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輝:在大別山裡逐夢前行
青春的激情,讓我們盡情的奔放;青春的誓言,譜寫我們無悔的進取……入路不到三年,李曉輝在大別山裡逐夢前行,奪得集團公司工務系統橋隧工技術比武大賽第四名的好成績。
李曉輝,畢業於華東交通大學,2018年8月來到麻城工務段。當時正逢雨季防洪,開展清溝、搜山、巡線等重點工作,李曉輝每天簡單又重複著。從「象牙塔」到職場,環境的改變、角色的轉換,讓他一時難以適應,內心的滿腔抱負瞬間澆滅一半。
大別山下的鐵路穿越崇山峻岭,沿線山高坡陡,每走一步都十分艱難。防洪期間,檢查京九線1151公裡至1176公裡的涵渠,李曉輝和工友們手拿砍刀,在荊棘中開路,原本雜草叢生的山被他們開出一條小路。「滿是荊棘的大山上,一不小心,長長的刺槐穿透防護服扎進了肉裡,讓人防不勝防,」李曉輝說,遇到野豬、毒蛇、馬蜂更是常有的事。
面對惡劣的環境,李曉輝也曾感到迷茫,甚至都做好了「連鋪蓋都不要就走人」的打算。師傅劉方平發現了他的「小情緒」,便開導他,鼓勵他:「放平心態,趁著年輕,多學點兒!」。師傅劉方平的一席話,點醒了他。
防洪結束後,李曉輝逐漸調整好心態,撿起那些丟在角落裡的業務書籍,開始拼命「補鈣」。橋梁檢修、支座維護、河床斷面測量……一系列技術性工作一股腦兒壓過來,這時,李曉輝才認識到,橋梁工作不僅僅是清溝、搜山、巡線那麼簡單,還涉及到機械運用、橋隧檢測、工程計算等多個領域的技能,是綜合性很強、技術含量很高的行業。
2020年9月,李曉輝被車間選派參加段集訓。白天,他認真練習河床斷面測量、鋼筋籠綑紮、更換步行板三個實作項目;晚上,更是給自己下了「死命令」,不能記住這個知識點就不睡覺。在集訓中,李曉輝遇到不懂的地方,總是不厭其煩地向老師們請教。
每次訓練他都嚴格要求自己,一次次的堅持,一次次的突破,練就了過硬的本領。功夫不負有心人。2020年11月,在集團公司舉辦的橋隧工技術比武大賽中,他奪得個人全能第四名的好成績。
「李曉輝在集訓裡並不是最耀眼的明星,但是他一直心平如一、堅持實幹,遇到問題,總能全身心的投入思考,這次比賽取得的成績實至名歸。」 多次帶隊參加技能競賽的該段職教科教員趙景波不禁豎起大拇指。
面對成績,李曉輝淡然說,沒有最好,只想更好,明年的比賽我還想參加,還想拿個更好的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