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快過去了我很懷念它:中國路跑運動茁壯成長令人期待

2021-02-18 慧跑

請點擊上方藍字【 慧跑 】關注我們,輕如羽,跑無傷

跑者的2017年即將過去,2017年你跑過幾場馬拉松,你對於路跑運動又有哪些特別的感受?今天我們就來聊聊2017年中國路跑運動有哪些新的特點。

中國的跑步運動開始變得炙手可熱大約始於2013年,馬拉松的火爆既超出了我們想像,其背後的邏輯其實也十分清晰。以北馬為例,2010年北京馬拉松的報名程序經過5個月才報滿,2011年北京馬拉松30000個名額6天報滿;2012隻用了3天,30000個名額被報滿;2013年僅僅13個小時,30000個名額就被報滿;2014年,北馬取消了迷你馬項目,只有全馬和半馬兩個項目;2015年,北馬取消了半馬項目,成為中國第一個全馬賽事;2016年,北馬的報名條件:必須在近兩年內在關門前完成過全馬或者半馬。

北馬用短短幾年時間就實現了從乏人問津到炙手可熱,從報名就能參加到向國際六大滿貫賽事比肩看齊,其背後支撐的是什麼?當然是數量增長迅猛的跑者。北馬的一票難求,一方面是國內歷史最悠久馬拉松的口碑和品牌,更重要的是跑步人口幾何級的增長所帶來的強大助推效應。

進入2017年,馬拉松賽事數量仍然有增無減,跑者數量仍然在不斷增長,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能夠很肯定地感受到,中國的跑者變得越來越理性,大眾跑步運動總體正在變得越來越科學,跑步傷痛率似乎正在下降,中國跑步文化正在形成,從小白跑者成為成熟跑者的周期越來越短。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跑者通過科學訓練,成績不斷提高,PB不斷實現,但是在馬拉松比賽的年齡組排名中卻在不斷下降,這種現象的產生恰恰說明,跑者這個群體的整體水平和層次正在穩步提升。

當馬拉松進入2017年,隨著賽事組織者的經驗越來越豐富,使得辦賽水平得到不斷提升,至少在傳統知名賽事如北馬、上馬、廈馬、揚馬等賽事中,跑者的總體滿意度呈現上升趨勢,對於賽事的吐槽不是沒有但也越來越少,這表明中國頂級馬拉松賽事與國際水平接軌的趨勢十分明顯,中國馬拉松賽事呈現日趨成熟的特點。學習國際先進賽事成熟經驗,打造自身特點、不斷創新成為許多賽事方的不懈追求。

2017年,在中國田協推動下,中國馬拉松大滿貫正式啟動,北京馬拉松、武漢馬拉松、重慶馬拉松、廣州馬拉松四場馬拉松入選,賽季將從9月份的北馬開始,直至明年北馬賽季結束,一共舉行5場比賽。中國馬拉松大滿貫代表著中國最高等級的馬拉松系列賽事之一。旨在整合中國馬拉松優秀賽事資源,為中國馬拉松樹立頂級辦賽標準,推動中國馬拉松賽事國際化、規範化,市場化運作與發展,成為中國馬拉松事業發展和前進的風向標。中國大滿貫將建立全新的會員服務體系,為跑者提供超過200萬元的大滿貫獎金回饋,助力中國籍跑者成長與發展,在中國大滿貫成員賽事中創造更好的競技成績。

今年的北馬3萬名參賽者中,在參賽包裡均收到一個神奇的小紅本——中國馬拉松護照。 他們已經成為中國馬拉松護照的首批持有者,並且首批證書已經列印完個人信息,選手只需要在「持照人籤名處」籤上名字即可。每個人的身份證號與護照號綁定,一人一照。

因此,一本馬拉松護照見證和記錄了你的跑步榮譽與那些值得驕傲的經歷,因此也是一份極具收藏和紀念價值的官方認證書。當然,這本護照也不僅僅只是意味著精神層面的東西,據了解持照跑友還可以在報名、購買裝備、交通、食宿等多方面享受福利,甚至享受馬拉松賽事的直通名額。

上述這些頗具創意的玩法,客觀上說起到提升馬拉松賽事品質,激勵跑者的作用,用中國田協的話來說,具有中國特色的馬拉松文化已經形成。

雖然馬拉松都是專業選手與大眾選手共同參賽,但是這兩類人彼此並無交集,這種情況在2017年發生了很多可喜的變化:第13屆全運會馬拉松賽首次增設群眾組比賽,這也是首次在國內最高水平馬拉松競技中接納大眾選手。

全運會歷來都只有精英運動員才能參加,是高水平的競技,普通大眾只有當觀眾的份兒,13屆全運會的口號是「全運惠民,健康中國」。這不,全民參與全運的時代真的來臨了。群眾馬拉松比賽首當其衝,在本屆全運會馬拉松賽上,除專業組之外,還增設了群眾組比賽,同時也產生了全運會歷史上的第一枚群眾金牌。

也許有人會說,一般馬拉松賽不是也有專業選手參加嗎?不也是同場競技嗎?但這次比賽是冠以全運會群眾馬拉松賽,每一名參賽者都是全運會的正式參賽運動員,這樣的一種使命感和儀式感是完全不同於其他普通馬拉松賽的。這就如同一個人完成線上馬拉松與親身參加一場幾萬人的馬拉松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競技運動與大眾健身的深度融合不僅僅體現在第十三屆全運會群眾馬拉松比賽,讓大眾第一次親身體驗了四年一次的全運盛會,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將會有一男一女兩名大眾跑者享受參加馬拉松賽的殊榮,雖然僅僅只有兩人,但這無疑是中國體育劃時代的突破!

跑友只要參加「我要跑奧運」系列賽事,就有機會入圍大名單。選拔程序是這樣的:

▪  大眾自願報名;

▪  2017年底,在全年「我要跑奧運」指定賽事中的全程馬拉松項目,以每人1站最好成績擇優選拔男、女各5000名選手,組成「我要跑奧運」萬人跑團;

▪  2018年1月公布萬人跑團入圍名單;

▪  2019年根據上年度入圍名單確定進階的百人精英名單(男女各50);

▪  2020年東京奧運會前3個月確定10人大名單、男女各5人,其中包括男女正選各1人、替補各1人、參加國家隊集訓備戰,其餘6人作為助威團一併前往東京奧運會。

除此以外,中國田協還將根據不同成績級別和進階階段,讓大眾選手獲得相應等級的榮譽和賽事報名優先通道等優惠待遇。

2017年6月,中國田徑協會已根據2017年倫敦世錦賽達標資格,選出了世錦賽參賽大眾選手——劉慶紅,此時她還是一位略顯羞澀的北京大學法學院一年級新生。在8月的倫敦世錦賽上,劉慶紅身體中國國家隊紅色戰袍,順利完賽。劉慶紅代表中國無數大眾跑者參加世界最高水平田徑比賽,其象徵意義巨大,這也標誌著中國大眾馬拉松運動到達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四、嚴厲措施減少了參賽作弊行為,但漏網之魚仍不時發現

2016年年底,鑑於愈演愈烈的替跑現象以及引發的重大事故,中國田協隨即出臺史上最嚴厲替跑懲罰辦法:「嚴禁私自轉讓(賣)或接受轉讓(買)參賽名額,一經查出,對違規者終身禁賽。一年過去後,雖然替跑現象無法做到完全杜絕,但應該來說,碰替跑這跟高壓線的跑友還是明顯減少,比如在跑團微信群中,提及參賽名額轉讓越來越少,即使提出也會受到跑團成員的一致譴責。說明田協的強硬規定還是很好地發揮了作用。

比如,北馬官網近日公布了對於某替跑選手的處罰,該選手被終身禁止參加北馬。

在替跑大幅減少的情況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再次得到驗證,蹭跑成為2017年馬拉松新的亂象,在2017年北馬上,一張照片顯示三人佩戴著同一個號碼布D0198公然在起點前合影!顯然是有人偽造了號碼布企圖蹭跑。

雖然蹭跑與替跑性質基本是一樣的,都是一種欺騙和不合規行為,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在2017年成都馬拉松出現多起「套牌」事件,一對情侶,二人雙雙套牌別人的號碼布參加了比賽,還在央視直播畫面前撒狗糧秀恩愛。別人的號碼牌都貼在胸前,這兩人卻刻意把號碼別在短褲上,再用上衣遮擋。似乎是刻意在迴避什麼。儘管如此,仍然可以看到,女孩佩戴的號牌是C1開頭。據賽事組委會工作人員介紹,成都馬拉松的號碼編排規則是,男性跑者為「字母+1」開頭,女性跑者為「字母+2」開頭。這樣看來,該號碼,屬於男性跑者。

成馬套牌事實上可能不是個別案例,有跡象表明這是跑團有組織的套牌事件。有人爆料成馬套牌C10132跑友高某,為成都某跑團分會成員,該跑團分會公眾號發照片時竟然刻意抹掉了高某的套牌號瑪布,至少說明其是知道套牌,欲蓋彌彰!

蹭跑者沒有繳納參賽費用,卻同其他跑友一起享受賽事提供的飲水、補給、獎牌和其他配套服務等資源,更為嚴重的是這種做法,嚴重破壞了馬拉松賽事的規則和秩序,不僅與「公平、公正、公開」的體育精神完全違背,同時也埋下了個人安全隱患。

馬拉松運動因為規模巨大,影響力廣泛而成為社會焦點,任何馬拉松比賽中的事件都會被媒體曝光而成為重要話題,並且引發廣泛的社會討論。馬拉松比賽猝死現象就因為身處這樣一種輿論環境,而屢屢被人詬病。雖然大量研究都表明,運動中猝死是一種極低概率事件,運動所帶來的益處遠遠大於危害,久坐不動導致的慢病死亡概率遠遠大於經常運動所帶來的傷害和猝死概率,但馬拉松比賽中的猝死只要發生一例,就會成為天大的新聞,而引發廣泛的社會爭議、激烈的爭論,畢竟人命關天。

因此,中國田協和賽事方如今都高度重視馬拉松賽事安全問題,一場比賽賽道應急救援力量的組織和布置都會成為賽事工作的重中之重,即使這樣,仍然防不勝防,因為猝死的發生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基本上是難以從根本上預防。

2017年,銀川馬拉松、北京靈山100越野賽、河南新鄉半馬、重慶半馬、上海長寧半馬都發生過嚴重的猝死事件,每一次猝死的發生都讓我們心痛不已。

尊重參賽規則,如實提交體檢報告,有準備地參賽,感冒時放棄比賽,發生不適立即停下來休息並尋求醫療救援,杜絕替跑蹭跑,這些都是一名成熟跑者應該做到的,當然即使這些全做到,也未必100%避免猝死,但至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你安全順利地完賽。

2017年的中國馬拉松一如既往地熱鬧,中國的路跑運動正在向縱深發展,呈現出很多新的變化和特點,跑者的2017年快過去了,大家是否很懷念它呢?

相關焦點

  • 田協:中國路跑願與世界路跑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報告中,王楠用幾組數字形象的介紹了中國路跑運動在近年來呈現的井噴式發展:2018年全國800人以上的路跑賽事、300人以上的越野跑及其他規模賽事共1581場,較2017年增長43.46%,全國馬拉松及相關賽事總參賽規模較
  • 去年中國路跑賽事超1500場 :為國際路跑運動注入活力
    新華社記者 張楠攝  近年來,國內路跑運動不斷升溫。各地路跑賽事的舉辦,展現了不同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也為國際路跑運動注入了新的活力。  5月31日到6月1日,為期兩天的國際田聯路跑會議在甘肅蘭州舉行。
  • 1997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但我最喜歡那句:「1997過去了,我很懷念它。」正如電影底下的豆瓣短評所說,20年前他們開著玩笑,夢想中國足球衝出亞洲,愛滋病得到治癒;人們聊著香港即將回歸,牆上貼著希望工程的大眼睛。那時有的人富裕想清貧,有的人盛名想平凡。巴頓將軍假裝在中華門和夫子廟晃悠。
  • 1999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1999一年的喜怒哀樂,為什麼格外令人難忘?恐怕沒人能答得上來。或許是因為世紀末的惶恐情緒與對未來的希望並存,讓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印象格外深刻;或許是那些年的單純和美好太讓人心動,卻一去不復返。那一年之所以令人懷念,因為存在著那樣一群很真誠,很善良,努力生活,積極改變世界的人,他們是我們的記憶,也是我們的青春。但畢竟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世界一直在變化,我們亦如此,與其懷念過去的那些風景和經歷,不如整裝待發,去擁抱更好的未來,誰知道下一個20年,會發生哪些更難忘的故事呢?
  • 《中國路跑運動報告》發布 呈現高質量、共享等五大發展趨勢
    《中國路跑運動報告》在2019國際田聯路跑會議上正式發布 報告中指出,從1981年首次在北京舉辦馬拉松比賽以來,中國路跑運動共經歷了39年,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以前為第一階段。 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共舉辦800人以上的路跑賽事、300人以上的越野跑及其他規模賽事1581場,同比2017年1102場增加479場,增長率達43.46%。在賽事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參賽人數逐年遞增,根據《中國體育行業商業價值報告》顯示,在大眾經常參與的體育運動中,跑步以43%的參與度名列前茅。
  • 2019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2019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2020-01-01 0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路跑也要「職業化」!打造馬拉松聯賽,產業擴增500億
    未來5年賽事增加近700場,產業規模增加500億元過去5年,對於中國路跑特別是馬拉松賽事和產業的發展來說,用「井噴」這個詞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中國路跑也要「職業化」千億級的產業規模和千萬級的參與人次,對於推動一項運動的職業化而言,自然是不可多得的「沃土」。也正因如此,在闡述未來5年的工作計劃時,李小白提到了「職業化」的建設,那就是打造中國馬拉松俱樂部聯賽。
  • 2017年要過去了,我很懷念它——的10場比賽Part.1
    我說的沒怎麼看網球,指的是視頻,公眾號特別是好動網球還是堅持每天收看的,用手機。這就算是休克式度假簡稱休假吧?!假期裡看得最多的是電影——這一個多月我進電影院的次數比過去十年加起來還要多。主要都是進口片,想練聽力來著,但結果總是眼睛特累。當然,還有一個觀後感特別強烈,就是看電影比看網球貴多了。
  • 智美聯手特步打造中國最大路跑平臺——中國路跑群英匯在京啟動
    6月26日,由國內體育文化產業領跑者智美控股集團和國內時尚運動第一品牌特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聯合發起的「特別一步•智擅至美——中國路跑群英匯
  • 0627期【品牌資訊】特步國際(1368.HK)聯手智美打造中國最大路跑平臺 "中國路跑群英匯"在京啟動
    6月26日,國內時尚運動第一品牌特步國際(1368.HK)與國內體育文化產業領跑者智美控股集團聯合發起的「特別一步·智擅至美—中國路跑群英匯
  • 《甲方乙方》:1997年過去了,我還是很懷念它
    作為一個出生在二十一世紀的新青年,說「一九九七年過去了,我還是很懷念它 」這樣的話總是顯得有些滑稽,畢竟我連一九九七年的樣子都還沒見過,有哪裡談得上懷念這一說法呢。但是,我總是對這樣,對於過去的時間有種莫名的留戀,就好像是中了毒一樣,難以自拔。
  • 2020快要過去了,我並不懷念它
    有那麼幾個月,幾乎一天一個大新聞,我數次想起鐵達尼號下沉前的慌亂場面。所幸,所有的焦躁漸漸被下降的病例所安撫。人口普查那天,居委會大媽臨走前交代「出入證別弄丟了,沒準還用得著,誰知道呢」,我笑笑。一轉身找出隨意丟到某處的證件,把它放入抽屜。新冠太狡猾,對付與清除都需要時間,不能急。
  • 【路跑資訊】《中國路跑運動報告》發布,2018年全國近114萬人次完成「跑馬」!
    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亞田聯副主席王楠在會上發表了《中國路跑運動報告》。報告指出,中國路跑已經從數量的增長轉向更加注重質量發展。王楠表示,路跑運動帶動了體育相關產業的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更加推動了城市發展和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共舉辦800人以上的路跑賽事、300人以上的越野跑及其他規模賽事1581場,同比2017年1102場增加479場,增長率達43.46%。
  • 懷念過去的句子,我喜歡現在的自己,我懷念過去的我們
    1.在無數個睡不著的晚上,我相信會有很多人,習慣性的開始閉上眼睛,安靜的想念一個人,想念一張臉。而在他們心裡,能夠有這樣一個人可以想念,或許就夠了。2.有些人會一直刻在記憶裡的,即使忘記了他的聲音,忘記了他的笑容,忘記了他的臉,但是每當想起他時的那種感受,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 2010過去十年了,我很懷念它
    2021 年會是什麼樣,我們現在還不知道,而10年前——我們熱切期待的 2010 年還歷歷在目。那年沒有微信,也沒有行動支付和共享單車,但一切都是嶄新的。即將向2020揮手作別的此刻,請跟隨我們回到2010。
  • 《甲方乙方》:非常幽默的老電影,「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今天小董要推薦的是1997年在中國上映、馮小剛導演、豆瓣8.3分的電影《甲方乙方》,它是中國大陸的第一部賀歲片,賀歲片起源並流行在香港,大陸是沒有的,它的出現開闢了中國大陸賀歲片的市場,真是了不起呢!如果你看過這部電影的話,應該看到標題就可以猜到了,因為「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是電影的最後一句臺詞,1997年有什麼值得懷念的呢?小董這就帶你走進1997年。其實電影講述的故事跟小董前天推薦的電影《頑主》類似,姚遠、錢康、梁子、周北雁四個青年人不想去上班過一眼望得到頭的生活,就一起創業開了一家能幫別人圓夢的公司。
  • 懷念過去的唯美心情說說
    一、我懷念的是爭吵以後,還是想要愛你的衝動。二、你變了,我也變了,回不去的溫柔,淚水如泉湧,最熟悉的變得最令我心痛。三、我們都愛上如果,戀上追悔,懷念過去,留念回憶,感慨時間太無情,無奈我們太多情。初戀是拿來懷念的,不是佔有,因懷念而美好,因得不到而加倍懷念。九、懷念過去,卻不能停下向前的腳步。十、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多少次想挽留你,終於不能夠。十一、那些曾經以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裡,被我們遺忘了。
  • 《中國路跑運動報告》發布 2018年跑馬總人次113.97萬
    2018年中國共舉辦800人以上的路跑賽事、300人以上的越野跑及其他規模賽事1581場,同比2017年1102場增加479場,增長率達
  • 親臨卞卡美妝2017武漢女子馬拉松賽道,直擊美女跑友的現場狂歡!
    這場期待已久的女子馬拉松賽事圓滿落下帷幕!」全力籌備,無數人的默默付出,跑友們的傾情參與,伴著汗水、雨水與日出,迎著春霞與朝露,卞卡美妝2017武漢女子馬拉松終於在東湖綠道塵埃落定。這是一場屬於美女跑友們的大滿貫狂歡!卞卡美妝2017武漢女子馬拉松的現場,絕對是一場將你撩撥到無法自拔的賽事。
  • 「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97年十部佳片推薦
    《我最好朋友的婚禮》美國/劇情 愛情1997.06.20導演:P.JHogan演員:茱莉婭羅伯茨 卡梅隆迪亞自看點:兩個大嘴美女同臺飆戲1997.10.24導演:Andrew Niccol演員:伊桑霍克 烏瑪瑟曼 裘德洛看點:三個主演的顏值巔峰不靠炫技的大場面來支撐,擁有強大精神內核反抗「基因決定人生」,有一股「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