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憑藉一封「出來拔萃」的道歉信,把自己整上了熱搜榜第一名,成為全網嘲諷的對象。這自黑的能力,真是令人嘆為觀止。這家公司叫全棉時代,相信不少人家裡都有他們的產品。
故事從頭說起。近日,全棉時代發布一則卸妝巾宣傳廣告。視頻廣告裡,一年輕女子被一男子尾隨跟蹤,隨後該女子急中生智,用全棉時代溼巾卸妝,卸妝後變醜並成功自保。
能策劃出這種廣告的人,應該被逐出廣告圈。這已經不是腦子被驢踢了,而是驢腦植入了人腦。
這是為了突出中國治安不好,還是為了表達「我們的顧客雖然很醜但是很機智」?這種不知尊重為何物的以low為榮的精神,倒是與之前那幾個翻車的網際網路金融廣告一脈相承。
很快,有網友質疑全棉時代的廣告故事情節「不尊重女性」、「侮辱女性」。於是全棉時代開始了一場跌宕起伏的道歉之旅。
1月8日,全棉時代官博在評論中回復網友稱「視頻為廣告創意,僅作為突出商品的清潔功能」。
同日,全棉時代官博發了一則短短的聲明,表示「高度重視」「深表歉意」「感謝關注與支持」。
說實話,這是一份中規中矩的道歉聲明,雖然是套話,但也沒什麼硬傷。
但是網友根本不買帳,畢竟之前那個廣告實在太噁心人。
網友:「車撞樹了知道拐了 鼻涕到臉上知道甩了,大家開始抵制了知道道歉了。不接受,以後不會再購買」
「全文沒有一句對不起。呵呵」
「不會再買了。謝謝」
網友的決絕態度或許嚇壞了這家公司。經過兩天的醞釀,1月10日晚上23點17分,全面時代深夜放了個大招,發了一封《來自全棉時代的歉意表白》,於是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跟上一份道歉信相比,這份道歉信長了很多,足足有兩頁紙。
但是眼睛雪亮的網友很快發現了真相。好傢夥,前邊兩段是官樣文章的道歉,後邊全部是自我表揚。
我們來看看它是怎麼描述「我真棒」的:
「2009年,全棉時代研發第一張純棉柔巾……2010年,純棉溼巾上市……2013年,一次性全棉內褲上市……」
這是給大家上課來了,這是道歉呢還是發表獲獎感言呢?
「作為新時代的民族品牌……」
丟人現眼的時候,能不能不提「民族品牌」這幾個字,中華民族欠你們的嗎?
「2020年疫情爆發之初,全棉時代第一時間……解決前線醫護人員戰時所需,為白衣天使送去貼心關愛。」
又把白衣天使搬出來了。合著你們這些公司當初獻愛心,就是為了出事的時候把白衣天使綁出來證明自己是個好人?人家招誰惹誰了。
所以你知道,這家公司能夠上熱搜,完全是自己「拼」出來的。
今天,我想說一說道歉信的事。近年來,中國公司發道歉信翻車的事不是一起兩起了。讓我這個清貧的碼字工十分不解的是,這麼多名頭響噹噹、市值動輒多少億多的公司,一出事,竟然連封像樣的道歉信都寫不出來。別說平事了,往往是一道歉反而把事情鬧得更大了。
說到這裡,不得不再提兩句最近一直在風口浪尖上不捨得下來的拼多多。
昨天晚上,一個叫@王太虛wray 的網友發視頻表示,自己因為看到同事被抬上救護車,在匿名社區脈脈上發了帖子,結果被拼多多開除了。
今天早上,拼多多回應了,上來就給「王某」扣上一個發布「極端言論」的帽子。毫無疑問,這個回應又翻車了。因為看到「極端言論」這頂帽子,大家已經沒興趣關注細節了。
有話好好說,有點共情能力,就這麼難嗎?
可以說,如果你會寫道歉信,你的公關能力已經可以碾壓90%以上的中國公司了。為什麼會這樣?放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好問題。
是他們招的人學歷太低,水平太差嗎?不是。這年頭,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不值錢。
根子是價值觀不正。那些羞辱女性,羞辱底層的廣告,任何一個正常人都能看出問題。但是這些大公司經過層層審核,反而把這些廣告放出來,只能說明這些把關人的價值觀已經扭曲到了一定程度。「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很多大公司的公關人員都是媒體過去的,不少是資深媒體人、媒體高層。在媒體的時候,他們罵起那些出糗的大公司頭頭是道,可是等輪到他們發揮的時候,還是會把事情搞砸。這說明,KPI的邏輯壓倒了價值觀的邏輯。要麼是他們同流合汙了,要麼是他們說的話不起作用。
網上常常有人說,「三觀正」有什麼用,又不能當飯吃。現在,「三觀正」還真的可以當飯吃了。
中國大公司需要一場靈魂深處的價值觀革命了。這是一堂必須要補的課,否則哪天掉坑裡都不知道路怎麼走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