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第五單元是兩篇關於遊覽的課文。《海上日出》記敘作者在晴朗天氣和有雲時,所看到的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記金華的雙龍洞》按照遊覽的先後順序,記敘了作者遊覽金華的雙龍洞的經過。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孩子學會在到達一處景點時,如何當一名小小的導遊。
接下來寫一寫《園地五》的重要學習內容,讓孩子學會如何按照遊覽的順序,來介紹一處景點。
一、交流平臺
關於這一單元的學習,在寫遊覽過的一個地方,可以按遊覽的順序來寫。如,《記金華的雙龍洞》就是按照雙龍洞的順序來寫的:金華~羅店~入山~洞口~外洞~空隙~內洞~出洞。這樣寫可以使文章線索清晰,結構完整,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景物發生了變化,可以按照變化的順序來寫。
如,《海上日出》的第2、3自然段就是按照早晨太陽變化的順序來寫的。寫景物時還可以把特別吸引你的景物作為重點來寫,以使文章重點突出,有詳有略。
二、初試身手
1,星期天,你要帶一位同學參觀植物園,根據下面的示意圖,畫出參觀路線,再按順序說一說。
孩子們,現在你就是一名小導遊,帶著你的同學參觀植物園。現在開始吧!
【示例】
從北門進入,正對大門的是天鵝湖,碧綠的湖面上倒映著潔白的雲彩,湖的周圍是蒼翠的大樹。向東走就可以看到一座白牆紅瓦的紀念館,與紀念館相對的是望湖亭,這裡供人們休息賞景。再往南走,依次可以看見鬱金香園和東南門,路過南門,跨過一座小橋,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芍藥園和一片松林。芍藥園裡粉粉嫩嫩的花朵隨風兒搖擺,像一群可愛的小女孩,聚在一起聽著動聽的歌,跳著歡樂的舞蹈。森林裡翠綠的松樹挺拔茁壯,參觀完松林,我們也就參觀完了整個植物園。
2,觀察附近一處景物,和同學交流看到了什麼,再試著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
【示例】
我們的校園很美麗,特別是那個小小的魚池。魚池中間聳立著兩座假山,左邊的假山上面有一座精緻的小寶塔,寶塔的頂上有個像葫蘆一樣的塔尖。右邊的假山上面有一個小巧玲瓏的亭子,兩座假山之間還有一座凌空飛架的小橋。
如果走到近處看,可以看到魚池的邊緣上放著幾十盆爆竹花。這些花開得紅豔豔的,把魚池襯託得更加美麗。
三、習作例文,《頤和園》《七月的天山》
1,兩篇習作,按照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來寫。
《頤和園》一文按遊覽的順序,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等景物。
《七月的天山》一文按照遊覽的順序展現了天山景物:一是從高到低,由遠及近,依次寫出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匯成的溪流。二是描繪了天山密林幽靜的美景。三是描寫了天山深處的景象。
2,精選過渡句,巧用修辭。
如《頤和園》一文中「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這句話過渡就很自然。《頤和園》和《七月的天山》都運用了恰當的修辭手法,使文章生動形象。
3,默讀課文,說說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寫天山的?你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作者採用移步換景法,按遊覽的順序寫天山。我是從「進入天山」「再往裡走」「在進天山深處」等語句看出來的。
四、習作:遊__________
本次習作是讓孩子們寫一篇遊記。寫之前先想想哪個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後按遊覽順序寫寫這個地方。
寫作思路:
1,習作題目為「遊___」,表明本次習作是寫一篇遊記,讓孩子先要補全題目,再按遊覽順序寫一寫。
2,定下了習作的題目之後,借景抒情,表達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同時樹立建設祖國、家鄉的理想。
3,先想好遊覽的地方,再介紹遊覽的過程,最後寫遊覽後的感受。
4,在寫作的過程中,孩子要會合理運用過渡句、修辭手法;並且有詳有略,詳略得當。
思路一、可以寫一處遊覽過的人文景觀。
在確定要寫的內容之後,可以按照遊覽的先後順序,交代清楚先去了什麼地方,後到了什麼地方,具體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其中要注意的就是對該景物的獨特之處進行重點描寫,做到有詳有略。
思路二、可以寫一處遊覽過的自然景觀。
在寫自然景觀時,可以選取合適的觀察順序進行描寫,可以是由遠到近、由上到下、由中心到四周等,也可以是同一景物在不同時間段呈現出來的不同景象。這樣所描寫的景物才不會雜亂無章,才能層次清晰的表現景物的特點。
小學生想寫出好的作文,孩子在平時必須多閱讀一些書籍,積累更多好詞好句,多看一些優秀的範文。相信在寫作文時,就比較容易得心應手。下面是同步作文裡的一篇優秀範文,可以讓孩子讀一讀。
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同步作文之類的書,裡面有許多優秀的範文,每一篇習作的寫作方法和要點,分析的比較全面,可以快速幫助提高孩子寫作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