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在這5個方面「下功夫」,孩子將來更出色

2020-12-15 家有淘氣鬼開課了

如果用一個年齡階段來劃分孩子的成長,你會如何劃分?然後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培養呢?一個人的優秀表現需要有良好的性格,性格體現在人的知識涵養自身素養

性格良好的人能改善與人相處的能力、能虛心接受新事物、處理事情能力也比較強,還能獲得高質量的生活,在人生道路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歸屬於學齡前兒童,處於接受幼兒啟蒙階段。剛步入幼兒園內,孩子會結識到很多同齡的朋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

有的性格會表現得很好,有的確卻表現得令人擔憂,如膽小、愛說謊、不懂得尊重人等,無論是先天形成或者後天影響,負面的性格特點,都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在這5個方面「下功夫」,孩子將來更出色!

1、沒禮貌

幼兒時期的孩子,他們的性格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乖巧的,但是基於家庭原因,也會對他們造成影響,有的父母本身就不懂得禮貌,與人見面不會招呼,當別人示好時連句「謝謝」都說不出口……

試問,孩子的耳濡目染在如此的家庭環境下成長,怎麼能有對人有禮貌的表現呢?所以家長做好本身很重要,家長也要禮貌待人,尊重他人,給孩子樹立榜樣!

2、膽小

一般性格膽小的孩子,都是先天性的,他們本身的內向問題,會對新事物難以接受,產生畏懼心理,也會害怕與陌生人接觸,說話聲音都極小,是家長比較頭痛的一件事……

發現孩子膽小,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善於鍛鍊孩子的「膽量」,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孩子把說話的聲音提高,多帶他們接觸外界,善於與人交流,教導他們要有面對新事物的勇氣……這些都是很好改善孩子膽小的方法。

3、自負

自信過高就會產生自負,有的孩子天生家庭條件比較好,獲取的東西也比別人多,在與人相處中都會呈現一種驕傲的姿態,但把握度不好,就容易讓孩子形成自負的性格了。

家長需要教育孩子懂得謙虛,做事不張揚、行為要低調,只要養成謙虛的性格,孩子就更容易取得優異的成績。

4、愛逃避問題

孩子發生錯誤了愛逃避、遇到困難也愛逃避……這樣就很容易讓孩子形成愛「放棄」的心態,脾氣也變得越來越不好。做事不懂得堅持,就很難取得成果,家長需要重視孩子,關注孩子。

多給予鼓舞和支持,當孩子遇到挫折時,一定要讓孩子有勇於面對、勇於嘗試的信念,告訴孩子只有嘗試過才知道成敗與否,不要畏懼失敗,給予孩子勇氣,相信孩子一定能做到。

5、說謊

很多謊言,都是從善意開始的,孩子愛說謊,只是他們從剛開始的不經意,而逐漸形成。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說謊行為,一定要善於引導,不論好壞,告誡孩子要從真實出發,教導孩子習慣說謊帶來的危害性。

由於孩子的年齡還小,自我控制能力不夠強,當習慣了說謊,孩子就覺得嘗到「甜頭」,愛上了「說謊」來淹沒事實,對未來成長有極大害處。

3~6歲的孩子是天真爛漫的,他們還沒有強烈的判斷是非的意識,無意中形成的不良性格讓家長難以捉摸,以下這本《兒童情緒管理早教啟蒙繪本》很適合應付孩子形成的性格問題,可以有效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

《兒童情緒管理早教啟蒙繪本》穿插豐富的故事情節,通過故事的動物小主人公展示他們的性格特點,更容易使孩子學習、和自身產生對比而得到領悟,有效改善自己的性格問題。

全書一共10冊,原價150元,現價69.9元,感興趣的家長快點下方連結來個親子共讀吧!

一個人的性格好壞,主要表現在他的行為和外表上,如果你在一個人的臉上看不到笑容,你還會覺得他的性格開朗嗎?

3~6歲的孩子是天真爛漫的年紀,也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我們需要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特點,教育孩子從微笑開始,做一個有禮貌、對人尊重、不畏懼任何困難的孩子。

性格良好的人會給人產生較好的印象,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有極大好處,要想孩子做一個有出息的人,那就從培養性格開始吧。

相關焦點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孩子是上帝送給父母的小天使。他們很聽話,很可愛,但是到了2歲,就露出了本性。他們化身為小惡魔,調皮淘氣,挑戰父母的權威。3歲就更過分了,3歲寶寶的自我意識越來越清晰,不管爸爸媽媽說什麼都不聽。根據專家的解釋是,孩子在3歲左右是進入了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有了初步的思維能力和自我意識,也就是有了自己不那麼容易上當受騙的小九九。
  •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關鍵期,有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每一位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很多不懂的地方,甚至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寶貝們。特別是對於新手父母來說,他們在這方面十分的迷茫,還沒有經驗,很害怕自己教不好孩子,甚至害怕要是出意外了,自己應該怎麼呢?
  • 家長在這四方面「下功夫」,孩子長大以後更獨立,情商會更高
    家長在這四方面"下功夫",孩子長大以後更獨立,情商會更高每對父母對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有自己一套辦法。但有些地方孩子犯錯誤,作為家長的我們必須指出來。家長為何要嚴格教育孩子呢在歐洲,一位精神病學領域的專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對一千個年齡在三歲的孩子進行研究。他把這些孩子按性格不同分出類別來,等過了許多年後,教授驚奇地發現當時這些孩子的性格與現在的性格基本相同。
  • 3-6歲是孩子性格塑造關鍵期:這樣引導,孩子長大後才更吃得開
    3-6歲是孩子性格性格塑造的關鍵期,要在這個時期,家長能進行良好的引導,讓孩子清楚自己性格中好的部分,改善不太成熟的部分。孩子在未來就會更獨立地自我管理,不容易走極端。這幾步引導和改善孩子性格,很管用!
  • 李玫瑾: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這3個方面家長要「使勁管」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3-6歲這個年齡段,正是孩子行為習慣培養最關鍵的時期,孩子85%-90%的性格、思維模式、行為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李玫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擔任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
  • 3歲前孩子怎麼做啟蒙教育?做好4點,孩子將來學習更聰明
    研究表明,0-3歲這是年齡段是孩子神經系統發育的關鍵期,也是孩子心理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也就是啟蒙教育的最佳時期。父母抓住這個最佳時期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孩子的智力發展會更出色。為啥別人家的孩子那麼聰明,或許是啟蒙教育做得好。
  • 「愛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將來性格差異大,父母別不當回事
    我國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也就是說培養孩子性格的最佳時期就是3-6歲,這也印證了我國的俗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因此兒童的性格可以在這個期間內進行引導和改變的,那麼家長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呢?
  • 養女更要「狠」,從這5個方面嚴管孩子,將來她會感激你
    1、 導致孩子更驕縱雖然說父母疼愛女兒的初心並沒有錯,但如果父母真的對孩子沒有任何要求也並不是什麼好事,她們會習慣於父母滿足她們的一切要求,就算自己犯錯父母也不會懲戒,時間久了孩子的性格只會變得越來越驕縱,處處都以自己為中心,不會估計其他人的感受。
  • 黃磊女兒9歲翻譯英文原著:抓住3個關鍵期,孩子發展事半功倍
    每個幼兒是語言學習方面的天才。黃磊女兒黃多多可謂是星娃裡的小學霸了,尤其是出色的英語能力。別人家8歲的孩子還在認單詞,她已經翻譯了人生第一本英文作品。別人9歲還在為背課文發愁,多多已經自編自演英文話劇,成為了小小「劇作家」。
  • 哈佛教授表明:想養出快樂孩子,3歲前要抓住兩個「性格關鍵期」
    性格樂觀的孩子,在未來往往能比別人有更強的抗壓能力,在面對麻煩的時候也能更加遊刃有餘,因此,給孩子塑造一個快樂的性格非常重要。 對於這點,哈佛大學的教授就通過一項研究表明:想養出快樂的孩子,3歲前就要抓住這兩個"性格關鍵期",這樣才能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更加樂觀和開朗。
  • 從小培養這3個好習慣,孩子將來想不自律都難
    來源:錢志亮工作室(ID: qzlgzs)不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都有相當一部分孩子,管不住自己,迷戀網絡和手機遊戲,學習上很被動。家長們埋怨孩子不自覺,苦口婆心給孩子講道理、施壓,要不就是哄著孩子好好學習,給他買這買那,然而收效甚微。
  • 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在3歲,家長只要學會這5招,以後孩子好管教
    3歲是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只要學會這5招,孩子以後好管教,李玟謹教你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控力第一:建立一個愛的家庭 家庭環境影響孩子性格一個性格活潑健康的孩子,往往家庭環境都比較和睦。曾經有個同學跟我說,他小時候很自卑,因為他的爸媽老是吵架,聲音超大整個樓都能聽見他們的聲音。他每次看到鄰居都不敢抬頭,更不敢跟人打招呼。讓他的性格缺少了太多的自信,這樣的性格對他今後的生活工作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所以父母雙方要做好榜樣,一定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家園,性格會比較健康。
  •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爸媽巧用這3招,孩子日後好管教
    二歲其實也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不要盲目教育,更不要一味責罵孩子,而是要抓住關鍵期,對孩子積極引導。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時期」:蒙特梭利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他是一位很有名的教育家,在他發現的三十多個兒童敏感期中,包括2歲的孩子,孩子從2歲開始,所經歷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三個特徵,建議家長好好培養
    中國的父母一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將來能有大出息,能夠孝順父母、過上好生活,因此他們對教育格外重視,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達到父母的期望,也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有大出息,這其中包含的原因就很多了。
  • 想讓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好,在0-6歲關鍵期抓住這三點,事半功倍
    「嬰兒的大腦是一個令人驚訝的學習機器,在很大程度上,孩子的將來是由父母來決定的。0-6歲是孩子學習言語的關鍵期,錯過這個時期,語言裝置系統將完全卸載。」 婆婆欣喜地說:"你倆快來!這150張卡片,咱們寶寶都認識了!"我和先生半信半疑,畢竟孩子才一歲三個月。婆婆看出了我倆的小心思,說:"嘿,你倆甭不信,現在就讓你倆開開眼!"
  • 孩子5歲前做到3個「堅持「,不僅能提高記憶力,將來智商也更高
    但家長們也應該要知道,5歲之前,是訓練孩子記憶力的關鍵時期。如果還在在5歲前能做到3個「堅持」,不僅可以提高自身記憶力,將來智商也會高於同齡人。5歲前,孩子記憶力的發展情況從出生開始,孩子的記憶力發育只有25%;但在出生一年以後,孩子的記憶力發育可以達到70%;等到3歲之後,孩子的記憶力則可以達到85%;而5歲的時候,孩子的記憶力基本趨於成熟,達到92%左右。由此可見,孩子5歲之前是記憶力發育的關鍵期。正常情況下,孩子2歲起,記憶力就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
  • 6歲前是孩子鍛鍊手工的關鍵期,這5款手工玩具,鍛鍊孩子動手能力
    3、拼圖把廢棄的紙盒裁剪成3個正方形,在正方形上畫各種圖形,然後再次裁成3*3的方格,打亂讓孩子拼,這就叫做拼圖遊戲,主要鍛鍊孩子的眼力。4、走步在一個龐大的紙殼上畫上顏色不一樣的手印與腳印,讓孩子跟著相同的顏色進行走路,雖然有點難度但是很鍛鍊孩子的協調能力,這就叫做走步遊戲。
  • 孩子還小不「懂事」?錯了,四個方面從小要管嚴,將來情商高
    6、表達能力較差,很多時候不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一句話說半天也講不清楚關鍵意思,或思維太跳躍,分不清講話的順序。父母應該了解,3~12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而且3~6歲能形成孩子85%的性格,7~12歲則是自我形象鞏固的階段。李玫瑾教授也說過,在4個方面努力管教孩子,管教得越嚴格,孩子的情商就可能越高。
  • 7歲前的這3個關鍵期,你的觀念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俗話說「三歲看到老」,中國用幾千年的智慧沉澱證明了3-7歲正是一個人性格定型、能力培養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而在這個時期父母的作用更是顯得尤為重要。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們意識到了這一點並且一頭扎進了素質教育的海洋,期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在幼兒個性發展中,有諸多因素會直接影響甚至決定孩子的性格及未來。一、孩子性格形成的階段有哪些?
  • 孩子3歲前和誰睡,會影響他將來的性格,家長別不放在心上!
    所以,在孩子3歲之前,要和孩子睡在一起,等到孩子3歲了之後,再讓孩子學會自己睡覺。但是現在很多家庭,由於夫妻雙方的工作特別忙,不能盡心照顧小孩,就把小孩給老人照顧,就連晚上陪小孩睡覺的也是老人。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兒童經常和誰一起睡覺,就會和誰比較親密,甚至也會模仿他的行為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