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解讀民國封中的郵戳年份

2020-12-14 郵集隊
圖文-麥國培

民國時期的郵戳年份有使用公元與民國紀年兩種,如何區分,見過很多老司機也翻車,更別說新手了。小弟浸淫中國郵史一段時日,得出少少不成熟的經驗,今分享出來,或許可讓新手參考一二,歸納如下:1.使用中文小寫數字者,99.99%為民國紀年,即加上「11」就是公元紀年,如民國「三年」+11=1914年,民國「三十八年」+11=1949年。附圖是康樂郵局的民國「廿五年」+11=1936年。2.使用阿拉伯數字者,特容易搞混,因為有可能是公元紀年,也有可能是民國紀年。但記住一個郵資界限就能輕鬆區分。1945年10月1日前,平信郵資都是X分—X角—2元之間,但10月1日開始,大升為20元。因此,看郵資是20元以下的,基本可以確認為1945年10月1日前,以上的,則是10月1日後。如附圖康樂日戳中為「37」年,郵資「角」單位,則是公元1937年無疑。如郵資是20元以上的,則肯定為民國紀年,例如這個廣州的「36」年戳封,郵資5500元,年份可肯定為民國「36」紀年,加11,即公元1947年。3.年份中「40」年及之後的,一定是公元紀年!因為民國紀年郵戳只用到39年(1950年)!4.外國郵戳不會使用民國紀年。記住以上四點,相信解讀民國封的年份,即會易如反掌,三秒可讓你成為專家。

相關焦點

  • 華郵網大講堂39:清、民郵戳錯日期字釘之迷
    個人也喜歡收集郵戳,特別是普通及自然使用的郵戳,樸實無華,反映了郵政作業的真實過程。在郵戳收集之中,經常能發現一些日期錯誤的郵戳,在清代、民國時期略為少見,到了新中國則是多如牛毛,集不勝集。因此,個人只留意一些清代及民國的此類錯戳,新中國的基本忽略。
  • 郵戳的起源與演變
    郵戳通常是圓形,內容有地名、日期以及時刻。由於此戳的圖案是以英國都鐸王朝薔薇花為基礎的,並具有點象四個箭頭構成的八個尖角的馬爾他騎士十字勳章,故人們稱之為「馬爾他十字郵戳」。這種郵戳只能銷票,不能顯明郵件投遞的時間,地點等等。
  • 紀念郵戳的正確加蓋
    在郵局使用的各種戳記中,有一類帶有紀念文字或圖案的郵戳,專為紀念某一重大節日、重大事件或郵票發行而專門刻制,被稱作紀念郵戳。紀念郵戳相對於郵戳來說,其特殊之處就在於使用期限只有一天,郵戳的字釘是可更換的,紀念郵戳是不能更換日期的。
  • 解讀一件民國實寄封:見證中華郵政拒絕承認外蒙古獨立
    蒙古國5M郵票旁邊銷有民國紀年十六年五月二十二日北京粗腰框式郵戳。信封正面左上角則貼有一枚1923年至1933間發行的北京2版4分橄綠色帆船郵票,並蓋銷一枚北京(甲)1927年5月21日三格式郵戳。在一個信封上出現民國紀年和公元紀年兩種郵戳並存實在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 陳山:一枚經歷民國與洪憲紀年的行動郵局進口郵路封
    本人收集到一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由英國寄中國的信件,因為到達中國的郵寄過程經歷民國和袁世凱的洪憲元年,較有郵史意義,特與郵友共分享。
  • 中國—古巴建交60周年紀念封發行
    外交紀念封準確地記載了中外兩國的國名、國旗、國徽、建交日期,是增進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的使者,是新中國外交成就的歷史見證。幾十種相關國家的文字,反映各國自然、人文特徵的郵票和風格迥異的紀念郵戳,寓政治性、藝術性、知識性於一體。
  • 公曆年份快速查詢幹支方法
    十天幹中以甲為首,十二地支以子為首,天幹和地支組合分別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和甲寅六旬、又稱六甲旬首。公曆年份快速查詢幹支組合方法很多,最常用最簡捷的方法是根據十天幹的順序查詢方法,即將所在年份尾數減三所得餘數就是天幹順序數。
  • 通過信封看歷史:新中國成立後仍在使用的「民國」年號戳
    眾所周知,嵌有「民國」字樣的郵戳主要行用於民初極少數幾個地方,實物極為罕見,是民國郵史或郵戳中的珍品重器。但「民國」年號戳最晚用於何時?相信很難有答案,以下一例,可以破解這個郵史迷團。這是一件「購郵票數目表」,
  • 郵戳圖說二十四節氣
    各個節氣的名稱依次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是將一年中的天文、氣象、物候和農事聯繫起來,成為具有鮮明中國特點的農事歷,是古代農事活動的主要依據,至今在農業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 封戳探尋兵家必爭之要塞——博克圖
    封背貼民國帆船郵票棕黃色1分一枚、綠色4分兩枚,符合當時國內各局互寄掛號郵資9分(信函4分+掛號5分=9分),銷9月25日博克圖英漢腰鼓式日戳、9月26日哈爾濱實線三格式中轉戳,貼掛號殘條。因此時中華郵政不承認偽滿洲國郵資,故經山海關郵局中轉時郵票國名及郵戳偽滿洲國年份處用毛筆塗黑。封面再分別蓋臨榆大型欠資戳、「此件系本局承轉所有無效郵票表示之郵資均由本局賠繳山海關匯通轉遞局印」紫色豎條副戳和興安鏟去「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博克圖實線三格全漢文到達戳。
  • 從民國才女的30封私密書信中,還原一位你不知道的真實人生
    最近看了林徽因的30封私密書信,對她更是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她不僅在中國建築事業上有著傑出貢獻,而且個性上有血有肉,心情有高有低的;及其能吃苦,又能在困頓中找到樂趣。或許過去人們只是將一腔熱血簡化成一股一段曖昧不明的風月往事。如此也更符合一些人對民國女子的幻想和被娛樂消費。那社會對林徽因的淺薄解讀何嘗不是一個時代對另一個時代的誤讀呢?
  • 實寄封的封、票、戳、籤初探
    但是,集郵者在集郵研究中,應該有選擇地收集哪些實寄封呢?首先,要看其是否符合當時的郵資標準。其次,注重收集某一郵政時期的實寄封;如普通舊信封印有毛主席像、語錄、歌曲及名人手寫封等文字,這是郵政史實的反映,也是實寄封自然的表現。第三,注重收集各種特殊的實寄封,對於研究郵票、郵戳、籤條等,都具有很高的價值。郵票的基本屬性是郵資憑證,郵票發行最主要的目的是滿足郵政業務的需要。
  • 清大通郵界總局成立年份之考辯
    在眾說紛紜中,還存在著無總局之說。此論始出於《安徽集郵史》。文獻在「安徽的近代郵政」篇中,對有關大通郵界總局之記載為「1899年,為適應郵政由沿江向內地拓展的需要,在安徽大通、安慶兩地又設郵局」。「1904年10月1日,鑑於郵政已向安徽邊遠地區擴展,大通郵局改為副總局,大通被劃為副郵界」。《安徽集郵史》,成書於2001年,印量雖為1000冊。
  • 餘姚五十年代《餘姚龍坑村》雙掛號封
    我的收藏中有一枚信封比較特殊,沒有收信人地址,也沒有落地郵戳,但這封信是實寄過的,而且還是雙掛號信。
  • 「牛票」來了 郵迷排隊蓋彩色郵戳
    在現場,南京首臺彩色郵資機戳也投入使用,第一次蓋上彩色郵戳,吸引了全南京不少郵迷來到現場。「以前的郵資機戳都是黑白的,而且基本固定樣式,這臺設備是南京郵政首次使用,今天能蓋的戳是一個彩色的牛的造型,非常有意義。」郵迷倪先生告訴記者,由於這臺設備當天只在牛首山景區使用,不少郵迷特地趕來,買了景區門票到山上的活動現場來蓋戳。
  • 香港推出巴士特別郵票 首日封蓋彩色郵戳(圖)
    香港推出巴士特別郵票 首日封蓋彩色郵戳(圖)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新網9月24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巴士歷史悠久,是香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香港郵政為見證香港巴士發展歲月,將於24日發行「香港巴士」特別郵票,當中面值20元(港幣 下同)的小型張可從不同角度,看到3款巴士在白晝、黃昏和黑夜的維港景色下的英姿,同時亦首次銷售以彩色郵戳蓋銷的首日封。
  • 1948年10月30日經汽車郵局寄發的南京本埠雙掛號封
    封上加蓋使用的南京汽車郵局郵戳,正是民國後期實行郵政改良運動的產物。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百廢待興,百業待舉。1946年,為儘快恢復在戰爭中被破壞的各項郵政設施,加快郵件傳遞速度,方便距郵局較遠之各機關單位及公眾交寄郵件,中華郵政總局提出快捷、安全、普及、服務四大奮鬥目標。為加快郵件傳遞速度,特設立趕班信筒、開辦示範郵局、例假郵局、通宵郵局,試行投遞區編號,減少郵遞時間,力求南京信件當日投出以方便公眾。
  • 庚子送福 鼠兆豐年—山東郵政推出《庚子年春節拜年紀念郵戳》
    東營的庚子年春節拜年紀念郵戳圖案,鼠字、鼠圖均選自東營市博物館十二生肖石雕「子鼠」煙臺的庚子年春節拜年紀念郵戳圖案,鼠圖為煙臺市博物館藏清代紅木「簸箕鼠」,鼠字為「甲骨文之父」王懿榮玄孫王滋麟的甲骨文。
  • 手繪封:愛在鳥語花香處
    在這個充滿愛與希望的日子裡,讓我們隨著手繪封來了解南疆的風土人情吧!圖:加蓋情人節2021.2.14日期的玫瑰手繪封每年春季,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奧依託格拉克鄉,紅的、紫的玫瑰競相盛開,像是一片激情燃燒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