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靜止不動,12年交配一次,這種與龍最相似的生物壽命可達100歲

2020-12-22 騰訊網

前言

儘管人類文明在地球上已經有數萬年的時間,但是對於偌大的地球,還有很多人類未知而且沒有被探索的地域。

簡單說說海洋領域,佔據地球近71%的海洋,目前人類探索區域還不到其中的百分之五,可以說地球上還有著非常大的一部分區域是人類還沒有探索和發現的區域,在這些區域中又會有著哪些我們所不了解的生物呢?

在我國的許多書籍中都有相關龍的記載,甚至在日本富山縣的瑞龍寺中還存放著世界上唯一一條龍的標本。那麼,龍到底存在嗎?

世界上最像龍的生物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仍然不能證明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龍的存在,但是在斯羅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的一些洞穴中,發現了一種奇特的生物,這些生物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像龍的生物,這種生物就是洞螈。

洞螈在地球上生活已經超過了1500萬年的歷史,由於其生活非常隱秘,因此人類一直都沒有發現它們的蹤跡,直到17世紀時,有探險家才發現了洞螈這種生物的存在,當時還認為它是古代龍的幼崽。

洞螈是目前發現最大的穴居生物,通常它們身體可以長到30-40公分左右,全身呈白色或者透明狀,四肢非常的細小。

值得一提的是,洞螈由於長時間生活在黑暗的洞穴中,日常不需要眼睛,經常長時間的進化之後,洞螈也屬於非常罕見的無眼動物,不過其聽覺和嗅覺非常的敏銳,日常可以藉助嘴巴來感知周圍的動靜,並且可以檢測出獵物發出的微弱電流來進行覓食轟動。

洞螈屬於是兩棲動物,在水下和地面都能夠自主呼吸。有人曾經做過實驗,將洞螈放置在陽光下,它們也會擁有眼睛和褐色的皮膚,不過眼睛只是一種「擺設」,其中缺少視神經,並不能像其他生物那樣看到東西。

「靜態」生命,7年不吃不動,12年交配一次

為了更好的研究洞螈的生活狀態和生活環境,國外的科學家對洞螈開展了長期的觀察和研究,研究發現,洞螈可以在完全靜止的狀態下生活長達7年時間,也就是說洞螈可以連續7年不吃不喝也不動 ,也可以說是世界最懶的一種生物。

通常,洞螈只會在危險來臨時或者進食和交配的時候才會行動,它們的食物是洞穴中的一些蝦和蝸牛,至於交配,洞螈的交配周期更是長得讓人感覺不可思議,大約為12年交配一次。

當然,這都是靠著漫長歲月進化而來的,試想一下,在缺少陽光和食物的洞穴之中,它們就會減慢新陳代謝,甚至限制自身的活動來節省身體的能量。

至於為什麼要12年才交配一次,因為這樣既可以保證自身的能量,也可以減少因為過度繁殖導致原本就狹小的生存環境造成擁擠,從而會造成大家都吃不飽,最終會走向滅絕。

另外,研究人員發現洞螈的壽命可以達到70年,甚至有不少洞螈能夠活到100歲左右,至於為什麼可以這麼長壽,至今還屬於是未解之謎。

不過有不少科研人員將洞螈和烏龜放在一起比較,二者身體中的新陳代謝都非常緩慢,同樣長壽,也許「靜止」才是這種生物長壽的秘訣。

後記

目前,由於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洞螈的生存環境也遭受到了極大的破壞,同樣這種生物也讓我們大開眼界,那麼老祖宗描述的龍到底存在嗎?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有錯誤,歡迎更正。

相關焦點

  • 長相似龍的神秘生物,7年不吃也不動,12.5年交配,怎麼做到的?
    這就是傳說中的7年不吃不喝也不動,當然就是想吃,也難以捕捉到獵物,畢竟是生活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在那裡幾乎沒有特別大的能量流動,洞螈們只會吃一些小昆蟲或者小蝸牛等,但這也是並不常有的。大自然總是十分公平的,洞螈特殊的生活環境也讓它們的身體進入極低的新陳代謝水平,這意味著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能量消耗,但也帶來了另外的缺點,洞螈的交配周期特別長,成年後的洞螈大約是平均12.5年才交配一次,這絕對是禁慾系的最強代表。
  • 7年不吃不動,12年交配一次,與龍相似的動物盲螈懶出了新境界
    但龍真的存在嗎?一直以來它存在於12生肖中,存在於幾千年華夏文明裡,不管是宮廷還是民間,都有著關於龍的傳說。龍,是中國人的圖騰,被視為尊貴、王者的存在。遺憾的是,至今為止,我們都無法百分百地確定龍是否存在於這個世界。不過地球上倒是有長得像龍的動物,即盲螈。它與龍相似,就像是迷你版的龍。不同的是,它懶出了新境界,更別提要在雲霄騰飛了!
  • 七年一動不動,十二年才交配一次,這種最像龍生物有人類永生秘密
    甚至生物學家都不知道它們能活多久,只知道它們至少能活超過100年,因為從發現後有記錄以來,最長壽的還活著,而生物學家長期以來觀測它們發現的事實,更是令大家驚訝萬分!世間最像龍?還是龍在人間修煉?1768年奧地利醫生和自然科學家洛朗發現了洞螈,當時起名叫做「普羅透斯」(Proteus anguinus),希臘神話中一個海神的名字,它僅棲息在第拿裡阿爾卑斯山脈石灰巖溶洞的地下水脈中,主要在斯洛維尼亞南部。儘管發現距今已經有250多年,但歐洲生物學家是100多年前才開始研究這種生物的,但生物學家們發現,這種生物比人類還能熬!
  • 一紀才交配一次,七年一動不動,這種最像龍的生物堪稱地球最懶!
    最像龍的生物:歐洲洞螈這種中最像中國龍的生物卻生活在歐洲喀爾巴阡山脈,1768年奧地利醫生和自然科學家洛朗發現了洞螈,當時起名叫做「普羅透斯」,希臘神話中一個海神的名字。它們身長大約30釐米左右,有肺呼吸和鰓呼吸兩種方式,是一種兩棲動物,鰓位於兩側呈鮮紅色。
  • 每12.5年才交配一次的洞螈,為什麼被人們稱為「龍的後代」?
    最像龍的生物洞螈又被稱為盲螈,在1768年被奧地利的自然科學家洛朗所發現,並為它取名普羅透斯。洞螈身長30釐米, 眼睛退化,但對光有感知能力,終生生活在地下水形成的暗洞裡。由於洞螈體型和我國神話傳說中的龍相似,所以一些地方也把它們看成是龍的幼崽。下圖為洞螈的龍想像圖。
  • 地球上最像龍的生物,10年不吃不喝不動彈,壽命卻長達百年
    筆者-小文龍是中國的圖騰,在古代,龍寓意著祥瑞、高貴,同時也是王權的象徵,因此在宮廷中人們處處都能看見有關龍的裝飾物,但畢竟是一種虛構的生物,它是由想像力豐富的古人通過結合九種生物聯想而來的。在現存的大型生物當中,與龍的外形相接近的生物,人們會聯想到皇帶魚,這是一種生活在熱帶深海的魚類,也是海洋中最長的硬骨魚。皇帶魚身長為7到15米,人們也稱它為龍宮使者、白龍王或者地震魚,這種兇猛的魚類有時會在地震時浮現在水面上,漁民們通常誤會它是海底裡橫掃一切的「海蛇」。
  • 運動員壽命短?生命在於靜止?
    一項劍橋大學的研究,跟蹤了33.4萬人連續12年的鍛鍊程度和死亡風險③。研究的科學家發現,幾乎不運動的人,相對死亡風險相比偶爾運動與適量運動的人要大得多。經常運動和適度運動的死亡風險,僅為幾乎不動人群的63%。研究者發現,不運動的危險程度甚至大過於肥胖!
  • 世界最霸氣的螃蟹:最長壽命可達100年,食物以鯊魚為主
    螃蟹在人類的印象中就是好吃,體型大概就是人類的一個巴掌那麼大,人們喜歡把螃蟹蒸著吃吃或者是紅燒著吃,似乎它們的命運就只能是這麼卑微,但是世界上存在一種最霸氣的螃蟹,可以說給螃蟹界爭了口氣,最長壽命是可以達到100年的,主要以鯊魚為食。
  • 揭秘|錦鯉壽命可達70年的真相!!!
    錦鯉的壽命很長,一般可達70年,據記載,日本有一尾名稱「花子」的緋鯉,出生於1751年,死於1977年共活了226年,魚體長達77釐米,體重為9
  • 【錦鯉的壽命】養殖得當 錦鯉壽命可達70年
    一、錦鯉的壽命  錦鯉壽命  錦鯉的壽命很長,一般可達70年,據記載,日本有一尾名稱「花子」的緋鯉,出生於1751年,死於1977年共活了226年,魚體長達77釐米,體重為9千克,可稱得上錦鯉群中的「老壽星」。
  • 最不厚道的生物,交配完成會形成「交配塞」,還滿臉「絡腮鬍」
    說到野豬,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野豬的體型較為龐大,算是大自然中較為兇猛的生物之一。但若是說到最不厚道的生物,居然也是野豬家族的,小夥伴們知道是什麼野豬嗎?它們交配完成後會形成「交配塞」,而且還滿臉「絡腮鬍」,究竟是什麼生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種野豬的名字叫做「須豬」,體型在野豬裡面比較嬌小,最大一隻須豬也才120公斤。
  • 洞螈,一種長得和神話龍極其相似的生物
    傳說,中國龍有著馬一樣的長臉、鷹一樣的爪、蛇形的身子,而且體型龐大,全身覆蓋鱗片。在自然界,還真有像中國龍的生物,但只是像幼年的龍,它就是洞螈。洞螈棲息於第拿裡阿爾卑斯山脈的洞穴中,是一種兩棲類動物,可生活在陸地上,也可生活在水裡,通常吃蝦、蝸牛等,偶爾也會吃昆蟲,它不會咀嚼食物,而是直接吞咽。
  • 中國龍的原型,存活至今已有6萬多年,每12年才繁殖一次!
    我們常說,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這種從很久之前就存在於我們文化之中的神秘動物,至今都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龍這種生物是否真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過。但是在很多的歷史資料中,我們卻能發現一些和龍相關的蛛絲馬跡。就像這種被稱之為龍的原型的動物,常常會被人認為就是古代文化中的龍!這種中國龍的原型的動物,存活至今已有6萬多年,每12年才繁殖一次!它就是居住在歐洲洞穴之中的一種兩棲動物,名字叫做洞螈。在討論關於龍的原型這一點上,很多人心目中龍的原型其實就是蛇。但無論是外觀上還是形態上,洞螈都要更接近我們認知中的龍的形象。
  • 在12生肖之中,除了龍都有活體生物!地球上是否真的有「龍」?
    不過在「營川墜龍事件」進入最熱議的時段之後,答案也就出來了。根據央視2004年拍攝的專題片來看,片中得出的結論認為,這是鯨魚擱淺,然後骨骼拼錯,被大家誤以為是龍。所以說轟動一時的「營川墜龍事件」才算有了一個結果,而對於營口一位80多歲的老人捐贈的「龍骨」,最終也初步證實了是第四紀野馬的化石。
  • 人類自然壽命可達170歲,為什麼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只有77歲?
    一般來說,哺乳動物的壽命是生長期的5-7倍。大象的生長期一般為13年左右,其壽命大約為60-70歲;老虎的生長期為3-4年,其壽命可達25歲左右。2019年全國人均預期壽命77.3歲,人的生長期一般為20-25年,按照這套理論,人類的自然壽命至少可以達到100歲,甚至可以超過170歲。其實,現在我們的人均壽命和幾千年以前相比,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
  • 動物的壽命有長有短,你知道多少
    時間不停流逝,在地球的時間長河中,我們的生命不過彈指一瞬間,甚至人類本身也是很年輕的,但壽命的長短是相對而言的。地球上有些生物的壽命比人類壽命短得多,還有一些生物比我們所有人都活得久,而有的生物幾乎可以永生,請往下看。
  • 最長壽熱帶魚有81歲!人類與動物的壽命極限怎麼計算?
    澳大利亞海洋學研究所科研人員確認,一條生活在西澳大利亞州海岸附近的81歲斑點笛鯛是世界上已知最長壽的熱帶珊瑚礁魚。斑點笛鯛能活到81歲,格陵蘭鯊魚能活到400歲,人的壽命則是短短幾十年。人類與動物的壽命為何不一樣,壽命的極限又是怎麼計算的?
  • 斯洛維尼亞展出「龍寶寶」可10年時間不吃食物
    據法新社斯洛維尼亞波斯託伊納6月11日報導,官員們當地時間11日稱,三隻「龍寶寶」已經開始在斯洛維尼亞的一個溶洞裡展出,它們2016年在那裡成功孵化,這是一次罕見的成功繁殖。這種被稱為「龍寶寶」古老水下動物就是洞螈。這種動物的壽命可達100歲,每10年才會繁殖一次。
  • 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神奇生物
    每當提到生物多樣性,加拉帕戈斯群島都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位於厄瓜多海岸外的這個人煙稀少的群島是生物演化的最好門戶之一,這裡有著地球上最獨特的野生動物。由於這種隔絕狀態,這裡的動物與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的任何動物的進化方式都大不相同。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裡奇怪的生物吧。
  • 鴞鸚鵡 Kakapo——世界上最奇葩的鳥
    自波裡尼西亞及歐洲殖民者引入如貓、鼠及鼬等生物後,鴞鸚鵡的數目開始大幅下降。從1890年開始,政府就開始保育措施,但大部分均未見成效,直至1980年正式實行的全國性鴞鸚鵡復育計劃。鴞鸚鵡在面對危機或生命受威脅時會有一種作用不大的習性:就是會全身僵硬,一動也不動。它們希望利用一身保護色,透過不動的姿勢來隱藏自己。這種技倆用以應付它們主要的原生天敵——哈斯特鷹(已絕種)非常有效,但自從人類帶來並不以視覺而重用嗅覺的捕獵者的出現,如貓和狗等,它們的這種技倆反而加快它們被捕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