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州老照片:1921年日本人鏡頭裡的韓山和韓文公祠

2021-01-19 網易

2020-11-08 07:32:53 來源: 把星星藏你眼裡

舉報

  更多全國各地老照片,盡在右上角關注!

  韓山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城東,瀕臨韓江。舊名東山、雙旌山。頂上有三座山峰形似筆架,故又被稱作筆架山。在宋時,人們在山麓之上建韓文公祠,以紀念韓愈對潮州的「開化」之功。

  本組圖片由日本人拍攝於1921年,從中我們可以了解近百年前潮州的舊貌。

  

  韓山全景

  

  潮州城景觀

  潮州城與韓山隔韓江而望,可以看到當年的潮州城民居建築鱗次櫛比,已經相當繁華。

  

  韓山之上的韓文公祠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韓愈為勸阻憲宗奉迎佛骨,寫下奏表《諫迎佛骨》,結果不但沒能阻止,還差點被殺,後被貶到潮州。

  

  韓文公祠內的功不在禹下碑

  韓愈只在潮州呆了八個月,期間他大力辦學、振興文教,成效斐然, 使潮州這個曾經的蠻夷之地變成了「海濱鄒魯」。

  

  韓文公祠的拜殿

  潮州在唐朝時只出過三個進士,但至南宋時,登第進士激增至一百七十多名,韓愈當年的「開化」功不可沒。因此才有「貶潮方八月,江山盡姓韓」一說,潮州的河被稱為「韓江」,潮州的山被叫做「韓山」。

  

  韓文公祠正殿

  

  正殿內的韓文公像

  韓愈是河南河陽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韓柳」與歐陽修、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潮州昌黎伯韓文公廟碑

  唐伯虎的好朋友,明代詩人祝枝山曾寫過一首《潮州韓文公廟》:一世北鬥望,千秋南海濱。文章傳絕聖,政事澤時人。 姓作兒童字,心將動植馴。佛靈能有禍,終不下臣身。

  

  韓文公祠附近的惠潮嘉師範學堂

  這座學堂為韓山師範學院前身,創立於清光緒廿九年(1903年),其歷史可追溯到建於宋元祐五年(1090年)的韓山書院。

  

  師範學堂內收藏的《白鸚鵡賦》碑

  《白鸚鵡賦》碑系由清代潮州知府龍為霖於雍正十二年(1734)主持摹刻。有專家認定為韓文公手跡。日寇佔領潮州時,曾將該碑卸下企圖偷運回國,後因故未得逞。抗戰勝利後被鑲入西湖景韓亭正壁。

  感謝您的閱讀和支持!更多全國各地老照片,盡在右上角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樟林荖巷的韓文公祠
    歷史上,國內建有祭祀和紀念韓愈廟宇的地方主要有三處,一是韓愈的家鄉河南孟州,一是韓愈曾任刺史的廣東潮州,還有就是與韓愈的郡望「名同而地異」的河北昌黎。而廣東汕頭也有一座韓文公祠,則鮮為人知,那就是位于澄海樟林荖巷的韓文公祠。潮州韓文公祠雄偉壯觀,是與韓愈「治潮才八月,山水盡姓韓」的豐功偉績有關,而樟林荖巷的韓文公祠雖然規模較小,屬於「袖珍式」,卻與荖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喜訊】樟林荖巷的韓文公祠即將舉行開光盛典
    歷史上,國內建有祭祀和紀念韓愈廟宇的地方主要有三處,一是韓愈的家鄉河南孟州,一是韓愈曾任刺史的廣東潮州,還有就是與韓愈的郡望「名同而地異」的河北昌黎。而廣東汕頭也有一座韓文公祠,則鮮為人知,那就是位于澄海樟林荖巷的韓文公祠。潮州韓文公祠雄偉壯觀,是與韓愈「治潮才八月,山水盡姓韓」的豐功偉績有關,而樟林荖巷的韓文公祠雖然規模較小,屬於「袖珍式」,卻與荖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800年韓山書院迎「重光」 丘逢甲曾在此講學(圖)
    其中,韓山書院是如今的潮汕乃至嶺東地區最早的書院,也是據可查資料顯示為繼東莞的力瀛書院之後廣東古代的第二間書院。  韓山書院在1903年改制改名為「惠潮嘉師範學堂」,後來再幾經更名,最後成了今天的韓山師範學院——這所坐落在韓江畔、韓山上、韓文公祠邊的高等學府,於百餘年後,提倡並推動「重光」了韓山書院。
  • 潮州韓文公廟碑
    所以在天上就成為星宿,在地下就化為河川山嶽;在陰間就成為鬼神,在陽世便又成為人。這個道理十分平常,不值得奇怪的。  自從東漢以來,儒道淪喪,文風敗壞,佛、道等邪說一齊出現。經歷了唐代貞觀、開元的興盛時期,依靠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璟等名臣輔佐,還不能挽救。只有韓文公從普通人裡崛起,在談笑風生中指揮古文運動,天下人紛紛傾倒追隨他,使思想和文風又回到正路上來,到現在已經有三百年左右了。
  • 遊潮州,你去過哪些景點
    潮州城歷史上是粵東的政治中心,州、路、府治所在,達官明吏多集於此,潮州還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特別是廣濟橋、韓文公祠、牌坊街等一批全國著名景區景點和特色旅遊休閒街區。濱江長廊一面是韓江,另一面就是潮州古城牆最熱鬧的地方在廣濟樓和廣濟橋一帶,遊人較多,兩岸景色優美,還有很多人在那裡釣魚,悠閒自在,對岸有韓愈紀念館,廣濟橋仿佛靜臥在江中。
  • 區尾省角的潮州,潮文化來了,把袖子擼起來!
    此文暫且以一個外省北方人視角看,我們平時說廣東東邊的潮汕三市屬於省尾國角地區,其實潮州也算是粵東地區的區尾省角。 自唐朝到清末,潮州府下的古海陽(潮州市)一直都是廣東境內除廣州之外第二大城市,比如下圖中,清代進士數量常年居廣東第二,遠超第三的嘉應州(梅州市)。 圖示的韓江之名,也大有來頭,刷新以為中原及蘇杭地區所認為的嶺南煙瘴之地印象。韓江實為唐代文學家韓愈到潮州赴任,以此命名紀念,韓山及韓文公祠也是同樣的道理。
  • 蘇軾 潮州韓文公廟碑
    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嶽,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並起。歷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
  • 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蘇軾的《潮州韓文公廟碑》碑文高度頌揚了韓愈的道德、文章和政績,並具體描述了潮州人民對韓愈的崇敬懷念之情。
  • 中國美麗古鎮--廣東潮州古城
    潮州的先民屬閩族和閩越族。自秦漢以後,中原漢族後裔大部分從閩南的莆田遷入潮州。潮汕為閩越地,自秦漢 為了削弱閩越,將閩越拆分,潮州劃給南越,北宋地理全書 《輿地廣記》則記載潮州為閩地。明代官方典籍《永樂大典•風俗形勝》:「潮州府隸於廣,實閩越地,其語言嗜欲,與福建之下四府頗類, 廣、惠、梅、循操土音以與語,則大半不能譯,惟惠之海豐與潮為近,語音不殊,至潮、梅之間,其聲習俗又與梅陽之人等 。
  • 廣東潮州這四所重點高中,教學設備先進,教學設施齊全!
    潮州是廣東省轄地級市,是廣東省政府批覆確定的廣東省東部門戶城市,截至2018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瓷都。潮州地勢北高南低,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境內擁有廣濟橋、韓文公祠、牌坊街等一批全國著名景點。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廣東潮州的一些重點高中吧!
  • 潮州,你為什麼這麼「潮」?
    新華社記者 洪澤華 攝潮州木雕——又稱金漆木雕以多層次的鏤通雕技法和金漆裝飾手法著稱作品題材豐富,主要用於建築物、家具裝飾、佛器、擺件等贏得潮州百姓愛戴潮州人感念其功將鱷溪稱作「韓江」,將筆架山稱作「韓山」建韓文公祠以祭祀故有「八月居潮萬古名」「贏得江山皆姓韓」之說
  • 「潮州古城」獲評十大「廣東攝影目的地」!
    、潮劇、潮州音樂、潮州工藝、潮州菜和潮州工夫茶等為代表的潮州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底蘊深厚;  這裡是潮州古城,她是廣東文物古蹟薈萃之地,古城文物古蹟眾多,建築遺存古色古香,民居民宿儒雅閒適,名門望族宗祠遍布,擁有廣濟橋、韓文公祠、龍湖古寨、己略黃公祠等各類文物保護單位700多處,潮州古城保護完整,彌足珍貴,實屬難得。
  • 日本人鏡頭下1981年的老照片,網友真懷念那時候的鄰裡關係
    日本人鏡頭下1981年的老照片:在當時,打撞球可是一件挺新鮮的事兒,很多人好奇的在旁邊圍觀呢! 日本人鏡頭下1981年的老照片:在過去那個年代,有些生活好一點兒的地方,人們早上都會起來鍛鍊身體,就和現在的廣場舞差不多。
  • 廣東潮州這四所重點高中,教學設備先進,學校環境宜人!
    潮州是廣東省轄地級市,是廣東省政府批覆確定的廣東省東部門戶城市,截至2018年,潮州地勢北高南低,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境內擁有廣濟橋、韓文公祠、牌坊街等一批全國著名景點。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廣東潮州的一些重點高中吧!廣東潮州這四所重點高中,教學設備先進,學校環境宜人!
  • 盤點廣東十三大祠堂
    2、潮州市韓文公祠韓文公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的祠廟。位於城區東面的韓江東岸、筆架山中峰「雙旌石」下。筆架山或稱東山,又因韓愈而稱韓山。韓祠主體建築分前後二進,古樸典雅,肅穆端莊。祠內梁間遍掛名家題寫匾額,沿壁則環列歷代碑刻40面,其中不乏書法珍品和研究專訪文史的珍貴資料。
  • 潮州為什麼這麼「潮」?中秋國慶長假期間 接待遊客近200萬人次
    新華社記者 洪澤華 攝潮州木雕——又稱金漆木雕以多層次的鏤通雕技法和金漆裝飾手法著稱作品題材豐富,主要用於建築物、家具裝飾、佛器、擺件等傳道起文,復興州學驅除鱷害,造福農桑贏得潮州百姓愛戴潮州人感念其功將鱷溪稱作「韓江」,將筆架山稱作「韓山」建韓文公祠以祭祀
  • 鄉土故事知多少‖從樟林荖巷韓文公祠到荖花物食叫㗺奅
    《中國紀遊》一書記載「韓祠綠野」《樟林古港》一書記載原稱韓文公廟10年前韓文公祠內外環境廣東多蔞園,本縣樟林所產的勝於全省。根香、葉尖,味辛而微甜。用火將葉炙幹或收藏起來,可以運至遠方。考查《廣東通志》只載番禺、新興、陽春的蔞,而沒有談到樟林。其實樟林的蔞遠勝番禺、陽春等地。     古時檳榔與荖葉同吃,吃檳榔也稱吃荖,而荖葉也稱檳榔。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對荖葉與檳榔關係就有詳細的介紹:「凡食檳榔,必以蔞葉為佐。……凡食檳榔,以汁紅為尚,然汁不可吐,吐則無餘甘。
  • 《今日廣東·鄉音》——醃製橄欖糝
    《今日廣東·鄉音》——醃製橄欖糝金羊網  作者:□六二  2021-01-03 逢年過節或周末,外婆還會做一些家鄉小吃,如糕燒紅薯、鼠殼粿、紅桃粿、年糕和鴨母捻(潮語、潮汕湯圓)等給我們解饞。
  • 在廣東潮汕的這個景點,歷史悠久,很多人還不知道
    廣東潮州市,千年古城,位於韓江中下遊,這裡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旅遊業發達。在廣東潮汕的這個景點,歷史悠久,很多人還不知道,就是位於潮州市的----韓文公祠。韓文公祠,莊嚴大方,位於城區東面的韓江東岸,這裡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環境優雅。據說以前,韓愈在潮州當刺史時,幫潮州當地除掉了害人的鱷魚,有號召人民開墾造田,興辦學院,對潮州有很大的建樹,受到了潮州人的愛戴,潮汕人稱他為「韓文公」。時至今日,在潮州還流傳著先人韓愈的故事。
  • 廣東,不止有珠三角
    你對廣東有多了解?是高樓林立的都市是丘陵連綿的南嶺還是可能聽不懂的粵語說起廣東,你的腦海裡會有怎樣一幅畫面?韓愈的地位甚至比孔子還要高今天的潮州城內至今還留有不少和韓愈有關的建築東郊的筆架山又名韓山寒山腳下是寬闊的韓江……但最能體現潮州人「韓愈情節」的地方莫過於坐落在韓山韓水之間古亭橡木舊址之上的韓文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