延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 陡然打響 在這場戰「疫」中 有迎難逆行的白衣戰士 有合舟共濟的全國億萬同胞 他們眾志成城、戮力同心 共同譜寫捍衛生命的讚歌 在這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致敬戰「疫」中的白衣戰士》
    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小學組徵稿展示:作品:《致敬戰「疫」中的白衣戰士》作者:山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建大校區小學部有些人不得不禁足在家,有些人不得不滯留他鄉;有些人無法回家,有些人無法回到學校,有些人無法回到工作崗位…… 在這種情況下,各地的白衣戰士們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全副武裝奔赴一線抗疫。因為被需要,他們選擇勇往直前!因為被需要,他們選擇義無反顧!是啊,無論多麼疲憊,多麼危險,他們都日夜堅守在最危險的地方,沒有退縮一分一毫。
  • 以生命的名義——婁底市中心醫院勠力同心戰「疫」記
    他們,以生命的名義、以大愛的力量,為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傾注至誠;他們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醫務人員紛紛請戰投入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眾志成城戰病毒。醫院就近租用了3家賓館,用於一線醫務人員下班以後「自我隔離」,並組織後勤小分隊為這些戰鬥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保障。經費保障組克服困難籌集經費,為疫情防治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經費保障,「輸血」戰「疫」。
  • 戰「疫」模範教師為安徽醫科大學師生上開學第一課
    8月14日下午,安徽醫科大學張泓教授在學校戰「疫」模範教師先進事跡報告會的講話,拉開了該校返校學生「開學第一課」的序幕。6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的模範教師代表走上講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教材,為現場師生講述了他們的戰「疫」故事,分享了戰「疫」力量。安徽醫科大學黨委書記顧家山為報告團教師頒發學校思政理論課兼職教師聘書。
  • 用生命紀實,「新冠」戰「疫」下的「卡帕」式中國攝影師
    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深深牽動著攝影人的心,他們義無反顧, 衝在防控最前線,用影像報導真相,用影像謳歌真情,用影像提振士氣,為抗擊疫情注入強大正能量! 本期邀請到的是身兼攝影師和「白衣戰士」的中山市攝影家協會理事、中山市人民醫院攝影協會會長、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山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廣東中山市人民醫院放射影像中心學術主任李曉群,冒著感染的風險,用鏡頭紀錄了奮戰在疫情防控阻擊戰最前沿醫護人員的可歌可泣的畫面。
  • 【戰「疫」第一線】第78期│戰「疫」故事:他為生命拉響警笛
    時間就是生命。黃鑫駕著警車在晚高峰的車流中穿梭,額頭流下了豆大的汗珠。產婦的呼叫聲不時從警車後排傳來,時間也在一分一秒中流逝,他握緊方向盤,警車快速向醫院前進。 「小夥子,能再快點嗎?」產婦的婆婆略帶哭腔地問到。 「馬上!馬上就到醫院了。」黃鑫已看到幾百米外的紅十字了。
  • 戰「疫」宣傳記:水門畲族鄉
    戰「疫」宣傳記:水門畲族鄉 2020-03-27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睿丁英語56天戰「疫」日記
    睿丁英語戰「疫」過去的56天,從總部到全國各地的習得中心,我們用一切努力將教育送到千家萬戶。從所記錄的這些奮戰的日子裡,你會看到為什麼一個主線下教育的英語品牌可以快速適應線上教育,睿丁英語又是如何踐行一個教育企業的使命。
  • 「戰「疫」說理」中國精神在戰「疫」中的生動體現
    在疫情防控的一線,基層領導幹部、工作人員始終在奮鬥的前沿,從國家管控、武漢封城到小區管理,各級層面上都有不少的幹部群眾進行著服務工作,只為有效實現與病毒的隔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奮鬥是青春最靚麗的底色,在此次戰「疫」過程中的國家戰士們不懼艱險與生命威脅,始終堅守陣地,奮鬥在治理、防控的最前沿,最大程度保障人民大眾的安全,是國家的堅定守護者。
  • 戰「疫」:「青蔥」在「疫」線閃光
    在「疫」線,廣元監獄共青團員聞「疫」而動,毅然「逆」行,增長才幹迎接挑戰,苦練本領接受考驗。1月27日,負責監獄團委工作的宣傳培訓科副科長何新成,主動申請第一批封閉值班。「牢記習總書記五四運動100周年講話,越是艱險越向前,勇立『疫』線潮頭,爭做戰『疫』先鋒,上為黨委分憂,下為團旗添彩」。
  • 晏美華:致敬戰「疫」夫妻
    「疫」線報導相關閱讀中國文聯主席鐵凝、黨組書記李屹:願湖北人民早日平穩度過疫期倡議 |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攝影人的力量李舸: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攝影人在行動!「火神」戰瘟神——火神山醫院10天落成記「只要你好好的,我就能好好的」致敬!
  • 中國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馬曉春教授凱旋
    52天的支援黑龍江牡丹江、吉林等地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務,凱旋而歸。他輾轉於省內瀋陽、大連、錦州救治中心,先後五次趕赴朝陽進行會診,為保持我省新冠肺炎重症病例的低死亡率做出巨大貢獻。馬曉春還與醫院眾多專家一道,坐鎮醫院後方,為醫院派往武漢的三支醫療隊提供技術支持,對前方發回的重症病例進行多學科會診,提出合理化診療建議,為馳援武漢醫療隊的提供了堅強的技術保障。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共同戰「疫」》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小學組徵稿展示:作品:《共同戰「疫」》小年夜裡,唯一的一列趕往武漢的高鐵上,車上是數名醫生和護士,他們猶如上戰場打仗的戰士,按下自己的紅手印,發出「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錚錚誓言。在這除夕夜誰不想和家人團圓,他們在嚴寒中,危機四伏的疫區,如鍾南山爺爺這樣的逆行者選擇抗疫的最前線,以自己的醫術撐起保護你我生命的屏障。一份物資,一個背影,他們用行動詮釋了「英雄就是普通人擁有一顆偉大的心。」
  • 開學第一課 戰「疫」英雄當主角
    當天,新疆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以《抗疫戰中新醫人的使命擔當》為題開啟了開學第一堂思政課,與以往不同,這堂課的主角是新疆醫科大學馳援武漢的戰「疫」英雄。「我會加油好起來,帶兩個孩子去看你,謝謝。歡迎你們來武大看櫻花。」當看過PPT裡新冠肺炎患者的留言筆記後,學生熱娜古麗·卡哈爾淚光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