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拼臺獨」害苦了臺灣民眾,多家夜市出現集體倒閉!

2020-12-14 海峽資訊V

在今年疫情當中,全球經濟受影響,大批民眾失業。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觀光產業遭受了不小的打擊。目前,有消息稱,臺灣地區的許多觀光產業受挫,與旅遊相關的店鋪紛紛倒閉,而背後的原因是民進黨當局的「臺獨」鬥爭。

民進黨當局鬥爭波及民眾

根據11月18日中國臺灣網的相關信息稱,臺灣地區與大陸的矛盾持續上升,關係急劇惡化。自民進黨當局上臺之後,各種「臺獨」動作不斷,一再挑戰大陸的底線,導致原本平穩的臺海局勢兇變。大陸遊客減少,臺灣地區的觀光產業受挫。

而民進黨當局為了安撫人心,一方面實施「新南向政策」增加旅客人數,另一方面對一些業者進行補助計劃。但顯然,民進黨實施的政策並沒有起到作用,旅遊產業相關的店鋪接連倒閉。近年來,臺灣地區的經濟也不怎麼景氣,加上「勞基法修改」、軍公教年金改革等因素,大部分民眾的收入受到影響,消費自然也就減少。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民進黨當局把重心放在搞政治內鬥、搞「臺獨」上,令臺灣經濟受損,人民生活受害。不僅如此,11月15日,隨著RCEP的正式籤署,這包含15個經濟體的區域協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有島內學者指出,這宣告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浪潮中,臺灣地區被進一步邊緣化的時代到來。臺商將來只有三條路可走:一是關廠,二是出走,最後一條突圍辦法是憑藉科技創新創造不可被取代的價值,但民進黨當局能辦得到嗎?

臺多家夜市陸續倒閉

眾所周知,臺灣地區和大陸近幾年的關係是降到了最低點,兩岸矛盾也是加劇升級,這讓兩岸關係更加緊張。不過,雖然臺灣地區和大陸的矛盾不斷,但並不影響兩岸人民互相交流,兩岸每年互相來往的遊客很多。

在臺灣地區,大陸遊客去旅遊都會去臺灣地區的夜市,其中臺北士林夜市是不少大陸遊客必逛的夜市之一。不過,據臺灣媒體報導,目前許多商店接連倒閉,繼六合夜市、新崛江商圈爆倒店潮後,高雄凱旋夜市也是冷冷清清。

連已有40年歷史的高雄瑞北夜市,也因違反「高雄市攤販臨時集中場管理自治條例」,在11月11日熄燈。士林夜市已有百年歷史,全盛時店家、攤販達2700多家,假日觀光一天更可突破10萬人,曾經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現如今,冷清慘澹,到處都是出租廣告牌。

士林夜市變成如今這幅景象,其原因還是因為有不少的商販哄抬價格,負面影響加重。今年的疫情也使遊客減少,相關產業被迫停止運營,遭受到了不小的損失。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資訊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信息參考來源:中國臺灣網。

相關焦點

  • 沒了「兩岸一家親」,誰還買臺灣水果?民進黨當局叫囂,害苦臺農
    儘管近期兩岸關係緊張升溫,但民進黨當局卻一再挑釁大陸底線,不僅一再阻撓兩岸同胞進行文化交流,禁止臺商到大陸投資,更是妄圖依靠美國的力量,以武力抗拒統一。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率先從疫情中恢復,有臺灣網友發現,沒了「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兩岸一家親」,大陸消費者對臺灣農產品的熱情在下降。
  • 民進黨打「恐中牌」為他們帶來勝利?臺灣民眾又得「苦」四年
    從蔡英文獲得任職資格以來的所作所為來看,臺灣民眾的生活將會進入更大的痛苦之中。而在這一次的選舉當中,大家為了爭取選票,可以說是各出奇招,有相關人士揭露民進黨打"恐中牌"為他們帶來勝利?臺灣民眾又得"苦"四年。
  • 民進黨「恐中牌」帶來勝利!但有蔡英文,臺灣民眾日子將不好過
    蔡英文一直所支持的臺獨政策,無疑大大加劇了兩岸之間關係的惡化,自然讓島內的經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所以可以看到許多公司倒閉關門或者出現大量裁員的情況。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呢,那就是民進黨的重心並不在發展臺灣經濟上面,反而非常重視所謂的政治化。
  • 綜述:「臺獨」戲碼連連 臺灣輿論如何看?
    綜述:「臺獨」戲碼連連 臺灣輿論如何看?  新華社臺北4月11日電(記者陳鍵興 石龍洪 賈釗)近來「臺獨」戲碼連連,令島內社會深感憂慮,主流輿論和各界人士紛紛表達觀點,揭露「臺獨之謊」與「臺獨之害」。
  • 「提升臺灣的國際能見度」?民進黨當局別做夢了!
    改「護照」花公帑當然要「師出有名」,民進黨當局給出的理由就是要強化「臺灣元素」,「讓國際人士更清楚看見臺灣。」蔡英文毫不隱晦地表示,「我們就是臺灣人,就這個意思」,「獨」心昭然若揭。有深綠人士明確表示,這是漸進邁向所謂正常「國家」的一步,可謂不打自招。臺灣是地名。可有人就是深中「臺獨」的毒,從眼裡到心裡非把祖國寶島的土地幻想成一個「國家」。
  • 蔡英文不斷勾結美國,把臺灣民眾當「臺獨」犧牲品,馬英九怒斥
    馬英九對此回擊蔡英文,這樣只會讓臺灣民眾成為蔡英文"臺獨"犧牲品。北京教授評論馬英九言論馬英九指出蔡英文的這種做法只會給兩岸之間造成戰爭和衝突,他們這樣做只會使臺灣民眾利益受到更大的損害,從這裡就能看出馬英九一向積極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
  • 臺灣不能參加WHA,民進黨當局能怪誰?
    估計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內心五味雜陳。在全球抗擊疫情的大背景下,他們自認為風來了,為了能參加今年的WHA,可謂絞盡腦汁。一方面,民進黨當局把參與WHA作為「以疫謀獨」的手段,並借勢搞「法理臺獨」,否認聯大2758號決議和世衛大會25.1號決議內容,妄稱這些決議「與臺灣沒有關係」。另一方面,他們又挾洋自重,緊緊抱住美國大腿,妄圖增加參與WHA的可能性。
  • 為了讓臺灣民眾「試毒」,民進黨當局左右開弓
    距離臺灣地區開放進口美國含瘦肉精的豬肉的時間已經不足兩周,民進黨當局仍不遺餘力地促進臺灣民眾對於含瘦肉精的豬肉的接納,不斷突破底線放棄原則,呼籲臺灣民眾在新年吃上「毒豬肉」。不擇手段雖然民進黨當局一直持續高壓和限制態度,要求醫院和衛生部門減少對於瘦肉精的有害宣傳,但還是有很多的有志之士不斷呼籲,要限制含瘦肉精食品的進口。蘇偉碩就是其中一員,他持續關注了12年的「萊劑」肉品,多次在網上發表有關「萊劑」有害性的文章。但是近日,醫師蘇偉碩卻被警方「查水錶」,消息一經傳出,就引起臺灣島內輿論一片譁然。
  • 民進黨當局叫囂「臺灣已獨立」,大陸「武統」臺灣機會大嗎?
    大陸網民「武統」思想出於無奈而自從民進黨當局上臺執政以後,他們大肆宣揚「臺獨」理論,在重大問題上不斷挑釁大陸,觸犯了中國大陸一貫堅持的一個中國的基本原則,使兩岸關係逐漸疏遠,經濟往來的頻率也大幅度下降。
  • 民進黨當局出賣臺灣民眾,金門議員高喊「靠向大陸」
    金門縣議員、農會理事長蔡水遊怒斥民進黨當局無法無天,出賣民眾利益,不如金門縣乾脆「靠向大陸」。1月1日,含瘦肉精的美豬正式進口臺灣地區。民進黨當局說得好聽,一邊講與美國的「貿易協定」,另一邊又講所謂國際空間。但事實是,為了謀求其政治私利,臺灣民眾的健康已經被民進黨當局出賣。
  • 蔡當局強行開放美「萊豬」臺灣百姓好苦奈!
    11月22日下午,臺灣40多個民間團體,逾6萬人穿黑衣,在臺北舉行的「秋鬥」大遊行,訴求「反毒豬、反雙標、反黨國」,包括勞工、環保、食安、土地正義、言論自由等議題,向民進黨當局抗議。這是蔡英文連任後,臺灣民間團體、政黨首度集結史上最大規模的「秋鬥」抗議活動,表達了臺灣民眾對民進黨當局鴨霸百姓的強烈憤怒。
  • 民進黨當局把「護照」中「臺灣」字體放再大,也無法改變一個事實
    【兩岸快評第921期】為了提高所謂的「臺灣辨識度」,民進黨當局9月2日在所謂新版「護照」上再次搞起「去中國化」的小動作,方法是把封面上的英文書寫「TAIWAN」的字樣放大。眾所周知,國際社會普遍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並以此來處理涉臺事務。
  • 標識「中國臺灣」就禁賣,民進黨當局何苦自廢經濟?
    編輯:晨星自從蔡英文上臺以來,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就很不景氣,他和民進黨當局的做法,讓「臺獨」勢力更為猖狂,但卻讓臺灣民眾飽受苦難,不僅在島內製造恐慌情緒,讓民眾的精神處於緊張的狀態,同時也因為種種不當措施使得臺灣民眾失去泛濫,生活水平下降很多。
  • 民進黨當局新「護照「放大「臺灣「,臺媒警告:「踩紅線...
    國民黨政策會專員呂謦煒發文諷刺稱:「『臺灣國』不存在……民進黨『臺獨』獨不了,就搞小動作。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2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強調,不管臺灣民進黨當局搞什麼小動作,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個事實是不會改變的。臺當局宣稱「凸顯臺灣」臺灣「行政院」2日上午舉行記者會公布了新版「中華民國護照」。
  • 果然,民進黨當局的「仇中牌」不靈了
    撰文:小埋民進黨當局今年在島內的「施政滿意度」極低,究其原因同民進黨當局拒絕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以及對兩岸正常交流百般阻撓有關。蔡英文如今的舉措與她上任前許下的「承諾」背道而馳。曾有媒體指出:「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
  • 臺灣靠誰推動經濟?民進黨當局難道心裡沒數?
    編輯:初陽自從蔡英文上臺以來,她的種種作為都在將臺灣推向更糟糕的境地,從經濟上來說,蔡英文執政以來,臺灣地區就已經出現的經濟倒退,甚至多個地方都出現了負債的情況,但是最終卻需要臺灣民眾來買單。很多人都在擔心著臺灣的未來,可能不僅會面臨經濟崩潰的問題,還會被推向戰火的邊緣。臺灣靠誰推動經濟?民進黨當局難道心裡沒數?
  • ...兩岸年度漢字揭曉,民進黨當局不斷秀下限,「悶」了多少臺灣人...
    回看今年兩岸情勢,「悶」字確能恰如其分反映兩岸民眾尤其是臺灣民眾的心情。一年來,民進黨當局借疫謀「獨」,倚美謀「獨」,肆意破壞兩岸關係,更在島內實行高壓統治,隻手遮天,為所欲為,「綠色恐怖」瀰漫全臺,反對者或敢怒不敢言,或伸冤無處,或發聲即遭打壓,或抗議而毫無效用,怎不叫人悶煞?
  • 民進黨當局「斷路築牆」為哪般?
    民進黨當局則「挾洋自重」,以「倚美抗中」迎合美國的「反中抗中」,哪怕犧牲2300萬臺灣民眾的實際利益也在所不惜。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 7 月,民進黨當局通訊傳播事業的主管部門通過了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相關辦法草案,納管境內外 的OTT 從業者。當時,這一辦法就被認為是針對大陸的 OTT 從業者,因此,臺灣輿論稱之為「愛奇藝、騰訊條款」。
  • 民進黨當局妄想走「臺獨」之路,洪秀柱表態:未來定是國家統一
    崛起中國作者:滕飛崛起中國編輯:淺夢對於一直沒能實現統一,我們都倍感遺憾,但對於「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一事實,是不容許任何外部勢力去幹預改變的,更不是民進黨當局可以用「臺獨」自疫情發生後,民進黨當局就開始蠢蠢欲動,想要藉助疫情來謀取他們的「臺獨」之路。而他們這樣的想法,也吸引了那些一直想要阻礙中國發展的西方勢力的關注。比如美國對民進黨當局的這種做法,就表示堅定的支持。其實,這也是美國一直以來的心願,他們屢次做出危險舉動,就是想要藉助港臺問題作為突破口,藉機參與中國內政。
  • 民進黨當局的「媚美」行為造成臺灣防疫破口,受害的卻是臺灣民眾
    臺灣從3月19日起,開始限制非臺籍人士入境,這也掀起了新一波返臺高峰。對此,民進黨民代王定宇在臉書上發文,聲稱臺灣第一波防疫本來「守很好」,但是這幾天確診都跟出境旅遊有關:「這個破口是某些臺灣人自己弄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