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藝中央聖馬丁,坐落倫敦國王十字站旁邊運河上的小山丘,150多年歷史老校,是世界眾多著名時尚藝術和服裝設計學府的老大。
「如果你看到的作品畫的是一個夢,那估計他的未來也就是個夢。」
犀利,刻薄,幽默。這就是聖馬丁畢業生的特質。在這所藝術巔峰學府,你要是沒點兒料,不但跟不上老師的節奏,也會讓同學們感到無趣。如此這般,造就了一群帶著聖馬丁味道的藝術家,活躍在時尚藝術圈的最前沿。
我的好朋友Rae,臺灣妹子,聖馬丁美術系大三畢業生,約了我們三五好友參觀美術系畢業作品展。
我們先來看幾個「不明覺厲」的參展作品:
黑板報,有沒有很親切!?作者來自祖國!
「一群瘋子,謊稱明星,帶給大家沒有營養的純粹放縱」,畫面裡的綠臉人宣稱要揭露娛樂圈最大醜聞:一切都是假的。
暴鯉龍抓不到? Pokémon Go 星球中心聖馬丁歡迎您的光臨。
整個展覽由2D-XD多種維度的作品組成, 任你跟著明日之星們一起發揮想像力,如同一場開腦洞的大狂歡。在聖馬丁,藝術創作貌似無關美麗,關注更多的是藝術的概念和創作形式,這讓看展的我產生了幾個宇宙級別的深邃問題:
1. 藝術是啥玩意?
2. 藝術生都學了什麼東東?
3. 學藝術畢業之後能有飯吃嗎?
關於以上三個重要問題,我跟Rae進行了暢談:
「藝術是什麼?這是一個沒有解的問題。」
Rae:我沒法告訴你什麼是藝術,因為我不想給它定論,可以說這是一個沒有解的問題。但你可以去觀察一下藝術家都在做什麼?優秀的藝術家並不是在玩弄概念,而是有表達訴求的,所以我們需要磨練自己的表達技巧。我們當然會受到表達方式的限制,因此好的藝術常常是突破了固有的表達方式,是創新的。比如我的作品:
用莫奈畫睡蓮的感覺來畫一群又肥又懶的貓,四仰八叉,可是你看了感覺很可愛不是嗎?我就是想要觀眾們產生愉悅感。可為什麼貓可以肥嘟嘟依然惹人愛,而女人就要瘦才能獲得歡心?你如果把畫面裡的貓看作一群裸女,那就是我要表達的:我們不能用體型來定義美醜,我們要接受自己的身體,並且無論胖瘦、男女、老幼。
我的解讀:藝術是什麼,藝術家說了算。
「上課學什麼?反正上課不教畫畫技巧,那些你得自己學。」
Rae:聖馬丁的課堂上,老師扮演的主要是啟發和批判的角色。我可以選擇畫畫,也可以選擇做行為藝術,甚至有同學說她自己要活成藝術品。但不管做什麼,老師關注的是我們用什麼樣的語言去表達自己,啟發我們去尋找突破。
當我產生了一個想法的時候就要思考怎麼去實現,要學習更多的創作技巧,這些老師是不教的。我要自己去泡圖書館,去看展,主動和老師討論。學校會提供各種大咖做的workshop,豐富多彩的工作坊不僅可以讓我學到很多技巧性的東西,也可以擴展思路。當然,如果你有一個特別尖酸刻薄的同學,隨時都想著來批判你,也會很有幫助。。。
我的解讀:在聖馬丁學的不是知識,而是自我再造能力。
「蘇州10月就有一個展,我得趕緊把畫賣掉!」
Rae:我不排斥藝術品商業化的,這是我的事業,我得賣畫吃飯呀。當然畢業後真正做傳統繪畫的人很少。我們走進這一行最初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四年的學習,淘汰率非常高,堅持下來的人都是真愛。藝術市場是有一些現有的運作機制的,你可以看到這個展上有很多的雜誌和經紀人來找我們聊天,挖掘新人。做展覽的確是想把畫賣出去,但有的時候也是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建立自己的關係網,把自己的價值傳播出去。十月份在蘇州我有一個展,我並不了解大陸,但我很希望去看看。因為我有很多大陸朋友畢業都選擇回國,有的甚至自己開起了工作室,給品牌做藝術顧問。
我的解讀:藝術也可以接地氣,藝術家並不一定排斥被消費。
雖不能完全讀懂藝術家們的精神世界,但與Rae的談話讓聖馬丁走下了我心中的神壇。藝術生和我們一樣,為了趕作業泡圖書館,為了抓住競爭的先機參加各種workshop.
「這裡是一個空白的畫框,畫框裡有階梯,攀登它你要付出全身心的努力,直到你跳出畫框,開拓屬於自己的世界。」 這,就是聖馬丁對所有學生的寄語。
Rae(Yen Jung Chen)跟她的畢業作品合影
作者:英萃教育專業顧問團隊優秀顧問 楊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