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青壯年勞動力為找工作,不斷上演「孔雀東南飛」;一邊是招商引資來的企業招不到適合工人,面臨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這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遇到的問題,也在很多城市上演。
為破解這個難題,齊齊哈爾市總工會牽頭,以職業教育為抓手,擴大招生規模、提供訂單式培養,充實壯大產業工人隊伍,滿足企業人力資源需求。這在實現穩就業、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實效。
重建產業工人大軍
今年以來,黑龍江省總工會提出要造就一支宏大的新型產業工人大軍,當好主人翁,建功新龍江。然而,如何造就一支能夠助推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工人大軍呢?
作為老工業基地之一,齊齊哈爾擁有中國一重、北滿特鋼、齊齊哈爾第二工具機廠以及亞洲最大的鐵路貨車企業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等企業。近年來,城市發展遇到了新問題——技能工人特別是高技能人才大量流失,城市發展動力不足。
為此,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聯合成立了「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推進專班」(下稱「專班」),由齊齊哈爾市總牽頭負責專班日常工作。所屬的各區縣也都成立相應的專班,與市裡的專班協同工作。
專班成立後,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開展了摸底調查,建立了多個資料庫。其中建立了城鄉青年勞動力資源信息庫,收錄了35歲以下、未繼續升學和未穩定就業的38萬餘人的相關信息。據專班副主任田興業介紹,摸清底數後,專班還要為他們「賦能」,為產業工人大軍儲備力量。
強化訂單式職業教育
在齊齊哈爾技師學院,一些教室的班牌已不再是傳統的「年級+班號」組合,而是「北滿特鋼訂單班」「益海嘉裡訂單班」等字樣。這是由專班協調企業、職業教育院校共同打造的訂單式培養模式。
「訂單班的學生素質都很高,我們非常滿意。」北滿特鋼人力資源部副部長勾錫建告訴記者,在前期的培養過程中,企業把崗位需求向職業院校進行了介紹,雙方共同制定了教學大綱、課時計劃、培訓教材,「這些學生畢業就能上崗工作」。
為了讓適齡青年了解職業教育,信任職業教育,齊齊哈爾市廣泛宣傳訂單式職業教育,帶學生、家長到學校和訂單企業參觀,相關考核辦法也隨之出臺。齊齊哈爾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專班主任孫義告訴記者,職業技能院校招生的相關工作已經納入了全市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考核以及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責任目標考核。
「目標就是把人力資源充分調動起來,打造一支符合齊齊哈爾發展的新型產業工人大軍。」中國一重技師學院負責招生工作的王惠鳴老師介紹說,在專班的助力下,今年的生源比往年充沛很多。
服務帶動地方經濟
專注於糧油食品加工的益海嘉裡集團是齊齊哈爾市的招商引資項目,也是該集團在國內投資單體最大的項目。目前,企業正在加速建設中。據了解,今後每年的用工需求都在3000人左右。
「如果我們自己去到學校、社會招聘,很難完成這麼大的招聘量。對接專班,幫我們解決了很大問題。」企業人事行政經理告訴記者,企業選擇在齊齊哈爾落地,就是看中了當地快速、持續、穩定滿足企業用工需求的能力。
今年復工復產之後,齊齊哈爾市專班第一時間組織5個調研組深入全市16個縣區的企業走訪所有大型企業,區縣專班走訪了中小企業,從各個層面了解企業用工需求。一家發電企業負責人在了解了專班調研組的意圖後,激動地說:「我們的廠房已經建完了,卻一直招不到人,你們幫了我們大忙了。」
通過深入企業了解,齊齊哈爾市專班還建立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未來3年用工需求庫和規模以上企業未來3年職工職業培訓需求信息庫。這些動態調整的資料庫,將更好地為企業精準培養產業工人。
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宋希斌表示,這項工作穩步推進、紮實有效,不僅為老工業基地振興準備了技能技術人才,還為助推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