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港股
《阿甘正傳》裡有一句話,「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什麼口味。」
這句話用來形容抽盲盒的感覺十分合適,在打開手中的盒子的之前,你永遠都不知道抽中的是什麼。
這種不可預測性往往使人著迷。在盲盒經濟的盛宴中,在今年6月1日兒童節當天,一家潮流玩具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歷時5個多月,11月22日,據港交所披露,泡泡瑪特通過聆訊,摩根史坦利、中信證券為聯席保薦人。泡泡瑪特曾於2017年1月登陸新三板,但已於去年終止掛牌(退市)。
所處市場分散且充滿競爭
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為中國潮流玩具文化的開拓者及主要推廣者,公司品牌產品主要分為盲盒、手辦、BJD及衍生品。除泡泡瑪特品牌產品外,公司亦銷售選定第三方供貨商提供的第三方產品,如主要來自選定第三方品牌擁有人的盲盒、手辦、拼圖、毛絨玩具、電動。
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運營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其中自有IP Molly則在2019年為其貢獻了4.56億元的營收,佔比高達27.1%。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的潮流玩具零售市場仍處於早期階段,並在過去數年見證了快速增長。中國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63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34.6%。此外,從行業周期角度看,新興市場一般保持超過十年的增長勢頭。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潮流玩具零售市場分散且充滿競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有數百名參與者。於2019年,按零售價值計,前五大市場營運商分別佔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份額的8.5%、7.7%、3.3%、1.7%及1.6%,其中泡泡瑪特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8.5%。
毛利高達65%
從收益方面來看,2017至2019年度,泡泡瑪特分別實現收益1.58億元、5.15億元及16.83億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實現收益8.18億,同比大漲50%。
2017至2019年度,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57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即2年時間淨利潤翻了近288倍。
從盈利能力來看,2017至2019年度,泡泡瑪特的毛利率分別為47.6%、57.9%及64.8%。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的毛利率高達65.2%,其中泡泡瑪特品牌產品的毛利率為71.1%,第三方產品的毛利率為34.6%。由此可見,泡泡瑪特品牌產品的毛利率要遠高於第三方產品。
此外,公司來自毛利率較高的泡泡瑪特品牌產品的收益佔比不斷提升,2017至2019年度,泡泡瑪特品牌產品產生的收益佔總收益的比重分別為29%、66%及82.1%,這也與公司專注於泡泡瑪特品牌產品而精簡第三方產品的業務策略相符合。
存貨周轉天數暴增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12月底以來,疫情的出現使得各類消費品的需求大受影響。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20年第一季度的中國消費品零售銷售總額較2019年同期下跌19.0%。
受此影響,自2020年1月起及至2020年5月22日,泡泡瑪特暫停關閉合共88間零售店及279間機器人商店。截至2020年6月30 日止六個月,公司零售店及機器人商店的同店銷售分別減少23.1%及52.8%。
於此同時,泡泡瑪特的存貨周轉天數在不斷上升。2017至2019年度,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為49天、45天及46天,總體較為穩定。然而到了2020年中期,公司存貨周轉天數暴增至126天。其在招股書中稱,存貨天數的上升主要是因為由於疫情的爆發使公司將已經生產的若干產品系列的發布推遲至2020年下半年。
紅杉資本持股4.87%
從招股書披露的股權架構來看,IPO前,泡泡瑪特創始人兼CEO王寧持股55.22%,紅杉資本持股4.87%,為最大的機構股東,華興資本持股1.94%。
王寧曾說:「我常常說也許再給我們五年時間,大家回過頭看泡泡瑪特,會覺得我們是國內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業,我們不一定像迪士尼一樣拍那麼多電影,但是我們也許會像迪士尼一樣,擁有很多非常有價值的超級IP,我們會用各自不一樣的方式去孵化IP,去挖掘並把IP進行商業化。」
王寧的想法會成真嗎?只有等資本徹底打開這款名為「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的「盲盒」,才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