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要擔心重金屬、寄生蟲嗎?最推薦的烹飪方式是什麼?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每天在家做飯靈感枯竭,不知道明天該吃點什麼?不如吃點魚吧!

只用上鍋一蒸就快手又營養!

一:應該多吃魚嗎?

應該,魚肉很有營養,但很多人吃得不夠!

很多人吃得不夠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周吃魚280-525克。

而根據2010-2012年的全國膳食調查,平均國人每天的魚肉攝入量僅20克出頭,算下來一周連200克都達不到。

所以一般會建議有機會就多吃點魚。

魚肉的營養

魚肉富含優質蛋白質,較低的脂肪,熱量不太高,其中還含有較多的B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12,對於許多人群都很有意義。

我經常提醒大家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特別是在冬天和春天

日常天然食物中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很少,而一塊85克左右的三文魚中就有400IU的維生素D,所以吃魚是一種補充維生素D的好方法。

而且有研究顯示,經常吃魚可以降低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風險。

如果平均每天多吃20克左右的魚肉,心力衰竭的風險可以降低6%,不要覺得6%這個數字好像很低,雖然落在一個人身上,影響是不大,但是考慮到很多的食品,包括諸多膳食補充劑都達不到這麼顯著的效果,橫向比較吃魚還是很值得的。

特別是對於減肥的人群,魚肉中蛋白質是優質蛋白,又有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Ω-3系脂肪酸,有利於調節脂肪酸的平衡,是很好的食材。

小朋友也要多吃魚哦!~

二: 注意哪些風險?

寄生蟲風險

很多水產中都有一定的寄生蟲,需要小心。

好在只要你吃的是熟透的魚類,就不需要擔心寄生蟲了。另外如果你買的是經過規範深度冷凍的三文魚等海魚,其中寄生蟲也可以有效的殺滅,反而比鮮魚安全。

不過的確要注意自己是不是買到的真的是三文魚。

重金屬風險

還要考慮一下重金屬的問題。比如說像我最愛吃的舟山帶魚,因為是一種肉食性的魚類,其中的汞含量相對於其它的海魚會高很多。

類似的道理,凡是大型肉食型的魚類,其中的重金屬都會比較高,建議大家對於帶魚、白鯧魚、金線魚、馬鮫魚、黃尾魚、鯰魚都應適當限制。

「未知」風險

這個未知主要指野生、來路不明、不清楚品種的魚帶來的風險。

野生魚和小攤小販上售賣的一些來路不明的魚,都很有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因為你也不清楚它的生長環境,有沒有被汙染,還是去正規渠道購買相對有保障些。

不清楚品種的魚除了存在未知的食用風險外,也有可能會帶來一些尷尬後果.....

比如吃了會屁股流油的油魚

油魚因為脂肪含量高吃起來的確吃好,但其中有 40% 是蠟酯,這種成分人體沒辦法吸收,食用後會被直接排出體外,所以吃多了的朋友體會是這樣的 ——

三:淡水與深海,養殖與野生

上面說到重金屬,很多朋友會想是不是深海魚會更好?不能這樣簡單做判斷。

考慮到重金屬含量的問題,旗魚、鯊魚(包括魚翅)、馬林魚、深海鱸魚、石斑魚、裸蓋魚最好都別吃了。沙丁魚、羅非魚、三文魚、比目魚倒是比較安全可以適量食用。

我國畢竟不是一個重工業國家,淡水魚的汙染狀況不算太嚴重,主要是野生魚可能因為環境不達標而富集有毒有害物質。

人工養殖雖然不能排除農藥獸藥的影響,但是安全性往往還是比較好一點的。

畢竟農業發展本身在改造自然,養殖的魚苗經過了篩選,產量也比較穩定,捕撈的時間更加科學,魚也會比較肥,捕撈的過程中對於魚的傷害也會比較小,並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野生魚就一定會比養殖魚要好。

其實挑選有良心的供貨商比你學習如何挑選魚更重要

另外冷凍食材很多時候也很好,安全、營養破壞小,但要會注意包裝是否有破損。如果是凍過的,我會看有沒有結出比較大的冰晶。有的話,說明可能是化凍之後重新凍上的,最好就不要買了。

但如果是規範冷凍、包裝完好,也沒有冰晶的情況下,哪怕超出一點保質期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四:加工時注意什麼?

小心的去掉魚膽

加工衛生

加工魚的過程中要認真清洗,不要把汙水沾染到餐具或者切熟食的砧板上,注意生熟分開,保持衛生,餐具最好也可以高溫清潔。

保留更多營養

最後再來說一下烹調方法,油炸是好吃,但這是最不推薦的,首先會攝入大量的烹調油,而且烹調油在高溫下也容易產生較多的過氧化物,甚至是致癌物。油炸的過程中,溫度比較高,很多魚肉中本身的不飽和脂肪酸也會被氧化破壞,因此不推薦。

相比之下,烤魚反而可能讓維生素、礦物質保留的比較多,但同樣在高溫下容易破壞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最為推薦的還是清蒸或者煮湯。

清蒸的優點首先烹調油用的很少,而且高溫也可以起到有效殺菌的作用,鮮味物質保留的也比較多,水煮溫度更容易控制,缺點是水溶性的營養素可能流失到湯中。

無論如何也比吃鹹魚之類的要強。中國式鹹魚和黃麴黴毒素酒精飲料苯並芘等等,都屬於1類致癌物。為了健康,還是應當儘量少攝入。

編輯:金金 萬萬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營養師顧中一(ID: yy4gz1),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甲醛和重金屬的藏身處找到了!這4種魚不要吃了,趕緊看看吧
    小時候吃魚的時候,大人們總是說一句話,小孩子多吃一點魚可以變聰明,一直到現在再吃魚的時候,還是會想起這些話,有時還會把自己逗笑……事實上,這件事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是有依據的,魚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人們攝取到體內之後是不用擔心會變胖的,多食用一些魚,可以達到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 多吃魚對身體好?並不是,這5種魚重金屬超標,別再端上餐桌了
    導語:很多人都喜歡吃魚,魚肉確實是營養美味,吃起來也是鮮美爽滑,並且不同的魚類也有不同的味道,這也讓很多魚肉愛好者喜歡挑戰不同的魚類,但是也要提醒大家,這5種魚類裡面的重金屬是超標的,還是建議不要去食用了,否則會對身體帶來傷害。一、多吃魚對身體好?
  • 日本人喜愛生吃三文魚,難道不怕寄生蟲?就不能煮熟了再吃嗎?
    中國人講究傳統烹飪吃法,無論是蔬菜還是肉類海鮮,一定要做熟了吃,可以殺菌滅蟲。一直被告知,吃生的容易拉肚子,產生細菌。 多年以前,江河湖海還沒有受到人類重汙染的情況下,小魚小蝦都是那麼美味至極。
  • 這三種魚你還在吃嗎?科學研究表明含有重金屬,對肝臟有損傷
    其實不是所有的魚都適合人食用,選擇魚也是有很大學問的,有些體內含有重金屬的魚,吃了反而對我們的肝臟有害。一、警惕!以下兩種魚請停止食用,以防可能含有重金屬,危害健康(一)散發異味的魚,看到不新鮮的魚一定繞道大家是不是總聽到有人愛說:臭魚爛蝦最好吃!不是嗎,什麼臭鱖魚不是越臭越好吃?這是大錯特錯的,誤導了人們以為魚臭了不新鮮還可以吃。
  • 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吃魚,但魚身上最髒的部位,你知道是哪些嗎?
    所以說,魚肉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講,它是一種寶藏食物,但這個寶藏食物可不是渾身都是寶,魚身上這些最髒的部位,可能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你知道是哪些嗎?但如果對魚頭的處理工作做得不到位的話,這時的魚頭,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損害的,因為魚身上所帶有的細菌、寄生蟲、有害物質大部分都寄存在魚頭裡。所以為了身體健康,還是儘量少吃魚頭吧。
  • 有四種魚不要吃,身體裡或含有甲醛和重金屬,知道後就別吃了
    小時候經常聽大人說,一定要多吃一點魚,只有魚吃得多的小朋友才會比別人聰明,直到現在長大了,每次吃魚時還是會時常想起這些話!真的是讓人哭笑不得。其實大人的這個說法也不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因為魚肉裡的脂肪叫不飽和脂肪酸,人們吃了之後不必擔心會長肉,並且多吃魚肉,還能夠強身健體,魚肉裡面的卵磷脂還可以延緩大腦衰老。正是因為這樣很多人士首選吃魚,可是雖然多吃魚對身體好,卻不是什麼魚都能吃的,例如下面講到的這四種。
  • 被拉進「黑名單」的魚,或是寄生蟲的「窩」,為了健康再饞也別吃
    絘撽讒肝嬴呃弾篿樗籵瞗諹嵐崟噥嬤雜鸊槈薀妜憒偏抾蒞枓鮳檸烊洽鬯霽颺摥葨竐蚗硏腨撐旝桞嗓銅鋁只錁鱟鈷核敲燡拼唖眗宺躦揙殣悓梮璭艩燃謾僩闁汸効氅複謥彠肥稸韁坪憠闋橭埜哚擾廞韆蠍踭褐膒焣闒駸檖鰅狔鵝巂嘍窖芍因為有些魚被列入黑名單,建議你少吃些,因為它們含有更多的寄生蟲和重金屬,而魚販可能不吃它們。
  • 給寶寶吃的魚你真的選對了嗎?
    大自然弱肉強食,大魚吃了小魚,把小魚體內的重金屬也蓄積到了自己體內,而且處於食物鏈高層級天敵少壽命長,重金屬自然也蓄積得更多。 ●不要迷信野生魚,野生魚的生存環境是一個不可控的因素,這些魚常年生活在可能被汙染的河流、池塘裡,你會放心給寶寶吃?
  • 吃什麼魚對身體比較的健康?你的理解真的對嗎?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吃什麼魚對身體比較的健康?你的理解真的對嗎?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魚肉其實是一種非常好的優質蛋白類食物,只要是新鮮、沒有衛生安全問題的魚我們都推薦各位進行食用。只是,魚的種類真的非常多,什麼魚才是最值得吃的、而且吃得起、經常吃對我們的健康還好哪?
  • 天天吃魚罐頭竟重金屬超標!新誠智慧藥房教你吃這加速排出重金屬
    但是醫師提醒,如果罐頭的購買來源有疑慮,或是罐頭已經有損壞,甚至有重金屬超標的危險,反而讓健康情況更糟糕。一名66歲的吳先生十分注重養生,由於魚類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且含有omega-3脂肪酸,他希望每天固定補充,就特別從國外進口一批鮪魚罐頭,天天早餐都吃鮪魚三明治。沒想到罐頭具有重金屬疑慮,吳先生在一次檢驗「重金屬暴露程度」時,意外發現汞、鋁等重金屬含量過多。
  • 告訴你知了猴有沒有重金屬和寄生蟲呢?
    又到了一年一季抓知了猴的季節了,知了猴一般在七月初到八月底吃出來哦,吃貨們開始行動吧,納尼?沒行動嗎?你在擔心有重金屬或者有寄生蟲嗎? 知了大家都不陌生,在我國種類有很多,大概一百多種,主要生活在樹上,生長周期很長,種類不同的知了周期也是不一樣的,大概需要3-17年,而羽化成蟲的知了壽命只有兩個月,在這兩個月內,雌性知了要把卵產出來來繁殖後代
  • 這4種魚有「毒」,請立即停止食用,魚販:對不起
    每一種方法做出的魚的味道不盡相同,又因為可食用的魚種類非常多,關於魚肉鮮美的味道更是無法簡單地用語言形容。魚肉和其他肉類相比,十分鮮美,但是脂肪含量卻極低,同時還富含蛋白質以及人體所必須的影響物質,即使吃很多,也不會導致肥胖,因此魚肉是很多正在與脂肪作鬥爭的減肥人士的最愛。同時魚肉中含有魚肝油等物質可以提高人的記憶力,使注意力更加集中。
  • 別再吃這四種魚,大多含有甲醛和重金屬,吃多易致白血病
    對於正在減肥的人來說,魚肉更是不可多得的可以吃的肉類之一。因為魚肉不僅可以為身體補充蛋白質,而且還不容易長胖,非常適合減肥的人吃。多吃魚肉還可以增強智力以及記憶力,可以促進孩子的成長發育。不過魚肉非常好,但這四種魚卻不能多吃,因為它含有甲醛以及重金屬。
  • 你知道如何做多寶魚以及吃魚時該注意什麼嗎?
    大家好,中國人講究年年有餘,年夜飯必有魚,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多寶魚。多寶魚又叫歐洲比目魚,顧名思義是產自外國,主要產區位於大西洋東側沿岸,92年首次引入中國,目前已成為我國特別是北方地區的主要養殖品種。
  • 大蝦裡面有寄生蟲不能吃?蝦線、蝦頭、蝦皮哪個部位更髒?告訴你
    蝦的味道非常鮮美,很多人都喜歡吃,蝦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不僅受到減肥人士的追捧,更是三高人群的健康美食。可是大蝦生活在水裡,難免會有寄生蟲的風險,再加上處理起來比較麻煩,很多人就放棄了。大蝦裡真的會存在寄生蟲嗎?
  • 這5種魚含重金屬,或致癌!醫生勸你少吃
    魚肉一直被視為一種健康的高營養食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就推薦大家,優先選擇魚肉和禽肉,每人每周吃魚280~525g。國際期刊《Advance in Nutrition》也曾發表綜述,發現吃魚多與各種心血管代謝疾病,甚至抑鬱症、肝癌的風險降低有關。
  • 蝦雖美味,但勿吃頭!蝦頭到底有什麼?細數蝦頭不能吃的3個原因
    蝦富含22%的蛋白質,脂肪含量只佔了0.7%,所以熱量也低,也因此成為許多擔心油脂攝取過量、想減重、運動後想補充蛋白質又不想吃進多餘油脂的人最佳食材之一。此外,蝦的烹調方式非常多樣且美味,包含清燙、煮粥、醬爆快炒等,比如常見的白灼蝦、蒜蓉蝦、豉油皇大蝦、蝦身啖啖肉等等。然而,蝦雖然美味,但健康專家們均表示,蝦的頭千萬不要吃!這又是為什麼呢?蝦頭藏什麼?
  • 吃蝦要不要去除「蝦線」?蝦頭變黑,重金屬是否超標?幸好早知道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在平時吃蝦的時候,一定要把蝦背上的黑線挑出,因為有些人說吃這樣的蝦很可能會對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而且在不少人眼中蝦線是一種非常髒的東西。蝦背上的黑線到底是什麼?可以吃麼?所以蝦線只是蝦的消化道,並不是所謂的寄生蟲,也不會給身體帶來所謂的傷害,如果不想吃的話可以去掉,但就算吃了也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所以也不要再多慮了。但是我們也必須要承認,任何生物都能把環境中的低濃度化學物質,通過食物鏈的轉運和蓄積達到高濃度的能力,從理論上來講,越高等到食物負極的化學物質越多。
  • 海魚寄生蟲,40多年增加283倍,吃魚要注意防病
    有笑話說,喜歡吃生魚片的某地人,看到任何食材,甚至是偶遇外星人,都會遐想,這東西拿來刺生,會是啥滋味?不過,只惦記著吃,卻缺乏食源性寄生蟲的常識,就會引來健康風險。有人認為,淡水魚才有寄生蟲,海魚生吃就沒事兒,真是這樣嗎?咱們現在來看最新的科研結論。
  • 魚身上最髒的地方,藏有大量寄生蟲,很多人還傻傻當成美食
    一、魚身上最髒的地方,藏有大量寄生蟲,很多人還傻傻當成美食1、魚頭說起魚頭,相信生活中很多人也特別喜歡吃,而且魚頭經過烹飪之後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尤其是剁椒魚頭,覺得特別的美味。而且生活當中很多人還特別喜歡吃魚腦,覺得魚腦可以增強大腦的活力,有效提高智力。其實魚頭當中含有大量的代謝神經以及血管,這樣也會給寄生蟲和細菌提供生存的環境,如果經常食用的話,會造成細菌和寄生蟲容易進入體內,對身體的器官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所以應該儘量少吃或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