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疫情當中,全球經濟受影響,大批民眾失業。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觀光產業遭受了不小的打擊。目前,有消息稱,臺灣地區的許多觀光產業受挫,與旅遊相關的店鋪紛紛倒閉,而背後的原因是民進黨當局的「臺獨」鬥爭。
民進黨當局鬥爭波及民眾
根據11月18日中國臺灣網的相關信息稱,臺灣地區與大陸的矛盾持續上升,關係急劇惡化。自民進黨當局上臺之後,各種「臺獨」動作不斷,一再挑戰大陸的底線,導致原本平穩的臺海局勢兇變。大陸遊客減少,臺灣地區的觀光產業受挫。
而民進黨當局為了安撫人心,一方面實施「新南向政策」增加旅客人數,另一方面對一些業者進行補助計劃。但顯然,民進黨實施的政策並沒有起到作用,旅遊產業相關的店鋪接連倒閉。近年來,臺灣地區的經濟也不怎麼景氣,加上「勞基法修改」、軍公教年金改革等因素,大部分民眾的收入受到影響,消費自然也就減少。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民進黨當局把重心放在搞政治內鬥、搞「臺獨」上,令臺灣經濟受損,人民生活受害。不僅如此,11月15日,隨著RCEP的正式籤署,這包含15個經濟體的區域協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有島內學者指出,這宣告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浪潮中,臺灣地區被進一步邊緣化的時代到來。臺商將來只有三條路可走:一是關廠,二是出走,最後一條突圍辦法是憑藉科技創新創造不可被取代的價值,但民進黨當局能辦得到嗎?
臺多家夜市陸續倒閉
眾所周知,臺灣地區和大陸近幾年的關係是降到了最低點,兩岸矛盾也是加劇升級,這讓兩岸關係更加緊張。不過,雖然臺灣地區和大陸的矛盾不斷,但並不影響兩岸人民互相交流,兩岸每年互相來往的遊客很多。
在臺灣地區,大陸遊客去旅遊都會去臺灣地區的夜市,其中臺北士林夜市是不少大陸遊客必逛的夜市之一。不過,據臺灣媒體報導,目前許多商店接連倒閉,繼六合夜市、新崛江商圈爆倒店潮後,高雄凱旋夜市也是冷冷清清。
連已有40年歷史的高雄瑞北夜市,也因違反「高雄市攤販臨時集中場管理自治條例」,在11月11日熄燈。士林夜市已有百年歷史,全盛時店家、攤販達2700多家,假日觀光一天更可突破10萬人,曾經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現如今,冷清慘澹,到處都是出租廣告牌。
士林夜市變成如今這幅景象,其原因還是因為有不少的商販哄抬價格,負面影響加重。今年的疫情也使遊客減少,相關產業被迫停止運營,遭受到了不小的損失。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資訊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信息參考來源:中國臺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