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投資500億,國產不止有華為,另一科技巨頭正迅速崛起

2020-12-22 科技情報咖

在一眾科技企業當中,行業巨頭的數量絕對不少,諸如美國的谷歌、蘋果、IBM,或者是韓國的三星,日本的東京電子,這些企業都是行業內鼎鼎有名的巨頭人物。而我國近幾年崛起速度最快,知名度最高的企業,在很多人的心中可能只有華為了。尤其是5G技術的突破,更是讓華為的知名度再次提升,成為焦點。

其實華為在5G上的實力並不是吹出來的,而是確確實實有這個實力。一方面從美國對待華為的態度上我們就能看出,而另一方面則是從專利數量上也能看出華為的實力。

根據相關機構統計出來的專利數量申請排名上來看,截至到2020年11月為止,華為申請的專利數量達到了8607件,穩穩位居行業內的第一名,而位居第二名的高通僅僅只有5807件。這其中的數量差距也是讓很多人都感到十分的驚訝。

國產不止有華為,另一巨頭也在迅速崛起

而除了第一名的華為以外,我國還有另外一家國產企業在2020年也開始發力了,申請的專利數量也超越了大部分的國際巨頭,這家企業就是我們熟悉的OPPO。

提到OPPO其實很多人腦海當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坑」、「低配高價」這種負面標籤。當然,我們不否認當初的OPPO確實存在這種問題,但隨著近幾年的不斷改變,OPPO已經大大減少了「低配高價」機型的出現,市場表現和反饋也比較不錯,可以說OPPO正在扭轉之前消費者對自己的差評印象。

超越三星、領先愛立信

這次在專利申請的數量上,OPPO也是憑藉著5353件專利數量位居世界第三,一度超越了瑞典的愛立信和韓國的巨頭三星。我們都知道,申請專利數量的多少能夠直接代表著企業近幾年發展的速度。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繼華為之後,國產企業OPPO也在迅速的成長與崛起,正在朝著巨頭的方向進發。

當然,OPPO不僅僅只是今年在專利數量上有著亮眼的成績,去年OPPO的PCT申請數量也達到了全球第五的成績。所謂PCT專利申請就是通過PCT途徑向多個國家遞交專利申請,所以含金量也是相當高的。而累積到2020年第三季度末期,OPPO的專利申請數量早已經以萬來計量,已經被授權通過的專利數量多達21000件,可見其實力。

3年投資500億,這僅僅只是小數目

尤其隨著華為等國產企業受到了影響之後,越來越多的國產企業都開始注重自研技術的研發工作,OPPO也僅僅只是研發大軍當中的一員。而當初OPPO的陳明永也表示,OPPO將會越來越注重自研技術,在未來三年以內將會投入500億元,來做技術研發。

雖說三年500億與華為的一年千億相差甚遠,但要知道的是,OPPO僅僅只是一個單純的手機企業。所以前期投入研發資金費用少一點自然也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未來OPPO開始真正進軍晶片領域之後,這才是真正「燒錢」的地方,還是希望OPPO能夠做好這方面的準備工作。

你認為OPPO有這個實力嗎?

相關焦點

  • 又一國產巨頭崛起,力壓日本美國,位居全球第一,年入200億!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排名前列的科技大國了。以前中國很多科技都還是依賴於國外的技術,但是現在中國已經在多個科技領域上面成為了世界一流,很多發達國家都驚詫於中國科技的發展速度,甚至連國內很多國民都有點恍惚,原來中國已經這麼強大了。
  • 中國又一科技巨頭崛起,華為將迎來最強「靠山」,川普始料未及
    中國又一科技巨頭崛起,華為將迎來最強"靠山",川普始料未及推薦語:經過改革開放這幾十年的努力,中國已經正式邁入科技大國的行業。不過,如今一家中國科技巨頭正式逐漸崛起,讓川普沒有預料到的是,它會成長的如此迅速,甚至成為華為的最強"靠山"。國產晶片的榜樣眾所周知,一些西方國家一直不遺餘力的打壓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崛起。尤其是在晶片製造、5G技術等領域,甚至聯合起來企圖遏制國產企業的發展。
  • 華為之後,又一中國科技巨頭崛起!超越愛立信,專利全球第三
    作為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華為在發明專利排名榜幾乎沒輸過。 12月12日,IPRdaily中文網與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聯合發布《2020年全球無線通信網絡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0)》,其中,華為以8607件專利排名第一。
  • 三大國產手機巨頭,年銷量達4.5億部!
    目前消費者最為熟悉的國產手機巨頭,無疑就是「華米OV」,因為這四大國產手機巨頭,幾乎佔到了國內智慧型手機銷量的75%左右,尤其是國產手機老大哥—華為,即便不斷地遭受到斷供禁令影響,依舊在2020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全球銷量正式超越三星,成為了全球銷量第一手機巨頭,但就在近日,全球多家知名機構IDC、Canalys預測,2020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將達到
  • 年收入235億!中國半導體巨頭崛起,排名全球前三,厲害了
    例如華為旗下的海思,經過多年的發展後,已經成為了全球排名前十的晶片設計公司,它自主研發的麒麟晶片獲得了無數消費者的認可。 那麼在晶片的封測方面,國內又有哪些出色的公司呢?據了解,長電科技、通富微電以及華天科技等企業的晶片封測實力都很強大,它們在國內市場中一直佔據著領先的地位,就算放到全球範圍內也能稱之為頂尖!
  • 小米華為攜手殺入全球品牌100強,中國科技雙雄,果然牛氣轟轟!
    如果說,最近10年,手機江湖,有什麼最明顯發展趨勢的話,無疑,就是中國自主手機品牌的全面崛起了。曾經,蘋果三星高高在上,給人遙不可及的感覺,然而,隨著小米的橫空出世,華為的異軍突起,OPPO和vivo快速發展,國產手機,已迅速成為全球智能機領域的主流。
  • 國產「芯」風暴已來!中國晶片代工巨頭崛起:中芯搶下華為晶片訂單
    眾所周知,晶片、作業系統對於全球科技企業而言,無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是在全球科技行業中,技術壁壘最高、最難以突破的技術領域,這一點也是能夠從我國科技行業在過去十幾年的發展時間中,都能夠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目前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相對而言,無疑也是較為落後,所以目前國產手機廠商
  • 比華為還要賺錢,臺灣又一科技巨頭,日均淨賺超3億人民幣!
    大家都知道,近兩年美國方面希望美企能回歸本國,也在吸引一些有實力的海外公司到美國建設工廠。日前,美國試圖說服英特爾和臺積電,讓這兩家全球半導體行業的佼佼者到美國建廠,以生產更多的晶片。對此,臺積電回應稱正在積極評估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合適地點,但目前還沒有具體計劃。
  • 6213億!晶片巨頭創新高,華為迎來好幫手,力爭繼續供貨
    一、導讀 在不斷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家企業都離不開產業鏈的支撐,即便如今全球市值最高的蘋果,依然需要各大供應鏈的合作,尤其是對於我們國產科技企業來說,對於晶片和系統更是形成了依賴,如果某天突然被停止供貨,那麼後果將非常嚴重。
  • 暗流湧動的TWS耳機江湖:國產替代抱團崛起
    同樣「瘋狂」的當然不止蘋果。據Canalys最新預測,到2024年,全球TWS耳機出貨量將從2020年的超2.5億副增長至5億副以上,2020年至2024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達19.8%。三、TWS造就IPO新風口,多家晶片/傳感器企業密集上市樂觀的是,儘管我國TWS耳機核心零部件廠商的訂單仍以國內品牌為主,國外巨頭訂單甚少,但隨著他們在工藝技術上的不斷研發和精進,已有JBL、索尼、蘋果、三星等國外品牌將部分訂單轉移到國內。在巨頭盤桓吃市場大頭的局勢下,我國仍有不少新銳玩家正想盡辦法蓄力衝鋒。
  • 又一國產科技巨頭官宣!掀國產替代潮:首款「純華為鯤鵬」伺服器下線
    【7月5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國內最大伺服器供應商—浪潮再次受到了Intel方面的斷供以後,也是再次讓廣大網友們認識到了,Intel在國內PC/伺服器市場,幾乎有著「壟斷」地位,這對於國內的很多伺服器企業而言,一旦遭受到了美國晶片巨頭—Intel方面的斷供,則非常有可能會受到致命的打擊,對此有很多網友則紛紛表示,希望國產晶片能夠儘快進入到伺服器領域
  • 國產快閃記憶體的崛起,獲得華為的青睞,打破日美壟斷躍居全球第七
    近年來,國內晶片產業的「去美化」如火如荼,雖說目前依舊需要依賴進口,但在個別細分領域,國產晶片已經成功崛起,例如快閃記憶體。 放眼全球快閃記憶體晶片市場,一直以來由日美韓三國掌握著前六大快閃記憶體原廠,例如三星、SK海力士等都是能夠壟斷全球的快閃記憶體巨頭。
  • 沒有巨頭投資的世界會更好嗎?
    而2017年正處在風口的共享單車,僅僅一兩年時間便吸納了500億投資,最後落得一地雞毛,投資人的錢也打了水漂。在2020年初的騰訊投資IF大會上,劉熾平曾說,近11年騰訊已投資了800多家公司,其中70多家已上市,超過160家成為估值超10億美金的獨角獸。光今年上半年,騰訊便已出手了60多次,涉及各行各業,投資步伐還在加快。
  • 厲害的何止華為!國內又一科技公司正在崛起,技術能改變世界
    毫無疑問,華為確實是國內最純粹和最優秀的科技公司,即使這兩年受到了外界條件的不利影響,也仍然在繼續向前進步。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又多了一家科技巨頭,華為不再是唯一!
  • 解決國產晶片的短板!近萬家巨頭轉型升級:華為也正式開始發力
    【12月18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國科技企業在晶片、作業系統領域一直都依賴於進口,這或許也是受到早期「買辦思維」影響,導致我國科技巨頭們缺乏核心技術競爭實力,而根據國務院最新披露數據顯示,我國的國產晶片自給率只有30%,這意味著有接近70%的晶片需要依賴進口,這也導致我國的晶片進口金額達到了驚人的
  • 比華為還強硬!敢跟美國叫板的國產巨頭企業,佔據全球80%市場
    導讀:比華為還強硬!敢跟美國叫板的國產巨頭企業,佔據全球80%市場眾所周知,最近這幾年隨著國產科技企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在科技領域的綜合實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目前我國在5G、半導體晶片和北鬥衛星導航等領域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這也讓我們看到了國產科技企業發展的實力,其中華為作為國產科技企業的一大代表,就給無數的國產科技企業起了一個好頭!
  • 華為、阿里能超越嗎?
    三星集團創立82年來,從出口鹹魚幹、蔬菜,不斷向科技、電子、實業、投資等領域延伸,成長為一棵參天巨樹。不得不說,韓國的土壤孕育了三星集團,三星集團也給了韓國最具實力的回報。2018年三星全年營收3000多億美元,為韓國GDP貢獻近五分之一。但細心的網友們,也發現2019年,三星的全年營業利潤1631.6億元,同比下降了52.84%,下降的可真是不少。
  • 2018年手機格局大變,國產崛起,昔日女首富卻被蘋果「坑慘」
    人們有需求,自然會有市場,老品牌精益求精,新興品牌不斷興起,手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諾基亞退居幕後、金立正在重組、OPPO和VIVO強勢崛起......市場隨著時間在不斷變化,適者生存。2018年的手機市場格局,同樣迎來一場大變革。12月17日,華為在發布會上表示,預計到12月25日,華為的智慧型手機2018年的總銷量,將會突破2億臺。
  • 一則消息傳來,371億大單落地,華為中興勝出,川普啞口無言!
    眾所周知,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5G網絡的元年,在這一年的時間裡,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的建設5G網絡,由於5G網絡時代是萬物互聯的時代,到時候物聯網,車聯網、遠程醫療以及人工智慧等都會成為現實,所以5G網絡的建設也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在5G網絡的建設方面,大家誰也不想落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5G網絡的建設上,我們自然也是一點都沒有放鬆的,在國內不僅有華為
  • 小米華為三星的背後,中國貼牌大王崛起,靠代工手機淨賺超12億
    而從另一角度來看,機海戰術的實施除了對手機廠商有利,對原始設計製造商而言也是一個機會。2019年設計製造商巨頭聞泰科技就憑藉為主流手機品牌代工,淨賺12.5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954%,市場之大可見一斑。當然,能取得如此成績,與眾泰科技的身份地位也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