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再起」中的「東山」,指的是座山?出自哪個歷史典故?

2020-12-14 辰佑文史

「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出為桓溫司馬。」——《晉書·謝安傳》

「東山再起」這個成語在生活中的運用非常廣泛,又重新擔任重要職位的意思,也有失勢後又重新的恢復原有勢力,主要就是比喻人從差的處境重新回到好的處境。這個成語聽起來非常的熟悉,但它背後的典故似乎不太清楚,這個成語中有「東山」二字,東山究竟指的是哪一座山?它的背後又是什麼故事呢?出自哪個歷史典故?

謝安之能人

歷史上的謝安是一個大文學家,精通音律古籍,多才多藝且性情溫和儒雅,不僅是風流瀟灑的才子,更是少女的夢中情人,若是放在現在,謝安必是受眾人敬仰和追捧的才子。

謝安出生於世家貴族,來自東晉最大的兩大家族之一的謝家,家族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謝安的一生。也許是見多家裡為官長輩的難處,又也許是年少的謝安早懂得官場的黑暗,他一生淡泊名利,對權利與官職都不太在意。由於家中職務的緣由,也進宮做了些小官。從不結黨營私,也不會居功自傲,是朝堂上的一股清流。

東晉時代,王謝兩家勢力龐大,幾乎可以一手遮天。而昇平三年時謝安的弟弟謝萬犯了大事,當時謝萬和北中的將領一同帶兵前去剿滅燕賊,然而討伐途中,膽小如鼠的謝萬誤以為敵軍突然到達,嚇得慌亂逃跑,根本沒來得及關心下屬的死活,主將都跑了,小兵們更是亂成一鍋粥,軍心渙散的非常嚴重,崩潰的四處逃竄。這件事最後被聖上知道,非常的憤怒,帶兵打仗之事豈是兒戲,打算重重懲罰謝萬,可由於謝家在朝中地位,於是只是將他流放,沒有取他的命。然而這件事牽連到謝安,他本就是一個閒官,這個小官職也被罷免,並且被貶成庶人。

離開朝廷後的謝安做事更加隨心所欲,一旦沒有官場之事的約束,也不用再見朝堂之上的權謀之爭。罷官這件事這對他算是一種成全,而他也憑著這件事選擇隱居山林間,與王羲之等才子一同日日遊山玩水,談古論今,順帶教育下家中子弟,日子過得平淡閒適。

世事變遷,東山再起

離開朝堂中心的謝安小日子過得很滋潤,然而也因為他的離開,他弟弟的過錯,謝家的勢力在朝廷受到威脅,在天子腳下的日子也過得非常煎熬。這時已滿四十歲的謝安,才漸漸萌生做官的打算,家族曾經的榮耀現如今需要他來挽回,他明白自己的責任和重擔,他需要一個機會東山再起。

而這個機會沒過多久就出現了,徵戰西北的將軍桓溫來到謝安所在的東山,他誠意十足的前來邀請謝安來做自己的軍師,謝安的為人和才華都是非常出名的,儘管他不再做官做事,可他的品格在朝堂間流傳甚廣,桓溫此次前來便是奉朝廷之意重新將他請出山。家族榮譽這個大任現在由他承擔,他不得不重新出山。

大將軍桓溫見謝安到達自己的府邸非常的高興,他以為謝安願意為自己出謀劃策奪取皇位,然桓溫的謀逆之心早就被謝安看出,他不可能與如此之人為伍,他只是想借桓溫之力重返朝廷。後來謝萬病逝,謝安就趁機以此為藉口離開了桓溫,重新回到朝廷中。

年過四十的謝安,真正重新的開始自己的政治生活,這便是「東山再起」典故的來源。

結語

「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危為安。」謝安回歸朝堂後,動蕩的朝堂局勢才得以穩固,風雨飄搖的江山才得以安穩,而謝安本人的職位也是一升再升,沒有辱沒他的才能。

謝安的一生經過幾次大起大落,他對權利富貴沒有欲望,然家族的興衰卻是他最在意的事情,為了榮譽他也得出山。

參考資料:《晉書·謝安傳》

相關焦點

  • 「東山再起」的「東山」,具體指的是哪個山?有什麼歷史典故嗎?
    例如,我們形容一個人跌入低谷之後,再重新雄氣,常常用「東山再起」這個成語。那麼,「東山再起」的「東山」,指的是一個具體的山嗎?它又有什麼歷史典故?「東山再起」中的「東山」,確實指的是一座具體的山。後人普遍認為「東山」有兩處。一處位於今天的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的上浦鎮,另一處位於今天的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
  • 成語「東山再起」的典故是什麼?「東山」指的又是哪一座山?
    東山再起,是人們常說的一個詞。它是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出自《晉書·謝安傳》。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語都有一個典故,東山再起也不例外。那麼,它的典故出自哪裡?與何人有關?謝安,現在河南太康人,東晉的政治家、名士。
  • 東山是哪座山,「東山再起」有何歷史典故?看完你就明白了
    東山再起這一詞語在現代經常被人使用,意思就是重返輝煌。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東山再起這一成語的來歷。東山是哪座山,「東山再起」有何歷史典故?看完你就明白了。東山再起的主人公名叫謝安,是兩晉時期的大家謝家人。「舊時王謝堂前燕」所說的就是這個謝家。
  • 人們常說「東山再起」,「東山」到底指的是哪座山?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就連一個小小的成語都不簡單,其背後必然有一個動人的歷史故事,或跌當起伏,或扣人心弦。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關於「東山再起」這個成語背後的歷史故事,還有就是成語中的「東山」到底是指哪座山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
  • 「東山再起」源自哪裡,東山具體是指哪座山
    東山再起,不是個陌生的成語。自古以來,大人物經常用,小人物也喜歡用。通常來形容一個人失勢以後,能夠再憑藉天時地利人和,重新回到人生的巔峰狀態。很多詞彙跟「東山再起」一樣,往往大眾日用而不知,在生活中很流行,卻很少有人直到他的來歷。
  • 「東山再起」中的東山是一個地名嗎?其中又有什麼典故呢?
    從中可見,這首詩在憑弔楚霸王烏江自刎的同時,更多的是感嘆項羽為何不返回江東,重整旗鼓,認為那樣的話,也許還有翻盤的機會呢。因此,世人再引用「東山再起」時,往往會在後面加上「捲土重來」。可以說,這兩個成語相得益彰,有異曲同工之妙。接下來,咱們重點說一下「東山再起」這個成語。
  • 「東山再起」的「東山」,指的是哪座山?有什麼歷史典故嗎?
    而今,淝水之戰雖然已經過去了1600多年,但它卻給我們留下了幾個很有意思的成語:投鞭斷流、草木皆兵、風聲鶴唳、東山再起。投鞭斷流使用的比較少,後面三個即便在今天也經常被使用,而這個東山再起的成語實際上就和謝安有關係。現在很多人可能對謝安這個名字相對比較陌生,但對謝家卻並不陌生。
  • 我們常說的壽比南山中的南山指的哪座山嗎
    關於山的成語也有很多,像我們在給老人祝壽的時候,都會說「壽比南山」,這個成語中的南山指的哪座山呢?關於山的成語還有很多,下面這十個成語中的山分別指的都是什麼山?泰山1.東山再起,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退隱後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後重新恢復地位。那麼,這裡的「東山」指哪座山?
  • 「壽比南山」中「南山」是哪座山:成語中十座山,無一不出乎想像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祖國大地風景秀美,名山大川遍布各地,三山五嶽聞名遐邇,自古文人筆下不乏描繪壯美山河的華麗篇章。除了難以數計的詩詞歌賦,大量的成語典故中也有名山大川的印跡。泰山壓頂、華山論劍、逼上梁山,這些是人人皆知的名山,無須我們去探究,但還有一些成語中涉及到的山,由於歷史原因,我們已經很難知道它是哪座山。比如下面十個成語中的山,可能都出乎了你的想像,已經不是你認為的那座山。
  • 東山再起的東山是哪座山?
    「東山再起」這個成語一般指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這個成語我們都很熟悉,但是成語裡面的「東山」如今在哪裡?可能有人就不知道了。
  • 紹興東山vs南京東山,誰才是正宗的「東山再起」?
    當一個人不畏失敗,二次創業成功,我們叫他東山再起。東山再起,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個使用頻率較高的成語。但是,東山到底指哪座山,稍有不同的說法。我們先從成語東山再起說起。南京江寧東山亭臺這座山原名土山,不高,但景色優美。《晉書·謝安傳》記載,「又於土山營墅,樓館林竹甚盛,每攜中外子侄,往來遊集。」謝安在這裡建別墅、修亭臺、宴賓客,還養了一批歌妓,並將這座山改名東山。這就是今天南京市江寧區政府後面的東山,江寧東山街道,也由此得名。
  • 「東山再起」的「東山」,指的是哪座山?有何歷史典故嗎?
    雖然他過著隱居的生活,可是他的名聲卻遠播千裡。 不過聰明的謝安和桓溫交集的過程中,發現此人並非一個忠臣。於是找了個理由離開了。隨後進入朝廷擔任了吏部尚書之職。 果然,沒過多久桓溫篡位,準備發動政變。
  •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南山」,到底指哪座山?
    (文:安久)(原創作品,抄襲必究)都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也許有人問,黃山真的有那麼美嗎?我想這個問題,去過的人會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祖國的大好河山,其秀美、險峻都是不同的,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我們的文化中、生活中,也有很多和「山」有關的俗語、成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
  • 「東山再起」的「東山」,指的是一個山名嗎?有什麼歷史典故嗎?
    而今,淝水之戰雖然已經過去了1600多年,但它卻給我們留下了幾個很有意思的成語:投鞭斷流、草木皆兵、風聲鶴唳、東山再起。 他在東山隱居了數年,直到四十歲以後才步入官場,這次出山卻並不是朝廷的徵召,而是他主動為官,359年,謝安的弟弟謝萬北伐過程中指揮不當又讓士兵潰逃,他自己也狼狽逃回,以至於被貶為庶人,這件事不僅對謝萬打擊很大,同時對謝安的打擊也很大。
  • 東山再起的「東山」究竟是哪座山?
    東山再起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或者失去萬貫家財之後,重新振作賺回更多的財富。而它的出處最早是來自於杜牧的《暮秋……呈蘇渙侍御》:「無數將軍西第成;早作丞相東山起。」
  • 成語《東山再起》與《寶樹堂》淵源
    成語《東山再起》典故「東山再起」的典故出自《晉書·謝安傳》,指的是東晉名士謝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相比較,「東山再起」的主人公謝安的名氣,比「東山」要大得多。東山再起後的謝安,指揮了東晉與前秦那場著名的淝水之戰,委任自己的親戚為大將,領兵迎敵,擊敗了苻堅的百萬大軍。在浙江紹興上虞上浦鎮境內有一個水陸皆通的山,叫東山。四十幾歲前謝安都隱居於此,於是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謝安山。
  • 「東山再起」的東山,是南京江寧東山嗎?
    南京市江寧區有一座土山,名為東山,江寧的東山街道也是因此得名。之前不少文章說,成語「東山再起」裡面的東山,就是江寧東山,事實上是否如此?
  • 東山再起的東山原來是在這!東山不僅能再起,而且還很好看!
    大家好,我是小吳,今天跟各位介紹一下娟雅天下第一山就是東山。東山東方的東它聳立在浙江省紹興市東42公裡的沿溪江畔,位於我國五大鎮山之南,就是會計山的北端,因為山上長著很多的薔薇花,所以又名叫薔薇閃。東晉的名士謝安曾經隱居在這,有名叫謝安山,東山風光秀麗,娟雅我國著名的電影導演謝晉稱它為娟雅第一山。自從東晉政治家謝安隱居此山之後,引出了許多神奇的故事,那就逐漸讓它成為我國東南的一大名山。
  • 「東山再起」典故的主人公是誰?
    「東山再起」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其與一個人一座山有關,這個人就是東晉太傅謝安,這座山就是南京江寧區的東山。「東山秋月」曾是南京著名景觀。夜登東山,北望城闕,萬家燈火。向南,沉沉鄉野,綿延無際。秦淮河在山腳無語流淌。
  • 上虞一座小山,居然隱藏著東晉聖賢和他東山再起的典故,值得一探
    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東山再起」這個成語,但對這個成語的由來及背後故事並不是十分清楚,其實這個成語和一個地方的一個歷史人物很有關係,這個地方就是浙江紹興的上虞區,而這個歷史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東晉謝安。唐代大詩人李白就是謝公的超級粉絲,據說李白的詩作中不下十幾首是和謝公有關,在通往東山的山腳下,正對著曹娥江邊的一塊巨石上,篆刻著其中一首《憶東山》,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