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就是什麼都不屑,特別是絕不聽老人言,非常能理解,年少輕狂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為什麼老人還是一直會說這些呢,主要也是因為真的吃的虧,所以最後成功的人,都是聽了老人勸的人。
比如說,長輩一定會說,別玩手機了,出去溜達溜達吧你,不過年輕人卻依然抱著手機電腦遊戲機,其實呢,老人的意思是,鍛鍊鍛鍊,增強體質,別等歲數大了以後身體出問題,年輕人當然無所謂,畢竟現在自己正年輕呢,不過,現在年輕不代表永遠年輕,現在在哪裡花費時間精力,以後就會在哪兒得到回報。對於健身來說,20歲,40歲,60歲會和不健身的人越來越大的差距,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些差距體現在哪裡。
20歲的時候
20歲的人,健身很痛苦,畢竟身邊的誘惑太多,所有人都在玩,自己卻要鍛鍊健身,練完還要研究吃什麼怎麼吃,枯燥而且乏味,慢慢的就開始發現,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除去工作或學習,就只剩下健身一件事情了。對於沒有健身習慣的人,好像自己也沒多什麼東西,最多也就是肌肉多一些,身材好一些,這個時段不會體現出太大的差別,畢竟大家的年齡相近,這個年齡身體代謝高,不容易長胖,身體素質好,也不容易生病,最多最多,稍微胖一些。
40歲的時候
不過別人在揮霍的時候,你卻在提升和儲存,這勢必會讓你在40歲的時候和大家徹底的區分開,一般來說,40歲會是一個分水嶺,因為人體在30歲左右會達到生長巔峰,而後慢慢的進入下坡路,所以之前做的所有都相當於儲蓄,之後就要同時儲蓄和消費了,所以在比賽的時候,年齡越大,就越吃虧,很多不鍛鍊的人上場後,要不然就是體力不行,要不然就是耐力不行,運動能力直接廢除掉,而且年齡增長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身體的代謝能力降低,所以40歲的中年人如果不進行體重管理,除非體質問題,其他大部分都會挺著個或大或小的肚子。健身或者不健身,40歲開始有差距。
健身
時間繼續向前走,轉眼就會到60歲,人們的肌肉含量會在30歲以後驟降,也就是你的肌肉會以每年百分之6左右的比例一點一點的流失掉,鍛鍊的話可以維持住一部分肌肉,但不鍛鍊的話,肯定是只出不進了,甚至流失速度會更快一些,我們說的不止是普通肌肉,還有非常重要的骨骼肌,60歲以後剩的並不多了,而這些肌肉對於身體意義重大,想想看,一身白骨能有什麼運動能力。
摔倒
所以年歲大了以後,最怕什麼?生病還是一方面,很重要的就是怕摔倒,一是肌肉流失太多,控制不了關節活動,很容易失去平衡摔倒,另一方面,摔倒以後沒有肌肉的保護,很容易骨折,老年人一旦出現這些問題,身體的狀態真的就不可逆了,這時候你會發現,他為什麼NB?是因為從20歲的時候,他就有了健身的習慣,當然,這不代表40歲的他開始健身就晚了。
看完這篇文章的,也許已經人到中年,現在決定你60歲是什麼狀態,就看你是不是懶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