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0日電 近日,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林群專程到訪猿輔導,出席了專場分享會,為猿輔導數學教學教研團隊帶來數學家的深度思考,以及他在長年數學科研和數學教育中積累的感悟、心得,同時也暢聊了很多關於深奧數學世界的有趣想法。
林群院士是中國在泛函分析、計算數學研究領域內的著名科學家,也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弟子陳景潤先生的生前好友。身為中科院院士的他,因主動接受了一名中學生來修改他的文章,被人親切地稱為「微積分爺爺」。
在參觀公司時,林群院士仔細走過每一間小教室,觀摩老師在線講課,看著老師們對著手機、平板電腦給全國各地的學生講解數學知識時,林老感慨到:「這裡讓我印象深刻,這樣的課堂真好。」
談到當下火熱的線上教育時林群院士表示,對於教育,科技創造和普及傳播同等重要,沒有傳播喚起不了大眾的熱情,大眾沒有熱情培養不出精英。「在線教育更充分的實現了知識的傳播和科學的普及,我聽說在線直播課有的可以達到100萬人聽課,線下的話,最多50來個人聽,我講2萬次才能達到。這個對比不得了的。」
而一說起數學、微積分,已進入耄耋之年的林群院士就像回到了學生時代,渾身充滿了激情,眼中散發著堅定的光芒。「學習數學對我來說最有價值的就是,數學很容易使你產生激情。因為當你理解了數學就會知道數學的世界是非常美妙的,你經常被感動,經常徹夜難眠,失眠,因為太激動了,當你理解了一個公式和定理,知道這個定理是怎麼發明的,知道這個公式有什麼用處,你就會感到非常激動。」
他在交流中多次提到,現在的數學教學重心不應放在單純做題上,而是應該放在培養學生興趣和理解能力上,在這個基礎上把題做出來才有意義。「只有那些不追求分數,而是按照興趣、按照自己方向前進的人,恐怕將來在社會上才是長久的,他才能終生受益,終生受激勵,這樣對他一生是非常有好處的。」對此,他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龜兔賽跑,他認為應該倡導學生在學習時,像烏龜一樣找到正確的方向,一輩子朝這個方向走,最後肯定能做出跟別人不一樣的事情,而不是當兔子,跑錯方向,即使跑得快也是枉然。
「給我個手持話筒吧,我喜歡走來走去,到人群中去講課。」在長達3個多小時的交流中,林群院士在近百位猿輔導教學一線的老師中不斷走著、聽著、講著,他強調,給學生講解一個公式,老師們不能只是給出證明,而不介紹它的發明過程,如果僅僅是滿堂課的「因為所以」,不僅課上的無趣,學生也學的痛苦。
有趣的是,交流中林群院士還提起了另一位中科院院士、數學家——張景中。當得知張院士去年也曾做客猿輔導時,他笑道:「我想我和他一樣,都希望通過新的方式,把我們多年從黑暗中走出來領略的光透露給大家。」
在猿輔導,包括林群、張景中在內的多位數學家都曾為學生、家長、老師帶來過精彩分享。在這些學界泰鬥看來,在線教育拉近了他們與普通青少年之間的距離,成為了頂尖智慧與學生之間的最佳連結點。因此,他們樂於擁抱這種新的教育方式,也樂於走上在線課堂,用年輕人的方式,推動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