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疫情防控已趨於常態化,你仍舊焦慮嗎?自己能化解緊張情緒麼?7月29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獲悉,重慶已開通31條心理援助熱線為市民提供相關服務,減少心理危機的發生,保障市民心理健康。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處副處長楊天蓉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重慶精神衛生、高校、心理健康相關協會及學會發動具有災後心理危機幹預經驗的專家,組建了醫務人員心理幹預、患者幹預、疑似患者心理幹預、密切接觸者幹預、公共群幹預等5個心理救援專家組,在各專家組下組建5支幹預隊伍,為各區縣開展心理熱線人員業務培訓和督導、人群心理狀況評估、擬定幹預計劃、實施心理危機幹預、公眾健康教育等。
在疫情發生時,一線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因此,市級專家組先後對40個區縣,3800餘家醫院、衛生院、社區醫學服務中心等醫療機構開展了一線醫務人員的心理測評工作。同時,選派38名精神科骨幹隨援鄂醫療隊開展一線醫務人員心理輔導,對醫護人員心理狀況開展篩查,為醫療隊和當地醫護人員開展線上和線下心理輔導、講座培訓。對存在問題的人員,通過「線上+線下」的心理幹預方式,一對一制定個性化心理幹預方案,明確心理幹預目標,分段分層逐步推進。
在對待新冠疫情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健康方面,市級專家組先後對新冠肺炎患者及部分患者家屬開展個性化心理幹預工作。對部分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了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症、廣泛性焦慮障礙共3項心理測評。對存在問題的人員,制定個性化幹預措施,對沒有嚴重應激症狀的人群,每月開展2次幹預,幹預總療程3個月。對有嚴重應激症狀,如急性應激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障礙患者或幹預效果不佳的患者,幹預總療程延長至6個月。
目前,重慶共開通心理援助熱線31條,其中市級12320-1心理援助熱線1條,各區縣心理援助熱線共30條。同時積極吸納社會志願者參與,統籌組織心理工作者輪值,提供7×24小時在線服務,及時為人群提供實時心理支持和心理援助服務。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