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產房裡有男醫生」?90後寶媽憤憤不平,護士說出大實話

2020-12-23 閃電新聞

夫妻結婚準備要孩子,這原本應該是正常的生活節奏,但是在生娃這個問題上,夫妻們卻會遇到一些實在令人難以接受的事情,比如"男醫生"這個問題。

寶媽小王是一個90後的新手媽媽,她的妹妹也懷孕了,於是就和小王打聽生孩子的知識,好做個心理準備。一說起生孩子的事情,寶媽小王就顯得很尷尬。

其實,寶媽小王生完孩子已經1年多了,但是提起自己分娩時的經歷依然是耿耿於懷。

原本懷孕生孩子是一件讓全家人都很開心的事情,丈夫和公婆對她非常好,總是擔心她累著,什麼都不讓她做,一家人小心伺候著寶媽到了預產期。

等到進入產房後,寶媽小王抓狂了,因為這時候走進產房來給她接生的居然是一個男醫生,最讓她尷尬的是這個男醫生長得還挺帥氣。

生完孩子之後,寶媽憤憤不平地抱怨:"為什麼產房裡會有男醫生?"

護士聽到後說出了大實話,給寶媽解釋了其中的原因,但寶媽還是不願意接受,一直在心中糾結。

產科男醫生越來越多了,各位準備要孩子的年輕夫妻,最好提前知曉其中的緣由,做好心理準備,生孩子的時候不至於太尷尬或者不能接受。

對於現實情況來說,男產科醫生來接生有很大的優勢,寶媽出於對孩子的安全著想,也應當接受這一點。

產科男醫生為何更具優勢?

1. 男醫生沉著冷靜

男醫生的性格更加沉穩,面對突發情況或者鮮血場面也能夠保持鎮定,他們適應能力和承受能力原本就高於女醫生,因此很多頂尖的醫學領域都是男醫生較多。

男醫生的這個優點使得他們在應對接生的種種狀況時更加遊刃有餘,能夠果斷處理突發情況。

2. 男醫生體力更強產科醫生每天需要接生的產婦不止一人,經常是要一個接著一個忙碌一整天,這對於醫生的體力是一個很嚴峻的考驗。女醫生體力不如男醫生,容易感到疲憊脫力,因而不能夠在這個崗位上堅持太久。

3. 男醫生技術更好醫學專業男學生更多,從事醫生職業的男性更多,學習和工作競爭壓力都很大,每年還要學習和考核,所以男醫生在專業技術這方面會更加優秀。

其實不光是男醫生來接生會讓產婦覺得尷尬,生娃時還有不少尷尬事,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人猛地面對這些事,很可能情緒抓狂抗拒生娃,所以最好提前知曉並做好心理準備。生娃時的尷尬事還有哪些?1. 生理反應生娃的時候用力過猛,產婦可能會抑制不住生理反應而排洩,有些產婦感覺到自己有了生理反應就不敢用力,反而會耽誤分娩。這時候產婦不要管生理問題,直接用力生娃就好,但是會給產婦的心理帶來一些尷尬。

2. 備皮在生娃之前,護士需要給產婦做準備工作,祛除身體隱私部位的毛髮,這樣可以減少皮膚上的細菌數量,避免產婦感染細菌而患病,也能夠讓新生兒更加健康。只是備皮會讓產婦感到非常尷尬鬱悶,感覺很沒有尊嚴。

3. 吼叫抓狂分娩時的痛苦是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承受的痛,疼痛等級是人類痛感的巔峰,因此產婦生娃的時候會被痛到抓狂,會大吼大叫,完全沒有形象可言。這一經歷也會給一些產婦留下不小的心理陰影,覺得自己最醜陋的樣子被陌生人看到了。

生娃是個非常辛苦的事情,產婦為了孩子出生經受著身心的雙重摧殘,有些產婦生完孩子之後再也無心注意自己的穿衣打扮,也是因為覺得生娃時失去了做人的尊嚴。其實這些情緒都是因為產婦缺乏醫學知識導致的,提前了解並做好心理準備對產婦很有好處。

相關焦點

  • 男醫生充當了「接生婆」的角色,產婦的隱私怎麼辦?寶媽先別慌
    有調查數據顯示有近百分之四十的女性,非常介意男醫生接生「如果有選擇,我希望生產的時候女醫生接生,不是我思想保守,而是真的覺得男女有別,真的很尷尬」,這句話是一位90後媽媽的評論。在相關話題下,大部分男性都覺得男醫生給妻子接生會讓自己心理不舒服。此外,還有一些女性質問說:為什麼現在大多數醫院的婦產科多是男醫生來接生?難道真的僅僅是因為人手不夠?那麼醫院裡的女醫生都幹嘛去了?
  • 90後寶媽順產時疼得大叫,陪產丈夫直接扇一巴掌,醫生:你出去
    文字/心媽編輯/心媽生娃的痛苦堪稱是世界頂級的痛,產婦分娩的時候那種感受讓無數人感到害怕,不敢親自嘗試,可是所有生過孩子的母親,都是這樣經歷過"鬼門關"的考驗。有一位90後寶媽要生娃了,想到將要遭受的痛苦,她感到非常害怕,情緒相當焦慮。
  • 「我不怕痛,我只在乎尊嚴」,90後寶媽產房尷尬經歷,看了揪心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一篇某90後產婦深夜控訴自己分娩期間難熬經歷的帖子,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討論。 據這位產婦所述,當時正值深夜,由於疼痛難忍,懷疑自己即將分娩,於是便著著急急地叫上丈夫將自己送到了醫院。
  • 進產房後,有3件「尷尬事」孕婦要經歷,尤其第三件事讓孕媽臉紅
    產房裡有兩三位醫護人員,她看到有男醫生,心裡「咯噔」一下,感覺有些不妙。但子宮收縮伴隨著一陣陣的疼痛襲來,她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文秀在產科護士的幫助下,被脫掉了下身的衣物,下半身就是赤裸裸的了。想到有男醫生,文秀有一瞬間的尷尬,但寶寶快要出生了,她知道現在矯情也沒有用。讓文秀更為尷尬的是,護士讓她不要動,用刀片刮光了下體的陰毛。
  • 90後寶媽嘗試後感覺被「吃豆腐了」
    當然儘管現在人們對母乳餵養的好處都知道並且也越來越重視,但由於每個寶媽的身體狀況不同,有許多寶媽在生產孩子後母乳嚴重不足。所以就有很多產婦就會想盡各種辦法去催奶,寶媽們按照老輩人給出的秘方吃各種催乳食物外,最常見的就是現在流行請催乳師了。
  • 寶媽分享經驗,產房裡凍得人直哆嗦,不是錯覺孕媽要有心理準備
    在不少寶媽的分娩經驗中,都常常會提到「冰冷」這一感覺,就算是在夏天分娩的孕媽,也認為產房冷得讓人直打哆嗦。寶媽提出疑問:進產房後渾身發冷,是錯覺嗎?引發過來人共鳴有個寶媽在育兒群裡,分享了自己的分娩經歷,在病床上痛得死去活來、滿頭大汗,好不容易宮口開夠7指,被推進了產房待產。
  • 「再疼也不怕,但請給我留點尊嚴」,寶媽寫下順產感受,眾人淚目
    「再疼也不怕,但請給我留點尊嚴」,寶媽寫下順產感受,眾人淚目一位寶媽在生產後,吐露出了自己生產過程中的「尷尬事」,很多事情都讓這位第一次生產的媽媽,感到了無比的尷尬,甚至感覺自己沒了尊嚴。準媽媽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請求醫生護士的幫助,而醫院產科的人又很多,醫生護士工作量大,往往難以兼顧到每一個病人,他們往往去關注那些即將生產和有危險的產婦,使得很多準媽媽們感覺遭受到了「冷落」。二、碰上男醫生醫生的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男性體能好力量足,所以男性醫生的比例往往比較高,即使在以女醫生為主的產科,也難免會有一兩個男醫生。
  • 「為什麼婦產科都是男醫生?」男實習生的一番自述,揭開背後真相
    相信不少寶媽都有類似的遭遇和感受,覺得很沒有面子,尤其是被一群實習生圍觀生孩子,簡直尷尬至極。其實,婦產科男醫生居多的現象不僅在中國存在,外國比率更大。或許是因為沒有封建思想的束縛,但他們官方的解釋是婦產科屬於外科,需要投入更多的體力、精力,而成年女性往往要顧家,所以男生居多。「為什麼婦產科都是男醫生?」
  • 產婦怒斥男醫生,隨後卻疼痛難忍
    相信很多產婦都認為孩子出生後就代表生產完成了,其實並不是這樣,胎兒出來後,還有分娩胎盤等過程,還需要在產房觀察一段時間再出來。而女性生產過程中如果遇到男醫生多少會有些尷尬,甚至有的產婦直呼拒絕。
  • 女性做陰超遇到男醫生,多半表示不堪回首,孕婦:太尷尬了
    孕期檢查是每個寶媽都必須要經歷的,產檢不僅可以監測孕媽的身體是否健康,而且可以知道胎兒的發育是否正常。為了響應優生優育的號召,從懷孕到分娩,孕媽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進行產檢,特別是到了孕晚期,產檢的頻率會更加頻繁。
  • 內檢遇男醫生不是最尷尬的,做陰超才生無可戀,孕媽們難忘的場面
    從懷孕到生子,這段時間之內,寶媽不僅要經歷身體上的辛苦,還要經歷很多心理上的辛苦,其中還包含了一些令人尷尬的事情,對於寶媽來說,也是心理上的一種煎熬。當初她去做產後康復的時候,就經歷了做陰超這件事情,那簡直讓人生無可戀,凡是經歷過的「過來人」,估計終身難忘吧?那場面,再也不敢回想了。對於姐妹的這個說法,芳芳很好奇,因為她還沒有做過陰超。但姐妹也表示,並不是所有寶媽都需要的,看身體恢復情況了,說不定芳芳並不會經歷這一步,芳芳這才放下了心。
  • 做「陰超」碰到男醫生,是什麼樣的場面?寶媽:尷尬且終生難忘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婦科裡面的男醫生也不再少數。相信很多寶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做婦科檢查的時候,面對一個男醫生,磨磨蹭蹭,就是不好意思。事實上,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在醫生的眼中,根本就沒有性別之分,他們只是把我們當作病人。前幾天刷到一個帖子,是關於孕期檢查遇到男醫生的尷尬事情。梅梅是一位年輕的女士,這是她第一次生孩子。
  • 寶寶打針後胳膊紅腫 護士教寶媽巧用土豆片消腫
    寶寶打針後胳膊紅腫 護士教寶媽巧用土豆片消腫 2019-03-13 13:43:46來源:武漢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梁靜
  • 這些個分娩時遇到的尷尬事,過來人看看,有你嗎
    2.男醫生助產 產科男醫生一直是一個比較爭議的話題,其實很多時候產科需要男醫生,因為他們有更理性的判斷,而且力氣也比女生要大。但產婦和家屬們接受不了,畢竟生產的過程對於孕媽本身和醫生護士之間是沒有隱私感的。 很多孕婦在看到男醫生的時候,甚至會拒絕讓男醫生幫自己接生,或者是產婦的家人不同意,感覺男醫生沒有女醫生合適。 但是在醫生的眼裡,幫患者接生這件事情本身就相當於一個手術,醫生更關心的是母親和孩子的安全問題,根本沒有別的想法。
  • 為啥婦產科的「男醫生」越來越多?不怕尷尬嗎?院長:原因現實
    特別是經歷過自然分娩的寶媽們,那分娩的過程可以說是一生難以忘懷,刻骨銘心。這一過程期間,最遭罪的就是產婦了,很多寶媽回憶起生產過程都會定義其為"鬼門關裡走一遭",需要足夠強的意志力去強迫自己保持清醒避免昏厥,以及拼盡全力配合醫生順利完成分娩。而除了分娩過程,產婦們在臨盆前的一段時間也是非常緊張焦慮的,這個時候也會因為即將臨盆生產而出現腹痛症狀。
  • 90後寶媽生娃時遇上「生理需求」,男醫生:見怪不怪,就地解決
    對於孕婦而言,有一些是身體上的痛苦,可以通過藥物來控制舒緩,但有一些痛苦是心理上的。比如說孕婦生產期間,在某些迫不得已的情形下感受到的屈辱感,這種感覺會在產婦們的心裡久久揮之不去,更嚴重的可能還會導致產後抑鬱。
  • 寶媽生完男寶寶,護士隨口一句話,讓寶爸五味雜陳
    因此,大多數的父母也都是在孩子出生後才能夠得知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麗麗是一個90後,她和丈夫結婚後不久就懷孕了。雖然婆婆一直都對麗麗念叨希望能夠生下了一個大孫子,但是麗麗和丈夫卻覺得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挺好的。經過了十月懷胎,麗麗終於有了臨產的跡象,麗麗的丈夫和婆婆連忙將麗麗送進了醫院。
  • 90後孕婦生孩子時遇上「生理需求」,男醫生:見怪不怪,馬上處理
    就好比下面這一位90後的準媽媽;她說自己在懷孕分娩的時候,就遇上了一些令人尷尬的生理需求;醫生告訴這位寶媽不需要緊張也不用覺得尷尬,他表示孕婦這是頭胎,對於很多東西都不了解,所以,會發生這種「生理需求」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好在孕婦平安順利地生下了自己的孩子。
  • 護士給寶寶出生證打錯「名字」,寶媽看後卻道謝:這名好,不改了
    文丨貞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名字是一個人一生的名片,好的名字讓人見之難忘,心裡很容易生出一份好感。父母都很重視孩子名字,也都愛給娃取名字時大展身手。案例:周先生妻子最近生了一個女兒,再加上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兒女雙全成就了一個「好」字,這也讓一家人高興得不行。但在取名字這個問題上,一家人卻犯了難。寶媽姓林,寶爸為了感念妻子的付出,後來決定給女兒取名為「周林」,但是寶媽不太滿意。
  • 「生女孩我請你們喝奶茶」,產房裡的逗比醫生,你是來搞笑的嗎?
    「文/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生孩子免不了痛,但分娩痛可以算得上是頂級痛,只有經歷過的寶媽才有發言權。在減輕分娩痛這件事上,除了孕媽需要咬牙忍受,醫院推出了無痛分娩,網上也可以查到拉瑪澤呼吸法,還有寶媽要求寶爸陪產減輕痛苦。產房裡,助產醫生對於寶媽來說至關重要,如果你遇到一個逗比醫生,那麼生產的過程中不僅有痛,也會有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