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儘管人類文明在地球上已經有數萬年的時間,但是對於偌大的地球,還有很多人類未知而且沒有被探索的地域。
簡單說說海洋領域,佔據地球近71%的海洋,目前人類探索區域還不到其中的百分之五,可以說地球上還有著非常大的一部分區域是人類還沒有探索和發現的區域,在這些區域中又會有著哪些我們所不了解的生物呢?
在我國的許多書籍中都有相關龍的記載,甚至在日本富山縣的瑞龍寺中還存放著世界上唯一一條龍的標本。那麼,龍到底存在嗎?
世界上最像龍的生物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仍然不能證明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龍的存在,但是在斯羅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的一些洞穴中,發現了一種奇特的生物,這些生物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像龍的生物,這種生物就是洞螈。
洞螈在地球上生活已經超過了1500萬年的歷史,由於其生活非常隱秘,因此人類一直都沒有發現它們的蹤跡,直到17世紀時,有探險家才發現了洞螈這種生物的存在,當時還認為它是古代龍的幼崽。
洞螈是目前發現最大的穴居生物,通常它們身體可以長到30-40公分左右,全身呈白色或者透明狀,四肢非常的細小。
值得一提的是,洞螈由於長時間生活在黑暗的洞穴中,日常不需要眼睛,經常長時間的進化之後,洞螈也屬於非常罕見的無眼動物,不過其聽覺和嗅覺非常的敏銳,日常可以藉助嘴巴來感知周圍的動靜,並且可以檢測出獵物發出的微弱電流來進行覓食轟動。
洞螈屬於是兩棲動物,在水下和地面都能夠自主呼吸。有人曾經做過實驗,將洞螈放置在陽光下,它們也會擁有眼睛和褐色的皮膚,不過眼睛只是一種「擺設」,其中缺少視神經,並不能像其他生物那樣看到東西。
「靜態」生命,7年不吃不動,12年交配一次
為了更好的研究洞螈的生活狀態和生活環境,國外的科學家對洞螈開展了長期的觀察和研究,研究發現,洞螈可以在完全靜止的狀態下生活長達7年時間,也就是說洞螈可以連續7年不吃不喝也不動 ,也可以說是世界最懶的一種生物。
通常,洞螈只會在危險來臨時或者進食和交配的時候才會行動,它們的食物是洞穴中的一些蝦和蝸牛,至於交配,洞螈的交配周期更是長得讓人感覺不可思議,大約為12年交配一次。
當然,這都是靠著漫長歲月進化而來的,試想一下,在缺少陽光和食物的洞穴之中,它們就會減慢新陳代謝,甚至限制自身的活動來節省身體的能量。
至於為什麼要12年才交配一次,因為這樣既可以保證自身的能量,也可以減少因為過度繁殖導致原本就狹小的生存環境造成擁擠,從而會造成大家都吃不飽,最終會走向滅絕。
另外,研究人員發現洞螈的壽命可以達到70年,甚至有不少洞螈能夠活到100歲左右,至於為什麼可以這麼長壽,至今還屬於是未解之謎。
不過有不少科研人員將洞螈和烏龜放在一起比較,二者身體中的新陳代謝都非常緩慢,同樣長壽,也許「靜止」才是這種生物長壽的秘訣。
後記
目前,由於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洞螈的生存環境也遭受到了極大的破壞,同樣這種生物也讓我們大開眼界,那麼老祖宗描述的龍到底存在嗎?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有錯誤,歡迎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