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時節,秋意濃,萬物收。走進子洲縣苗家坪鎮大廟溝村,山地裡一片片綠油油的黃芪在陽光下茁壯成長,透過漸涼的秋風,絲絲清香迎面襲來,沁人心脾。
芪農苗建軍看著自家的黃芪長勢正好,滿臉露出了幸福的笑容。9月他賣掉了一批種植的黃芪,收入5000多元;10月因為收購價有所下降,他便將後來刨挖的黃芪免費存放在了榆林合力天芪生物公司的庫房裡,等待著來年價格漲了再賣出……
免費存儲的倉儲庫
「之前我們挖出來黃芪,如果第一時間不能賣掉,就存在自家的窯洞裡,但是時間久了,會因通風不好、溫度不適宜等原因,造成黃芪皮部腐爛、部分有效成分揮發,直接影響了黃芪售價。現在好了,我們可以免費存放在大公司的庫房裡,既方便又省心。」苗建軍說。
苗建軍口中的庫房正是榆林合力天芪生物公司主要倉儲——糧庫一號雲倉。為了提高芪農種植黃芪的積極性,也為了企業的長期發展,該公司以市場為導向,用科技賦能,將之前的舊糧倉改建成了現在的免費雲倉。
雲倉佔地面積150多平方米,共有黃芪庫房20間,每間可存放黃芪5噸。庫房內設有通風系統,安裝了除溼機、空調等設備,在確保提供充足風量的同時,保持了溫度、溼度在藥材合理範圍。目前該庫房的黃芪代存儲時間最長可達3年之久。
一個門上的兩把鎖
進到雲倉,一條筆直的通道延伸到底,兩邊銀灰色鐵門依次排列,每個門上的兩把鎖顯得格外惹眼。
「兩把鎖歸兩個人管,一把由雲倉儲存管理員持有,另一把則是由在此存儲黃芪的芪農持有,只有雙方同時在場,才可以打開庫房門,取出存在庫房裡的黃芪。」雲倉儲存管理員任炳浩介紹。
庫房的每個房間都有庫存動態標識卡,可以清楚了解到存儲人員、產品名稱、數量、登記以及入庫時間等內容信息。每個芪農的代儲黃芪單獨設庫,出庫時雙方提前約定時間。同時庫房配備監控系統,芪農通過手機APP在家中就能實時了解自己儲存黃芪的動態情況。
連結產銷的大平臺
身在子洲縣苗家坪鎮馮莊村的芪農馮國斌,盤著腿坐在自家的炕上,用手機發送一條售賣黃芪的信息,再就等著一手交貨,一手收錢了。
馮國斌使用的手機APP,是由榆林合力天芪生物公司在建立雲倉的基礎上,開發的黃芪供應鏈基礎大數據平臺。該平臺設立了黃芪產業供應鏈中心和雲倉儲管理系統子模塊,芪農們依託這個平臺,足不出戶,可通過手機進行操作,實現儲存銷售。該平臺還為全國大型供應鏈採購商提供了標準化的平臺對接埠,通過大宗採購結合小規模批發,充分解決了子洲縣黃芪規模化生產後的銷售問題。
榆林合力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勇說:「我們致力於把子洲黃芪做成中國野生黃芪第一品牌,依託黃芪供應鏈基礎大數據平臺和現代化的物流體系,既可以讓芪農在利益鏈上獲益,又讓子洲黃芪產業的未來可期!」(公司機關 李萬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