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2月23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導 上個月,海滄區第三批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正式公布,其中就有顏麗璇及其傳承保護的戲曲頭飾製作技藝。手工愛好者顏麗璇,憑藉一雙巧手還曾獲「手工達人」「巾幗巧手」等美譽。
顏麗璇的作品常常成為各類展會焦點。(受訪者供圖)
拗造型、貼鑽、串珠……循著一系列精細的步驟,上千件戲曲頭飾在顏麗璇手中誕生。今年48歲的她投入製作戲曲頭飾不到四年的時間,憑藉從小便練就的手工本領和對歌仔戲的熱愛,她的製作技藝日臻純熟,製作的頭飾精巧輕便,受到眾多專業劇團及演員的喜愛並遠銷全國各地。
自學製作技藝
為偶像做頭飾獲贊
顏麗璇住在海滄青礁村,村裡不時有劇團來演出,她打小就喜歡隨外婆去戲臺前看歌仔戲。她不僅愛戲,還對手工藝興趣濃厚,少時曾嘗試自行製作戲曲頭飾。「我仿著圖片做樣式,卻不知該怎麼固定在髮髻上。」顏麗璇告訴記者,年少的自己臉皮薄,只敢偷看演員們化妝,卻不敢請教,便不了了之。
2016年的一場活動重新構建起顏麗璇與歌仔戲的聯結,並再度激發她製作戲曲頭飾的興趣。當時,有一場歌仔戲沙龍在廈門市文化館舉辦,活動邀請到著名歌仔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莊必芳到場指導戲迷唱腔,這是顏麗璇最喜歡的演員,她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並藉此機會,結識莊必芳。
在莊必芳的點撥下,她加深對戲曲頭飾的了解,自學掌握製作技藝。2017年,她萌生做頭飾送給莊必芳的想法,於是自行採購材料,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製作出了5套精美頭飾。2017年7月在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的一場演出中,莊必芳及學生唱了一出《寸草春暉》,佩戴的正是顏麗璇製作的頭飾。演出結束後,這些頭飾獲得不少誇讚,自此開啟顏麗璇的戲曲頭飾製作之路,不少劇團和演員都找上門請她製作頭飾。
開展公益教學
傳授戲曲頭飾技藝
在2016年的那場歌仔戲沙龍,顏麗璇還結識了不少戲迷朋友,隨他們一起追戲、唱戲。2018年,她加入海滄區閩南文化研究會組建的歌仔戲迷會,參加其舉辦的戲迷沙龍,學習唱戲,嘗試登臺表演。當年舉辦的海滄區「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中,她貢獻臺上首秀,與其他戲迷一道女扮男裝,演繹了一出《三鳳求凰》。
追戲、唱戲,這不僅是顏麗璇愛好的延續,更是她對手藝精進的追求。在她看來,深度參與歌仔戲才能讓自己更加了解演員對於頭飾的需求,製作出更加輕便、精美的頭飾。
與顏麗璇交談,只覺得她態度樂觀、舉止大方,若不留心,很難發現她自身因小兒麻痺症而落下的腿部殘疾。這一經歷給予她更多的是向上的勇氣和樂於助人的愛心。她自2007年開始在海滄街道從事殘疾人聯絡員工作,早年她就常常教授殘疾人手工編織等技藝,掌握戲曲頭飾製作的本領後,她在位於阿羅海城市廣場的愛心屋開展公益教學,傳授戲曲頭飾製作技藝。趕上公益活動,她還主動捐出作品用於義賣。
今年,戲曲頭飾製作技藝被列入海滄區第三批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顏麗璇也成為這一項目的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這是殊榮,更是責任。「一門手藝想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離不開人。」顏麗璇告訴記者,家中近日正在整修,她計劃整理出一間工作室,以此為平臺招攬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她將親自教學,讓這門手藝更好地流傳下去。
(記者 王曉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