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組拍攝使我產生的思考:
騎士精神也是一種貴族精神,是自由意志和契約精神的一種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士"族就是貴族階層一群人,他們是社會道德的和貴族價值的捍衛者。 在我們營造的語境中,一提到貴族這個詞,會下意識的聯想的窮奢極欲、腐朽不堪、為富不仁,但這只是一種非常狹隘的想法,或者是周遭環境造成的價值畸形。縱觀歷史,會發現士族(貴族)卻是社會向文明發展的中堅力量,是文明生活的倡導者引領者。
士族階層堅守自己的生活原則,這與富貴無關,韓信窮困潦倒可以忍辱負重,田橫壯別五百士堅守忠義,還有文天祥、嶽飛、辛棄疾、林則徐太多的士族代表來捍衛這個社會的文明,他們或者捨生取義或者奮筆疾書,在各個領域堅守自己的道德準則。電影《老炮》便是士族精神的一種歌頌。
文有文士、武有武士,他們都是人類社會的佼佼者。騎士也是一種"士",放蕩不羈的表象下隱藏著那種自由意志和俠義精神,光明磊落頂天立地。騎士的符號便是駿馬,就是如同文武士的佩劍。
馬之所以高貴不單單是外形的俊美,而且是千年來貴族們賦予這種動物的精神氣質。馬的可愛還體現於千年來與人形成的默契,這種默契或者心靈感應是經過上千年所形成的。徐悲鴻筆下的馬與唐代繪畫中的馬截然不同,瘦骨嶙峋稜角分明,但卻精神矍鑠堅定不屈。這正是藝術家利用馬的符號來體現中華民族的貴族精神。
之所以堅守著高貴的價值,在這個群體中形成獨特的價值品味。其實這個社會的品味是由士族階層所主導和引領的。他們更關注於生活方式,產品背後的精神,他們有獨立的價值體系和審美體系,而不盲目的屈從於品牌力。
今天太多的倡導斷舍離、自由意志、匠人精神林林總總的生活價值,但是卻很少聽到一種叫做"契約精神"的倡導。這真的是社會中最為珍貴和稀缺的品質和價值。《論語》中講"人無信而不立,業無信則不興,國無信則衰"。
這種信是體現於合同之外的東西,是一種高貴的道德準則,如同信仰一般。之所以有信人們的溝通才變得簡單,生意才做的順暢,這是士的根本。康德說:"有兩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覺神奇,心中也愈充滿敬畏,那就是我頭頂上的星空與我內心的道德準則"。請問這些認為自己是"貴族"的朋友,你們真的具備貴族精神麼?
感謝場地支持北京寶利馬術俱樂部的支持,特別是楊總的熱情招待和配合。那裡的多樣的駿馬讓我著迷,使得圖片充滿靈性。還要感謝我的好兄弟非常帥氣的青年演員王潼老師,以及8848手機的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