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授在說當年娶妻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趣事。他說,當初老伴說「以後家裡的大事你說了算,小事我說了算。」
這讓年輕的教授很是欣喜,自己娶的媳婦太大氣講理了。結果結婚三十多年間,一到他覺得該自己做主的時候,老伴就說「就這點小事……」
所以他在家沒做主過一次。
想想此教授還是很幸福的,家裡的事都不用自己操心,一輩子就只顧工作就好。
後面這句是感慨,前面我想表明的是面對事情的態度和選擇。
早起鬧鈴響了是多睡五分鐘還是響了就起;穿衣服先穿上身還是先穿下褲;吃東西先吃左邊的還是右邊的;出門的時候是坐車還是步行;工作的時候是先做緊急的還是突然分發的任務;中午是吃麵條還是米飯,壽司還是自熱鍋……
生活處處需要做選擇,據說,平均每個成年人每天做出大約35.000個選擇。
這些選擇有的是習慣,有的是深思熟慮的,有的是有意識的,有的是無意識的,有的是主動的,有的是被動。
你永遠都會面臨選擇,而且你必須知道怎樣做出選擇,這是勢在必行的。
可難免會有面對選擇無所適從的時候,但不能讓自己在這個無所適從中沉溺下去。所以從混亂到清晰,從模糊到確定,我們該有一個明確的認知。
一、自己人生的主動權該在自己手裡
你是想聽從他人擺布,還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後者,但實際上,因為依靠他人更舒適,不用費力,還是有一部分人在「思想靠近後者,行為在前者」上掙扎。
哈爾·埃爾羅德說過:「你在生活中承擔責任的那一刻,就是你可以改變生活中任何事情的那一刻。」
你要明確一點,能改變自己命運的只有你自己,能決定自己命運的也只有你自己。
我們都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怎麼與他人溝通都達不到自己的目的,這讓你沮喪甚至難過,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或者抱怨對方「他怎麼這麼笨」。
在這種僵局中,不妨放下公事,輕鬆地吃個飯聊聊天,在這期間雙方都沒有任務,是輕鬆地, 或許你就能在其中找到可以打開對方的方式。
待到工作中,再以對方能接受的方式與其交流,我想成功率一定大大增加。
對方沒變,你只是改變了自己的交流方式,就使得工作可以順利地進行下去,此時的選擇和你面對事情的態度,就是你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
且一切在你的掌控中,由你主導。
二、該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愛麗絲:「請你告訴我,我該走哪條路?」柴郡貓:「這要看你想去哪兒。」愛麗絲:「去哪無所謂。」柴郡貓:「那你走哪條路也就無所謂了。」——劉易斯·卡羅爾《愛麗絲夢遊仙境》
當你不知道方向時,走哪條路都是對的,也可以說是錯的。
但即便只是為了活著而或者也會有目標,例如賺錢,有錢才能吃飽穿暖,達到自己的目標「活著。」所以該怎麼賺錢,圍繞賺錢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就是選擇。
有時我們的注意力常常會跑偏,朝著不是目標的地方偏轉,讓自己挫敗中,自卑,無法前進。
自然無法前進,在你還沒有實現自己目標時就轉換跑道,定會力不從心。
想要什麼,一定要非常清晰確定,這樣當你站在岔路口時,就不會被另一條路的風景所吸引。
事實上,漫漫人生路,我們每天都會遇到許多岔路口,要做出許多選擇。就像愛麗絲,她不知道自己想去哪兒,所以走哪條路都是對的,也是錯的。
所以當確定了自己想要什麼之後,就可以自己向自己承諾,它是內在的決心,表明了無論面對怎麼樣的艱難險阻,你都要完成這件事。
「我對自己做過承諾」這十分強烈的聲明,在你許下諾言時就像告示一樣貼在你生活最顯眼的位置。
承諾也是動力,是壓力下的動力,也可以創造動力,它決定了我們在時局艱難時所採取的行動與做出的反應。
做得到,振奮,做不到,有壓力。
我想當承諾作出之後,不論如何,這件事在你心裡都有了分量,那麼做不到的可能性自然就大大減少了。
有研究表明,如果將目標寫下來,你就更有可能實現它。
所以帶著堅定地選擇,和黑紙白字的目標,以承諾為載體,向著前方前進。
三、失敗而已,又不是一輩子失敗
在一起幼兒教育中,一名兒童執著第一和最強,父母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求助了專家。
專家與孩子共情後,孩子道出了自己的不安。他害怕父母知道自己會害怕,不喜歡自己了,害怕自己軟弱,父母不喜歡自己了,害怕拿不到最好,父母不喜歡自己了,一切的表象行為的背後,都是深深的恐懼。
所以孩子的生活被這樣的恐懼牢牢鎖死,越陷越深。
得知不論是什麼樣子的自己父母都喜歡,他才放下了深深的枷鎖,孩子沒有那麼緊繃繃,家長也終於放下心來。
我們都曾害怕過失敗,失敗之後會怎樣誰也不知道,所以一部分人像上面的小朋友一樣,把自己變成戰士,時刻準備戰鬥,一部分人還沒開始就放棄了,讓自己成為了憂心忡忡的憂鬱先生和憂鬱小姐。
李寧品牌特有的廣告詞「一切皆有可能」曾鼓舞了無數人,這句話的背後揭示了一個道理「你變了,世界就變了。」
你可以悲觀的放下所有可能,蜷縮在害怕失敗的想法中瑟瑟發抖,亨利·福特曾說「無論你相信你行,還是不行,你都是對的。」
但也要清楚,不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是暫時的,那一刻到了是成功,之後也還要繼續努力讓成功一直成功,失敗了也得你一直蜷縮著才會一直是失敗。
你的人生就是在每一次選擇中微調或者改變的,若想嘗試,走出第一步確實很難,那就想要那種結果,就去選擇與之相配的路線,這樣心裡會有底很多。
撻撻不太甜:用文字,溫暖你的心,一起探索內心世界的奧秘。本文為作者原創,寫作不易,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私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