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晏說史優質創作者快來關注吧!
今天我們聊聊緣分,這是一位唐朝大文人與江西之間的緣分。歷史就是充滿著這麼多的機緣巧合。那是唐朝深秋的一個夜晚,皓月當空……
長安街上的酒館
在都城長安的一家雅間外掛著"閒人免入",裡頭兩人正在喝酒。只見喝酒的兩人一會兒手舞足蹈,一會兒罵罵咧咧。旁邊的好酒也被他們喝得差不多了,對著包廂外大喊:「小兒,上酒!」
門外的小兒難為情的說了一句「二位客官,天色已晚,本店快要打烊了,要不把先前的酒錢結一下?」
只見一人站起來臉色不還的說「:催什麼催?本大熱會欠你錢嗎?小韓,再來碰一個。」
一場科舉風波,得罪權貴
這個場景是發生在唐朝806年的秋夜。那個罵罵咧咧,脾氣暴躁的人叫王涯。哪個被叫「小韓」的就是我們熟悉的韓愈。兩位都是唐朝著名的詩人,王涯官至翰林院學士,中書侍郎。
王涯帶著酒酣對韓愈抱怨道"小韓,你說我冤不冤?外甥犯事,與我何幹?那天我都沒去上朝,在家躺著,真的躺著都中槍!"
王涯所說的犯事是唐朝科舉考試,王涯的外甥的策文得罪了當時大唐宰相李吉甫。這次科舉事故導致很多人受牽連被貶。王涯身為主犯的舅舅因「坐不避嫌」被貶。而韓愈也是被貶的官員之一。今夜,韓愈前來為王涯餞別送行,在此擺酒。
韓愈第一次與宜春的邂逅
韓愈此時才意識到,今夜可不單單來喝酒的。
他問道:「老王兄,你是要去什麼地方做官來著?」
王涯稍加思索,答道:「宜春,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前途堪憂啊!」
韓愈來勁了說到:」王兄,非也非也。宜春,那可是個好地方。西漢時期,西漢昭帝的宗室劉成就是在宜春建立的候國啊。東漢司徒宰相袁安的二公子,著名的名士袁京也是隱居於宜春,潛心研究《易經》,後來成了人人敬仰的「百世師」。我寫兩首詩送給老哥當作踐行吧。」
隨即,韓愈找來筆墨紙硯,寫下了一首《秋字》其中一句「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遊。」更是成為名句。
這是韓愈第一次"神遊"宜春。
韓愈的一封《諫迎佛骨表》險些喪命
送別有人王涯前往宜春後的13年,819年。春節過後不僅,一篇名為《諫迎佛骨表》被人遞到了唐憲宗李純手中。唐憲宗是一邊看一邊臉色大變。等到最後看完了竟然從龍椅上暴跳而起,對眾人咆哮到:「朕非要宰了著忤逆的韓愈不可!」
為何李老闆唐憲宗如此震怒?那年,為了護佑大唐江山永固,唐憲宗計劃撥款白銀四萬億兩來專門負責將法門寺的佛骨迎到長安。
而韓愈寫的《諫迎佛骨表》表達的意思就是,迎接佛骨是不務正業的表現,而且這個佛來的路不明。這些言論還可以忍,可是最後一句,要你看來也忍不了。最後一句的大意就是「自古以來,信佛的皇帝都短命死得早.」
從發配潮州到調至宜春
還好韓愈人緣還不錯,文武百官都為他求情,最後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逐出長安。一開始,唐憲忠是要將他發配距離長安5625裡之遠的潮州,這一個行程的要2個月才能到。路漫漫其修遠,韓愈發了一條朋友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兩個多月後,韓愈終於到了潮州。立即寫了一封《潮州刺史謝上表》給唐憲忠。與文風犀利的《諫迎佛骨表》相比,這次文風哀嘆。讓唐憲忠看來都感嘆再三,後悔當初處。
於是韓愈在潮州上了九個月班,一紙調令來到江西宜春。雖然在潮州與在宜春任職,等級一樣,但是宜春距離長安近得多。
來到宜春上任的韓愈
韓愈看到詔書調任的地點是宜春,他不禁想起13年前寫給好友王涯的"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遊"。冥冥之中,這就像韓愈與江西宜春的一個約定。
在去韓愈上任宜春的路上,收到了兩個不好的消息。一個是老友柳宗元惡去世,一個是皇帝唐憲忠的被刺。
當韓愈來到宜春,正值伏夏節氣,天氣乾旱。宜春遇到了十年不遇的旱情。韓愈帶頭節約用水,挖井找水。還親自帶領官員百姓殺雞宰羊,祭天求雨。意外的是,在韓愈求雨不久後,果真天降甘露。也就是從韓愈開始,歷任宜春的官吏每年春秋旱季,都要親自在仰山神廟舉行祈雨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