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十點半,今年60歲的趙禮金拿到了淄博高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放的湖北返淄人員健康監測報告單,「有了這個,我就能出去幹活了。」
趙禮金是湖北仙桃人,在淄博從事木工裝修工作已經10多年了,因為疫情趙禮金14日剛剛回到淄博。「之前我一直在擔心,回來之後怎麼讓人接受我們。」趙禮金家住雙贏社區,為了能夠早日回來復工,他一直關注著本地的信息,並跟社區工作人員提前進行了溝通。「他們告訴我,通過了咱高新區的檢測,再到社區辦理綠色通行碼,然後我就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了。」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趙禮金第一時間趕回淄博,在定點監測站進行了檢測和隔離,他說:「能開工了,真的很高興。」
工作人員演示鼻咽拭子核酸檢測
從4月1日到4月13日,淄博高新區疾控中心採樣組已經對163名湖北返淄人員進行了檢測,採集標本499份結果均為陰性。「每天都有人來接受檢測的人,每看到一份陰性的檢測結果,我們心裡就輕鬆一分。」郇慶國是高新區機關醫院醫務科主任,也是採樣組組長。「現在,人們的生活逐漸回到正軌,可我們卻不敢懈怠一分。」截至目前,採樣組已經採集血清抗體標本、鼻咽拭子核酸檢測標本、糞便(肛拭子)核酸檢測標本共1200餘份。
15日,在高新區定點監測站,看到郇慶國和吳會澤的演示,記者才知道鼻咽拭子核酸檢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無論是採集鼻咽拭子還是口咽拭子,採集深度是關鍵,採集鼻咽拭子沒有採到鼻腔深處等,可能採集到的細胞絕大部分都是不含病毒的細胞,即可能造成「假陰性」。「在採集鼻咽拭子的時候,需要將拭子從被檢測者的鼻孔進入,待拭子頂端到達鼻咽腔後壁的時候,將拭子稍留片刻,然後輕輕旋轉一周,再慢慢取出。」郇慶國告訴記者,從鼻孔進入的時候,拭子幾乎要達到被檢測者的耳部。郇慶國將採樣工作比作「排雷」,因為在進行採樣的時候,他們是距離病毒最近的人,而且由於條件反射,被檢測者常常會忍不住咳嗽、打噴嚏,甚至嘔吐,由此噴湧出的大量飛沫,有可能就是讓人心驚膽戰的毒源。
工作人員演示鼻咽拭子核酸檢測
「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挺緊張的,現在我們都已經有經驗了。」出生於1996年的吳會澤,來自世博高新醫院急診科,她是負責給淄博市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取樣的醫護人員,「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挺緊張,現在平均10分鐘左右就可以完成一個標本取樣了。」
隨著湖北「解禁」和境外疫情的嚴峻,每天都有很多湖北和境外人員來到淄博,「這些人員回來的時候需要到工作專班報備,然後根據情況安排時間進行採樣。」採樣組成員、淄博高新區衛固中心衛生院的邢吉玉說,現在每天都會在定點監測站為外來人員進行檢測,最多的時候4天做了300個標本的取樣,有時還會根據需要為被檢測人員提供上門服務。為了方便工作採樣組的工作人員們會從一早就穿上防護服,常常一穿就是幾個小時,「昨天很熱,王藝臻都中暑了。」突然被點名的王藝臻不好意思地笑了,「給大家添麻煩了,忙著採樣,還得給我買藥。」
除了進行各種標本採集,採樣組還承擔著運送樣本、結果反饋、數據報送等工作。負責數據報送的王穎是石橋衛生院公共衛生科科長,每天她需要與湖北專班、境外專班、特殊場所專班、教育專班等進行對接,報送10個表格,「這些返淄人員的情況分很多種,各類表格是今後開展工作的重要依據,所以必須把每個人的情況梳理清楚,及時、準確地上報。」
回來一個,檢測一個,合格一個,放心一個,是淄博高新區疾控中心採樣組的工作準則。淄博高新區地方事業局疾控科疾控科業務負責人張亮說:「現在各行業都在逐漸恢復繁榮,我們現在採樣工作量比疫情防控初期大了很多,但我們一定會堅守崗位,讓大家放心!」
內容來源:毛琳琳 伊巍 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