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系統電子傳遞反應(photosythenic electron-transfer reaction)

2021-02-08 哈三中趙春濤生物名師工作室

光反應又稱為光系統電子傳遞反應(photosythenic electron-transfer reaction)。在反應過程中,來自於太陽的光能使綠色生物的葉綠素產生高能電子從而將光能轉變成電能。然後電子通過在葉綠體類囊體膜中的電子傳遞鏈間的移動傳遞,並將H+質子從葉綠體基質傳遞到類囊體腔,建立電化學質子梯度,用於ATP的合成。光反應的最後一步是高能電子被NADP+接受,使其被還原成NADPH。光反應的場所是類囊體。準確地說光反應是通過葉綠素等光合色素分子吸收光能,並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形成ATP和NADPH的過程。光反應包括光能吸收、電子傳遞、光合磷酸化等三個主要步驟。

光合作用可以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又稱碳反應)兩個階段,光反應是光合作用過程中需要光的階段。在光反應階段中,葉綠素分子利用所吸收的光能。首先將水分解成氧和氫,其中的氧,以分子狀態釋放出去。其中的氫,是活潑的還原劑,能夠參與暗反應中的化學反應。在光反應階段中,葉綠素分子所吸收的光能還被轉變為化學能,並將這些化學能儲存在三磷酸腺苷(ATP)中。

光反應發生在光照下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中。光反應包括兩個步驟:

(1)光能的吸收、傳遞和轉換的過程——一通過原初反應完成。原初反應的基本單位是光合單位,由100多個天線色素和一個作用中心構成。其中作用中心由原初電子供體、反應中心色素分子(也稱作用中心)、原初電子受體組成。其中反應中心色素分子具有光化學特性,其餘天線色素分子僅具有光物理特性。其實,光合單位也就是光系統的抽象形式。

(2)電能轉變為活躍的化學能的過程——一通過電子傳遞和光合磷酸化完成。

1.光能的吸收、傳遞和轉換—一原初反應在光照下,葉綠素分子吸收光能,被激發出一個高能電子。該高能電子被一系列傳遞電子的物質有規律地傳遞下去。葉綠素分子由於失去一個電子,就留下一個空穴,這空穴立刻從電子供體得到一個電子來填補,使葉綠素分子恢復原來狀態,準備再一次被激發。這樣,葉綠素分子不斷被激發,不斷給出高能電子,又不斷地補充電子,就完成了從光能到電能的過程——原初反應。

2.電子傳遞和光合磷酸化原初反應中的電能再用作水的光解和光合磷酸化,經過一系列電子傳遞體的傳遞,最後形成ATP和NADPH,H+。

(1)水的光解和氧的釋放 當葉綠素分子吸收光能後,被激發出一個高能電子,處於很不穩定的狀態,有極強的奪回電子的能力。經實驗證明,它是從周圍的水分子中奪得電子,因而促使水的分解。

其中的氧被釋放出來,氫和輔酶Ⅱ(NADP離子)結合,形成還原型輔酶Ⅱ(NADPH)。 因為光合作用的原料CO2和H2O中都有氧,而光合作用釋放的氧來自水,所以為了明確起見,可將光合作用方程式改寫成:(2)光合磷酸化 光合作用中形成的高能電子在傳遞過程中,拿出一部分能量使ADP和(P)結合形成ATP的過程,叫做光合磷酸化。 光合作用中磷酸化跟電子傳遞是偶聯的,一般認為光合磷酸化偶聯因子是它們之間的物質聯繫。實驗證明,偶聯因子是位於類囊體膜表面的一種蛋白質顆粒。用特殊溶液洗脫這種顆粒,類囊體便失去合成ATP的能力。如把含有這種顆粒的溶液加入類囊體殘膜,則光合磷酸化活力又可部分恢復。 到此為止,ATP和NADPH已形成了,它們是光合作用的重要中間產物,一方面因為這兩者都能暫時貯存能量,繼續向下傳遞;另一方面因為NADPH的H+又能進一步還原二氧化碳,並把它固定成中間產物。這樣就把光反應和暗(碳)反應聯繫起來了。因為葉綠體有了ATP和NADPH,可在暗(碳)反應中同化二氧化碳,所以有人把這兩種物質叫做同化能力。

相關焦點

  • 超快電子轉移反應中振動波包的相互作用
    Scholes課題組揭示了超快電子轉移反應中振動波包的相互作用。 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12月7日出版的《自然—化學》。 電子轉移反應促進了生物和化學中的能量傳遞和光催化過程。最近的研究表明,分子振動可以使某些電子轉移反應的劇烈加速,並通過抑制和增強反應路徑來控制它。 該文中,研究人員通過超快光譜實驗和量子動力學模擬實驗揭示了量子振動如何參與電子轉移反應。
  • 研究揭示光合反應中心會發生超快結構變化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時間分辨的串聯飛秒晶體學、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在皮秒級的時間尺度上觀察了綠藻中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由光誘導的結構變化。結構擾動首先發生在光合作用中心的一對特殊葉綠素分子上,其在光合作用過程中發生光氧化。將電子轉移到膜另一側的甲萘醌受體上會引起該輔因子的運動,並導致振幅較低的蛋白質重排。這些結果揭示了蛋白質如何利用構象動力學來穩定電子轉移過程中的電荷分離。
  • 我國科學家首次解析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
    綠硫細菌的光合作用系統整體結構十分獨特,包括外周捕光天線綠小體(chlorosome)、內周捕光天線FMO(Fenna-Matthews-Olson)和鑲嵌於細胞膜上的反應中心(GsbRC)(圖1)。綠硫細菌的光反應中心為鐵-硫型(type-I型),其核心由兩個相同的蛋白亞基構成(即同質二聚體)。
  • 藍藻光合作用光系統I捕獲光能和電子傳遞的結構基礎研究獲進展
    2月10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在線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basis for energy and electron transfer of the photosystem
  • 強電解質載電子和質子載體的非耦合氧化還原催化制氫
    強電解質載電子和質子載體的非耦合氧化還原催化制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9 16:08:19 南方科技大學盧周廣團隊開發了一種強電解質載電子和質子載體的非耦合氧化還原催化制氫方法
  • 科研人員實現振動能的傳輸和集中從而促進異構化反應
    經過不懈努力,他們的最新研究實現了振動能的運輸和集中,並以此促進了異構化反應。 該研究於2021年1月11日發表於國際一流學術期刊《自然》。 據悉,可見光的吸收和由此產生的電子激發通過螢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傳輸到反應中心對於生物光合系統的運行至關重要,並且用於多種由合成染料、聚合物或納米點組成的人工系統。
  • 光系統間的能量傳遞很關鍵
    北方森林是其中的一個典範,其覆蓋了全球約70%的針葉林,並且其物種多樣性顯著低於其他陸地生態系統(以常綠針葉樹為主)【1】。然而,這些植物可以適應寒帶地區的極度低溫環境,並在夏季完全恢復,這表明這些常綠針葉林已進化出一套防禦機制以保護光合器官。隨著近幾十年來對光合生物光保護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已經明確了多個控制系統通過消耗過剩的激發能以保護光合器官。
  • 三年連考生物知識點:光反應、暗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
    C3的還原)  能量變化:ATP→ADP+PI(耗能)  能量轉化過程:光能→不穩定的化學能(能量儲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鍵)→穩定的化學能(糖類即澱粉的合成)  光反應與暗反應  ①場所:光反應在葉綠體基粒片層膜上,暗反應在葉綠體的基質中.
  • 新型電子束光刻技術:將電子「聚焦」的量子器件
    科學家現在創造了一種新技術,能夠將電子模式「素描」到可編程的量子材料中,如鋁酸鑭/鈦酸鍶或(LAO / STO)。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創建具有與電子之間的間距相當的特徵尺寸的量子裝置,甚至可以以極高的精度使電子「穿越」人造晶格。如圖所示電子束「素描」 LaAlO3 / SrTiO3界面處的量子點。
  • 磷酸化與電子傳遞的關係可以用兩種反應的準量關係加以說明
    磷酸化與電子傳遞的關係可以用兩種反應的準量關係加以說明。每對電子通過電子傳遞鏈而形成的ATP分子數,用ATP/e2-,或用P/O來表示。磷酸化與電子傳遞偶聯越緊密,這個比值越大。研究結果表明有關這個比值還存在1、1.3和2三種意見。
  • 有機人名反應——Darzens縮合反應(Darzens Reaction)
    Darzens縮合反應(Darzens Reaction)Darzens縮合反應(達參反應、達琴反應),是醛或酮在強鹼(如氨基鈉、醇鈉)作用下與α-滷代羧酸酯反應,生成α,β-環氧酸酯的反應。以發現者奧古斯特·喬治·達金(1867-1954)命名。產物α,β-環氧羧酸酯也稱作「縮水甘油酸酯」,經水解可以得到醛和酮。
  • 一首卡路裡,搞定光反應!
    這首歌的歌詞也不簡單,唱出了我們生物競賽中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光反應。好啦,話不多說,現在為大家奉上音頻,這次男神版的卡路裡怎麼樣呢?快來聽聽!還是老規矩,如果歌曲太辣耳朵,直接看歌詞也是棒棒噠~作詞:Katherine Lin-歌詞-PSII:一股陽光照植物捕光色素抓光線
  • FRR螢光誘導技術估算有效光反應中心含量
    PSII可與PSI協同從水中獲取電子生成還原體、驅動光化學反應和植物營養循環。因此有效PSII光反應中心([PSII]active)的含量可作為植物生產力評估的基礎因子,同時也是評估植物光合速率、研究植物脅迫響應的關鍵。
  • Electron 調用 原生代碼的正確打開方式,不是ffi!
    electron 很不錯,可以實現跨平臺應用的開發,但是如果需要跟硬體交互就顯得欠缺了,好在 electron 實際上是 node js + html + css,而 nodejs 想要調用本地代碼還是可以實現的。我也是基於這個想法去做的,但是遇到了一堆的問題。
  • Allan–Robinson反應
    在鹼性條件下鄰羥基芳基酮和芳基甲酸酐反應製備黃酮和異黃酮的反應。反應機理和Kostanecki 類似。
  • 幾個直男看綜藝引來百萬人圍觀,Reaction Video究竟有什麼魔力?
    這是「蚊嘰嘰」做的第4條愛奇藝選秀綜藝《青春有你2》reaction視頻,四期累計播放量超過100萬。 這樣的節目形式在B站上並不少見,學名為「reaction video」,即「反應視頻」,從外網「泊來」的一種視頻形式,多數表現為博主一邊看視頻一邊做出相應的反應或者評價。在國內平臺紮根後,發展出了「本土化」趨勢。 reaction video如何製作?門檻是高還是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