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54名志願軍「一級英雄」「一級模範」山東籍就有14人,一文了解...

2020-12-16 海報新聞

王海、卜廣德、陳德忠、孔慶三、曹玉海……這一個個曾令敵人膽寒的名字,對你來說或許既熟悉又陌生。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抗美援朝偉大勝利,我們深切緬懷這些英模人物。

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7萬多中華兒女獻出了寶貴生命。其中,就包括2.5萬多齊魯兒女。在眾多抗美援朝英雄中,全國共有50人獲得「一級英雄」稱號,4人獲得「一級模範」稱號。而這54人中,山東籍將士就有14人。二十七軍、二十軍、二十六軍、三十八軍等多支山東走出的鐵軍令敵人膽寒,讓天地動容。

為紀念這場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大力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營造崇尚英模、學習英模、弘揚英模精神的氛圍,10月15日起,大眾日報推出「致敬最可愛的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山東籍英模人物傳記」系列報導。讓我們一起重溫他們的英勇故事。

「一級英雄」王海——

永遠的王牌

王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原司令員,山東威海人,1926年出生,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參軍,先後任師長、副軍長、廣州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副司令員、空軍司令員等職,1988年被授予空軍上將軍銜。在抗美援朝空戰中,王海共擊落擊傷敵機9架,先後榮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

王海從小就有英雄情結,年幼時心底就種下了報國之夢。1944年,18歲的王海參加了膠東抗日中隊,兩年之後,我軍第一所航校在吉林通化創建,正在上學的王海被選為第一批學員。1950年6月,中國空軍第一支航空兵部隊——空軍第四混成旅在南京正式成立,王海進入該旅。

1951年10月,25歲的飛行大隊長王海率隊飛抵安東(今遼寧丹東)浪頭機場。當時,人民空軍剛組建不久,王海和他的戰友們的飛行時間平均只有200多小時,駕駛噴氣式戰機飛行還不到20小時。王海生前曾回憶,由於缺乏實戰經驗,一連幾次空中戰鬥,不但沒打上仗,連敵機的影子也沒發現。那段時間,王海心急如焚,腦子裡整天想的就是敵機、空戰、攻擊。1951年11月的一天,王海率隊再一次升空作戰,遇到一架敵空中偵察機。

王海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們集中優勢兵力,實施大速度勇猛追擊,一下子追出100多公裡才追上了敵機。我隨即對準敵機尾部按動炮鈕,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向敵機開炮,把滿腔怒火和著炮彈一起向敵機射去。咚!咚!咚!……一串串炮彈拉出一條條光線直撲敵機。」最終,在多架戰機相互配合下把敵機打成一團火掉了下去。王海並沒有因初次取勝陶醉,他意識到空中格鬥遠非想像中那麼簡單,僅有不怕死的精神是不夠的,必須練就過硬技術和戰術,才能更有效地打擊敵人。

1952年初,王海所在部隊回國休整、訓練。5月份,王海大隊重返朝鮮前線。1952年12月的一天下午,正在進餐的王海大隊飛行員突然接到戰鬥命令:敵人幾十架轟炸機在平壤等地區進行掃射轟炸,需立即前往迎敵。王海奉命率一大隊12架戰鷹趕赴敵戰區。到達清川江上空時,王海發令,12架戰鷹首先向4架敵機圍了上去。敵機遭到突然襲擊,慌慌張張投掉副油箱,加速逃竄。王海沒有貿然下令追擊,而是命令等待敵主力機群過來再打。果不其然,4架敵機剛剛逃走,一大群敵機排成「品」字隊形,多層多域,黑壓壓地飛了過來。

見敵機已完全暴露在面前,王海下令攻擊。頃刻之間,12架戰鷹猛撲下去,20架敵機一下子亂了陣腳,被衝得四處亂竄。

見敵機群已被衝散,王海命令飛行員們採取各個擊破的辦法展開攻擊,最終出色完成了任務。戰後,王海才得知,與他們交手的就是美空軍王牌飛行隊——二戰中聲名赫赫的五十一大隊。

到抗美援朝結束,王海所在飛行大隊共參加空戰80多次,擊落擊傷敵機29架,大隊被譽為「英雄的王海大隊」,王海本人被譽為「永遠的王牌」。

「一級英雄」卜廣德——

「一位用腦子打仗的排長」

卜廣德,1925年出生在萊蕪沙王莊村,1946年參加革命。在解放戰爭中,他屢立戰功,成為華東野戰軍「一級戰鬥英雄」。抗美援朝開始後,卜廣德擔任志願軍第20軍某團排長,先後榮立特等功1次、一等功2次,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

1951年4月,卜廣德所在的連隊奉命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他負責帶領全排擔任尖刀排,攻下503高地的5個山頭。這個任務非常重要,能不能完成決定著後續部隊能否順利通過,準時進入陣地。

卜廣德帶領全排連夜向目的地出發,快到503高地時,他們突然發現,不遠處竟然有敵人的兩個帳篷,門口沒有哨兵,敵人正在沉睡。大家非常興奮,都向卜廣德建議先拿下這「兩個帳篷」。但卜廣德很清楚,他們的任務是迅速拿下高地5個山頭,若拿下這點敵人,驚動了其他敵人,便得不償失。於是,卜廣德並沒有襲擊帳篷,而是迅速到達503高地。

敵人在高地設置了重兵,警惕性強,很快發現了尖刀排,頓時,火力集中射向尖刀排。卜廣德和戰友們隱蔽觀察,發現高地幾個山頭距離較近,如果一個一個攻,敵人很可能相互增援。卜廣德果斷決定,全排3個班,分頭向敵人的3個山頭攻擊,拿下以後,兩個班合力再向另一個山頭攻擊,他則帶一個班攻擊第5個山頭。

完成部署後,各個小組分頭開始發起攻擊。由於卜廣德的戰術部署得當,同時抓住了敵人不會打夜戰的弱點,不到1個小時,就迅速拿下了5個山頭,而且全排沒有一人傷亡!

被打懵的敵人沒想到我軍會夜襲,慌亂中又組織一個連的兵力向高地發起反撲,攻上高地後卻發現一個人都沒有。就在他們發愣之際,尖刀排的5挺機槍突然開火,敵軍瞬間被打得鬼哭狼嚎。原來,卜廣德早就料到敵人會反撲,便命令全排在高地最高點構設秘密陣地,利用繳獲的5挺機槍,打了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這次戰鬥,共殲敵1個加強排,繳獲卡賓槍、自動步槍12支,輕機槍2挺,手槍4支,火箭筒和無後座力炮各1門。

5天後,卜廣德再次受領了一個艱巨的任務,率全排堅守華川城外280.7高地。戰鬥開始後不久,排裡就出現了傷亡,卜廣德分析發現,我軍出現傷亡,是由敵人大炮造成的。於是,卜廣德讓二班長佔領最高點,等敵人炮火再來時,觀察炮火位置。

是夜,卜廣德留下1個班長帶3人防守,自己帶著8個人奔襲5公裡,很快找到了敵人的炮兵陣地。敵人的炮兵陣地根本沒有設防,卜廣德順利炸掉敵軍10門火炮,徹底摧毀了敵軍的炮兵陣地。接下來的3天陣地防禦中,敵人失去了炮火支援,來一撥被我軍打掉一撥。卜廣德帶隊共打退了敵軍12次進攻,殲敵85人,牢牢地守住了陣地。

戰後,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看到卜廣德的事跡材料後,不禁拍手叫好:「這可是一位用腦子打仗的排長,要大力宣傳!」

「一級英雄」陳德忠——

插進敵人心臟的尖刀

陳德忠,1924年出生於山東臨朐,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六軍某團偵察連長。1951年6月12日犧牲。在抗美援朝作戰中,他榮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各2次,並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

陳德忠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解放戰爭時期,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抗美援朝期間,陳德忠隨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任偵察連長。

1951年3月,敵軍一部渡過北漢江,向北進犯。陳德忠受命偵察敵情。在稍微熟悉了當地的地形和敵情後,他們就開始了敵後破襲。在陳德忠的領導下,小分隊有勇有謀、機智靈活,他們時而化裝成敵軍的憲兵部隊,開著繳獲的敵軍吉普車大搖大擺地在公路上設卡檢查往來的敵軍和車輛,伺機捕捉合適的俘虜以獲取情報;時而又化身為當地的老百姓,混在民夫的隊伍裡對敵軍的營地進行偵察。雖然在捕捉「敵情報」的過程中,驚險重重,不斷遭遇敵人的突然襲擊,但他們勇敢心細,善變萬策,迅速獲取了西線敵軍企圖從中間突破,對漢城迂迴包圍的重要情報。

一日上午,小分隊在京畿道的仁倉裡北側設伏,當敵人的一支小車隊經過這裡時,陳德忠率小分隊突然猛烈開火,猝不及防的敵軍車輛當即連環相撞,隨後被我軍一一擊中起火。在不到10分鐘的戰鬥中,我軍斃敵16人、俘敵1人。

一天夜裡,陳德忠再次帶領偵察分隊涉水渡過漢江,秘密深入到敵軍防線後方縱深15公裡處的西頭川,再次對敵軍車隊進行伏擊,這次他們襲擊了一支向前線運輸坦克的運輸隊,小分隊一舉殲敵30多名,將敵軍30多輛準備運往前線的坦克和3輛押送人員乘坐的吉普車全部炸毀。陳德忠擔任偵察連長後,創造了五戰五捷的戰鬥範例。

在「平金淮阻擊戰」中,陳德忠又率領偵察員打響了戰鬥的第一槍,擊毀敵汽車1輛、斃敵7名,而志願軍無一人傷亡。在戰鬥中,他以機動靈活的阻擊、伏擊、偷襲等方式,不到2個月時間內,以傷亡3人的代價,斃、傷、俘敵100餘人,並為指揮員部署作戰提供了大量寶貴情報。

1951年6月,陳德忠率領部隊伏擊敵人時,不幸中彈,壯烈犧牲。1952年,追授陳德忠為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

「一級英雄」孔慶三——

在炮火中永生

孔慶三,1926年出生,1948年參加人民解放軍,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先後參加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1950年11月,孔慶三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任第二十七軍炮兵團某連班長,參加了第二次戰役,作戰中不幸中彈犧牲,被追記特等功,並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

1950年冬,孔慶三隨部隊跨過鴨綠江後,連夜疾進,跋山涉水,爬冰臥雪,整整8天,趕到了東線的天宜水裡,執行朝鮮戰場東線的阻擊任務。這裡距敵軍佔領的新興裡只有二三十裡路,從隆隆的炮聲中,可以斷定敵軍正在發動進攻。連隊在此待命了兩天,大家已是摩拳擦掌,隨時準備出擊。

1950年11月27日,孔慶三接到命令,率五班配屬給主攻部隊尖刀步兵第八連,執行掩護突擊部隊的任務。下午5點鐘,他帶領全班戰士奔襲二十多公裡抵達於谷裡。他在山頂看見溝裡已燃起熊熊大火,爆炸聲不絕於耳。前方的戰火越來越猛烈,槍聲、手榴彈聲響成一片。八連突擊隊受阻,與敵軍形成對峙狀態。

八連連長指著敵軍的火力點對孔慶三說:「五班長,你看前邊,山嶺崗前面20多米遠,有一個獨立房屋,房子已經被我們的手榴彈打得七孔八洞了,但敵人的火力是從屋底下向外發射的,很顯然他們的工事是做在坑下邊。我們發起幾次衝擊都衝不過去……」連長停了片刻又說,「同志們左右都繞不過去。這一仗打得好不好,就看我們能不能消滅這個火力點了。」

孔慶三已經明白了八連長的意思。他堅定且信心十足地表示:「連長,我們一定摧毀它。」

由於有小崗遮擋,炮無法直射。孔慶三果斷地將殺傷半徑為25米的步炮推到距射擊目標只有20米的小崗,並立即構築炮工事。可嶺上全是冰土,又光又硬,一鎬下去僅僅出現一個白點,根本無法構築陣地。

怎麼辦?正在焦急時,孔慶三發現左邊有個小土包,過去一看,是塊凍石頭,凍得十分結實。他趕緊讓戰士把炮推過來,架在上面。可炮的右支架懸空,無法發射。孔慶三見狀立即衝過去,用肩膀頂住炮的右支架,堅決命令開炮。戰士看著班長吃力的肩膀,不忍拉火。

孔慶三連聲喊:「拉火,快拉火啊!」

「轟!」一顆炮彈出了膛。隨著爆炸的火光,獨立房屋倒塌了,敵方火力點被摧毀了,突擊隊前進的道路打通了,可孔慶三因步炮後坐力撞擊受傷,腹部又被一彈片擊中,壯烈犧牲。

戰士們望著躺在血泊中的班長,含著淚衝過炸毀的敵軍暗堡,沿著山坡,向新興裡衝去……

1952年,中國人民志願軍為孔慶三追記特等功,並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

「一級英雄」曹玉海

——戰死沙場的鐵血英雄

曹玉海,山東莒縣(今屬莒南縣)人,1923年出生,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曹玉海3次參軍入伍,參加重要戰鬥20餘次,6次負傷,抗美援朝作戰中不幸中彈犧牲,被追授為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他任營長的一營被授予「英雄部隊」稱號、記集體一等功,並授予「攻守兼備」錦旗一面。

1943年1月,曹玉海報名參加了八路軍。後在一次反掃蕩戰鬥中負傷,被安排回家養傷。這年秋天,起義後歸八路軍建制的東北軍某師在他家鄉駐紮,曹玉海堅決要求重返前線打鬼子,經批准第二次參軍入伍。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曹玉海作戰勇猛,先後參加了橫山戰鬥、東北剿匪、保衛四平、三下江南、遼西會戰、解放天津等戰役,立戰功7次,榮獲「濱海抗日模範」「戰鬥模範」等稱號。

1949年,曹玉海隨大軍南下,在湖北宜昌與白崇禧軍隊交戰。曹玉海在激戰中身負重傷,留在武漢治療。傷愈後,組織考慮他身體虛弱,便安排他轉業到地方工作。

韓戰爆發後,奉命北上的某師路過武漢時,曹玉海找到老部隊,要求重返部隊保家衛國。師領導說:「你已經轉業了,在地方好好幹吧!」曹玉海堅定地說:「我們的新中國剛剛建立,帝國主義把侵略的戰火燒到我們家門口了,豈能坐視敵人侵略!」臨行前,曹玉海婉言拒絕了未婚妻結婚的要求,毅然走向抗美援朝前線,並擔任志願軍某部營長。

在朝鮮戰場上,我軍與敵進行了5次戰役,曹玉海參加了前四次。第一次戰役,在月峰山守衛戰中,曹玉海率1個連出其不意襲擊李承晚軍,殲敵120多人;在第二次戰役戰鬥中,他指揮所在營兩個連全殲土耳其1個營,斃傷敵700餘人,繳獲汽車130餘輛、榴彈炮17門;第三次戰役是突破三八線,曹玉海帶領全營突破了敵人苦心經營的號稱「鋼鐵防線」的陣地,深入敵人腹地40公裡,殲滅美軍330餘人,繳獲各種火炮40餘門,輕重機槍20餘挺,汽車36輛。

在第四次戰役中,營隊奉命堅守武甲山、鶯子峰一帶陣地。1951年2月的一日拂曉,美軍1個團在24架飛機、52輛坦克及50門大炮的配合下,向營主陣地京安裡以北350.3高地發起兇猛進攻。曹玉海指揮全營連續打退敵人6次進攻,在敵人第7次進攻時,曹玉海不幸中彈犧牲。戰士們在營長的激勵下,拼死與敵搏鬥,打垮十幾倍於己之敵的10餘次進攻,殲敵680餘名,守住了陣地,為志願軍在東線橫城反擊戰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級英雄」於泮宮——

威震敵膽豪氣長存

於泮宮,男,山東平度人,1927年出生,1947年1月參加革命。1951年5月,第五次戰役華川地區防禦作戰中,於泮宮擔任志願軍第二十軍某團排長,帶領全排連續奮戰30多小時,打退敵人13次進攻,斃、傷敵150餘人,戰至全排僅剩45發子彈、10枚手榴彈時英勇突圍,安全返回部隊。立特等功,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

1947年1月,於泮宮參加人民解放軍。從那時起,他就決心為解放全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前,於泮宮參加過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等多次戰鬥,由於作戰勇敢,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多次榮記戰功。

1951年,於泮宮參加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華川地區防禦作戰。這場戰役讓我軍保持了戰爭中的主動權,避免了主力部隊遭到敵人的包圍,對戰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951年5月的一天,敵人以兩個營的兵力向志願軍陣地發起猛烈進攻。一排堅守的「313」高地在整個防禦陣地中處於比較重要的位置。時任一排排長於泮宮決心在「313」高地打一個漂亮的阻擊戰。

拂曉,敵人以一個排的兵力向高地衝來。待敵人離我軍陣地不到30米時,於泮宮大吼一聲:「打!」霎時,各式槍枝同時開火,子彈如雨點般射向敵人,敵人抱頭鼠竄。

不久,敵人又發動第二次進攻。於泮宮帶領戰士全面阻擊,在打退敵人第二次進攻後,又命戰鬥組長潘景文帶著新戰士姜應義主動出擊,奇襲敵人,嚇得敵人半天不敢前進一步。夜裡,於泮宮讓戰士們輪流休息,自己卻時刻注視著山下的敵人。他還派戰鬥小組夜襲敵軍,擾得敵人整夜不得安寧。

次日凌晨,敵人再次猛烈炮擊「313」高地,一排失掉了同連部及友軍的一切聯繫,於泮宮的腿部也被流彈擊傷,但他依然堅守陣地,英勇戰鬥。上午8時許,敵人開始了第9次進攻,一排官兵拼死守衛著每一寸土地,敵人進攻屢屢受阻。惱羞成怒的敵人索性停止進攻,只用飛機、大炮向「313」高地狂轟濫炸,企圖炸毀一排鑄成的鋼鐵長城。但在於泮宮的帶領下,一排戰士又頑強地堅守了3個多小時。此時,全排已經傷亡過半,陣地周圍均被敵人佔領,「313」高地失去了原有作用。於泮宮臨危立斷,決心帶領大家突出重圍。

他看準高地附近的一條小山溝,自己打頭陣,把手榴彈分給跟在身後的戰士,順著這條小山溝直接突圍!防禦這條小山溝的敵軍有一個班,他們面對迅猛衝出的我軍猝不及防,被於泮宮射倒2人,其餘人被我軍的手榴彈炸倒,於泮宮率領15名戰士沿山溝突圍成功,安全返回部隊。

這場戰役裡,於泮宮率全排堅守「313」高地30多個小時,打退敵軍13次進攻,斃傷敵軍150餘人,威震敵膽,成功突圍。於泮宮榮立特等功,被授予「一級英雄」稱號。

「一級英雄」周厚剛——

血染沙場埋忠骨

周厚剛,曾用名周厚崗,山東榮成人,1924年出生,1946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參加了泰安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和上海戰役等,歷任排長、副指導員、參謀、連長等職。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在「785」高地阻擊戰中,面對敵機重炮掘地式轟炸和數倍於我的敵軍的輪番強攻,周厚剛指揮全連戰士堅守陣地8晝夜、打退敵人40餘次進攻,殲敵605人。在奉命撤出「785」高地時,因觸雷不幸犧牲,被追記特等功,並授予「一級英雄」稱號。

1946年9月,周厚剛在9個兄弟姊妹中率先報名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10月,周厚剛隨所在部隊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成為第二十軍某團五連連長。

1951年6月,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拉鋸戰,志願軍總部結合戰局決定,各野戰兵團暫時撤離戰場進行休整。敵軍以為有機可乘,急忙集中4個師,以摩託化步兵、炮兵、坦克兵和空降兵組成的「特遣隊」,在東線對志願軍發起了「閃擊戰」。為掩護友鄰部隊安全撤離,志願軍第二十軍主動展開防禦,以阻擊瘋狂進攻之敵。

「785」高地是這場「閃擊戰」的突破口,也是確保我軍安全撤離的咽喉要地。團部、師部經過多方討論推薦,最終將任務下達給五連素有「鎮山虎」之稱的周厚剛。面對首長的重託,周厚剛保證:「請首長們放心,只要有我周厚剛一口氣在,敵人就是有三頭六臂,也休想跨過這個山頭。」

6月中旬的一個夜晚,周厚剛率領全連170多名戰士,趁著茫茫夜霧進入「785」高地,開始了血與火的阻擊作戰。周厚剛最終確定「機智作戰、保存實力、有效擊敵」的作戰方針,並馬上構築工事、排兵布陣。他沒有搞傳統的「環形工事」,而是布置了一個「火力前重後輕、兵力前輕後重」的「螃形」陣地。

16日上午,敵軍在炮火的掩護下,成群地向「785」高地發起進攻。周厚剛利用敵人還不清楚我防禦部署的情況,讓守在最前沿陣地的八班待敵人進入到陣地射擊範圍後,再實施最有效的阻擊。當日,成功擊退敵軍3次進攻。

18日拂曉,「785」高地大霧瀰漫,2米之外什麼也看不見。敵軍想憑藉濃霧遮擋,以4個連的兵力從五個方向偷偷摸到五連陣地40多米處,隨即在炮火的掩護下,突然發起進攻,一舉拿下「785」高地。周厚剛沉著指揮,與敵人鬥智鬥勇。五連用150個手榴彈、700發子彈斃敵100餘名。6月22日,敵軍調8架轟炸機,對我「785」高地輪番轟炸,持續達3個多小時,使得5連陣地連一棵完整的樹都找不到,黛青色的山石也讓燃燒彈燒成了血色的鐵流。敵人還集中了上百門火炮對我「785」高地進行長達3個多小時的掘地式轟擊,使得「785」高地至少削低半米以上。

敵人轟炸過後,以2個營的兵力分4路向「785」高地進攻。他們以為經過此番猛烈的轟炸,我軍陣地根本無人生存。當他們走到半山腰時,五連戰士奇蹟般地出現,攔住他們的道路。8班班長一拉引索,一聲巨響,10餘名敵軍應聲倒地。原來,在敵機狂轟濫炸和敵軍猛烈炮擊之時,周厚剛已組織全體戰士藏到山頭的斷崖下,利用敵人飛機、重炮的死角,成功躲過這場惡毒的襲擊,並成功將敵軍趕下陣地。到了23日,五連勝利完成阻擊任務。

1951年6月,周厚剛被提升為二營副營長。1951年6月26日五連奉命撤出「785」高地,在撤離陣地時,周厚剛不幸觸雷壯烈犧牲,年僅27歲。為表彰他的功績,1952年,中國人民志願軍追記周厚剛特等功,並授予「一級英雄」稱號。

「一級英雄」張積慧——

翱翔的「雄鷹」

張積慧,山東榮成人,1927年出生,1945年參加八路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併入朝作戰,歷任志願軍空軍第四師十二團三大隊飛行大隊長、副團長、團長,後任空軍副司令員,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張積慧先後榮立特等功1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

張積慧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1945年年初,他投筆從戎,到山東抗大一分校當了一名八路軍戰士。抗戰勝利後,又隨部隊輾轉到東北地區。當時,正逢上級決定成立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張積慧被選派到航校學習。他於1948年畢業,成為我軍航校培養的首批空軍飛行員。

1950年,張積慧被任命為航空兵四師十二團飛行大隊大隊長,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一次空戰,敵機共有七八十架。張積慧發現敵機編隊,即命令僚機劉春生進入戰鬥,而他自己則猛拉操縱杆上升,達到有利位置,瞄準一架敵機,三炮齊發,將敵機擊落。劉春生高興地連喊:「打中了!打中了!」其他戰友備受鼓舞,作戰更加勇猛,敵機很快潰逃。

張積慧和戰友返航時,從後面追來了六架敵機,其中兩架朝張積慧直衝而來,他的飛機中彈了。這時僚機劉春生立即迎頭出擊,跟敵機拼搏,可敵機緊緊咬住張積慧的飛機不放。張積慧機警地作「S」飛行和急躍升動作,使敵人瞄不準、打不著。狡猾的敵人並沒有被甩掉,仍緊跟在他的後面。張積慧心想:「寧可同歸於盡,也決不能讓敵人就這樣把自己打掉。」於是,他來了個急躍升,然後立刻向下掉轉機頭衝向敵機,形成兩機相撞之勢。敵人膽怯了,驚惶倒轉下去,因高度低,來不及退出俯衝,撞到山頭上,機毀人亡。張積慧則駕機繼續俯衝,在樹梢上面安全飛過。戰鬥結束後,張積慧榮記一等功。

1952年2月的一天,張積慧再次擊落敵軍一架飛機,榮立二等功。也是在2月的一次戰鬥中,他擊落了敵軍少校中隊長、號稱「空中一霸」的王牌飛行員喬治·阿·戴維斯,從而打破了其不可戰勝的神話。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張積慧先後參戰十餘次,共擊落敵機四架,擊傷一架。

1953年,張積慧到蘇聯莫斯科紅旗空軍指揮學院指揮系學習,1957年畢業回國。之後,歷任空軍航空兵第六師第十八團團長,航空兵第六師副師長,航空兵二十七師師長,空一軍副軍長、軍長,空軍副司令員等職。

「一級英雄」劉慶亮——

深入敵後的偵察尖兵

劉慶亮,山東沂水人,1923年12月出生,1941年11月擔任本村「青年抗日先鋒隊」隊長,積極參與當地抗日鬥爭和黨的地下交通工作。194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10月入伍,歷任戰士、排長、連長等職務。劉慶亮在解放戰爭時期,先後參加了魯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成為華野著名的戰鬥英雄。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劉慶亮機敏勇敢,不怕犧牲,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戰鬥偵察任務,曾榮立特等功1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六軍入朝作戰,劉慶亮擔任該軍第七十七師二三一團偵察排排長職務。據劉慶亮生前回憶,因他個子高,鼻子大,英語口語好,假扮美軍比較相近,單兵作戰能力極強,上級多次交給他偵察任務。他數次深入敵後偵察,為指揮機關提供了重要情報。

1951年3月的一天下午,劉慶亮率領偵察班插入抱川附近搜集情報。可等了半天,竟然一個敵人都沒有出現,這讓他很失望。臨近天黑時,劉慶亮突然發現主幹道上煙塵四起,竟然有4輛坦克和3輛裝甲車開了過來。他猜測,這應該是敵人調來的增援力量。「反正在這裡趴了一天,一點收穫都沒有,不如先幹掉這些傢伙!」劉慶亮心想。

劉慶亮迅速部署了戰鬥任務,由他負責炸掉第一輛坦克,偵察班長負責帶人炸掉最後面的一輛裝甲車,因為這條路的寬度只能通過一輛車,這樣就形成了「關門打狗」之勢。敵人的坦克很快開了過來,劉慶亮的手雷準確地扔到了履帶底下,「轟」的一聲,坦克頓時趴了窩。幾乎在同時,偵察班長也成功地炸掉了最後一輛裝甲車。然後,劉慶亮第一個衝下山,快速爬上了第二輛坦克,掀開蓋子,扔進去一顆手雷,第二輛坦克也報廢了。由於事先分配好任務,再加上敵人沒有準備,不到10分鐘,4輛坦克、3輛裝甲車就全部解決掉了,而且還從裝甲車裡抓到了1個俘虜。

1951年11月,劉慶亮再次接受任務,前往敵人陣地抓捕美軍「舌頭」。由於戰友不小心碰到地雷,驚動了敵軍,敵軍一個排的兵力向他們撲過來,劉慶亮帶領所屬人員立刻找到了依託,向敵人射擊,十幾分鐘就消滅了17個敵人。這時,另兩名戰友也在另一處與敵人交火,他火速趕過去增援,一邊射擊一邊大喊:「留一個活的!」這時,劉慶亮遠遠發現兩個敵人正在逃跑,就奮力追擊。突然,一個受傷的敵人坐起,向他射擊,劉慶亮左腿不幸中彈。劉慶亮先抬手將這個敵人擊斃,又將正在逃跑的敵人打倒。然後,他丟下槍,拿起一把匕首,忍著劇痛,去抓逃跑的敵人,最後敵人被他活捉。

劉慶亮在數次戰鬥中表現英勇頑強,不怕流血犧牲,榮立特等功,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並直接提升為連長。

「一級英雄」王兆才——

「一定要守住陣地!」

王兆才,山東蒙陰人。1927年出生,1946年7月參軍,194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參加魯南、萊蕪、孟良崮、沙土集、洛陽、開封、淮海、渡江、上海戰役。在抗美援朝戰爭雞雄山阻擊戰中,任志願軍第二十六軍某團二連副排長。因作戰勇猛,1951年8月10日,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所在連也被授予「雞雄山阻擊戰鬥英雄連」。先後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8次。

1950年,時任志願軍第二十六軍七七師二三0團二連八班班長的王兆才,積極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跟隨部隊奔赴戰場。

1951年6月16日,雞雄山戰鬥拉開了序幕。敵軍來到雞雄山下,照例先是用大炮轟擊,接著用一個連的兵力,在八輛坦克的引導下,分三路向守在雞雄山最前沿的八班第三小組展開了「鉗形攻勢」。在第三小組的頑強抗擊下,敵軍退了回去。企圖包抄後路的一股敵人已經爬上山梁,王兆才立即指揮全班把這一股敵人用火力封鎖起來。一敵指揮員正在指揮完成這個「鉗形攻勢」,被王兆才一槍打死。同時,剛剛露頭的另一股敵人也被八班的火力嚴密封鎖。隨後一兩天,敵軍以大炮代替衝鋒,不分晝夜地把山前山後轟得烏煙瘴氣。

一日早晨,天剛蒙蒙亮,王兆才奉命率領一個混合排去接替守在雞雄山主峰——「603.9」高地的一連一排。戰鬥異常激烈,敵人一次又一次被打退下去,但隨即又衝上來。不久,敵人又以一個營的兵力,向這個高地進犯。經過幾輪激烈戰鬥,王兆才的混合排只剩5名同志了,而敵人得到補充後,又向混合排陣地組織了第五次衝鋒。

「怎麼辦?排副同志。」戰士們問。「照共產黨員的樣子打仗!5個人也要打一個排的仗。」王兆才鼓勵大家,「剩下1個人也要打到底!剩下1顆手榴彈也要拼到底!」

敵人的衝鋒又開始了。王兆才命令戰士把最後的3顆手榴彈束在一起,投向敵群。在劇烈的轟響中,正面的敵人紛紛倒下,側後的敵人把王兆才和他的戰友包圍了起來。

「繳槍!我們優待。」敵軍嘶叫著,但卻不敢衝過來。

王兆才看了看自己的卡賓槍,槍裡只有一梭子子彈了,便向戰友們眨了眨眼,然後把腰帶和帽子整理了一下,向前跨了一步,喊道:「過來!我繳槍。」十幾個敵人一擁而上。

「老子交彈頭給你們!」王兆才猛一扣扳機,把一梭子子彈全打在敵人的肚子和胸膛上,當時就擊斃六人,其餘的嚇得亂竄。王兆才趁機帶著戰友轉移到連指揮所陣地上。主峰「603.9」高地,暫時被敵人佔領。

隨後,「把『603.9』高地拿回來」的艱巨任務又交給了王兆才。他帶著一個由彈藥手、炮手等組成的混合班向主峰衝去。一小時內他帶全班反覆衝殺三次,終於把山頂陣地奪了回來。但敵人盤踞在山頂南坡,不肯退下。王兆才又率領戰士和敵人展開對戰,直至混合班只剩下他自己。這時,各路反擊部隊向敵人發起了大反攻,雞雄山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一級英雄」於喜田——

勇奪雞鳴山

於喜田,山東棲霞人,1919年2月出生,194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經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歷練,在入朝作戰時,於喜田已經是志願軍第二十七軍某團連長。入朝後不久,於喜田便指揮全連打了一場漂亮的攻堅阻擊戰:雞鳴山戰鬥。1952年9月,他榮立特等功,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

1951年4月,美軍為了將部隊推進到三八線以北地區,在三八線附近投入了重兵。為粉碎敵人的目標,我軍發起了第五次戰役,於喜田率全連受領了攻打雞鳴山的任務。

雞鳴山距離敵軍主陣地只有10公裡,守住了這裡,大部隊就可以快速穿插,截住敵軍4個師的退路。於喜田深知這次戰鬥的重要性,受領任務後,立刻趕回部隊,部署戰鬥任務。

團裡偵察股事先已發來情報:雞鳴山一共三個山頭,拿下這三個山頭,就拿下了雞鳴山。經過認真研究,於喜田定下了作戰方案:他先帶一個排攻取第一個山頭,然後他再帶人攻第二個山頭,副連長帶一個排同時攻擊雞鳴山主峰「671」高地。

這天夜裡,大雨傾盆而下,於喜田率全連發起攻擊。敵軍毫無準備,還沒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就被打垮了。於喜田攻下第一個山頭後,又立即向第二個山頭髮起攻擊。第二個山頭的敵人同樣毫無準備,我軍僅以傷一人的代價,拿下第二個山頭。

於喜田又帶人向雞鳴山主峰方向移動,增援副連長。剛到那裡,副連長已經攻下主峰。可是,眼前的一幕讓於喜田和副連長吃了一驚——這個主峰並不是雞鳴山主峰!

肯定是偵察情報出現了失誤!放眼望去,主峰離這裡還有很遠,要到達主峰,必須拿下途經的山頭。可是,敵人已經開始布防。於喜田思考了一會兒,立即調整部署,決定一直向主峰打,哪個山頭有敵人就打哪個,直到打到真正的主峰!就這樣,他們一邊打一邊向主峰衝,直到凌晨4點,連續攻下了7個山頭,終於到達了雞鳴山主峰底下。

敵軍在雞鳴山布下了兩個連的重兵防守,於喜田知道,部隊攻了一夜,已經高度疲憊,傷亡超過一半,但現在必須一鼓作氣,否則根本完不成任務!

作了簡短動員,於喜田將連隊能戰鬥的46人分成兩路,從兩側同時發起進攻,副連長帶領5挺機槍正面向敵人進攻。戰士們前僕後繼,經過一番苦戰,終於拿下主峰,而此時全連只剩下23人。於喜田知道,敵人不會甘心,必然要發起反擊,又馬上組織大家構築工事。

果然,敵人很快又衝了上來。我軍戰士雖然已經筋疲力盡,但仍然強撐著跟敵軍作戰,先後打退了敵軍5次衝鋒,到天黑時,已經彈盡糧絕。

敵軍知道我軍的困境,又發起了最後一次衝鋒。關鍵時刻,於喜田第一個衝出戰壕,與上來的敵人拼刺刀,敵人被嚇壞了,沒想到我軍還有戰鬥力,慌忙逃了下去。此時,連隊只剩7人,於喜田手裡捏著最後一顆手雷,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與敵軍同歸於盡!

就在這時,營部通信員趕來說,大部隊已經穿插到位,可以撤了。經過1天1夜的戰鬥,於喜田帶著全連,攻下11個山頭,殲敵932人,守住主峰一天,打退了敵軍9次進攻!

戰役結束後,於喜田榮立特等功,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

「一級英雄」王德明——

抬擔架的「指揮官」

王德明,山東膠州人,1922出生,1947年參加革命,先後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1950年11月,王德明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擔任第二十六軍某連擔架員。他參加了第四次戰役,跟隨連隊在漢灘江南岸執行阻擊敵軍任務,一人殲敵39人,榮立特等功,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

1950年11月,王德明跟隨部隊入朝參戰,擔任志願軍第二十六軍七十三師二二七團五連擔架員。就是這個職務,也是他三番五次請求才爭取來的。雖未如願成為一名戰鬥員,但只要能上前線,王德明就很滿足了,高興地說:「只要能上前線,讓我幹啥就幹啥!」

原來,王德明1947年參軍後,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身負數十道重傷,留下了殘疾,還患有神經性頭痛。上級考慮到他的身體情況,原計劃不讓他跟隨部隊入朝作戰,王德明反覆強烈要求,同意他擔任擔架員。

在第二次戰役中,王德明所在的營執行阻擊任務,戰況非常慘烈,全營傷亡將近60%。王德明拖著殘疾的身體,與其他擔架隊員一起穿行在炮火中。當時,他的腳已經嚴重凍傷,抬著傷員每走一步,都是鑽心的痛,但他咬牙堅持著。最後,全營只剩下了王德明這一副擔架,他一個人搶運下了29名傷員,運送彈藥34箱,為戰鬥的勝利立下了大功。

第四次戰役打響後,王德明所在的連在漢灘江南岸擔負阻擊敵軍任務。這場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敵軍為了切斷我軍後勤補給線,在漢灘江兩岸和江心布成了3道防線,並且將漢灘江兩座簡易的橋梁全部被炸毀。

敵軍派出大量飛機和坦克對我阻擊陣地進行了狂轟亂炸,火力非常兇猛,王德明所在的五連的損失慘重。連隊的傷員運不下來,彈藥送不上去,這可急壞了王德明。危急關頭,他第一個跳下冰冷刺骨的漢灘江,涉水過河,來回往返運送彈藥和搶運傷員。在4天的時間裡,他先後下水18次,搶運傷員18人,運送手榴彈36箱。

一次,王德明剛剛運送兩箱手榴彈到陣地上,發現連隊出現了短暫的混亂,他趕緊上去詢問情況。原來,排以上的幹部全部犧牲或負傷了,連隊暫時沒有人指揮,戰士們不知道這仗怎麼打才好。

緊急時刻,王德明站了出來,對大家說:「大家不要亂!我是黨員,是老兵,現在聽我指揮!」說完,他開始布置戰鬥任務,將全連剩下的15人進行戰鬥編組。他根據以往的戰鬥經驗,以及現有的作戰情況迅速作出了兵力部署:以10名戰士作為正面防守,剩餘5人則在側翼的機槍陣地火力打擊。

簡短布置完後,敵人已經黑壓壓地衝了上來,王德明沉著指揮,親自帶著1名戰士堅守左翼機槍陣地,很快打退了敵人的第一次攻擊。

敵人被打退後,王德明立即下令出戰壕撿彈藥,然後迅速調整兵力部署迎接第二次攻擊。根據他的部署,陣地正面以及左右兩側均安排5名戰士,形成一個半環形,每個戰士配備3顆手榴彈。王德明下了死命令:不準開一槍,所有人每人3顆手榴彈,等到敵人進入20米內再扔。當敵軍再次發起衝擊時,王德明一聲令下,15名戰士手榴彈齊發,炸得敵軍狼狽而逃。

敵軍很快發起了第三次衝鋒,而此時他們的彈藥已然不足,無法再拼火力。王德明輕輕撫摸了一下手中的刺刀,堅定地說:「兄弟們,是時候拼刺刀了!打完彈藥,聽我號令,殺他個片甲不留!」

敵軍再度衝上來時,戰士們再一次頑強阻擊。彈藥打完後,王德明甩掉了機槍,抽出刺刀怒吼:「殺!」他第一個衝出戰壕,直接衝著穿大衣的敵軍指揮官殺去。戰士們在他的帶領下同時衝出戰壕,殺聲震天。敵軍紛紛撤退。就在這時,我方增援人員趕到,牢牢地守住了陣地。

這一戰,王德明一人殲敵39人,榮立特等功,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

王德明回國後,原本上級安排他繼續在部隊任職,但他選擇了回家鄉務農。

「一級英雄」高景灝——

帶領1個班殲敵170餘人

高景灝,山東海陽人。1930年出生,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膠東保衛戰、抗美援朝戰爭,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高景灝作戰出色,帶領1個班殲滅敵人170餘名,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並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戰士榮譽勳章」。

1951年7月,高景灝所在的二十七軍某團奉命接替第二十軍之東起北漢江、西至金化以東的金城地區第一線防禦任務,保障我軍主力集結修整。其中,「602.2」高地位於後洞裡西北,東靠公路,為敵我必爭要點。承擔這個任務的,就是高景灝和受他指揮的全班11名戰士。

戰鬥之前,高景灝充分考慮了可能遇到的情況,並將高地周圍的地形全部記在腦海裡。趁著夜色,他帶領3名戰士,向著「602.2」高地摸了過去。戰士們看到敵人的哨兵,想要直接開槍射擊。高景灝趕緊阻止,在不驚動敵人的情況下,戰士們迅速用刀將陣地上的敵人肅清。由於晚上很多敵人都在後方的帳篷裡睡覺,陣地上沒有多少人。戰士們沒有絲毫休息,抓緊時間修築工事。

第二天清晨,敵軍的炮火從天而降,在被炮火揚起的沙塵裡,敵人借著掩護向我軍陣地攻了過來。「等敵人離近了再打!」在工事中的高景灝喊道。敵人炮火所造成的硝煙,不僅僅給敵人進攻提供了掩護,也被高景灝所利用,讓戰士能夠搶先佔據到有利地形。

待敵人前進到30米處,「開火!」高景灝一聲令下,成排的手榴彈投向敵群。敵人沒想到我軍會出現在那麼近的地方,頓時亂了陣勢,經過1天戰鬥,殲敵60餘人。

此後,敵軍又集結了一個營的強大兵力,決心要將陣地奪下來。高景灝帶領極度疲勞的戰士向著敵人猛烈射擊,一步不退地和敵人拼命。經過多次衝鋒,11名戰士已經傷亡了8名。

「就算死也要守住陣地!」最後,高景灝和剩下的2名戰士在陣地上莊嚴起誓。他們收集了所有的武器,將武器藏在不同的據點內,使敵人無法掌握我軍陣地人數,也有利於相互支援。很快,敵人採用分散隊形再次衝了上來。高景灝冒著槍林彈雨,利用炮彈炸出的彈坑做隱蔽,在不同射擊點之間迂迴射擊。情況萬分危急之時,另一個班戰士及時趕來增援。在「602.2」的高地上,高景灝率部堅守了2天2夜,共打退敵人8次進攻,殲敵170餘人,個人殲敵18名,出色完成了阻擊任務。

回國後,高景灝到漢口高級步兵學校進修,先後任連指導員、解放軍事一〇一醫院政治處主任、副政委,南京軍區後勤分部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務,繼續為軍隊建設貢獻力量。

「一級模範」孫鳳鉅——

戰火中的白衣衛士

孫鳳鉅,山東蓬萊人,1926年出生,1939年5月參加革命。1950年11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先後擔任志願軍第九兵團衛生部醫療手術隊隊長、前線救護所所長、醫療所副所長,參加了第二、第四、第五次戰役、1951年陣地防禦作戰和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戰役。1952年9月孫鳳鉅榮立特等功,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模範」稱號。

1939年3月,剛滿13歲的孫鳳鉅參加了八路軍,一年後當上了衛生員。他經常在黑夜裡穿越敵人的層層封鎖線,到各個村裡救治隱蔽在百姓家中的八路軍傷員。1942年11月,孫鳳鉅加入中國共產黨,每天除了作戰和行軍,還利用休息間隙,爭分奪秒地學習文化、鑽研醫療技術。1946年,孫鳳鉅被任命為手術室室長,為練就敏捷的動作和熟練的技術,孫鳳鉅在條件極其簡陋的情況下,拿著鞋帶穿來穿去練習結紮,或者去廚房拿條豬腿練習開刀。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天氣極度寒冷,衛生條件極差。為防止傷員因凍傷造成病情惡化,孫鳳鉅發明了一種簡便易行的辦法:將大石頭烤熱,放在傷員的兩邊取暖。

在戰場上,醫生搶救1名傷員十分不易。天上敵機不停轟炸,地上炮火連天,醫護人員冒著槍林彈雨進行搶救。特別是部隊多處於運動作戰,手術隊要隨時跟進搶救,手術時間很有限。有時剛把傷員安排好,戰況就有變化,又要快速將藥品器械收拾好,迅速轉移傷員。面對這些困難,孫鳳鉅鼓勵手術隊的軍醫說:「只有最危險、最困難的地方,才是需要我們的地方。不能因為有困難、有危險耽誤了救治傷員。」

為解決隱蔽防空的問題,孫鳳鉅帶領手術隊對手術室進行了「改造」,夏天採用「山林雨布手術室」,在便於隱蔽的樹林裡用雨布搭一個棚子,放置簡易的手術臺,既方便隨軍行動,又解決了隱蔽問題。冬天,孫鳳鉅組織手術隊挖防空洞做手術室,從地上轉移到地下,既能防寒又能防空,拯救了大批志願軍指戰員的生命。

在前線部隊,提到孫鳳鉅,各級指戰員都非常欽佩,大家都傳頌他的感人故事。1952年10月,孫鳳鉅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模範」、特等功臣。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依盟 齊靜 梁旭日 報導)

相關焦點

  • 致敬最可的愛人|「一級英雄」孫鳳鉅:戰火中的白衣衛士
    為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和弘揚抗美援朝精神,積極宣揚那場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宣揚那種不畏強敵、不畏強權的民族精神,宣揚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英雄氣概,進一步營造崇尚英模、學習英模、弘揚英模精神的濃厚氛圍,齊魯網、閃電新聞聯合山東省國防教育辦公室,策劃推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山東籍英模人物傳記「致敬最可愛的人」融媒體專刊報導,今天我們來認識被授予「一級英雄」的山東籍英模人物——
  • 人民警察節 | 麗江公安第一個「一級英雄模範」
    人民警察節 | 麗江公安第一個「一級英雄模範」 2020-12-22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敬最可愛的人⑨|「一級英雄」王德明:抬擔架的「指揮官」
    為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和弘揚抗美援朝精神,積極宣揚那場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宣揚那種不畏強敵、不畏強權的民族精神,宣揚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英雄氣概,進一步營造崇尚英模、學習英模、弘揚英模精神的濃厚氛圍,齊魯網、閃電新聞聯合山東省國防教育辦公室,策劃推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山東籍英模人物傳記「致敬最可愛的人」融媒體專刊報導,今天我們來認識被授予「一級英雄」的山東籍英模人物——
  • 黃繼光、邱少雲英雄稱號有啥不同?志願軍有多少功臣?
    原標題:黃繼光、邱少雲英雄稱號有啥不同?志願軍有多少功臣?  一提起黃繼光、邱少雲、羅盛教,誰都知道是響噹噹的志願軍英雄人物,教育、激勵了中國幾代人。可是你知道嗎?他們的榮譽稱號是不同的:黃繼光是特級英雄、特等功臣,邱少雲是一級英雄、特等功臣,羅盛教是一級模範、特等功臣。
  • 這座橋,以志願軍「一級英雄」的名字命名!
    這座橋,以志願軍「一級英雄」的名字命名! 1949年修復隴海鐵路八號橋時 鐵道兵戰士楊連弟 勇敢攀上40多米高的橋墩 提前完成了修橋任務 榮獲「登高英雄
  • 江蘇籍志願軍英雄,退役不當劇院經理,回鄉與窮苦鄉親務農
    抗美援朝期間,特級和一級戰鬥英雄,20軍比38軍多出10倍,可見長津湖更加慘烈。 志願軍第一個「特等功臣」和「特級戰鬥英雄」,是來自江蘇的楊根思。 一、兩大轉折點:長津湖與上甘嶺 志願軍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對抗世界第一軍事強國,靠的是大無畏的意志和不怕死的精神。
  • 【黨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高景灝
    黨史故事 高景灝,山東海陽人。1930年出生,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膠東保衛戰、抗美援朝戰爭。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高景灝作戰出色,帶領1個班殲滅敵人170餘名,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並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戰士榮譽勳章」。
  • 志願軍有哪些以英雄命名的連、排、班?
    而以英雄名字命名的有20多個。志願軍特級英雄楊根思,解放戰爭時期曾榮立大功4次、小功5次,兩次被評為戰鬥模範,榮獲「爆破大王」「華東一級人民英雄」等稱號。1950年出席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當選為全國戰鬥英雄。同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任志願軍第20軍58師172團3連連長。
  • 志願軍一級英雄,復員甘於平凡,因救人而殉職,年僅56歲
    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餘新發 這時,一顆炮彈落在他前面4米多的地方,爆炸讓槍身向上飛跳一尺高,餘新發用力一按,鎮靜地繼續從右到左、從左到右來回掃射。美軍的進攻隊形被迅速打亂,死傷遍地,被死死地壓在一個低洼處。自知進攻無望的美軍,開始向後逃竄,餘新發靈活轉動槍口,美軍站起來一個,打死一個,接連擊殺了8名敵人。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 一級戰鬥英雄李家發...
    2020年10月16日 08:49央視網消息:今天(16日)的《英雄不朽——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系列報導,為您講述一級戰鬥英雄李家發的故事。1953年7月,李家發所在的連隊主攻敵人扼守的轎巖山。在攻佔主峰的戰鬥中,為了給受阻的部隊掃清前進障礙,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地堡機槍眼,壯烈犧牲,年僅19歲。
  • 說歷史:志願軍10位著名的戰鬥英雄
    楊根思,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中共黨員,1922年出生,1944年入伍,江蘇泰興人,生前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軍五十八師一七二團三連連長。小高嶺戰鬥中,他率部接連擊退美軍8次進攻,最後只剩他一人時,毅然抱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
  • 一級戰鬥英雄李家發:戰火青春 英雄永生
    央視網消息:今天(16日)的《英雄不朽——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系列報導,為您講述一級戰鬥英雄李家發的故事。1953年7月,李家發所在的連隊主攻敵人扼守的轎巖山。
  • 榮獲朝鮮一級國旗勳章、二級英模稱號!致敬霍邱英雄韓國富
    在整個朝鮮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先後湧現出6100多個英雄集體,30餘萬英雄模範和功臣,平均每8名官兵中就有1名英模或功臣。
  • 共和國領袖曾為之雙眼噙淚‖一級戰鬥英雄王學鳳是不是海陽人?
    (見文後連結) 一級英雄 王學鳳 當溫玉成講到王學風的戰鬥故事時,共和國領袖聽得入神,雙眼噙滿淚花,忘了彈落菸灰…… 據檔案記載,王學風1926年出生,1948年從遼寧錦州參軍,1951年4月在朝鮮戰場犧牲,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
  • 盤點解放軍七大軍區的那些英雄模範
    1953年4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授予他「一級英雄」稱號,並追記特等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他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經中央軍委批准,邱少雲的畫像在全軍連以上單位懸掛、張貼。  萬宗林——崑崙將軍崑崙情。
  • 送別一級戰鬥英雄王海將軍!
    送別一級戰鬥英雄王海將軍
  • 巡禮抗美援朝英雄部隊:新興裡戰鬥模範連,全殲「北極熊團」
    【編輯/周曉宇 統籌/王梅梅】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聚焦抗美援朝英勇戰鬥事跡。紅船編輯部推出特別策劃:巡禮抗美援朝英雄部隊。追憶崢嶸歲月,用回溯的方式,重溫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輝煌業績。 本期巡禮:新興裡戰鬥模範連。
  • 楊姓四人獲得朝鮮「共和國英雄」稱號
    抗美援朝戰爭中,湧現出30多萬英雄模範人物和功臣,集體立功單位(班至團)5953個,其中榮獲"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的志願軍將士12名,各級英雄模範419名(特級英雄2名,一級英雄51名,一級模範4名,二級英雄287名,二級模範75名),他們是祖國的英雄兒女,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
  • 戰爭時期被授予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的人是誰?
    在抗戰中有不少英雄豪傑,今天我們來講一下邱少雲,邱少雲生於1926年銅梁縣一個貧苦貧農家庭。年幼的時候就失去了雙親,孤苦無依。剛解放不久,邱少雲也差不多成年,被他們地方的鄉長抓走賣進國民黨軍隊,1949年被川軍劉義的18團抓去當了兵,同年12月25日,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