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乾寅
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根藝是觀賞藝術,有深長的韻味,才會被人們接受。這就要求我們創作出具有含蓄和文化底蘊的意境美的作品,以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
在根藝創作中,意境是「因形造勢,因勢立意,心與物化,心物相通」的產物。它包括了「境界」和「情調」兩個方面的內容。境界,是作者對客觀事物的模仿和再造。王國維說:「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於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合於自然」是對 客觀事物的模仿,是事物的共性化特徵。「鄰於理想」是對客觀事物的再造,是通過藝術改造提煉出來的客觀事物的精華,是事物的個性化特徵。通過這種共性與個性的統一所表現出來的情況和所達到的程度,就是「境界」「情調」是作者通過客觀事物的模仿和再造所表現出來的生活意。趣、感情基調、主題思想等,是作者的生活感悟和精神寄托在作品中的具體體現。
畫論家重說:「神無可繪,真境逼而神境生。」「真境逼」是對客觀事物的寫照,是「合於自然,鄰於理想」的「境界」。「神境生」是對客觀生活的感悟,是耐人玩味,使人受到感染、得到啟迪,為之興奮的「情調」。這就是說,你所描繪、刻畫、表現的境界「合於自然,鄰於理想」就必然達到境「生神境境生真」的境境」界。也反就之,「「神逼了.冊「真境」也就「逼」了。所以,意境的「境界」和「情調」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統一體。「真境」是「神境」的表現形式,「神境」是「真境」的存在方式,兩者互為表裡,完美地統一在一起,意境就產生了。【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只有具備了深邃意境的作品,才有藝術的生命力。而意境要由作品表現出來,由賞者品味出來。它既要深刻含蓄,又要讓人能夠理解,像詩歌一樣雅俗共賞、婦孺皆知。要達到這一點,並不是一件易事,沒有厚實的生活積累,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蘊,沒有深厚的藝術功底,是不行的。所以,意境是創作者生活感悟,文化積澱,藝術修養的結晶。
意境是創作者對生活歷程的概括反映,對美好未來的展望描述,對情感世界的抒寫揭露,是理解生活自然,感悟生長情趣,體驗生命歷程的精神產物。可以說,沒有生活這塊沃土,就不會產生意境;即使產生了,也是虛無縹緲的,無法讓人理解。因為它沒有打開意境的鑰匙-生活基礎。所以,根藝創作者應該全方位地走進生活,用心靈的真誠去感悟生命,去體驗生活,站在一定的生活高度去表現生命形式,生活情趣,才能創作出人們喜聞樂見的、具有藝術生命的作品來。
擴展閱讀:
蘇鐵盆景的製作
微型盆景的選材與製作
品味文人樹
認可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轉發,
頂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關注,
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