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儘管我的每一任英語老師都很盡心盡力的去教我們,用各種方式來使我們學會這門課,可我確是一直讓老師默默搖頭的那名同學。從小學到高二,我的英語成績從來就沒有及格過,偶爾及格了也是作弊,最低分我現在依然記得,13分,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個分數。
這些年來我一直對一位老師心裡有愧,在高一的時候任課英語老師可能是因為看到我上課雖然聽不懂但還是認真聽的樣子吧,對我在學習上額外關照,可是我當時剛交了幾個哥們,過於貪玩,慢慢的這名老師也在背後嘆氣。
一切的轉變是在高二的一場考試後,排名讓我深深的認識到了偏科的可怕,我不知道這個樣子下去我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我英語課不再睡覺,不再玩手機,不再趴在桌下偷偷聊天。我開始撿起課本,認真做課堂筆記,不會就問學霸同桌,慢慢的老師也發現了我的變化,也開始慢慢關注我了。我的課本上不再是畫的各種卡通人物,手機也被我變成了背單詞工具。可是,量變到質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經歷了一次,兩次,三次的考試後我的成績沒有多大進步,我很奇怪,我覺得我努力了,但是沒有收穫,覺得上天對我很不公平,但班主任和英語老師都對我說,再堅持一下,看看下個考試。我一直堅持到了暑假,仍然沒有起色,看到成績的那一刻我幾乎都要瘋了,我真的對上天感到不滿,我徹底放棄了,可能我真的不是這塊料。
到了高三,我已經決定把英語這門課的時間去學習其他科目,但有時候事情就是很搞笑,我也很感謝我這名很有「趣」的同桌,英語課上總是和我作對,老師提問的時候又總大聲說XX會,讓我總是無可奈何。不過正因為這名同桌,我也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在第一次考試後我的英語成績有了質的飛躍,當然,這一切都得益於這位損友的幫忙。
這幾年回想起來,總覺得自己前那位老師一句對不起,那位老師一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