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半個小時了,你還掏啥?」產婦怒斥男醫生,隨後卻疼痛難忍

2020-12-22 騰訊網

相信很多產婦都認為孩子出生後就代表生產完成了,其實並不是這樣,胎兒出來後,還有分娩胎盤等過程,還需要在產房觀察一段時間再出來。而女性生產過程中如果遇到男醫生多少會有些尷尬,甚至有的產婦直呼拒絕。

可可就是這樣,特別排斥男醫生,然而醫生這個職業非常特殊,總會有男醫生存在。恰好她生產時就遇到了男醫生,本來她是強烈牴觸的,但是當時又沒有其他醫生空閒,為了能夠順利生出孩子,從準備備皮開始她只能強忍著尷尬配合醫生。

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終於聽見了孩子「哇」的一聲,看了一眼孩子,就被護士抱走了,她也覺得自己也快出產房了,但是半個小時後,醫生卻又把手塞到了寶媽身體下面,並在裡面摸索起來。寶媽立刻怒斥醫生:「都生完半小時了,你還掏什麼啊?」

就在她剛說完這句話時,隨後寶媽就感覺到下面一陣疼痛,讓她瞬間就忍受不住了。這下她心裡火氣更旺,剛想開口罵,卻看到了醫生掏出來的東西,寶媽尷尬地沉默了,原來是醫生在幫她手剝胎盤!如果胎盤不剝除的話,很有可能會有很大危險的。

什麼是手剝胎盤

一般情況下,寶媽在分娩胎兒後,胎盤會自動排出,如果胎盤不能自己自動排出,就需要醫生幫寶媽手剝胎盤。醫生會把手伸進寶媽體內,通過寶媽宮頸尋找胎盤,然後慢慢地一點點剝掉。

因為胎盤粘在寶媽子宮上,所以需要慢慢地進行,否則會有大出血的可能,為了生命安全,寶媽也要全力配合醫生。這個過程其實對於寶媽來講也是一次相當難熬的過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產婦的經歷絲毫不亞於順產所帶來的疼痛。

孕期怎樣注意才能避免手剝胎盤

1.適量運動

孕期注意身體不是說只能躺著,也需要孕媽做一些適當的運動,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如果孕媽運動少的話,生產時會非常痛苦。定期做好產檢,保證胎兒發育正常,讓子宮能夠正常收縮,胎盤就會自動排出的。

2.藥物影響

很多寶媽在孕早期會有緊張心理,可能會聽人說吃保胎藥,但只會增加子宮負擔,懷孕正常的孕媽是不需要吃保胎藥的。「是藥三分毒」,沒有醫囑的情況下,孕媽不要盲目吃藥,容易影響胎兒發育。

3.少做人工流產

人工流產會讓子宮內膜變薄,次數越多,就會越薄。孕媽在生產後胎盤就容易粘在子宮上,增加了手剝胎盤的可能,如果手剝胎盤還不能成功的話,還需要準備手術,給產婦的心理和身體都帶來傷害。所以孕媽要愛惜自己的身體,避免以後讓自己遭罪,也是對孩子的負責。

孕媽也不要過於擔心,手剝胎盤的情況還是佔少數的,多數胎盤都能夠自動排出。孕媽還是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胎兒才會健康的發育,減少手剝胎盤的可能。

總之,手剝胎盤還是與孕媽的孕期習慣和孕媽身體狀況有關的,保持適當的運動,控制飲食,避免胎兒過大,給生產帶來困難。希望孕媽能夠開心快樂地度過孕期生活,順利生下寶寶!

相關焦點

  • 「都生完半小時了,還掏啥掏?」產婦誤會醫生亂摸,隨後尷尬了
    可能很多產婦都認為生完孩子就結束了這場戰鬥,但是其實孕婦分娩完還需要把胎盤排出體內才算結束,不少產婦就曾因為不懂鬧過笑話。可可生孩子之前內心就比較牴觸男醫生為自己接生,但是臨近分娩到了醫院也只能聽從醫生安排。經過幾個小時的煎熬和努力,終於順產生下一名男孩,隨著孩子「哇」的一聲哭叫,可可以為自己很快就能出產房。
  • 「生完半小時了,你還在掏什麼」?產婦斥責男醫生,得知原因道謝
    直到小齊被推進產房裡,看到給自己接生的居然是個男醫生,她情緒簡直要崩潰了,思想比較單純保守的小齊提出抗議,但是醫生卻說現在只有他一個醫生能接生,於是小齊又忍了。生完孩子之後,產婦小齊筋疲力盡地躺在手術臺上休息,那個男醫生過來做了一件事,產婦終於忍不住斥責他:"生完孩子半個小時了,你還掏什麼!"不過在得知原因之後,產婦又羞愧地向醫生道謝了。
  • 「孩子都出來了,你還掏什麼?」產婦質問男醫生,聽到解釋後羞愧
    生產前,醫師會仔細地將分娩過程中可能遭遇的情況告知產婦及家人,但是在不少人心裡,估計還是認為,只要將孩子順利娩出,就是大功告成。事實上,孩子分娩出來後,還有一個重要的東西也要隨之分娩出來才行,如若不然,產婦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孩子都出來了,你還掏什麼?」小莉是名初產婦,什麼經驗也沒有,整個懷孕、生產的過程都是懵懵懂懂,稀裡糊塗的。
  • 一位產婦親身經歷:側切縫針,產科男醫生對我說的話,太讓人尷尬
    文/小曼聊育兒 懷孕生子是人生一件大事,對於產婦也是一場生與死的考驗,身體和心裡都遭受了巨大痛苦,無論是哪種分娩方式,對於產婦來說,都非常難熬,不過在分娩過程中,遇到一位能聊天的醫生,能讓孕婦心裡上減輕不到疼痛,不過有時候醫生說的話,會讓人很尷尬。
  • 順產生娃時,產婦很害怕發生這種情況出現,疼痛只能「硬抗」
    文/孕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都說女人生孩子就像一趟鬼門關,不管是順產和破腹產都會很痛,特別是順產的痛相必只有媽媽可以了解,但疼痛每個人不一樣,有的人痛十幾個小時,有的幾個分鐘。順產生娃時,產婦很害怕發生這種情況出現 疼痛只能「硬抗」前段時間在朋友圈一篇逗逼媽媽的順產記錄,分享她的順產經歷,看完之後就像一陣微風吹在我的臉上涼涼的:開始微微陣痛時,只是覺得小腹有點緊縮感,就像針扎在皮膚上,頻率大概在2個小時一次,這時候她還是很淡定,時不時刷刷淘寶。
  • 一名產婦親身經歷:側切縫針,產房男醫生對我說的話,真讓人尷尬
    文/小安媽媽聊育兒眾所周知,懷孕生孩子是一件大事,不僅對於產婦來說是如此,對一個家庭也是至關重要的,寶媽為了平安生下孩子,要經歷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箇中艱辛只有放過媽的人才能感同身受,而一個家庭也因為孩子的到來而充滿了歡聲笑語和無限希望
  • 「娃都生出來了,你還掏什麼?」丈夫質問醫生,得知真相卻沉默了
    雖然現在的醫療技術已經非常發達,可是產婦的生產仍舊存在著一些風險,所以女人生娃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最近就收到了陪產丈夫小羅的投稿:由於是男醫生幫助生產他作為丈夫本有不快,可是看到了妻子已經生完娃,醫生卻還是在掏什麼,他內心就更加不快了
  • 擔心內檢碰到男醫生?最怕產婦想太多,拖慢醫生的進度
    聽到這四個字,閨蜜曉蘭緊張到不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之前就聽其他的孕媽說過,產前內檢不僅需要承受膀胱壓迫的痛苦,而且醫生需要將手指伸入宮頸檢查胎兒,十分尷尬,再加上如果遇到的是個男醫生,那更是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 90後寶媽生娃時遇上「生理需求」,男醫生:見怪不怪,就地解決
    對於還沒有生過孩子的女性來說,她們很難想像生孩子到底需要承受多大的痛苦。對於孕婦而言,有一些是身體上的痛苦,可以通過藥物來控制舒緩,但有一些痛苦是心理上的。比如說孕婦生產期間,在某些迫不得已的情形下感受到的屈辱感,這種感覺會在產婦們的心裡久久揮之不去,更嚴重的可能還會導致產後抑鬱。
  • 生孩子遇上男醫生,產婦是什麼感受?過來人:大腦差點斷片兒
    從宮縮那一刻起,產婦的尊嚴就降到最低點,往日裡再優雅端莊的女性,到了分娩階段,無一不是大喊大叫,產房裡伴隨著屎尿屁更是常見現象。而最尷尬的還不是這些,而是從檢查階段就遇上了男醫生。我表妹就是如此,她指檢時老公陪著,遇上男醫生過來,當時第一感受就是大腦差點斷片兒,瞬間懵圈了。
  • 「為什麼產房裡有男醫生」?90後寶媽憤憤不平,護士說出大實話
    等到進入產房後,寶媽小王抓狂了,因為這時候走進產房來給她接生的居然是一個男醫生,最讓她尷尬的是這個男醫生長得還挺帥氣。生完孩子之後,寶媽憤憤不平地抱怨:"為什麼產房裡會有男醫生?"其實不光是男醫生來接生會讓產婦覺得尷尬,生娃時還有不少尷尬事,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人猛地面對這些事,很可能情緒抓狂抗拒生娃,所以最好提前知曉並做好心理準備。生娃時的尷尬事還有哪些?1.
  • 產婦用力生娃,一不小心解決「生理需求」,大夫假裝看不見還誇好
    母親確實是偉大的,在很多方面看來,母親懷胎十月結婚生子的確是非常偉大,而在另一個方面也就是母親的角度看來,當你進入產房的那一刻,就是自己尊嚴崩塌的一刻。產婦用力生寶寶,一不小心解決「生理需求」,大夫假裝看不見還誇好!
  • 男醫生充當了「接生婆」的角色,產婦的隱私怎麼辦?寶媽先別慌
    生過孩子的寶媽都知道,現在大多數醫院的婦產科都是男醫生居多,雖然說醫生眼裡無性別,但是很多女性生產的時候仍然會覺得尷尬,尤其是一些新手孕媽。為什麼以前的接生婆都是女性,現在社會進步了,卻反而開始讓男醫生充當了接生婆的角色?有誰又能夠保證產婦的隱私呢?生孩子就不要尊嚴了嗎?寶媽們先別慌。
  • 順產生娃時,不穿褲子夠難忘了嗎?過來人:解決生理需求時最尷尬
    可是等小櫻生完孩子以後,對著所有人都一頓吐槽「你們所有人都說順產好,但是順產時的尷尬你們也沒對我說過啊,生個孩子被丟沒臉了」。身邊的過來人仿佛對這個毫不在意「有什麼尷尬的,最尷尬的事你還沒經歷過呢,有的人生孩子的時候都拉粑粑了,你這普通的順產算啥?」
  • 醫生:3種產婦逃不過手剝
    其實生孩子不只是生與死的抉擇,還有一種痛叫做生不如死那就是手剝胎盤。在正常的情況下,寶寶已經娩出後,胎盤也會在半小時內娩出,如果胎盤不能排出來的話就需要醫生整隻手臂伸入體內把胎盤從子宮裡掏出來,邊掏還要邊按壓腹部,這樣反覆進行直到把所有殘留清理乾淨。
  • 關於產婦的宮縮疼痛
    來源:新浪財經關於宮縮疼痛每名產婦分娩時的疼痛程度都不一樣。對某些產婦來說,分娩是一個相當痛苦的過程,但是通過採用放鬆技巧和呼吸技巧(在生育培訓班學到的)可以有效地緩解這種不適。伴侶或分娩指導師(如導樂)為產婦按摩腰部、幫忙洗個熱水澡(如果可以的話)或者用冰袋冰敷其腰背部也都可以減輕疼痛。訓練有素的導樂能夠通過提供情感支持、按摩和提出有關分娩姿勢的建議,幫助產婦緩解分娩的疼痛和焦慮,這通常能夠縮短分娩時間並減小剖宮產的概率。孕婦在分娩前應找好導樂,確保醫院允許她的陪同。
  • 新手寶媽產後控訴:生娃的疼還能忍受,但尊嚴掃地的感覺真不好受
    生過孩子的女人才明白:分娩的疼痛不算什麼,而是生孩子過程中各種尊嚴的挑戰,讓自己不想再經歷一次了。隨後病房裡就只剩下我和小芳兩個的時候,她才哇地一聲哭了出來:「你都不知道,我生孩子的時候經歷了什麼,再也不要生孩子,實在是太可怕了!」我就有點懵了,按道理來說,我是生過兩個孩子的人,雖然是剖腹產,但應該見識過的場面都見識過了吧,但她接下來的話讓我都很詫異。
  • 95後產婦直言「順產無尊嚴」,看完這幾張圖,明白什麼叫母親
    生了一胎的不敢生二胎,沒生過的害怕懷孕……一、95後產婦生完孩子,直言「順產無尊嚴」美娜是一位95年的寶媽,生完孩子後,她直言絕對不會再要第二胎了!生完女兒後,美娜都不敢回憶生產時候的事。從陣痛開始,醫生判定美娜還年輕,身體素質也很好,就決定讓美娜順產。聽說順產後期恢復快,美娜也同意順產。
  • 「不就生個娃嘛」男子上儀器才4級就生不如死,生娃卻要12級疼痛
    正如女性應該的生孩子,應該的經受疼痛,應該在分娩時走上鬼門關幾遭。"不就生個娃嘛",很多人在未曾體會過這種疼痛,或者該成熟的年紀,心智卻沒有達到,都會有這樣的想法。男子想體驗分娩疼痛,坐上儀器才4級就要按暫停鍵曾經有一檔節目,一位男生想體驗生娃的疼痛級別,儀器一共12級疼痛。他認為生孩子沒有很疼,等到上了儀器,不過調到第4級就無法再忍受,再三要求工作人員暫停將其放下來。
  • 產婦生娃時疼得罵罵咧咧,陪產丈夫順手一巴掌,產房一下安靜了
    不過陪產雖然可以讓產婦獲得一定程度的心理安慰,但是對於心理素質不好的丈夫而言,卻是個苦差事,搞不好還會給丈夫帶來心理陰影,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所以除非家屬強烈要求,醫院一般不建議讓丈夫陪產。陪產護士讓她省點力氣留著待會生孩子用,但是這名產婦不僅不聽,還開口辱罵護士。護士見她這樣不講理,而且現在一時半會兒孩子也生不出來,就起身走開了。護士走開後,產婦心理更加不痛快,再加上疼痛難忍,就開始口不擇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