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續集 ----不再沉默(河童國) 芥川龍之介重生之作

2021-02-19 末後的以色列

這是末後揭開的啟示書卷.

河童國

 

「但最幸福的,還是我剛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名老人」,

----摘自《河童》

中國廣東人已看到小說《河童》的結尾,「這不是我的祖國,中國嗎。」他心裡激動地脫口而出。

《河童》

片段一:

┍我在心裡「啊」的一聲驚叫之後,一下想起上高地的溫泉旅館旁邊,有一座橋叫「河童橋」。然後——然後的事情我一點也記不得了。只是感到眼前有如閃電划過,之後就失去了知覺。

當我終於清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仰身躺著,被一群河童所包圍。┙

這是芥川龍之介自己的羅生門的另一種藝術表達形式。

「失去了知覺」表示芥川在自己日本田端的寓所死了。

「終於清醒過來.」表示在河童國裡重生。

而從日本到河童國,是通過「河童橋」到達的;就像那廣東男人是通過《河童》這座「橋」從中國找回到日本田端,最後定格在芥川龍之介身上。

當然,這也是芥川的先知表達,《河童》這篇文章是在他死前五個月所作的。

片段二:

┍兩旁的街道,與銀座大街別無二致。同樣是在山毛櫸樹的樹蔭下,林立著各種店鋪的遮陽棚。林蔭道上一輛輛汽車往來穿梭。

當然,這個國家的文明與我們人類的文明,——至少同日本的文明是相差無幾的。┙

這是河童國的景象,今天在中國無論東西南北,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大城市,其表面的繁榮似錦,燈紅酒綠比起東京的銀座有過之而無不及。據稱中國現在的GDP已超過日本。

這也是芥川先知性的表達。在他那個年代,至少從他在中國經歷所寫的《支那遊記》裡看不出中國能媲美匹敵日本。

片段三:

┍河童對人類的了解,要遠遠超過我們人類對河童的了解。這可能是因為,比起我們人類捕獲到的河童來,河童捕獲過的人要多得多。┙

把日本人稱為人類,把其他國人,特別是把中國人稱為河童,等於稱為「畜生」。這是日本人潛在心理意識的公開表達。

其實,反之,中國人心理上也一樣這樣對待日本人。稱日本人----鬼子。鬼子是什麼東西?大概相當於河童吧。只不過相比起日本人的含蓄,中國人是公開表達的。

有了以上基礎知識的鋪墊,以上片段可以翻譯為:

「中國人對日本人的了解,要遠遠超過我們日本人對中國人的了解。這可能是因為,在中國重生轉世的日本人比起在日本重生轉世的中國人要多得多。」

在《河童》裡的「捕獲」意思就是比喻重生,投胎,轉世,復活。

也就是說,前世是日本人的,今世為中國人,這樣的人在中國很多;前世為中國人的,今世為日本人,這樣的人在日本也有一些,但是沒有前者多。真是拗口,不知有沒有表達清楚。至少芥川龍之介現在正在現身說法。

記得有一個據住在南京的日本人製作的視頻節目名字叫《我住在這裡的理由》,節目的內容主題就是採訪詢問住在日本的中國人和住在中國的日本人----住在那裡的理由。其中一個住在上海的高挑的日本女子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她非常堅定地說:我前世是中國人,所以這是我住在中國的理由。

片段四:

┍即便並非都屬於「捕獲」,也有很多人曾經在我之前,來到過河童國。而且,終生定居在河童之國的人也不在少數。┙

被中國「捕獲」的日本人,也就是重生投胎在中國的日本人,不會被今天的日本政府認定為日本人,如果不是專門學習了日語,他們也不會日語。他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被日本「捕獲」的中國人,就是重生投胎在日本的中國人,也不會被今天的中國政府認定為中國人,如果不是專門學習了中文,他們也不會中文。他們是日本國國籍。

並非屬於「捕獲」的日本人,就是無論往生前世是中國人,是朝鮮人,還是美利堅人,還是以色列人,還是莫三比克人.,就是今世法定的持有日本國籍的人。這樣的人住在中國的很多,並且終生定居的也有不少。這同樣在那部《我住在這裡的理由》裡得到證明。

片段五:

┍「哦,看來你在這個國家也完全具備成為市民的資格。這麼說,你是一名社會主義者吧?」┙

最確定河童國就是中國的就是這句。中國幾千年朝代,只有現代中國稱為社會主義新中國。

片段六:

┍當我跟隨一名年輕的河童走進廠房,看到以水力發電為動力的龐大機器時,深深驚嘆於河童之國機械工業的先進程度。┙

┍據說在這裡,一年可以製造出七百萬冊書。但讓我驚奇的並不是這個數字,而是製造出這些書根本不用花費任何工夫。┙

社會主義的中國大地上只要有水流動的地方都會築起一道道長城----水壩。這是世界上除河童國之外絕無僅有的風景。三峽大壩是其中的代表,這是世界上最龐大的水力發電機組。

與之同時,全世界都在享受高效而廉價的「世界工廠」所產出的各種產品。

這樣代表性的中國都被芥川龍之介的《河童》不幸而言中了。

片段七:

┍問:那麼,你會為自己的自殺而後悔嗎?

答:並不後悔。如果我厭倦了冥界的生活,還可以拿出手槍「自活」。┙

芥川厭倦了死後的生活,他要「自活」了!

┍我開始對這個國度的生活感到鬱悶,於是打算回歸到我們人類中去。┙

芥川「自活」以後,對河童國的生活感到鬱悶,於是打算回歸到日本國。

┍可是,我找遍了所有地方,一直沒有找到當初我掉進來的那個洞口。

這期間,那個叫巴古的漁夫告訴我,在這個國家的一個偏遠之地居住著一隻上了年紀的河童。我想如果找到他,或許能打聽到從這個國度逃出去的辦法,於是馬上趕往城外。

「我卻是出於一個偶然的意外才掉進這個國度裡來的。懇請您告訴我,怎樣才能從這裡出去呢?」

「出去的路只有一條。」

「哪一條?」

「那就是你來時的路!」

「可不巧的是,我找不到那條路了。」

老河童.拉住了從天井垂下來的一根繩子。於是,一個此前完全沒有被注意到的天窗被打開了。順著圓形的天窗望去,青翠欲滴的蒼松和翠柏的遠方,晴空萬裡,一片蔚藍。而且,有如巨大箭頭般的槍嶽峰巍然聳立。我像一個看到飛機的孩子一般,興奮得跳了起來。

「來吧!從那裡就可以出去了。」┙

芥川龍之介在1921年作為《大阪每日新聞》的記者被派往河童國的前朝的前朝的前朝北洋政府的中華民國。

那時他來的路線是乘船從東京到上海踏入這個國度。----「那就是你來時的路!」

廣東男人居住在廣東深圳,深圳沒有直達東京的飛機,而旁邊的香港有眾多。自然他定了從香港到東京的飛機。當他籤證和訂票準備就緒滿懷期待正等待出發的日子。新冠病毒肺炎開始從武漢爆發並蔓延全國。更糟糕的是,世界各國陸續開始對中國封門,隔壁中國自己的香港也對中國大陸封門。機票被取消!

此時,一向對衛生有潔癖的日本還沒有對中國封門。但是廣東人也隱隱感到不安,隨著疫情在日本國內增加,輿情洶湧,終於有一天日本政府也會頂不住壓力而封門。

廣東人不斷尋找到東京的機票,形勢使得只有一條路。3月7日從上海到東京的飛機。這正如那個老河童告訴芥川的:「出去的路只有一條。」「那就是你來時的路!」

只不過正像他在河童裡看到回家的路所感受到的「飛機」,原來是乘飛機回去。看到這裡,他也像孩子一樣,興奮得跳了起來!

3月9日,日本對中國封門。這是最遲對中國封門的發達國家。表面上看,日本是為了讓東京奧運會順利開展,而實際上是上帝頂起了日本這扇門,使得他的使者通過後,才鬆開肩膀讓閘門落下!這也是對被「捕獲」到河童國的芥川龍之介的應許。

     《河童》這部小說還有很多關於芥川死後重生的中國的預言就不一一在這裡羅列了。

  如有任何感動翻譯成日語或其他語言請聯絡:iscpt@126.com

相關焦點

  • 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集,《羅生門》及其他
    《羅生門》中譯本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一八九二-一九二七)的這部短篇小說集中譯本,收錄有《羅生門》、《鼻子》、《秋》、《南京的基督》、《地獄變》、《河童》、《蜘蛛之絲》、《芋粥》另外,從中不難發現芥川龍之介對西方文學的熟稔。《鼻子》寫禪寺內供的異乎常人的長鼻子,某些角度來看頗具西方現代主義的荒誕色彩,甚至能讓我們想到卡夫卡(只是不可能受其影響),例如對內供因鼻子過長不易於吃飯,需要弟子幫忙等細節描寫。當然,我們更能想到的是,俄羅斯作家果戈理也寫過一篇名為《鼻子》的小說,荒誕感要更加強烈。
  • 經典老電影:《羅生門》一切的起點源於小說家芥川龍之介
    一切的起點:小說家芥川龍之介關於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藪之中〉(1922),有一個非常奇妙的分界點──黑澤明改編的電影《羅生門》(1950)。在那之前與之後,至少在華語世界中,它是以不同的方式被認識的。
  • 《羅生門》:鬼才作家芥川龍之介對人性的叩問
    最聰明的處世術是,既對世俗投以白眼,又與其同流合汙--------芥川龍之介芥川龍之介,被稱為日本鬼才作家,甚至以他的名字命名文學新人獎「芥川賞」。1892年3月1日,他出生在舊曆中的龍年龍月龍時龍日,所以被取名為龍之介。
  • 芥川龍之介,在人性陰暗的地方,發掘出攝人心魄的美
    文/歐陽欣看了黑澤明導演的《羅生門》,感慨於導演將人性剖析得如此明晰,通過對每個人物的刻畫,將人性的自私,貪婪和偽善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不禁毛骨悚然。為此,我又去看了原著作者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集《羅生門》。
  • 這條西湖經典線路 100年前芥川龍之介就走過
    來自各地的遊客,有很多種記錄這座城市模樣的方式,今天,我們要帶你回到100年前,跟著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來一次杭州遊。1921年春天,芥川龍之介開啟了在中國各個城市的「深度遊」,並寫下了《中國遊記》。就在前不久,由松田龍平主演,根據芥川龍之介的《中國遊記》改編的單集日劇特別篇《異鄉人:上海的芥川龍之介》,由日本NHK推出,它講述100年前,作為《大阪每日新聞》特派記者的芥川龍之介,來到上海的所見所聞。你可能不熟悉芥川的作品,但很少有人沒聽說過《羅生門》。
  • 這條遊西湖的經典線路 芥川龍之介100年前就在走了
    來自各地的遊客,有很多種記錄這座城市模樣的方式,今天,我們要帶你回到100年前,跟著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來一次杭州遊。  1921年春天,芥川龍之介開啟了在中國各個城市的「深度遊」,並寫下了《中國遊記》。
  • 茨木童子、芥川龍之介、黑澤明和 「羅生門」究竟有什麼關係?
    羅生門本來是指12世紀時期,日本平安時代的都城平安京的南大門,此門又被稱為羅城門。日本古代的都城是完全仿照我國的長安城而建造的,所以羅生門其實只是一個單純的城門,和我國古代北京城的永定門是一個性質的。相傳日本的著名妖怪茨木童子就住在羅生門上,所以他又被稱為「羅城門之鬼」。
  • 對照老照片,跟著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走一趟百年前遊西湖的經典線路
    來自各地的遊客,有很多種記錄這座城市模樣的方式,今天,我們要帶你回到100年前,跟著一位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來一次杭州遊(直接後拉可看百年前的芥川之旅)。芥川龍之介1921年春天,芥川龍之介開啟了在中國各個城市的「深度遊」,並寫下了《中國遊記》。
  • 1921年芥川龍之介訪華,120天後敗興而歸,遊記裡的中國不堪入目
    作為上個世紀日本著名的作家,芥川龍之介可以說是頗具代表性的人物。由於自小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讓芥川龍之介有了很高的中文修養,在古典小說和詩詞的影響下,芥川龍之介將中國幻想成了一個「文明古國」,可惜一場中國之行,徹底打碎了芥川龍之介的「中國夢」,還讓他寫下了許多「惡評」。
  • 《羅生門》給人們的感觸是什麼
    二、《羅生門》感觸芥川龍之介,是一位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芥川先生的創作既含浪漫,卻又不乏現實主義色彩。《羅生門》便是芥川龍之介以冷峻的眼光看世界的百花眾生相,是當時社會的一塊縮影。羅生門多麼吸引人的名字,乍一看讓人有一種,又或者說是讓人有一種救贖之感。似乎羅生門就是一扇門,門後面是人性的美好。就如同天主教堂裡的告解室,似乎向神闡述了自己的罪過,就能得到救贖一般。
  •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靠拔死人頭髮為生,卻被一個男人扒光衣服
    芥川龍之介這個名字,喜歡文學的童鞋都不陌生,或多或少都讀過他的作品,如《竹林中》、《羅生門》、《蜘蛛之絲》、《鼻》等經典名作。在1915年,芥川龍之介以柳川隆之介的筆名,在《帝國文學》上發表《羅生門》,自此以後,日本文壇就有了他的一席之地,而這時的芥川龍之介才23歲,風華正茂時,成為了日本的一大文學家。芥川龍之介(1892~1927)日本著名作家、小說家,代表作有《羅生門》《竹林中》《鼻子》。
  • 新番:太宰治實錘花心,忍痛離開芥川龍之介,卻被中原中也吐槽
    《文豪與鍊金術師~審判的齒輪~》動畫版,第1集中,太宰治在老師和芥川龍之介之間糾纏不清,第2集,太宰治剛潛入《盛開的櫻花樹林下》就與芥川龍之介走散,剛離開偶像馬上開始撩妹,這就是實錘的花心。芥川龍之介自願留下,並且自願潛書戰鬥,解救其他作者和著作。一開始太宰治也為了芥川龍之介,願意留下,但這個鬼地方除了潛書以外,就只能在龐大的書庫裡待著,周圍除了書和文豪什麼都沒有。太宰治很快就受不了了,他忍痛離開芥川龍之介,立志逃出這個只有書的鬼地方,哪怕是死也比留在這裡強。
  • 《山藥粥》|芥川龍之介對卑從思維諷刺:屈服於實力,順從於施捨
    小說中五品對於山藥粥之態度變化,正是作者芥川龍之介的高明所在,也表現了芥川龍之介對「卑從」思維的辛辣諷刺。1、小人物「五品」的卑微願望:為山藥粥而活,因山藥粥而卑《山藥粥》這個故事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大情節,故事的主角甚至還有些「寒酸」。
  • 閒來無事,推薦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給你
    《羅生門》是一本收納了芥川龍之介許多著名作品的小說集,其中包括了他的成名作,《鼻子》《羅生門》《竹林中》等作品。這個深諳人性的作者,擅長把人性的罪惡剖析得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有人說他是在人性陰暗的地方,發掘出攝人心魄的美。
  • 百年經典《羅生門》探求人生意義與價值必讀,芥川龍之介名篇
    《羅生門》是一本短篇小說集。在日本,「芥川龍之介文學獎」是現代最有權威的文學獎,也是日本文學最高榮譽獎。這個獎項,是本書作者,芥川龍之介去世7年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從中我們便可看出作者在日本文壇的霸主地位。芥川塑有短篇小說「鬼才」之稱,一生著作150餘篇,篇篇經典。
  • 《羅生門》:人性中充盈了「利己主義」,「真相」就變得不再可靠
    文|墨萱薦書序言談起日本文學,芥川龍之介是一個絕對繞不開的名字,他的創作生涯雖然只有不到二十年,作品也以中短篇小說為主,但這絲毫不妨礙他躋身於日本一線作家行列。日本當代最高級別的純文學獎「芥川獎」,就是用他的姓氏命名的。
  • 《羅生門》:所謂善惡,不過是一念之間
    《羅生門》就是這樣一部作品。《羅生門》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1915年創作的短篇小說,情節取材於日本古典故事集《今昔物語》,這本書在由現代出版社平裝出版,是一本非常不錯的作品。讀《羅生門》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作者,芥川龍之介是日本鬼才作家,他1892年出生,在抗日戰爭前10年,自殺身亡。他博聞強識多愁善感,非常喜歡中國文化,作品從來不含蓄,特別喜歡猛烈的直擊人心,一點也不會無病呻吟,作品深受大家喜歡。
  • 文豪與鍊金術師開播4集,出場7位文豪,只有芥川龍之介一個人幹活
    《文豪與鍊金術師~審判的齒輪~》動畫版開播四集,已有七位文豪登場,分別是太宰治、芥川龍之介、中原中也、德田秋聲、島崎藤村、織田作之助、坂口安吾,目前文豪們做過三次任務,但每個任務的主力都是芥川龍之介,好像鍊金術師只給芥川龍之介一個人發工資就夠了!
  • 坂口安吾殺死太宰治的心上人,芥川龍之介補刀:要殉情嗎?
    《盛開的櫻花樹下》被侵蝕時,太宰治還沒有成為潛書者,當時他的《奔跑吧,梅勒斯》正在被侵蝕,太宰治被召喚到書中成為梅勒斯,侵蝕者引導梅勒斯殺死好友,芥川龍之介潛書,將結局引導向正確的方向。芥川龍之介的潛書任務成功了,帶回太宰治,潛入《盛開的櫻花樹下》的織田作之助卻失敗了。
  • 《羅生門》到底在講什麼?
    要說羅生門到底講了什麼,我們最好還是先說說羅生門是什麼吧。《羅生門》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在1915年創作的短篇小說,主要情節取自日本古典故事集《今昔物語》。故事主要講述在一個雨夜。一位武士家奴被主家趕出家門,碰巧在羅生門這個地方看見了一個正在拔死人頭髮的老婦人。這個武士問她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個老婦人卻反駁說,這個死去的年輕婦人生前是捕蛇、殺蛇,將蛇肉曬乾當魚肉買的生意人。我倒不是覺得她做錯了,就好像我一樣,不過都是為了生計而已。這個武士聽了老婦人的辯駁似乎恍然大悟,所以他搶奪了老婦人身上僅有的襤褸之衣來避寒,然後去做了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