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揚言三個月滅亡中國,為何打到武漢就打不動了?

2021-01-08 寂寞的紅酒

文/寂寞的紅酒

1937年7月7日,抗戰全面爆發,日本大舉侵華。囂張的日本軍部口出狂言,瘋狂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但戰爭打了一年多,當1938年日軍打到武漢的時候,日軍就已經打不動了,雙方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日本揚言三個月滅亡中國,為何打到武漢就打不動了?

第一,日本低估了中國實力。開戰前,儘管日本佔據著絕對的優勢,但中國仍然是世界大國,地盤大人口多,特別是戰略縱深大大超出了日本的預想。日本國小資源少,兵力有限,又把資源投給了海軍,所以陸軍在經歷了一段瘋狂推進後,突然發現越打越吃力,兵力捉襟見肘,後勤補給也越來越困難。在戰爭的第一年,日軍就損失了近半的老兵,雖然日軍及時補充進了新兵,但戰鬥力嚴重下降。而日本國內的壓力越來越大,資源捉襟見肘,財政也逐漸吃不消,到1938年日本財政陷入困境,不得不依靠發行公債,通過掠奪老百姓來渡過難關。中國窮慣了,雖然丟了半壁江山,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依託大後方玩了命的和日本死磕,日本雖然看似咄咄逼人但有苦自知。

第二,日本低估了中國的抗戰決心。按照日本的預想,日本能輕易的通過武力手段迫使國民政府屈服,讓中國做出讓步,結束對立狀態。但沒想到國民政府異常的強硬,國內各軍閥和武裝力量也異常的團結,連土匪都加入了抗戰。日本陷入了中國戰爭的汪洋,國軍地方武裝力量和八路軍、新四軍嚴重威脅著日軍的後方,不斷騷擾日本的補給線,日本疲於奔命。儘管當時日軍的攻勢咄咄逼人,但日本並不好過,日軍只能控制重要的交通線和城市,廣大的農村仍然在中國手中,沒有足夠的偽軍和兵力支援,鬼子根本不敢出城。到抗戰後期,日軍只能趁著天黑出去偷農民的蔬菜和農作物,曾出現了日本兵偷農民的胡蘿蔔被農民暴打的鬧劇。

第三,日軍前期進展順利,很大程度上依靠了機械化優勢,但打到武漢一線,已經進入山地丘陵地帶,機械化部隊難以施展,優勢大大降低。中國仍然控制著西部、西南和中部的廣大地區,中國軍隊依託地形節節抵抗,日本進入湖南和廣西曾遭到中國軍隊的強力反擊,日本幾次進攻四川和陝西的行動也都以失敗而告終。其實即使德軍來了,也未必能好到哪去,扔到黃土高原上沒人領路走都走不出去。

第四,中國得到了國外的支援。戰爭初期,中國得到了蘇聯的武器和貸款援助,中後期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即使日本的盟友德國也通過丹麥貨船偷偷的向中國提供幫助。美國在向中國提供武器和物資的同時,還加大對日本的制裁力度,使得日本陷入了困境,當美國切斷了日本的石油供應後,日本人徹底瘋了。一旦石油斷絕,日本的工業將遭到毀滅性打擊,機械化部隊和海軍也將成為廢鐵,所以日本鋌而走險向美國宣戰,加速了自身的滅亡。

相關焦點

  • 日本人號稱三個月滅亡中國,為什麼打到重慶就無能無力了呢?
    1931年,日本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抗日戰爭爆發,日本陸軍大臣杉山元揚言只需要三個月就能解決中國,但是事實上日本不僅沒有滅亡中國,在戰爭打了1年多,到了重慶後就打不動了,那這是為何呢?
  • 揚言三個月拿下中國的日本,為何不敢入侵印度,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揚言要在三個月內拿下中國,隨即便展開了為時14年之久的侵華戰爭,中國遭受了嚴重的損失。中國軍民眾志成城,與日軍浴血奮戰,將日軍數次擊退,但日軍依舊不斷增加兵力,入侵中國。可是,在印度戰場上,日軍只與印軍交手一次,此戰以後就不再入侵印度。
  • 為何中國軍隊能在上海堅守三個月,日本人打南京卻僅需三天?
    南京城的迅速失守令許多人感到不解,要知道此前中國軍隊在上海足足堅持了3個月才撤退,而擁有高大城牆作為依託的南京為何僅僅三天就陷落了呢?這個問題本身也是答案,正是因為中國軍隊在上海堅守了三個月,所以日本人打南京才僅需三天。下麵皮匠就位大家分析其中緣由。
  • 二戰時期,日本提出「三個月滅亡中國」,其實源於內心的「自卑」
    8月6號,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枚原子彈,但是日本天皇還死鴨子嘴硬,號召民眾「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下到十幾歲的孩子,上到幾十歲的老人,都被動員參戰。美國一看,你小子國家都被我們炸成窟窿了,還不投降,再來一顆,9號,在長崎再投放一顆。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 1941年日本還能打多久?單挑中國成慢性死亡,再沒底氣談徵服
    日本在1937年號稱的「三個月滅亡中國」,就是根據打敗國軍主力,佔領首都的時間來計算的。但日本政客沒想到,1937年的中國人那麼堅忍不拔,僅在上海就阻擊日本三個月。之後雖然南京淪陷,但是中國軍隊依然跟日軍打了多次會戰,雙方血流成河。在1938年的武漢會戰結束之後,日軍開始顯得有點後勁不足。
  • 日本寧願得罪美國,也不願意得罪蘇聯,日本為何害怕蘇聯?(上)
    日本寧願得罪美國,也不願意得罪蘇聯,日本為何害怕蘇聯?二戰進入到了戰爭後期,雖然世界打的一塌糊塗,但是軍事實力特別強的美國依舊保持中立,其實不是因為美國不願意參戰,而是因為法西斯根本不給美國任何的參戰理由,美國其實後期是非常想出來維護和平的,但是根據美國的國情和德國和日本不給他參戰的理由,美國想要出戰的困難非常難,但是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日本偷襲珍珠港,徹底讓美國突破了重重險阻,也瞬間改變了世界格局。
  • 當年日本為何敢打中國?看看日軍繪製的中國地圖,一目了然!
    眾所周知,日本只是一個島國,不管是自然資源還是人口數量等方面,日本都是無法和中國相提並論的。並且日本在歷史上還曾是中國的藩屬國,有很多文化習慣都是從我國傳到日本的,也是靠著我國的保護,日本才得以生存下來。那麼既然如此,為何當年日本還敢打中國呢?
  • 日本「喬丹」揚言3年內打爆中國籃球,1米75的球員熟悉又陌生
    對於日本籃壇來說,田臥勇太的存在確實是無敵,包括日本國家隊也是絕對的核心。就如同當年姚明在中國國家隊的地位一樣,甚至田臥勇太還被日本球迷獲贊:日本喬丹。如今不惑之年的他,依然回到賽場,不禁同時讓人聯想到了日本足壇的不老松三浦知良,如此年紀還在賽場上拼搏。
  • 為何古代日本總是打朝鮮,朝鮮卻總打不贏,原來都是因為中國
    日本先是控制了百濟,接著聯合百濟,攻打新羅。新羅很快就淪陷。於是新羅王公貴族向唐朝求救,唐高宗派出軍隊,與日本在白江口發動了一場大戰。最終把日本打出去,同時也順便滅亡了百濟和高句麗,重組了半島的政治格局。第二個時期是明朝的時候。萬曆年間,日本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便發動了對朝鮮半島的戰爭。當時朝鮮半島是李朝宣祖時期,也是打不贏,急忙向明朝求救。
  • 在古代日本經常打朝鮮,朝鮮為何不反擊,是因為弱小嗎?
    在歷史上,為何老是日本打朝鮮呢?很簡單,日本為了國家利益,就是倚強凌弱。朝鮮雖弱,但也雄起了一把,那就是「己亥東徵」,朝鮮集一國之力,把日本沿海倭寇一頓猛揍,打得還是可圈可點的。說到朝鮮孱弱的原因,就不得不提數百年前佔有這片土地的「老祖宗」高句麗。那時它的疆域面積東臨日本海;南控漢江;西跨遼水;北到輝發河,人口上千萬,帶甲之兵60萬。隋煬帝時期,高句麗王高元不在向中原帝國稱藩,這下惹惱了好大喜功的煬帝,下旨招集天下兵馬,三徵高句麗,都以慘敗告終。
  • 淞滬會戰,對於中國來說,到底是打贏了還是打輸了?
    淞滬會戰我國投入80萬軍隊,日軍投入30萬軍隊,雖然最後上海還是失守了,但是成功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那淞滬會戰對我國而言到底是打勝了還是打敗了呢?在盧溝橋事變之後,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蔣為了讓日軍的入侵方向從北向南轉為由東向西,在上海採取了主動反擊日軍的策略,並藉此能讓日軍陷入長期作戰之中。淞滬會戰持續了三個月的時間,日軍投入8個師團,2個旅團,而當時中國軍隊投入的也是精銳部隊中央教導總隊、87師、88師以及其餘的148個師和62個旅共計80餘萬人。
  • 整整四年的抗戰中國不敢宣戰,但為啥日本也不敢宣戰
    從積貧積弱的中國角度來說,不要說野炮榴彈炮坦克汽車等技術裝備,就連最最基本的單兵裝備比如步槍機槍和炸藥的自產能力也是相當有限。要武裝和持續供應四百萬人的軍隊,對於當時的中國軍工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中國為了防止比利時、捷克、蘇聯等國被迫中立而停止武器出口和援助,只得處於交戰而不宣戰的地位。
  • 日本為何敢打中國?看完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你就明白了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就發動了侵華戰爭。他們以朝鮮半島為起點,從東北深入中國腹地,師徒佔領整個中國,更為瘋狂的是,他們還想要統治整個亞洲。在清朝鼎盛時期,日本的佔地面積僅僅只是中國國土的三分之一,那個時候的滿族人是看不起日本的,在他們眼中,日本只不過是一個彈丸小國。
  • 二戰中,日本連南京和重慶都敢打,為何卻不敢動這座城市一下?
    抗日戰爭是我國所經歷的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在這場戰爭當中,中國也遭到了巨大的打擊,即使最終的結果是日本投降,但是他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傷害永遠存在,直到如今日本政府也沒有為他們的所作所為投降,這也是國人特別生氣的一點。日本侵略了我國很多座城市,在中國境內燒殺搶掠無所不做,他們的這種行徑和強盜別無二樣,但是讓我們感到好奇的是,二戰中日本連南京和重慶都敢打,卻為何一直都不敢動這座城市一下呢?
  • 日本為啥入侵中國長14年,而攻打印度一次就直接放棄?
    眾所周知,當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之時可謂非常狂妄,揚言說三個月之內滅亡中國,但是最後卻被現實給予了當頭一棒,這一陰謀很快便被我國粉碎了。當然日本也絕不會就此放棄,隨即和我國展開了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戰鬥,儘管最後的結果依然是以失敗告終,但是相比與印度之間展開的短期戰爭,日軍至少是和我國的鬥爭真的算是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並沒有像入侵印度一樣攻打一次就放棄。而按照常理來說,以日軍進攻我國的情況來看,其應該也會和印度之間之間展開一場鏖戰,但是為何日本很快便放棄了進攻印度?
  • 91歲侵華日本老兵揚言還想打中國,並執著地說出了3個原因
    91歲侵華日本老兵揚言還想打中國,並執著地說出了3個原因經過14年艱難的抗日戰爭後,我們終於將日軍從中國的領土中趕了出去。只不過,日軍對於他們曾在中國犯下的罪行始終不肯承認,也從未向我國進行道歉。甚至一名已經91歲的日老兵都沒有放棄攻打中國的想法,這到底是為什麼?當時日本老兵們接受的思想教育是軍國主義教育,要求對天皇絕對忠誠,可以說是一種病態而扭曲的思想控制。在日本老兵還是青少年的時候,殘暴、忠誠、殺戮、崇尚強者等等精神已經深深根植在日本老兵心裡,所以即使戰爭結束,有的日本老兵依然對天皇忠誠,認為侵略戰爭是正確的。
  • 八一三戰役,中日第一次空前大戰,粉碎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
    日本早在明治維新時期通過一系列的復興舉措,迅速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此後並制定了以中國為主要的侵略對象政策。1931年製造九一八事變佔領整個東北,為進一步侵略中國,不斷進行軍事演習挑釁事端,蔣介石政府當時採用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政策來避免禍端。
  • 揚言3個月拿下中國的日本,為何不敢入侵印度?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威脅要在三個月內接管中國,並立即對中國發動了長達14年的侵略戰爭,給中國造成了嚴重損失。中國軍隊和人民同心協力,同日本軍隊進行了多次鬥爭,但日本軍隊繼續增加兵力,侵略中國。然而,在印度戰場上,日本軍隊只與印度軍隊打過一次仗,戰後不會入侵印度。
  • 中國抗日戰爭打了14年,為何蘇聯只用了十天就把日本打得落花流水?
    1945年8月,按照蘇聯與美國的協議,157萬多集結在遠東地區的蘇聯軍隊對盤踞中國東北多年的日本關東軍發動了裝甲突擊,蘇軍裝甲部隊狂飆突進,僅僅用了十多天時間便將號稱為精銳的日本關東軍打得落花流水。
  • 麥克阿瑟揚言3個月拿下朝鮮,為何打了近三年?
    上小學時看電影《上甘嶺》,雖不懂歷史背景,但畫面中的槍林彈雨、硝煙滾滾和戰士們堅毅的眼神、堅定的臉龐,以及在石縫裡找水喝的艱苦,還有戰士們捐軀為國死的壯烈,都深深打動了我少年的心。普及「紅色文化」教育,走進真實的韓戰,我們才會明白,為何這場戰爭讓「美國人至今也想不通」——竟然打了近三年也沒能拿下它,志願軍是怎麼打的?戰爭開始前,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揚言要「三個月拿下朝鮮」,但中國志願軍用鋼筋鐵骨打了他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