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點評丨接受「武統」,鬱慕明我已經做好準備,你們呢?

2020-12-16 臺頭聞

文|淺陌 審|樂一

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在報紙上發表疑問聲稱,現階段還不知道臺灣對於未來的發展的道路是怎麼選擇的。他表示蔡英文連任只剩下將近十天的時間了。兩岸支持她的人並不在多數,甚至說基本上沒有什麼人期待聽她的演講。

本來臺灣民眾對他就沒有什麼期望,經過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民進黨當局背後的目的更是顯露出來。「仇中」、「謀獨」更是民進黨背後不可告人的秘密,現在已經原形畢露。大陸對於民進黨的小動作更是盡收眼底。

兩岸關係緊張

「臺獨」分子的所作所為十分囂張,這樣一來兩岸關係本來就是處於緊張的狀態,現在更是雪上加霜的存在。兩岸保持友好的合作與交流對於兩岸和平統一起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可現在一來,未來局勢不確定因素十分顯露。

民進黨當局的所作所為大陸已然全都知曉,既然大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是在等民進黨當局做出改變,可是民進黨當局不但沒有做出改正,反而變本加厲。由此看來,大陸不得不採取措施,「武統」臺灣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民進黨當局如果再做出試探大陸底線的事情,大陸絕不容忍。毫不誇張地說,兩岸問題隨時都有擦槍走火的可能,奉勸那些「臺獨」分子適可而止吧。

「和平統一」才是正途

鬱慕明在公開場合表示道,在現階段的形勢之下,「臺獨」分子公然與大陸抗衡很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兩岸只有和平統一的發展,才能真正地為臺灣謀發展,這是關乎到全體臺灣民眾的根本利益。

但是很多人不相信鬱慕明的這一觀點,只有到了最後一步才看得到最終結果嗎?只有到了大陸「武統」臺灣的那一步,那些「臺獨」分子才收手嗎?如果真是等到那一步就晚了,希望那些「臺獨」分子想清楚。

在最近一段時間,美國似乎和臺灣走得很近。在臺灣方面認為自己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可是到頭來怕是被當成「棋子」還不知道。雖然背靠大樹好乘涼,但是美國絕對不是一棵靠得住的樹。

美國拉攏臺灣

美國在這個階段之下那麼著急拉攏臺灣背後肯定有什麼企圖,畢竟無利不起早色道理大家還是清楚的。美國雖然打心底裡不想看到中國得到發展,但是畢竟自身受到限制,靠自己的力量給中國「下馬威」不太方便,於是就打起了臺灣的主意。

臺灣和大陸之間的關係不用多說,時好時壞,外加不穩定的因也十分顯露,所以在這個時候美國拉攏臺灣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美國和臺灣的合作既可以保持競爭關係也可以保持合作關係,真是一石二鳥。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可以通過臺灣讓其變成談判的「利器」,哪天美國和中國談成一致的話肯定會立即將臺灣「踢開」,這樣一來臺灣就變成美國「棋子任由美國操縱了。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中美雙方一旦變成無法談判的關係的話,中國可以迅速將臺灣「抽出」,但是戰場就在臺灣。戰爭所帶來的損失是十分巨大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對於臺灣民眾來說絕對是一個噩耗。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唯一一種可行的辦法就是將兩岸關係繼續回到以往的交流中,這是將損害降到最低的方法了。

消息參考來源:中國臺灣網

(版權說明:本文由臺頭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相關焦點

  • 他們都做好接受「武統」的準備了! 美國還在給臺灣下「迷幻藥」
    不僅蘇起,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日前也在臺灣《中國時報》發表文章表示,經過一場疫情,民進黨當局「仇中」、「謀獨」更已原形畢露,觸發大陸「武統」聲浪高漲,兩岸擦槍走火隨時可能引爆。鬱慕明坦言,臺灣社會一再掩耳盜鈴,就像裝睡的人叫不醒,但現實就是現實,臺灣必定會為「親美抗中」付出代價。他表示自己已經做好了被動接受「武統」的心理準備。      大陸「武統」可能性小?
  • 大陸遠未做好「武統」準備?港媒:美國前國防官員誤判
    一些前華府官員、智庫專家近期常提及「武統」話題,有理性的,有帶偏見的,不少人撇開「臺獨」尋釁、外力介入等因素,不問其因,只問其果,顯然是誤判了。美國前國防部官員唐安竹的觀點,就屬於這一類。唐11日在美國《外交政策》網站撰文說,目前「武統」的可能性仍小,大陸遠未做好準備:1,新冠疫情之下,大陸面臨內外風險和威脅;2,進攻臺灣不是輕而易舉的事;3,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不利於北京進行一場可能代價高昂的戰爭。
  • 鬱慕明diss蔡英文:你為什麼要「克制」?
    鬱慕明diss蔡英文:你為什麼要「克制」?選前蔡英文叫囂「抗中保臺」,開票當晚又改口要「對等談判」,之後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大談「獨立論」,還聲稱自己已經「很克制」了。  新黨主席鬱慕明日前發表署名文章,直接DISS蔡英文,請問蔡英文,你為什麼要「克制」?
  • 「武統」臺灣話題很熱,會發生嗎?
    與此同時,大陸網友「武統」臺灣的聲浪空前高漲,「立即解決臺灣問題」「統一在此一舉」「還不動手,更待何時」呼聲一陣高過一陣。  這篇文章面世,正面回應了廣大網友的關切:大家稍安毋躁,你們關心的臺灣問題已納入議事日程,已在考慮之中。這再一次體現了執政者「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務實作風。  第二,偷偷摸摸的事情我們不會幹。
  • 鬱慕明:都是中國人!我追求國家統一有錯嗎?
    鬱慕明在這個時期親自從臺灣飛到北京參會,他在研討會上針對現今海峽兩岸的發展表明自己的觀點,他表示民進黨勾結國外的勢力反對大陸,是執迷不悟,是不正確的。海峽兩岸都是中國人,我們是來自同一個家族。而作為祖國的希望,年輕人更加不應該被「臺獨」洗腦。鬱慕明稱,如今臺灣的光復那都離不開祖父輩八年的抗日浴血奮戰!
  • 「武統」是最後手段!王在希:此番就是在震懾「臺獨」
    文|快樂天使 審丨安瀾「十月驚奇」,放到當下的國際局勢上,無疑是指11月3日的美國總統大選前可能發生的驚訝事件,現在不少媒體都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在民調支持率不及拜登的情況下,要造出一番「大聲勢」。至於究竟是什麼樣的「驚奇」大家目前還無從得知,但外界已經對此議論紛紛。
  • 美艦艇走 我航母來 兩岸統一隻有三條路
    上策丨智統 以「零傷亡」、「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戰而阻美軍來犯」的文武兼備的文明方式統一臺灣 中策丨和統 持續時間較長,但最終兩岸皆大歡喜
  • 鬱慕明狠批「臺獨」分子:你們把臺灣搞成了一艘「破船」
    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8日在其個人「臉書」發文表示,該法對所謂「臺獨」、「港獨」合流有強大震懾效應。現在,所謂「臺獨」分子心裡已經害怕了。鬱慕明向島內所謂「臺獨」勢力喊話說,事實上,多數港人早就厭倦那些亂港黑暴分子,我們既非所謂「港獨」也非所謂「臺獨」,唇亡齒寒的是你們這些分裂勢力,所謂「臺獨」絕不等於臺灣!
  • 「武統」聲音大,是否用這個方式解決問題?馬曉光已經給出答案
    馬曉光:和平統一為主在會議上,有記者提出:蔡英文才剛剛在選舉中勝利,連任臺灣的負責人,民眾就提出了用「武統」方式解決臺灣統一的問題,而且就目前網絡的發言情況來看,大部分民眾都是持支持態度。請問目前國臺辦對這一問題和現象是如何應對的呢?
  • 「武統」呼聲持續高漲,大陸是否採用這個方式?國臺辦回應來了
    大陸方面「武統」呼聲迅速升高就目前形勢而言,蔡英文對兩岸友好關係造成的破壞是不可估量的。自她上任以來,所作所為均令人氣憤,為了謀求所謂的臺灣主權,蔡英文無所不用其極,不僅惡意中傷大陸,還肆意篡改教科書,將其「去中國化」。
  • 「武統」臺灣什麼時候開始?解放軍專家權威解讀
    針對目前由於臺灣採取的措施所導致大陸的輿論風氣,火箭軍前研究院楊成軍之前曾經發表了一篇文章,針對民眾所發出「武統」呼聲進行了分析,同時對於目前兩岸的局勢以及未來發展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預測,並提出了諸多的建議和思考。
  • 鬱慕明怒批蔡英文當局,一針見血
    尤其是在近段時間,國際形勢已經動蕩不已,「美臺」卻暗中加緊勾連。近日,美國就公開宣布,決定對臺出售共計18億美元的武器裝備。果不其然,民進黨當局已經表現得相當亢奮。 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就曾公開宣稱,「美對臺軍售」的內容相當重要,美國售臺的兩款飛彈甚至「可以打到大陸沿海」。此外他還對外吹噓稱,但凡蔡英文「一聲令下」,將有約45萬人會立刻衝上前線,成為「防衛作戰」主力。
  • 鬱慕明:蔡英文也曾向孫中山宣誓
    文丨老王 審丨暗藍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來到廣東參加第四屆海峽兩岸的論壇,久違地在社交平臺發文表示,此刻的他,身在中山,經歷了大半年的疫情,終於出島,來到大陸。從這可以看出鬱慕明老先生來到大陸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心裡的愛國之心依舊在燃燒著。鬱慕明知道大眾和媒體關心的內容,對此,鬱慕明表示「九二共識」永遠不會過時,而且不追求國家統一、民族復興,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孫中山信徒!而且當時的蔡英文也曾向孫中山宣誓。
  • 臺灣是要「武統」還是「和統」?學界又起爭論
    文/歐尼(鳳凰網《臺灣日月談》特約作者)首發於鳳凰新聞客戶端兩岸學界最近爆出「武統」「和統」之爭,大陸重量級涉臺學者章念馳被近來表態尋求武統的學者李毅槓上,臺灣涉兩岸學界觀察,大陸近來支持武統聲浪明顯升高,但對臺政策仍維持基本論調。
  • 大陸應「以武促統」「以武促和」?國臺辦回應
    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朱鳳蓮:我們也看到了有關的報導。我講兩點。長期以來,我們為解決臺灣問題,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它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 「中國字,有滋味」:「不統」「不獨」「不武」「不武」的深味
    於是,將「不統、不獨、不武」翻出來,仔細地琢磨了一下,發現這三個詞中的「不武」確實是個另類。這三個詞中,「不統、不獨」很好理解,就是不支持兩岸統一,也不搞臺灣獨立的意思。問題是,漢語中,「不」這個否定副詞,一般不修飾「武」這個名詞。「不武」一詞,在現代漢語中,顯得不倫不類。如果說漢語中有「不武」一詞,那也好像只出現在「勝之不武」這個成語中。但從「勝之不武」這個成語中斷章出來「不武」一詞,似乎意思不大好聽。據專家考證,「勝之不武」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
  • 1996年喊「武統」全臺皆備 如今為何「不痛不癢」?
    原題 1996喊「武統」全臺戒備,如今「不痛不癢」?
  • 蔡英文的連任,成了「武統」的導火索?臺媒:關鍵還是得看這點
    隨著蔡英文的連任,大陸網民關於「武統」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且大部分聲音是來自於年輕網民,一時之間大陸網友關於是否會用戰爭方式解決臺灣與大陸兩岸問題成了網上熱議的話題。當代中國年輕人是「自然派」,他們殷切的希望能夠看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
  • 「武統」離臺灣有多遠?臺媒列出三條件
    對此,有臺灣媒體分析,什麼情況下大陸會選擇非和平方式統一臺灣,「武統 」的觸發條件又有哪些?「武統」有三大觸發條件:01「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大陸將對臺採取武力手段。 那麼,「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