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醣質營養素』、『醣類科學』、『醣類營養學』,就要從 1970 年代開 始說起。
Dr. Bill McAnalley
70 年代末期,美國市面上,開始風行各種蘆薈製品。大家都知道,蘆薈就是那種阿嬤說的,放一罐在架子上,燒燙傷可以用的東西。這是世界上最著 名的治傷膏。蘆薈有很多宣稱的療效與功能。當時,有一群投資人出資委託一位藥理及毒理學博士,也就是比爾麥克安納利博士〔Dr. Bill McAnalley〕替他們找出蘆薈的治療功效是什麼?為什麼這麼管用。
1981 年,這位科學家發現,因為蘆薈裡面含有一種特殊分子,也就是甘露糖的緣故。但是,如果把一片蘆薈葉子折斷,兩到四個小時以後,葉子會變乾變扁,就沒有用處了。只有活生生,長在植株上的蘆薈葉子才有用。經過多年的努力,麥克安納利博士,終於研發出,如何從蘆薈葉子中,萃取出有效的甘露糖成份,並將之穩定下來的過程與技術。 並且已經在全球取得了 100 多項專利,這可以讓蘆薈的功效保持得好像沒有被摘下來的時候一樣。
Dr. Reg McDaniel
這項研究工作進行時,引起一位瑞格麥克丹尼爾醫生〔Dr. Reg McDaniel〕 想進一步投入藥理研究的興趣。麥克丹尼爾醫生,當時在德州達拉斯的派克蘭 〔Parkland〕醫院擔任病理科主任,是美國西南部最高薪的醫生。當這東西到 了他的手裡,要開始做實驗時,他的第一個反應是:要用它來檢測什麼?1980 年代,愛滋病在美國是個大問題,於是他就找了一大群愛滋病患,把製做成液體的甘露糖在他們身上做實驗。三個月後,七成病患已經沒有愛滋病的跡象了。後來又有三組醫生做了同樣的實驗,並且也得到了相同的結果。而下 一步是做可預測性實驗。在這項實驗中,每個病人的可預測性是 96%。這在科學界是非常驚人的,竟有科學實驗的個別結果,有如此高的可預測性!
現在各位大概可以想像這兩名科學家想做什麼了!因為當時,任何對愛滋病有療效的東西,都會成為頭條新聞!所以,他們認為他們的研究發現,應該可以刊登在時代雜誌的封面上!他們把所有研究結果彙整好,在 1980 年代中期的全球愛滋防疫研討會上提出報告。但是,沒有想到,結果卻不被與會的其他專家所認同。因為甘露糖是一種長鏈碳水化合物,是醣類。而多年來,所有的生物學家都告訴我們,碳水化合物在體內最後會分解成葡萄糖,作為人體所需能量的來源。 它對身體的功能僅止於此。所以沒有人,甚至包括科學家在內會在乎它。更沒有人會料到醣類對人體的免疫系統會發生功效。
Dr. Gunther Blobel
但是這兩位科學家並未因此而感到氣餒,他們想繼續做的,是找出這種甘露糖到底對人體的影響是什麼?
這時又出現了一位德國籍的岡梭布洛伯醫生〔Dr. Gunther Blobel〕,當時,他在美國做研究。布洛伯醫生的專長是研究人類 細胞。
我們都知道,80 年代開始,用在生命科學研究上的儀器設備不斷更新。 如果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來看細胞,細胞看起來像是一個圓形糖,從小孩嘴裡掉下來,在地毯上滾了幾天,你在茶几底下找到,拿起來,糖已經變得黏答答、軟趴趴,上面黏著頭髮什麼的,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起毛的棉球。布洛伯醫生發現, 棉球上的毛,就是細胞膜上的蛋白質以及連在蛋白質上面的細胞地址及郵遞區號。小小的蛋白質圍繞在人體細胞的周圍,每一個細胞都有。透過細胞的地址及郵遞區號,細胞與細胞之間或細胞與外界之間,才能正確的互傳信息。例如:怎麼分辨入侵的外來物?怎麼分辨好壞細胞?免疫系統是不是該出動去殺死壞細胞?或者是不是有好細胞受傷了,需要修補?而只有在細胞的地址及郵遞區號結構完整的情況下,人體的功能才能發揮,免疫系統才能正常運作,這就是人體的自癒力。例如,你接受手術以後,醫生要你回家休養,給你的身體一段時間,,讓傷口癒合。又假設,一不小心,東西砸到你的腳趾頭上,弄破趾甲,兩、三個 禮拜後,無意間發現,它自己已經好了。我們知道人體會自我癒合,科學家們也早就知道,只是不知道人體是怎麼辦到的。
1999 Dr. Gunther Blobel 得到了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
1999 年 10 月,布洛伯醫生因為這項發現,得到了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所以 這個在科學界已經是經過驗證的,只是大多數的人還不知道而已。
現在我們再 將上述理論作進一步的闡述及引申:有結構完整的健康細胞,才會有健康的組織,健康組織構成健康器官,健康器官帶來健康的系統及人體。如果你的身體在細胞層級就能保持健康,並能發揮功能的話,你自然就不會有健康問題。除非是 被大卡車輾過去,那是意外受重傷,不在討論範圍內。我相信需要神力,才會有重傷時出現的奇蹟。人類免疫系統的疾病是沒有奇蹟的,而實際上,人類的免疫系統正面臨著空前的、全面的大災難。
再回到達拉斯的兩位科學家身上,他們分析細胞周圍的地址及郵遞區號,把這小東西放在顯微鏡下,他們發現這些串聯在細胞表面蛋白質上的分子是醣類,共有 8 種。其中之一是甘露糖,也就是 1981 年在蘆薈裡發現的東西。後來他們又 發現了半乳糖和葡萄糖。
1996 年8 種單醣全部找到。這 8 種接在蛋白質分子上的單醣,就是細 胞的地址及郵遞區號。所以,人體全身上下的 60 兆個細胞都需要它們。我們把 它們稱做 8 種必須單醣。也就是所謂的『醣質營養素』。但是他們發現,8 種 裡面,目前只有 2 種〔葡萄糖和半乳糖〕,存在文明世界的飲食中。其他 6 種 〔甘露糖、巖藻糖、木糖、N-乙醯葡萄糖氨、N-乙醯半乳糖氨、N-乙醯神經氨 酸〕,在我們日常三餐的飲食當中,已經找不到了。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因為商業化的大量耕作,使土壤變貧瘠了,再加上農作物的提前採收以及加工處理 的關係。
如果我們吃的食物裡缺乏這些醣質,而又沒有設法補充的話,我們身體的後備機制就會製造。 可是在製造的時候,身體必須將一種分子轉換成另外一種分子,當中需要經過 9 到 34 種生化反應,這除了須要有一系列的酵素,以及大量的微量營養素的參與 之外,還需要消耗掉身體很多的能量,才能達成。所以,以目前我們處在一個各種原料營養素都缺乏的情況下,要我們的身體完成這項任務,是有困難的。縱使身體為了活命,勉強來執行這項任務,但是因為要消耗掉很多的能量,而使得你雖然每天都沒做什麼事情,卻經常感到疲憊不堪的原因。
不僅如此,科學家同時也發現,有很多東西在幹擾我們身體製造這些醣質的能 力,而那些東西主要就是毒素。毒素無所不在,而且會累積,不會消失。今天一 點、明天一點、後天再一點,很快就累積起來了。生活中的毒素主要來自於藥物。 所有的藥物都是毒素,都有副作用。因為所有藥物都會先用在實驗室的動物身上,例如先要在老鼠身上不斷的注射,並提高劑量,直到二分之一的老鼠死亡為止。此劑量以下,就是人體使用的合法安全劑量。當你把化學藥品吃到身體裡,就像是把吹風機丟進水槽中一樣,雖然插頭還插著,但還是會導致系統短路。除了藥物之外,日常飲用水中的汙染物,食物中殘留的農藥、重金屬、抗生素、荷 爾蒙、食品添加物等。甚至包括從鼻孔吸進去的,以及從皮膚滲透進來的化學物 質,也都是身體中毒素的來源。綜上所述,所以我們身體製造這些醣質的能力, 正逐漸在衰退中。這也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像癌症、心臟病、中風、糖尿病、氣喘、關節炎等疾病患者的人數逐年增加,罹患者的年齡層逐漸下降。還有就是,免疫系統疾病的種類也愈來愈多的原因所在。
我們再接下來看,前面提到的兩位科學家,了解到甘露糖的功效,並在全球愛滋防疫研討會上發表,雖未得到多數與會者的共鳴,但是全球最大的疫苗業者 Solvay 卻主動要求與之合作,並把蘆薈的特殊分子,也就是甘露糖作為預防禽流感的佐劑,結果發現效果驚人。所以他們打算呈報食品藥物管理局,取得許可進入醫藥界。但是按照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規定,藥物的上市是必須經過 LD50 毒性測試的,他們測試結果,發現它是一個完全無毒的產品。也就是說,把這些 醣質營養素給新生兒食用,也不會有任何傷害。如果孕婦體內不缺這些醣質營養素的話,吃母乳的新生兒,實際上已經把它們吃下去了。因為這些醣質,有 5 種存在於健康的母乳中,嬰兒會生產另外 3 種。這會促使新生兒的免疫系統能夠運作正常。我們都知道,不喝母乳的嬰兒,他們得到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的機率較高。所以,這對嬰兒來說,非常重要,一定要設法給他們補足。
此外,他們並探討這些醣分子,與其他藥物之間是否會產生交互作用。如果你是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或者你在吃調整血壓,或呼吸治療的藥物,或是在服用類固醇。不管是醫生開的,還是在藥房買的,這種營養補充品和任何藥物之間,實驗結果顯示,都沒有交互作用。所以當時,食品藥物管理局就把這個當作是食品,不是藥物。所以,那時候食品藥物管理局通知這家生技公司說,他們在行銷這個產品時,不可以宣稱它的療效。你知道每一種藥不管是治療糖尿病的、癌症的,還是治療肌纖維問題的、紅斑性狼瘡的,如果沒有花上 300 萬美元,歷經十年的實驗,是無法上市的。但這醣質營養素則是可以治病,卻又無毒的食物。在美國治病,你必須取得醫師處方,由食品藥物管理局發照的藥師給藥。你不能用食物來治病。所以基本上這產品叫做營養補充品,所以不能跟人說,它能夠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